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美國投行向壹個國家投資壹般要看什麽指標?

美國投行向壹個國家投資壹般要看什麽指標?

美國,還有歐洲的經濟危機由爭議最終還是變得無可爭議。

此次金融危機從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兩房事件、7000億美元的美國金融救援計劃,再到澳大利亞、歐、亞、拉美,及眾多亞洲國家紛紛向金融機構註資,最後到欲召開全球金融峰會尋找對策,充分顯現了危機的全球性。今天,我們有充分的理由預期,它將成為美國經濟史和世界經濟史的壹個劃時代事件。

此次危機破產、倒閉或出現巨額虧損的許多金融機構,直到昨天還被我們視作“基業長青”的楷模。

全球如此大面積、大規模、深度陷入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不是幾個人雲亦雲的原因就能解釋通的,我們必須從社會發展角度,以批判的眼光,審視、剖析、檢討自身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此次金融經濟危機的導火索是次級按揭,但成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業本來是實體經濟的中介,今天卻成為了虛擬經濟的中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投行等互為中介,互相放大風險,利用金融工具和產品的高杠桿比率,成倍制造貨幣、資產、資本泡沫。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近則是金融業產品設計問題,中則是混業經營問題,遠則是金融發展觀和價值觀念問題,甚至是人類的生存哲學問題。

當代主流金融觀和經濟發展觀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發生。以金錢為目標的經濟和金融發展觀不矯正,全球性的金融、經濟危機還會出現,其破壞力將會更大。

混業經營、做大做強是問題的開始

混業經營(又稱“綜合化經營”),是導致金融業無限擴張和壟斷性金融集團產生的壹個重要條件。

金融機構壹開始都為分業經營,日本和美國分別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開始混業經營。混業經營的初始理論和動機是增加盈利渠道,分散單壹業務產生的經營風險。然而,結果並未導致金融機構整體效益的增加,更未導致社會財富的增加。混業經營下,金融機構的投資沖動更加強烈,機構內部的股權關系變得非常復雜,壹個集團旗下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間單向持股或互相持股,各項業務的風險不僅不能實現對沖,反而會使風險互相轉移,產生疊加和放大。專業分工的消失,金融風險不論對金融公司,還是對於監管當局,或是對於整個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都變得更加不可控。

中國在經濟上壹直都向美國看齊,美國金融業混業經營後,中國相關理論和依據開始出現,壹進入21世紀,即打開了混業經營的大門。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中國的金融機構不僅沒有絲毫的警惕和猶豫,反而將危機形勢視作擴張的良機,許多機構已經實施,或正在實施,或計劃實施雄偉的混業收購和兼並計劃。

另壹方面,“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是導致金融乃至社會經濟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為什麽呢,根本的壹點是金融企業,尤其銀行是負債經營,要無限擴張,就要不斷增加負債規模,此後又要無限增加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到壹定程度,受資本金比例的限制,又要用各種行外或社會融資方式補充資本(由於急於擴張、快速擴張,銀行幾乎從來不采用自我補充資本金這壹穩健的形式),如此循環無盡,這對社會貸款增量、證券市場的態勢、社會經濟的走勢產生了壹波波影響。由於銀行上述行為的動機是使自己做大做強,所以社會效益如何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

在資本金比例上,中國的銀行奉行的是最低標準,即以8%的底線運作,歐美和亞洲的壹些銀行,底線則在12%左右。僅此壹點,風險就大了很多。

銀行的擴張在市場爭奪方面表現突出。如近年國內銀行在個貸,尤其是個人住房按揭的市場競爭,已達到血染江河的慘境。對於推銷個人住房按揭產品,銀行的指標經過層層分解後是逐級放大的,有的分支機構甚至提出了“要不惜壹切手段”搞定房地產中介和開發商;壹些銀行把對客戶經理的培訓計劃用猛獸來命名;在住房按揭的政策執行上,部分銀行變通規避監管機構的相關政策,如零首付、轉按揭等。

做大做強方面,在中國,幾乎沒有壹家商業銀行願意做地區性的銀行,壹個誕生在省轄市的商業銀行,都提出要跨省設立分支機構,都有成為全國性商業銀行的宏偉目標。而在美國,區域或地區性的商業銀行有近8000多家,它們樂於為本鄉本土服務。

銀行的做大做強也導致了經濟泡沫、通貨膨脹,以及隨後的經濟衰退,導致了經濟的非自然、非需求波動。

以房地產泡沫為例,老百姓的存款通過銀行,化作地產商的開發資金,然後,很多老百姓卻透支幾乎壹代人光景的未來收入買壹所房子,銀行支付給存款人的價格又是負利率,這個金融運作的殘酷遊戲,大部分存款人是不知真相的。按《理財周報》2008年4月的壹文統計,滬深兩市105家上市地產公司的平均資本負債率55.7%,其中最高的達89.1%,也就是100塊錢資產中有89塊錢是從銀行借來的。

商業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在自營貸款總額的占比,即使在風險意識比較強的銀行,也接近30%,如果算上以房產作為抵押物的其他貸款,其涉及房地產的貸款要接近50%。

在社會學領域,對大多數事物來說,真理原本很清楚。而許多事物的真理之所以變得撲朔迷離,是因為真理變成了各方利益集團的政治訴求或經濟訴求。大量的真理壹旦失去了本質,即演變為政治力量和經濟力量的代名詞,社會危機就會出現。

高管巨額薪酬是問題的動力

目前,對於金融機構高管的巨額薪酬制度,人們多是從社會財富分配的巨大差距角度來進行抨擊。在美國,金融機構如證券交易所、投行和綜合性銀行,年薪過億美元的高管並非鳳毛麟角,幾千萬美元的也比比皆是。21世紀以來,全球化目標在中國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領域進展迅速,許多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近幾年達到了壹年壹倍增或雙倍增。

金融機構高管自己給自己定薪酬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之壹就是全球化,拿自己和美國的某家機構類比;另壹個辦法是通過引進境外高管拉升自己的工資。金融機構內部的薪酬差距壹般達200倍左右,如果計算獲得的補貼(可報銷費用)更高。從上市公司年報和其它方面披露的數據看,整個金融行業,以最高的6000多萬和最低的5萬相比,就是超過1000倍的差別。

討論金融界高管的薪酬,並非為了討論社會財富的分配,或者不是簡單地討論這個問題。這裏要說的是,金融業高管的巨額薪酬導致了金融機構的無限擴張,導致了金融危機的出現,經濟秩序紊亂,以致社會動蕩。因為,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壹般與所在機構的規模、總資產和利潤總額掛鉤,這是壹個基礎因素。要高薪嗎?必須擴大規模,增加利潤。薪酬還要再高嗎?必須再擴大規模,增加利潤,如此往復,沒有止境。怎樣擴大規模呢?增加網點,擴大客戶群,增加存款;怎樣增加利潤呢?多放貸款,多做中間業務。以上是銀行的情況。保險業是增加險種,多賣保單;證券公司則是擴大客戶群,提高客戶的證券成交量,多保薦企業上市等等。

金融機構互相拼規模,拼產品(即“創新”)、拼利潤,年度利潤可增長200%以上,而實體經濟的增長僅僅幾個百分點,這種情況正常嗎?由於當代金融機構掌握著國家、社會法人和自然人的貨幣財富,即控制著社會上大部分流動性,如此瘋狂追逐利潤,無疑會造成經濟的強力膨脹和隨後的泡沫崩潰。

然而,發生金融風險對已有巨額資本的金融界高管來講,幾乎沒有損失,當年的薪酬甚至都不會減。從更高的政治層面分析,超大型金融集團或企業集團,尤其是壟斷型、主導型的巨型跨國集團是可以影響並左右壹個國家的政治甚至全球政治的。

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獲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蒂格利茨說:全球性金融危機與金融業高管的巨額獎金有壹定關聯,因為獎金刺激了高風險行為。這就像出錢讓他們賭博,如果壹切順利,他們攜巨額紅利走人;而當事情變糟,就像現在那樣,他們不用***同承擔損失。即便他們失去了飯碗,他們仍能帶著壹大筆錢走人。給獎金封頂的做法無助於解決這壹問題,關鍵是要建立獎金與長期業績掛鉤的機制。

他開出的藥方是:金融高管們的獎金應先由第三方托管10年,如果第二年、第三年,或第四年出現業績虧損,獎金也將相應削減。

金融衍生品是問題產生的工具

金融擴張和財富斂取需要渠道和工具,各色衍生工具和產品由此產生。20世紀80年代中期,從發展期權和期貨開始,到90年代初期摩根大通設計出CDS(信用違約掉期),華爾街產出了層出不窮的復雜金融衍生品。其結果是,大部分產品開始和金融的初衷背道而馳,壹是想方設法從投資者兜裏掏錢,二是金融各行業互為利用,互相交易,互相攫取傭金和利息,使金融業狼煙四起,社會經濟隨之動蕩。金融衍生品已成為金融機構掠奪社會財富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次貸危機僅僅是其中的壹個典型案例。

比如,被我國金融專家視為重要創新的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ABS),設計者稱其是為了分散銀行風險。銀行的意圖是將信貸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壹並轉移到社會。我們把銀行的動機和對社會經濟實體產生的影響放在壹邊不論,先看銀行實現轉移風險的成功壹跳後幹什麽?銀行賣出信貸資產後所得獲得的資金肯定大於自身所付成本(既然是有利於銀行自身的產品創新,虧本肯定是不幹的),這筆錢還是繼續放貸。此時,銀行等於將壹件物品賣了3次:第壹次發放貸款給企業是首賣,貸款利息就是價格;第二次是賣給社會;第三次,在獲得資金後還是賣給企業。至此,社會的信貸總量已增加壹倍多,商品價格由此推高,資產泡沫、資本泡沫隨之產生。

歷史告訴我們,與科學、醫學、工業、藝術產品的創新根本不同,金融產品的創新壹開始就是為了自身贏得更多的利潤而設計,衍生產品的設計尤其突出。這壹差別不是道德問題,而是職業屬性或職業本質使然。現在,連推崇並以金融衍生產品為生的金融家,都開始認識其罪惡的本質,對沖基金Seabreeze Partners Management主席Doug Kass稱美國金融市場過分杠桿化是這場金融災難的原因。他說,每1美元股本杠桿比率高過30美元,只要資產值回落4%,便可令股本消失。

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加上復雜的交易程序,形成復雜的虛擬資產,貝爾斯登在被摩根大通收購時,甚至算不清值多少錢,因為它的資產負債表極其復雜,該用哪些尺度去給它估值?當事雙方誰也說不清。由此可見,金融機構的資本會計核算本身就存在風險,金融產品和金融交易的遊戲性顯現得非常清楚。

這次金融危機中,為什麽這麽多老牌銀行在有資本充足率約束和存款保險制度的情況下仍會頃刻轟然崩塌?原因就是在資產證券化及金融產品高杠桿化的情況下,金融最基礎的支撐——誠信和信譽——遭到無端踐踏;資本充足率等各種約束均名存實亡,會計核算失靈、失真;已經國際化的金融機構由於混業經營,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高速傳導、擴散,流動性變得高度脆弱。整個金融體系變得不堪壹擊,因為它不像傳統存貸業務,有實體經濟需求和支撐。

有關金融衍生工具和衍生產品的交易量,以及名義本金的統計,由於大都是表外業務,相互之間具有復雜的關聯關系和不透明性,統計非常復雜和困難,國際上並沒有壹個權威的機構可以進行完整、準確的統計。

有不完全統計顯示,全球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交易總額,1999年為100萬億美元,2007年近677萬億美元,其中場內交易量80萬億美元,場外交易量596萬億美元。Fitch統計,2006年僅信用類衍生市場就達到了50萬億美元的規模,其中2003年至2006年增長了15倍。CDS市值為62萬億美元,在2008年前的7年中,增加了100倍。

有資料統計,僅貝爾斯登經手的衍生產品場外交易就有100萬億美元,在被JP摩根大通接管前自身還有90000億美元。AIG涉及的CDS金額也高達4460億美元。

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18日,全球被蒸發的財富約4.6萬億美元。也就是說,金融衍生產品,全球經濟在4.6萬億美元的區間玩了個蹦極,其對自然人、企業和社會的破壞作用無論怎麽計算都不過分。

今天,金融創新產品大部分都是衍生產品,並且大部分是N次衍生產品,它們能夠不斷變換組合。如,CDS不僅包裝信貸資產,還包裝五花八門的各種金融產品。只有很少的金融工具、金融產品的設計人和使用人(不是利用這些產品和工具的投資人)才知道它們的風險所在,眾多的金融從業人員,也是不明就裏。原因就是其“技術”含量高,“程序”復雜,被認為是少數精英的行為。

2008年5月,沃倫·巴菲特在伯克希爾(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股東大會上這樣評價CDO:弄懂CDO的壹個證券,需要讀75萬字的報告。銀行發明的這種以按揭貸款為基礎的證券組合的金融衍生產品簡直是瘋狂的。

日本《經濟學人》稱,“這是壹個尾巴指揮腦袋的年代,尾巴指的是金融經濟,腦袋指的是實體經濟。全球存款加上包括股票和債券等虛擬資產已經達到實物資產(名義GDP)的3.2倍,而在經濟全球化之前,前者只有後者的1.7倍。”

層出不窮、花樣繁多的金融衍生產品告訴我們,現在是壹個思想過剩的年代,思想過剩對金融業尤其可怕。

以壹家中等規模的商業銀行為例,其公司業務的產品多達150種。在零售業務和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產品更是不計其數,有壹家銀行僅其中的受托理財業務,就有800多個產品。這都是思想過剩,精力過剩的表現。在金融領域,壹定要警惕思想過剩產生的危機。

金融業食利特征導致的金融產業的無限擴大,近年連美國金融界的高層人士也憂心忡忡,尤其對投資銀行過度發展,經濟和金融專業的高才生紛紛投身投行業感到擔憂。壹個社會,那麽多的人不從事實體經濟,不進行科學、文化和藝術創造,而蜂擁在所謂的投行、基金等投資領域,又不是實業投資,而是虛擬投資,玩“資本運作”遊戲,天天想著用虛擬的產品在虛擬市場攫取社會財富,金融災難和經濟災難的怎麽不會將臨?

金融業的過度“發展”,金融觀念不矯正,金融擴張不停止,多次衍生工具不廢除,終將牽引社會經濟進入死胡同。如果不加幹預,未來的世界很可能將按照跨國金融壟斷資本的目標發展,這結果十分可怕。對此,政治家、社會學家甚至經濟學家都還沒有足夠的認識。

對於此次金融危機的原因,格林斯潘、保爾森、伯南克、中國金融界的高級官員,及許多經濟學家都發表過類似言論——說得最多的是監管不力、金融創新過度。

我們必須從社會發展角度審視當代的金融業。雖然金融業近十年來引入了風險控制和內部控制的觀念、手段和方法,但遠不足以抵消其發展觀念和發展方向錯誤所帶來的災難,同時對於其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也絲毫沒有幫助。因此,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並不是像有些學者所講的,是壹場周期性危機,是壹次小概率事件,而是當代金融業發展的必然。

端正金融業的發展思想和觀念,規範金融業的行為,像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壹樣,金融風險的控制也需要全球化。為此,我們必須首先從思想觀念和宏觀方面尋求出路,即要樹立正確的人類發展觀和經濟社會發展觀。經濟發展速度、國民經濟總量、人均國民收入等,並不是準確評價人類發展狀態、方向的正確概念和指標。發展不是擴張、壟斷和控制的代名詞。發展和存在的關系要有機統壹,科學和諧型發展、環境友好型發展、社會友好型發展、和平***處型發展、互利互惠型發展、幸福存在型發展,才是人類正確的社會觀。發展不是人類生存哲學的首要命題和根本命題,和諧的存在才是人類生存哲學的根本命題。

在行動上,要逐步做到以下幾點:

壹是各國可根據國情對超級壟斷型金融機構概念和尺度進行界定,要制定法律,限制其無限擴張,遏制壟斷型、主導型的超級金融集團出現。由於金融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可以就限制金融壟斷專門立法。

二是聯合國在防範全球金融風險方面應擔負最高的國際責任,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要對防範全球金融風險進行國際立法,不允許有跨國型壟斷金融集團出現。制定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同遵守的金融規則。各國,首先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大國的金融業及金融機構要端正金融觀,矯正畸形發展思想,不輸出金融風險。

三是IMF的職能要重新定位,要擔負對各國金融行為的監管和全球金融風險的防範職能和金融爭端的裁決職能,有對成員國違法金融行為的控制手段和有效的懲罰手段。

(作者為國內某商業銀行總行高級經濟師,原文22000字,有刪減)

個人觀點是:投資銀行過分忽略了系統性風險(幾乎每個投行的數理模型都是以不考慮系統性風險為假設前提),從而過度地去金融創新,放大了風險,並在壹個房市契機下不約而同地暴露了風險。說道發展路徑,也許上面的文章有點引導性的啟示,但是現在的情況下,誰能預料它會怎麽發展下去,個人還是相信投行還會慢慢發展的,畢竟它的初衷是服務於實業的,只是後來變得脫離了。現在的狀況應該知道吧,美國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什麽投行業務了,第3,4,5的投行該倒的倒,該被商業銀行收購的收購,第1,2的投行向商業銀行業務轉型~~~

  • 上一篇:java開源的插件
  • 下一篇:如何創建域名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