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無癥狀感染者怎麽進行防控和管理?專家現身解讀

無癥狀感染者怎麽進行防控和管理?專家現身解讀

初三十三二十三,兩口子吃飯把門關。最近吃胖的深空小編又來給大家報新聞啦。今天天氣不錯,正適合讀讀最新資訊放松壹下。不吊大家胃口了,壹起來了解壹下。

4月16日晚間消息,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病中心主任、廣東省肝臟疾病研究所所長侯金林接受未來論壇邀請,在線上進行《從病毒感染臨床特征及轉歸談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的主題分享,專業解讀了如何發現無癥狀感染者?以及如何防控和管理以減少他們的傳播等大家關心的疫情相關問題。以下為侯金林教授的演講全文:

侯金林:非常感謝未來論壇邀請我來和大家壹起分享我有關新冠感染的壹些體會。我是南方醫院感染內科的工作人員,平時的工作大概80%主要是從事肝病治療,另外20%是和其它感染性疾病打交道,這次臨時被抽調去到湖北荊州進行有關新冠防控的工作。今天晚上我想和大家分享壹些我自己的認識,包括分析的有關新冠肺炎加重預警的指標,無癥狀感染的數據等,這些數據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表,所以也請大家批評指正。我和大家討論的題目是《從病毒感染臨床特征及轉歸談新冠病毒的無癥狀感染》。

首先,我給大家報告壹下我們在洪湖的情況。最近無癥狀感染作為壹個熱點引起了大家的關註,我們看壹下壹般的病毒感染有什麽特點,進壹步去認識無癥狀感染。實際上新冠病毒可以引起各種疾病譜,而且臨床上有壹些預警指標,可以預測這些病人是不是會加重轉成重癥或者危重癥。在洪湖的時候南方醫院的黨委書記朱書記親自帶隊,希望在洪湖建立壹個管理新冠病毒感染的洪湖模式。這個模式不光關註到醫院病人的救治,也要關註到社區的篩查。

1月10日我到達湖北荊州,3月20日回到廣州,這期間先後去過荊州洪湖等地及武漢漢口,在這些地方幫助討論和協調我們醫院兩支醫療隊在漢口和洪湖的壹些工作。

洪湖是壹個魚米之鄉,洪湖市有95萬人口,離武漢差不多1.5-2小時的車程。我們去到洪湖以後都非常喜歡這個地方,甚至我們南方醫院醫療隊的很多同事說願意為洪湖拼命。政府主導並統壹規劃,把整個洪湖醫療單位整合,功能分類收治,然後綜合救治。在這裏我們根據病情的輕重設計了預警區,同時康復後的病人繼續留在康復區進行隨訪和管理。

我們去的時候帶了4位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使用兩種抗體試劑盒檢測了8000個病人的抗體。另外我們和神州醫療合作建立了壹個大數據平臺。下壹階段我們制定計劃會再到洪湖進行消除肝炎的行動。

剛才說了洪湖到武漢有1.5小時的車程,有95萬人口,其中10萬人在武漢,武漢封城前5.5萬人回到洪湖,4.5萬人被困在武漢,和新冠有關住院人數達1100多人,核酸確診363人,死亡15例,危重病人占1/4,疑似病人320多。另外在各個鎮級社區級隔離人群300多人,其中無癥狀感染者有50多人。我們走的時候,洪湖已經連續20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我們在洪湖的時候幾乎天天和洪湖沈先武市長等開會討論和布置疫情防控,他還在我的衣服上簽了字,我覺得洪湖當地的人非常有情有義。

我們和他們簽署了壹個長期合作協議,希望在洪湖進壹步開展有關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工作,希望在那裏後續進行有關乙肝母嬰零傳播工程。

01病毒感染特征總論

針對大家最近特別關註的無癥狀感染,不同的專業理解不壹樣,甚至引發了爭論。這裏給大家解釋壹下普通民眾如何理解有關病癥感染後的特征,無癥狀感染的特點、機制以及意義。

實際上病毒感染有很多類型的疾病,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播的疾病,乙肝可以通過母嬰傳播,艾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這裏我們特別提到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之前有報道稱在糞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核酸,但目前還並不清楚對整個疫情防控是否有影響。乙肝和HIV感染會有垂直傳播,但新冠病毒並沒有發現垂直傳播的證據。

新冠病毒的傳染源除了有癥狀的病人以外還涉及到無癥狀感染人群。大家都在關註無癥狀感染有多大的比例,因為不同的研究或是模型推導取的分母不壹樣,因此報道的無癥狀感染比例相差非常大。低的1%-2%,高的有40%-60%。

壹般認為病毒感染以後可以在宿主體內局部擴散,局部擴散指病毒侵入機體後在局部組織裏增殖,比如腸道病毒在咽部上皮細胞及局部淋巴組織,呼吸道病毒在上呼吸道粘膜的上皮細胞增殖形成感染。但是大多數經典病毒是體內擴散,通過血液和淋巴系統感染,然後形成兩次病毒血癥。因此,病毒感染以後可以有局部感染,只入侵局部細胞,還可以形成全身感染,經過血液、淋巴液和神經組織擴散以後,引起多器官和多系統的損害。

病毒感染的結果:病毒和宿主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維持動態平衡,如果免疫系統占優勢,病毒被清除,有可能獲得免疫或者沒有免疫;如果病毒占優勢,產生持續性感染;兩者互為優勢可以導致慢性感染和復發。顯然目前為止我們認為新冠病毒是壹個急性感染,因為機體免疫占優勢,然後病毒很快會被清除掉,所以機體免疫在控制和清除病毒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傳染病領域裏,無論是病毒還有細菌感染都有不同的轉歸。有壹些細菌和病毒感染以後我們叫它“冰山現象”,因為有少部分病人會引起嚴重感染致死,大部分病人是輕型或者普通型。有壹定比例的病人是隱性感染或者亞臨床感染,這裏我們沒有使用無癥狀感染這個詞。還有部分人群,受暴露以後沒有感染。病人的分類類型主要取決於機體免疫,是病毒和機體免疫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病毒侵入機體數量大且超常復制,那它可以引起重癥或者危重癥。病毒侵入機體以後大量復制產生免疫反應比較強,可以引起普通型和輕型感染。病毒侵入機體可以產生免疫應答但沒有產生明顯的病理損害,是隱性感染或者亞臨床感染。如果病毒侵入機體以後很快被清除掉且無免疫應答,這些是暴露以後沒有被感染的。

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例,真正發生流腦形成腦膜炎的人只有1%-2%,還有不到10%的人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90%是隱性感染。也有很多其它病毒性感染包含隱性感染,例如常見的乙型肝炎也有隱性感染。以我們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認知為例,我們還不清楚到底有多大比例是隱性感染或者亞臨床感染。中國武漢封城以後采取這麽嚴格的措施,對於隱性感染的比例還需要做大規模抗體篩查。

病毒感染以後可以有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

持續感染裏包括慢性感染、潛伏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慢性感染是指病毒可以持續在體內存在,並經常或間歇性向體外排放,表現為無癥狀,這種長期攜帶病毒最終會導致重要的靶器官損害,比如乙肝病毒不斷的累積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最終會導致肝癌。

潛伏性感染是指原發感染後,病毒隱伏在體內,間接性引起急性發作,這裏有代表性的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感染。

慢病毒感染是指經顯性或隱形感染後,潛伏期相當長,壹旦發病即以亞急性、進行性發展,直至死亡。有的人會把HIV歸為慢病毒感染。

影響病毒持續性感染的因素主要是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

病毒因素:病毒形成慢性感染,發生免疫逃逸,病毒潛伏和隱匿。有的病毒會形成免疫耐受,比如乙肝和HIV。

宿主的因素:比如特異性T細胞免疫功能低下、B細胞不能誘導產生抗體以及免疫耐受都可以形成慢性感染。到現在為止新冠病毒感染是沒有慢性感染的證據的。

人體抗病毒依靠各種免疫,包括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皮膚黏膜屏障、幹擾素等細胞因子是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包括T細胞介導和B細胞介導的免疫。

抗病毒感染的免疫中體液免疫非常重要,病毒感染以後可以產生特異性的抗體,包括IgA、IgM和IgG。現在為止還沒有新冠病毒感染以後IgA的試劑。IgM出現早,持續時間短,壹般是近期感染的標誌。IgG是在隨著IgM出現以後的,出現時間比IgM晚,持續時間長,為既往感染的標誌。不同的疾病產生抗體的特點不壹樣,比如說2003年SARS流行以後,我們檢測了我們整個醫院的工作人員,對比部分病人,沒有發現隱性感染的病人。而登革熱感染就有隱性感染的比例,這種抗體產生以後有的是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

最近也關註到有的報道說新冠病毒和SARS有壹定的差別免疫,它們有壹些表位有***同特點,就是說將來制備出的多表位冠狀病毒的疫苗可能同時預防不同的冠狀病毒的感染。

抗體產生,剛才我說到有它的規律。這裏我以乙型肝炎為例,病毒感染以後首先出現表面抗原,如果是急性感染,相繼出現IgM,最終又相繼出現三個抗體,核心抗體、表面抗體和e抗體,大部分免疫的病人如果打疫苗只產生表面抗體。

02新冠病毒感染疾病譜和危重預警

我們了解了病毒感染的特征、結局和轉歸,我們再回過頭來理解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同時還有實驗室的壹些關鍵指標的變化。我們關註到有淋巴細胞的減少、C反應蛋白的升高以及D-二聚體的升高,這在重型和危重癥病人中更明顯。臨床上根據病人的特點分成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指南中講述的非常明確,我這裏不過多贅述。

不同地區和不同感染階段的臨床類型的構成比是不壹樣的。武漢的構成比裏,危重和死亡比例比非武漢的高,現在輸入病人主要快速篩查發現的,所以輕癥、無癥狀的病人占的比例更高,重癥和死亡病人比例會非常低。從廣東省的數據庫看死亡的病人都非常少。

年齡是非常重要的復合因素。年齡大,危重癥病人構成的比例高,不同性別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在前六版的指南裏並沒有說哪些病人會有預警加重的指標。在第七版列出了壹些指標,成人淋巴細胞進行下降,有白介素6、C反應蛋白升高、乳酸升高,肺內病變迅速進展,這些指標表明有加重的可能。

我們想開發重癥風險預警模型,分析哪些指標可能導致病人加重,特別是在高流行地區,如果我們盡早發現病人有加重的可能性,然後重點管理,進行幹預,有可能避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我們結構性地分析了廣東省33家醫院收治輕、中度病人,總***1138例。我們將其中818例患者作為建模隊,將湖北省武漢漢口醫院、洪湖醫院篩出來的320名輕癥病人作為驗證組。所有病人按照國家標準方案判斷病情的輕重。

我們分析了全部病人,包括病情加重和沒有加重的臨床特點和數據。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男女沒有差異,經過多因素分析以後篩選出年齡、是否有慢性病史、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比例、C反應蛋白是否大於25以及D-二聚體這幾個指標。然後我們把病人分成了低危險組、中危險組、高危險組,可以看到高危險組差不多40%的病人在住院14天之內情況會轉變成加重。

03新冠病毒感染管理:湖北洪湖模式

我們進壹步用洪湖的驗證組可以看到同樣的趨勢,可以看到洪湖的總的加重比例是要低的。我們參考第壹階段在武漢和廣東早期分析的數據,到洪湖以後把病人進行分級管理,把洪湖的醫療機構全部整合到壹體化管理,病人分成危重癥區、重癥預警區輕癥病區和出院觀察區,根據壹些指標把高風險的病人重點管理,輕癥的確診病人主要在臨時板房醫院,輕癥的疑似病人也在這裏,出院病人放在民營醫院和中醫院進行出院後的隨訪。

04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

隨著整體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無癥狀感染成為壹個熱點。國家專門發布了有關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無癥狀感染者的管理指南,特別是在管理指南裏重申了無癥狀感染具有傳染性,有傳播風險,要加強無癥狀感染的監測和發現,而且把無癥狀感染列入了疫情上報數據,同時對無癥狀感染者密切觀察14天。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包括廣東的輸入病例,廣州的外籍人口特別是非洲人群的有關感染情況,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網絡上有很多人說那裏有壹千人感染的數據是不實的。我統計到4月9日的時候31個省市有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人員有1097個病人,其中境外輸入的是349例,無癥狀感染的密切接觸者累計到71萬多。

無癥狀感染或者亞臨床感染,沒有臨床癥狀,胸片也正常,主要是通過核酸手段檢測出來的。目前大家在探討是不是核酸和抗體的聯合篩查能進壹步幫助我們快速鑒定無癥狀感染者的類型。比如說如果無癥狀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觸者已經產生了IgG抗體,沒有核酸,是不是可以取消隔離,這樣可以減少醫學觀察的成本。

這裏有壹組數據,是我們在湖北進行統計的。我們使用核酸和兩種抗體試劑盒檢測747個密切接觸者的核酸和抗體的情況,可以看到在整體的核酸陽性的病人,有28人核酸陽性,總體是3%多。我也問了廣州市的CDC,他們差不多有4000多密切接觸者去篩檢核酸,差不多也是2%多的的核酸陽性。這樣可以看到核酸陽性和陰性密切接觸人群抗體的水平,可以看到核酸陽性的人和陰性的密切接觸者的抗體水平差不多。不同年齡產生抗體比例也差不多,男女沒有差別。

在密切接觸者人群當中,3.7%是核酸陽性,而抗體陽性占11%。很顯然有壹些人可能咽拭子查不到病毒,只檢測到抗體,而且這種人群在密切接觸者當中比例比較大。現在中國批準了很多抗體檢測的試劑盒,包括膠體金以及化學發光的試劑盒,可能後續需要做大規模的抗體篩查來評估采取什麽樣的防控策略。還有在海關我們是否可以采用核酸和抗體的聯檢去評估病人的感染和免疫狀態,進壹步分類進行醫學管理。這都是後續需討論的問題。

我們再回過頭看如何描繪出壹個群體新冠病毒感染結局的全貌。我們已經清楚到底多少比例病人死亡,各個國家報道的不壹樣,美國和意大利相對比較高,高的在10%。重癥和危重癥大概占15%左右,輕癥和普通型占80%,我們現在不知道在不同人群中隱性感染或者亞臨床或者無癥狀感染到底占多大的比例。我只是給大家展示,在特定的洪湖地區,在密切接觸人群中有11%的人產生了抗體。在其它地區到底如何還需要很多數據去進壹步了解。到底是“倒三角”還是“正三角”,現在還不知道整體情況。這次大家關註到群體免疫的概念引發了很多爭論,如果死亡率非常低,重癥的病人也非常低,那通過自然感染產生群體免疫的概念可能相對就會站得住腳。

最後,我來總結壹下。今天通過壹些數據給大家分享了新冠病毒感染總體為什麽會有不同的結局、哪部分病人可能從輕癥和普通型轉為重癥或者加重以及無癥狀感染。在這裏我也特別感謝李傑教授給我的指導,他提供了有關病毒感染後轉歸內容的幻燈片。也感謝所有參與工作的,包括武漢和廣東醫療隊的同事,非常感謝!

QA

直播間觀眾提問與解答

牛俊奇:謝謝侯金林教授的分享,也感謝侯金林教授和他的團隊為武漢,為湖北人民做出的工作。下面根據大家提出的問題,我先匯總壹下請侯金林教授做解答。

Q1:病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有沒有不表現為肺炎而表現為其它損傷或疾病的人?

侯金林:現在有關新冠病毒感染,最早命名成“新冠病毒肺炎”,實際上靶器官不光是肺,肺外很多器官受損,包括血液系統,免疫系統。最近有些報告稱發現胰腺損傷、肝損傷、腎功改變的情況。當時我們並沒有看到此類的文獻,我們診斷病人的時候,把胸片和CT改變作為壹個標準,也有可能我們漏掉了這壹類病原學陽性胸片正常,但其它器官損害的情況。我相信是會有的。

Q2:無癥狀感染者作為傳染源,是否有可能傳染給其他人?

侯金林:現在報告的無癥狀感染者包括德國的、香港的、南京的,還沒有總體對特定人群進行大規模篩查。通過分析我們的數據以及廣州市CDC的結果,我們總體認為無癥狀感染者病毒水平低,持續時間短。其中壹部分檢測是病毒陽性,可能會傳染,但還有壹部分沒有病毒或者已經產生抗體的,這些人是沒有傳染性的。所以說無癥狀感染者的發現,既是壹個好消息又是壹個壞消息。我認為至少在中國現階段這麽嚴密的篩查下,無癥狀感染是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傳播的,基本上檢測篩選出來以後都會加以管理,但是我們還是要對無癥狀感染者給予高度的重視。

Q3:曾經有報道說貓狗虎都可以檢測出新冠病毒,這些動物作為傳染源有什麽意義嗎?

侯金林:在貓、虎體內檢測出新冠病毒肯定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發現,但是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病毒的來源以及是否人和動物形成交叉傳染。我們要進行流調,把有寵物家庭和無寵物家庭進行比較,看有寵物的和沒有寵物的家庭的感染率。現在給出結論還為時過早,還需要更多證據。至少現在廣東省來看,寵物不是傳染源。

牛俊奇:就是說我們不必為養寵物而緊張。

侯金林:我覺得不用過分焦慮,SARS流行期間,在白雲山上發現了壹只狗有SARS病毒感染,最後也不了了之了。

Q4:妳覺得新冠病毒會在感染後無癥狀的動物身上長期存在嗎?

侯金林:到現在為止我們知道的只有蝙蝠是免疫系統非常特殊的壹個物種,它可以攜帶病毒不發病,其它的還沒有看到,至少在人身上是急性感染,沒有慢性的證據。

Q5:病人有輕有重的原因是什麽?除了個體差異以外,是否還跟進入體內的病毒數量有關?

侯金林:我們認為疾病的輕重和病毒感染的數量是壹個因素,應該說是病毒和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最近也有文獻報告稱新冠病毒出現了變異,看起來有不同的亞型,但總體來講變化並不是太大。病情的嚴重程度應該和不同人的遺傳背景和個體免疫反應差異有關系。

Q6:有人說無癥狀感染者有兩種形式,壹種是壹直沒有癥狀,另壹種是後來會出現癥狀,這兩種無癥狀感染者能給大家從傳染病概念上解釋壹下嗎?

侯金林:無論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壹般都是有潛伏期的。在傳染病的規律中,壹般病人處於潛伏期末和發病早期是傳染性最強的。我們認為新冠病人恢復期沒有必要長時間地住院。比如水痘,水痘結痂以後就可以出院了。實際上無癥狀感染,不能把處於潛伏期或者說在癥狀出現以前的這部分病人歸納為無癥狀感染。整個病程當中沒有癥狀、發燒、呼吸道癥狀,胸片也沒有異常,我們稱為無癥狀感染。這個人群到底多大比例?我個人覺得特別是在高流行區,例如現在美國和歐洲壹些國家,它的比例會超過有癥狀的人群。

牛俊奇:無癥狀感染和潛伏期感染實際上是兩個概念,部分潛伏期感染不應該納入隱性感染。

侯金林:對。

Q7:目前抗體檢測查到的IgG和IgM抗體可以作為保護性指標嗎?

侯金林:應該還不能這麽說,因為現在如果用膠體金方法查出來IgG和IgM只能定性檢測沒有定量檢測。我們用的是萬泰的試劑,如果要確定它是不是保護性抗體,還需要測定中和抗體,中和抗體壹般是做不了的,因為需要活病毒或者假病毒去做。目前行業內也有觀點認為抗體會介導對機體的損傷,所以不能直接說抗體就是保護性抗體。

Q8:現在有壹種說法“群體免疫”,群體免疫是什麽?機理是什麽?

侯金林:群體免疫是免疫學的壹個概念,因為英國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在說群體免疫的概念,使得壹般的大眾都知道了。群體免疫的建立取決於感染以後,如果輕癥病人或者無癥狀病人比例很高,死亡率或者重癥病人比例很低,那才認為這種措施是可行的。如果重癥和死亡病人比較高,這個方案就需要探討。特別是西方模式,在這麽高的流行率基礎上,需要統計未發病人群當中無癥狀病人的比例,看看產生抗體的有多高。到現在為止,我認為至少新冠病毒的防控不可能通過自然感染的群體免疫來完成。

牛俊奇:據我所知,大家只是把群體免疫作為概念和策略進行討論,好像沒有國家實施這種策略。

侯金林:德國的模式是希望控制在整個醫療資源承受水平內的感染,如果要保證壹個病人都沒有,付出的經濟和生活的代價太大了,這種措施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牛俊奇:也就是說控制這個疾病發病的時候,同時要考慮到社會和經濟問題。

侯金林:是這樣。現在看輸入病例變成常態化,我們不可能為了防輸入病例就長期停工停學。

Q9:妳覺得病毒的致病性會越傳越弱嗎?

侯金林:顯然和SARS比較,SARS對肺的致病更明顯。病毒致病性越輕越容易傳播,因為不容易發現,不同毒株間存在差異,如果病毒發生變異,有可能致病性會改變。

Q10:現在我們國家境內的病例已經非常罕見了,這種情況下妳認為在什麽情況下我們需要戴口罩?

侯金林:我自己覺得我們戴口罩的太多了,不管在什麽場合,什麽地點都戴口罩。感染科醫生戴口罩是因為感染防控的理念深入骨髓,平常工作就會戴口罩,特別是發熱門診。現在我覺得大多數場合不用戴口罩,在院子裏散步,在非密閉環境下可以不戴口罩了,但是有時候在周圍人的壓力下還是得戴口罩。

Q11:患者肺部感染,肺部表現改善後,核酸測序陽性者是否還有傳染性?

侯金林:我們在洪湖的時候,大概有10幾個病人是核酸檢測持續陰性按照出院標準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出現陽性。這個原因壹個是和呼吸道疾病的特點有關系,呼吸道疾病不像乙肝和艾滋病,血液裏的病毒采樣和檢測是非常穩定的。呼吸道傳染病影響核酸檢測的結果很多,包括排毒的規律、采樣的誤差以及樣品的傳輸保存等因素,現在建立的PCR核酸檢測方法在技術上還有很多優化空間,目前檢測結果假陰性比例是很高的。我覺得新冠病毒傳染性最強的是潛伏期末期和發病早期,發病後期大部分都沒有傳染性了。所以我和出院病人握手,當地老百姓覺得不可思議。

Q12:請預測壹下全球的疫情會不會周而復始,像流感壹樣年年發作,還是能夠在某個時間點得到控制?

侯金林:這種預測有點像算命,我們到湖北的時候沒有想到這麽疫情這麽快會在美國、歐洲多個地區大規模擴散,現在看來中國不是上半場,國外不是下半場,中國只是開始序幕,我估計病毒會在不同國家傳來傳去,因為沒有任何壹個國家可以像中國采取這麽嚴格的管控措施。現在好像還有三四個國家沒有爆發,巴西都差不多超過2萬例了,這表明形勢是非常嚴峻的。“歐肝會”改到8月份,我估計還是非常困難的。我認為防輸入會成為持久戰。

Q13:您覺得無癥狀感染者隔離14天後,如果核酸檢測還是陽性,是否需要繼續隔離?

侯金林:我們分析了在社區查出來的無癥狀感染者,確實有超過14天仍舊核酸檢測顯示陽性的,為保險起見還是需要隔離的,但是是否有傳染性還需要結合其它情況來判斷。有些人認為這種病毒陽性只是機體殘留的病毒片段。

Q14:病毒到底從哪兒來或者說疫情是從哪個地方先開始流行的?

侯金林:首先是在中國武漢診斷出了不明原因的肺炎和新冠病毒感染,但現在有關病毒的起源還是壹個“無頭案”。我非常同意幾位專家包括張文宏教授的觀點,現在網絡上的消息基本都不靠譜,這個問題我們臨床醫生都解決不了,要研究流行病,研究動物病毒的人去解決這個問題。

牛俊奇:再次感謝侯金林教授做出的精彩報告,再次感謝侯金林教授和他的團隊為武漢、廣東以及全國病人做出的努力。謝謝大家,我們看到聽講座的也有很多人為我們的病人拼過命,我們在這裏壹並表示衷心地感謝!今天的講座就到這裏結束,謝謝大家!

欲要知曉更多《無癥狀感染者怎麽進行防控和管理?專家現身解讀 》的更多資訊,請持續關註深空的科技資訊欄目,深空小編將持續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聞。

本文來源:深空遊戲 責任編輯:佚名王者之心2點擊試玩

  • 上一篇:什麽是端口7070 8080 8888 8181?
  • 下一篇:為何說不懂選豐田,半懂選大眾,真正懂的會選有品質又實惠的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