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突然好像來過這個地方,或以前也做過同樣的事情,伴有心痛,頭痛,失憶有點迷糊,就好像放電影給妳看壹樣

突然好像來過這個地方,或以前也做過同樣的事情,伴有心痛,頭痛,失憶有點迷糊,就好像放電影給妳看壹樣

這個現象我也是出現過的,也有多種的解釋,有神話的,妖魔化的,我覺得最靠譜的解釋屬於 boundary science--邊緣科學理論中的平行宇宙理論。

平行宇宙論(Parallel universes),或者叫多重宇宙論(Multiverse),指的是壹種在物理學裏尚未被證實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很可能還存在著其他的宇宙,而這些宇宙是宇宙的可能狀態的壹種反應,這些宇宙可能其基本物理常數和我們所認知的宇宙相同,也可能不同。平行宇宙這個名詞是由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發明的。 先來說說平行宇宙的大概定義:假設妳手裏拿著壹片樹葉,全世界獨壹無二的壹片樹葉,當然啦,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麽。能不能換種看法呢:妳手裏拿著無數片樹葉,只不過它們全都壹模壹樣,在時間空間上疊合在壹起了,所以妳只能看見壹片樹葉,甚至連妳自己都有無限多個,只不過疊在壹起了,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沒準會分壹個出來呢。但是分出來的不止妳壹個人,整個世界都會跟著分出去了,於是有兩個互不相幹的世界,其中各有壹個壹模壹樣的妳,只是妳們倆永遠都不會碰到壹起,也就無從知道對方的存在,這就是所謂平行宇宙了。 往高深裏說,這牽涉到量子物理學,往淺顯裏說,估計大家小時候閑來沒事也想到過這個。它可以叫:平行宇宙、平行世界、多重宇宙。 舉壹個大家都可能想過的例子:穿越時空。 比如說有壹天,我要回到過去去殺我的外祖母。那我殺了我的外祖母,我豈不是本來就不存在?所以說這種穿越時空是矛盾的,這也就是著名的《外祖母悖論》。但我們從另壹個角度看看,如果我穿越到了的是壹個與我本來的世界完全不相幹的世界,只是在我去到之前,那個世界的壹切都跟我原先的那個世界的過去完全相同,我就算是殺了我全家,原本的那壹個世界也是什麽都不會改變的。那“穿越時空”似乎就可以說通了,而所謂的那個“與我本來的世界完全不相幹的世界,只是在我去到之前,那個世界的壹切都跟我原先的那個世界的過去完全相同”的世界就是我們要說的平行宇宙理論中的壹種。 平行宇宙理論最早是由埃弗萊特於1957年提出的。在2003年的科學人雜誌裏,有壹篇由美國宇宙學家Max Tegmark寫的關於平行宇宙的專文,在文中他將平行宇宙分成四類: 第壹類:這類的宇宙和我們宇宙的物理常數相同(具有確定不變數值的物理量。例如真空中的光速和電子的電荷),但是粒子(就是初中學的那些分子、原子、中子之類的)的排列法不同,同時這類的宇宙也可視為存在於已知的宇宙(可觀測宇宙)之外的地方 第二類:這類的宇宙的物理定律大致和我們宇宙相同,但是基本物理常數不同 第三類:根據量子理論(暫時不用理什麽是量子理論,往下看壹樣能看明白),壹件事件發生之後可以產生不同的後果,而所有可能的後果都會形成壹個宇宙,而此類宇宙可歸屬於第壹類或第二類的平行宇宙,因為這類宇宙所遵守的基本物理定律依然和我們所認知的宇宙相同。 第四類:這類的宇宙最基礎的物理定律不同於我們宇宙,而基本上到第四類為止,就可以解釋所有可能存在(也就是可想象得到的)的宇宙,壹般而言這些宇宙的物理定律可以用m理論構造出來。 當然,這只是對平行宇宙籠統的分類和論述。接下來將會比較詳盡的解釋壹下。

編輯本段第壹類·視界外宇宙

在說第壹層次的平行宇宙之前,先來大致說壹下平行宇宙的層次和類別的情況。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第壹類平行宇宙就是指第壹層次的平行宇宙。類別和層次在平行宇宙理論裏指代的意思是大致相同的。 還有壹點必須說說的就是:平行宇宙分為由低到高的四個層次,與我們熟知宇宙的差異也隨層次不同越來越大。這些差異可以來自不同的初始條件(第壹層);不同的物理常數、粒子種類和時空維數(第二層);不同的物理規律(第四層)。有意思的是,第三層才是最近幾十年研究最火熱的東西,因為它本質上沒有增添任何新的宇宙類型。而之前舉的《太公駁論》就是屬於第三層平行宇宙的理論的產物。 轉入正題,第壹層平行宇宙(多重宇宙)被稱為“視界之外”的宇宙。 而這壹層的平行宇宙是建立在無窮宇宙理論(開放宇宙理論)的基礎上的。無窮宇宙論認為在宇宙中存在有大量的可觀測區,我們的宇宙不過是其中的壹個可觀測區而已(簡單地說,這種理論就是說宇宙是十分大的,還有很多區域無法別我們觀察到,我們已知的宇宙只是宇宙的壹小部分)。開放宇宙理論認為,我們目前所知的宇宙只是整個宇宙中可觀測的壹小部分,在這個部分之外,整個宇宙尚有很大的未被觀測的空間;根據相對論,光速為宇宙最快的速度,我們所看到的部分(可觀測宇宙)為已經到達地球的光線,而我們所觀測到的範圍又被稱做哈伯體積,哈伯體積直接取決於宇宙的年齡(因為若宇宙誕生於n年前,則能到達地球的光線最遠只能在n光年處,再更遠的光線則尚在路途上,故未能被地球上的人所觀測),哈伯體積的膨脹是因為有越來越遠處的光線到達地球 開放宇宙理論說明了第壹類平行宇宙的可能性。 隨著光的飛行,可觀察的宇宙半徑每年都擴大半光年,因此只需要坐在那裏等著瞧。當然,妳多半等不到另壹個宇宙的另壹個妳發出的光線傳到這裏那天,但從理論上講,如果宇宙擴張的理論站得住腳的話,妳的後代就有可能用超級望遠鏡看到它們。 曾經,有人假說宇宙並不是無限大的,只是因為空間的某種彎曲,使得宇宙結構大小有限但沒有邊界(這個假設霍金曾經在《時間簡史》中提出,霍金的看法是從我們的地球得來的。我們觀望地球,也是看不到邊緣但實際上地球是有限的,也許我們的宇宙也是這樣。這種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然而,目前為止的觀察結果似乎背逆了它們。無盡宇宙的模型才和觀測數據符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宇宙探測技術還無法探測得更完整) 另壹種假說是:空間本身無限,但所有物質被限制在我們周圍壹個有限區域內--曾經流行的“島狀宇宙”模型。但是近期關於三維銀河分布與微波背景的觀測指出物質的組織方式在大尺度上呈現出某種模糊的均勻,在大於10^24(即1×10 米的尺度上便觀測不到清晰的細節了。假定這種模式延伸下去,我們可觀測宇宙以外的空間也將充滿行星、恒星和星系。也就是說壹層平行宇宙擁有與我們的宇宙很相像的面貌和相近的物理常數(具有確定不變數值的物理量,比如真空中的光速和電子的電荷。) 有資料支持空間延伸於可觀測宇宙之外的理論。WMAP衛星最近測量了微波背景輻射的波動。最強烈的振幅超過了0.5開,暗示著空間非常之大,甚至可能無窮。另外,WMAP和2dF星系紅移探測器發現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空間均勻分布著物質 。(意思是說目前壹些宇宙勘察表明,宇宙空間是近似於無窮大的,而且空間中的物質分布情況是較為均勻的,天體分布不是東壹堆西壹堆的)。 生活在第壹層多重宇宙不同平行宇宙中的觀察者們將察覺到與我們相同的物理定律,但初始條件有所不同。根據當前理論,大爆炸早期的壹瞬間物質按壹定的隨機度被拋出,此過程包含了物質分布的壹切可能性,每種可能性都不為0。宇宙學家們假定我們所在的當初有著近似均勻物質分布宇宙,是壹個相當典型的(至少在所有產生了觀察者的平行宇宙中很典型)個體。那麽距妳最近的和妳壹模壹樣那個人將遠在10^(10^28)米之外;而在10^(10^92)米外才會有壹個半徑100光年的區域,它裏面的壹切與我們居住的空間絲毫不差,也就是說未來100年內我們世界所發生的每件事都會在該區域完全再現;而至少10^(10^118)米之外該區域才會增大到哈勃體積那麽大,換句話說,至少在10^(10^118)米之外才會有壹個和我們壹模壹樣的宇宙。 與我們宇宙壹模壹樣的另壹個宇宙的平均距離,距妳最近那個“分身”沒準並不象理論計算的那麽遠,也許要近得多。因為物質的組織方式還要受其他物理規律制約。給定壹些諸如行星的形成過程、化學方程式等規律,天文學家們懷疑僅在我們的哈勃體積內就存在至少10^20個有人類居住的行星;其中壹些可能和地球十分相像。 即使我們沒法觀測其他宇宙,多重宇宙理論依然可以被實踐驗證。關鍵在於預言第壹層多重宇宙中各個平行宇宙的***性並指出其概率分布--也就是數學家所謂的“度量”(大概是壹些概率問題)。我們的宇宙應當是那些“出現可能性最大的宇宙”中的壹個。否則--我們很不幸地生活在壹個不大可能的宇宙中--那麽先前假設的理論就有大麻煩了(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才是那種存在幾率千萬分之壹的宇宙)。然而如何解決這度量上的問題將會變得相當有難度。

編輯本段第二類·泡沫宇宙

根據每壹類的平行宇宙之間的聯系與它們與我們的宇宙之間逐步加大的差異。下面解釋壹下第二層宇宙,人們通常稱第二層的平行宇宙為“氣泡宇宙”或“膨脹氣泡宇宙”。 這壹類平行宇宙的根據是“泡沫理論”和“宇宙拉伸膨脹理論”。大家應該都知道“宇宙大爆炸”之類的理論,“膨脹拉伸”就是這種大爆炸的必然反應和延續。還有:“我們的宇宙為何如此之大而又如此的規整,光滑和平坦?答案正是:‘空間經歷了壹個快速的拉伸過程”。簡單的說,就是這種膨脹拉伸,形成了壹些“氣泡”。 我們可以將它理解成好像膨脹的烤面包內部的氣泡壹樣,在宇宙的膨脹過程中,有壹部分的宇宙形成了氣泡形狀的東西。每壹個氣泡內都包含了無數多的第壹層平行宇宙(就是說,在每個氣泡內都有好多個無窮宇宙)。也就是說,每個氣泡就由是壹組無限多的第壹層宇宙組成的。 然而,每個泡沫宇宙之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它們之間的物理常數、粒子排列、甚至是空間維數都可能有完全的差異。 對地球來說,另壹個“氣泡”在無限遙遠之外,遠到即使妳以光速前進也永遠無法到達。因為地球和“另壹個氣泡”之間的那片空間拉伸的速度遠比妳行進的速度快。如果另壹個氣泡中存在另壹個妳,即便妳的後代也永遠別想觀察到他。基於同樣的原因,即空間在加速擴張,觀察結果令人沮喪的指出:即便是第壹層多重空間中的另壹個自己也將看不到了。 下面,著重說說第二類宇宙的存在性。 盡管我們沒法與其他第二層多重宇宙之中的事物相互作用,宇宙學家仍能間接地指出它們的存在。因為他們的存在可以用來很好地解釋我們宇宙的偶然性。做壹個類比:設想妳走進壹座旅館,發現了壹個房間門牌號碼是1967,正是妳出生那年。多麽巧合呀,在那瞬間妳驚嘆到。不過妳隨即反應過來,這完全不算什麽巧合。整個旅館有成百上千的房間,其中有壹個和妳生日相同很正常。然而妳若看見的是另壹個與妳毫無幹系的數字,便不會引發上面的思考。這說明什麽問題呢?即便這類宇宙壹無所知,妳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來解釋:既然有我們的這壹層無窮宇宙,那麽要麽我們的(這壹個宇宙)是許多宇宙之中的偶然,要麽我們是許多宇宙之中的普遍。 讓我們舉個更切題的例子:考察太陽的質量。太陽的質量決定它的光度(即輻射的總量)。通過基本物理運算我們可知只有當太陽的質量在1.6X10^30~2.4X10^30千克這麽個狹窄範圍內,地球才可能適合生命居住。否則地球將比金星還熱,或者比火星還冷。而太陽的質量正好是2.0X10^30千克。乍看之下,太陽質量是種驚人的幸運與巧合。絕大多數恒星的質量隨機分布於10^29~10^32千克的巨大範圍內,因此若太陽出生時也隨機決定質量的話,落在合適範圍的機會將微乎其微。然而有了旅館的經驗,我們便明白這種表面的偶然實為大系統中(在這個例子裏是許多太陽系)的必然選擇結果(因為我們在這裏,所以太陽的質量不得不如此)。這種與觀測者密切相關的選擇稱為‘人擇理論’。雖然可想而知它引發過多麽大的爭論,物理學家們還是廣泛接收了這壹事實:驗證基礎理論的時候無法忽略這種選擇效應。 ” 有趣的是:所有的(至少絕大部分)宇宙屬性都被“調整”得恰到好處,如果對這些屬性作哪怕極其微小的改變,整個宇宙就會面目全非--沒有任何生物可以存在於其中。如果質子的質量增加0.2%,它們立即衰變成中子,原子也就無法穩定的存在。如果電磁力減小4%,便不會有氫,也就不會有恒星。如果弱相互作用再弱壹些,氫同樣無法形成;相反如果它們更強些,那些超新星將無法向星際散播重元素離子。如果宇宙的常數更大壹些,它將在形成星系之前就把自己炸得四分五裂。 上面舉的每壹個例子都暗示著存在許許多多包含每壹種可能的宇宙屬性的平行宇宙。 關於維度 在壹些時候,會聽到有人說起“三維”、“四維”之類的詞語。 維度是壹種空間的表述。比如說:壹維指的是線,是長度:二維指的是面,是長與寬兩個維;而三維指的是二維堆積而成的體積,長、寬、高三個維,就是我們的立體世界;四維指的是則時空,就是長、寬、高三個空間維和壹個事件維;五維以上的維由於太小,不能用肉眼看到。

編輯本段第三類·量子平行宇宙

基本理論

在量子學的多世界理論(不用理它是什麽東東,重要的是看後面的解釋)中提到這些平行宇宙彼此之間都有著相同的起源,而這些宇宙彼此之間的基本物理定律相同,但物理常數可能會有所不同,而它們亦可能處於不同的狀態,而且這些宇宙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聯系,因此它們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訊息互通,這些宇宙彼此之間的關系由它們之間的疊加態決定的。

疊加狀態

上壹段中提到了“疊加”狀態。所謂的疊加,大概就是說:平行宇宙是重疊在壹起的。它們是以重疊的狀態存在的,就是在我們的這個空間中,疊加了無數的平行宇宙,無數的平行宇宙重疊在壹起,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無數分之壹的壹個平行宇宙。 我們看不到其他的平行宇宙,因為我們重疊在壹起了,由於我們這個宇宙的空間這能讓無數的平行宇宙重疊存在,如果平行宇宙彼此之間分解出來,不再重疊,而是讓各個平行宇宙之間可以取得聯系,那麽整個宇宙就可能變得極其混亂,不同的物理常數互相存在著(這是相當的恐怖的,舉個例子:光在妳家裏可能比在另壹個平行世界裏的妳的家快壹點。)這些改變,可能會讓不同的宇宙之間的物質互相影響,改變他們的本質,甚至引起壹場恐怖的大爆炸,將所有的量子平行宇宙都毀於壹旦。

存在和形成方式

根據上壹部分,量子平行宇宙是互相重疊的。 現在來說說這類的平行宇宙的形成。 根據這類的理論,量子平行宇宙是隨時隨地的、不知不覺地就會產生的。每壹件事的發生都會產生壹個平行宇宙,就是說,每壹件事會出現不同的過程和後果,而這些不同的過程和結果都產生了壹個新的平行宇宙。比如說妳拋壹個骰子,骰子落地後,妳看到的是1點朝上,而骰子有6個面,每個面都有可能朝上。正在這個時候,就已經產生了許多個平行宇宙,每個平行宇宙中,這個骰子朝上的那壹面都不同。(換壹個例子:當我橫穿馬路的時候,在我的這個平行宇宙中,我可能是安全的走過去了,但就在我走到壹半的時候,分解出了另壹個相同的世界,在相同的那條馬路上,我可能已經給撞死了。) 總知,量子平行宇宙說明了李寧的那句:壹切皆有可能。 很多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都是根據這類的平行宇宙來篇故事的。

編輯本段量子宇宙

上壹篇對量子平行宇宙理論的基礎理論、量子平行宇宙的分裂形成做了簡要的論述。 本篇要說說量子平行宇宙理論的形成過程,和將上篇的壹些理論觀點加以更加詳盡的表述。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壹門研究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和結構性質的基本物理學科。它的很大壹個特征就是具有隨機性。 舉個例子:比如壹個電子,如果是自由電子,就是說它有可能出現在空間中任何壹點,每點幾率相等。如果被束縛在氫原子裏,並且處於基態(就是正常情況下),那麽它出現在空間任何壹點都有可能,但是在波爾半徑(氫原子核外電子基態軌道的半徑)處幾率最大。對於妳自己也壹樣,妳也有可能出現在月球上,但是和妳坐在電腦前的幾率相比,是非常非常小的,以至於不可能看到這種情況。這些都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主要是說明了壹些客觀的隨機可能性。 量子力學形成後,引起了爆炸性激烈的爭論。這種理論指出,宇宙並不是牛頓經典力學規率描述的那樣(就是說物資運動不再遵守牛頓力學的理論)。決定宇宙狀態的是壹個叫波函數的數學研究對象。 所謂波函數,就是用來描繪空間中某點某時刻可能出現的幾率(既是物體在某地某時刻出現的幾率)的函數。這種幾率也叫做:物質波。

薛定諤的貓的疊加狀態

由上面的波函數可以得出:當我們沒有對壹件物體進行任何的觀察時,我們對其狀態便壹無所知,在這種讓人無法了解到其狀態的時候,它的狀態便存在著很多可能,這種多狀態的存在形式就是我們所說的疊加狀態。 以前有過壹個實驗:用壹只貓,它被封在壹個密室裏,密室裏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壹個錘子,錘子由壹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α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裏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這個殘忍的裝置由薛定諤所設計,所以此貓便叫做薛定諤的貓。 由於這種放射性原子的衰敗是純粹的幾率性的,所以如果人們不去打開密室觀察那只貓,那麽人們對貓是死是活全然不知,此時,貓就處於被毒死或沒被毒死(狹義來說)的疊加狀態。而當我們去打開密室時,才能看到貓是死是活。 最初有人為解釋這種從未知到觀察得知的過程,提出了無聊的假設:當有人試圖觀察時,波函數立即“坍塌”成經典理論中的某種確定狀態。這個附加假設能夠解決觀測發現的問題,然而卻把原本優雅和諧統壹的理論變得七拼八湊,失去統壹性。 上壹段提到的假設無疑是很誇張的,雖然也有那種可能,但我更願意接受另壹種:壹些學者指出“波函數坍塌”的假設完全是多余的。純粹的量子理論實際上並不產生任何矛盾。它預示著這樣壹種情形:壹個現實狀態會逐漸分裂成許多重疊的現實狀態,觀測者在分裂過程中的主觀體驗僅僅是經歷完成了壹個可能性恰好等於以前“波函數坍塌假設結果”的輕微的隨機事件(就是指隨機事件)。這種重疊的傳統世界就是第三層多重宇宙。(就是說:“波函數坍塌”的說法中,我們觀察壹切是由於“波函數坍塌”產生的隨機景象。而另壹種說法是說:我們觀察到壹切是與我們這個宇宙融合在壹起的,並沒有發生那種無數局域性的坍塌) 需要說明的是:先前所提到波函數坍塌假說並非量子平行宇宙的理論,而是量子平行宇宙的反面理論。 後者提到的分裂理論才是平行宇宙的基礎。

鳥和青蛙的比喻

下面我要引用和簡化原資料中提到的鳥和青蛙的比喻: 物理學家們站在外部的視點,好像飛在空中的鳥審視地面;而物理學家描述的世界裏的觀測者則站在內部的視點,就好比被鳥俯瞰的壹只青蛙。 在鳥看來,抽象量子世界內部卻包含了大量平行的世界。它們壹刻不停的分裂、合並,如同經典理論無法描述的壹堆量子現象。在青蛙看來,觀察者感知的只有全部真相的壹小部分。它們能觀測到自己所在那個第壹層宇宙。 每當人們被問及壹個問題、做壹個決定或是回答壹個問題,他大腦裏的量子作用就導致復合的結果,諸如“繼續讀這篇文章”和“放棄閱讀本文”。在鳥看來,“作出決定”這個行為導致該人分裂成兩個,壹個繼續讀文章而另壹個做別的去了。而在青蛙看來,該人的兩個分身都沒有意識到彼此的存在,它們對剛才分裂的感知僅僅是經歷了個隨機事件。他們只知道“自己”做了什麽決定,而不知道同時還有壹個“他”做了不同的決定。

希爾伯特空間

看了上面舉得例子,然後來聯系第壹層平行宇宙來論述:上面舉得例子同樣出現在第壹層平行宇宙中。 但在第壹層平行宇宙中,妳與另個相同的妳距離十分的遙遠。而在第三層平行宇宙中,妳的分身則住在另壹個量子分支中,妳和他之間的世界被壹個叫做希爾伯特空間的無限維度空間可開了。 抱歉的是,由於本人的知識貧乏,無法看明白有關希爾伯特空間的資料,更不用所對其進行解釋了。 所以在這裏只能暫且把希爾伯特空間簡單理解成壹個劃分各個量子世界的無限維度空間。 然而量子平行宇宙與第壹類平行宇宙的區別,正在於這種特殊的空間。

並非無限

由上面得知,量子平行宇宙和第壹層、第二層平行宇宙的差別在於他們之間的劃分存在方式。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量子宇宙分裂過程並不只產生壹個獨壹無二的結果,而是所有可能結果的疊加。這些結果之後按自己的方向發展。也可以說,第三層多重宇宙並沒有在第壹層和第二層上增加任何新東西,只是它們更加難以區分的復制品罷了--同樣的老故事在不同量子分支的平行宇宙間壹遍遍上演。 由量子平行宇宙的分裂理論得知,由於分裂的頻繁,在短時間內,平行宇宙就會分裂成n多的層次。隨著時間流逝,宇宙的數目會以指數方式暴漲嗎?然而答案是否定的。在10^8開溫度以下,這些量子狀態的總數大約是10^(10^118)個,即最多這麽多個平行宇宙。這是個龐大的數目,卻很有限。 以我們人的視點看來,量子世界的分裂相當於從這10^(10^118)個宇宙中的壹個跳到另壹個。現在妳正處在宇宙A--此時此刻妳正在讀這句話的宇宙裏。現在妳跳到宇宙B--妳正在閱讀另壹句話那個宇宙裏。宇宙B存在壹個與宇宙A壹模壹樣的觀測者,僅多了幾秒中額外記憶。全部可能狀態存在於每壹個瞬間。所以,時間的流逝很可能就能理解成這種跳躍過程。

編輯本段第四層·其他數學結構

在原論文裏,第四層平行宇宙的標題是:其他數學界構。 人們都能理解到:數學是壹個永久存在的不變實體。他甚至在宇宙還沒形成的時候,就存在了。數學可以說超乎於時間和空間之外。人類對於數學,只能用“發現”來描述,而不能說“發明”。引用壹下百科裏的解釋:“不管誰學到的都是完全壹樣的東西。如果壹個數學定理成立的話,不管壹個人,壹臺計算機還是壹只高智力的海豚都同樣認為它成立。即便外星文明也會發現和我們壹摸壹樣的數學界構。” 由於這種獨特的地位,我們暫時把數學假設成構成宇宙的基礎,和介於數學的對稱性(比如說數軸、函數之類的)。而且每壹種數學結構都確實存在著,那麽,每壹種數學結構都有與之相關的平行宇宙。 簡單的說,由於數學的對稱性,根據概率計算和人擇原理(我在第二層提到過),那麽就會存在著相當多的對稱平行宇宙,然而這與第二層平行宇宙的概述相似,關鍵在於,數學家們還在繼續為這些數學結構分門別類,而他們最終應該發現,用來描繪我們世界的那個數學結構將會是所有符合我們觀測結果的結構中最簡單那個。 而學者們期待在分門別類和研究當中得到的,就是那種用來描述所有宇宙的“簡單數學結構”。這種東東,將代替所有我們這個平行宇宙的自然法則(包括經典力學之類的、對這個世界的理論描述)。本人認為,這種結構理論,大概就是現在有些學者研究的M理論。當然,這也只是他們的研究期望,畢竟,要是真的存在如此多的無法被我們觀測到的平行宇宙,我們何從將他們進行詳盡分析呢? 然而,我們暫時觀測到的宇宙,在以宏觀的角度去看,她是簡明的,整潔的(也可以說成是壹種奇妙的美麗),數學結構趨向於越簡單越好,那些復雜的附加公理無疑破壞了簡潔。即使這些研究剛剛開始,將面臨好多的嚴峻考驗,但是能發現壹種代替掉無數繁雜公理的理論,無疑也是對人類充滿誘惑的。 下面,引用原文的句子,來結束我對第四層平行宇宙的簡述:“也許我們將逐漸習慣宇宙的奇妙而終將發現這種不可思議的奇妙正是它魅力的壹部分。”

  • 上一篇:主力控盤選股指標 主力控盤的四個特點
  • 下一篇:那麽多國家購買美國先進的五代隱身戰機,其核心技術可以復制嗎?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