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龍的傳說的民間傳說

龍的傳說的民間傳說

龍在漢族民間文學藝術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龍王有為民造福的,也有與民為害的。在神話小說《封神榜》、《西遊記》,戲曲雜劇《柳毅傳書》、《張羽煮海》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龍王出現。 “龍生九子”的壹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眥(yázì)

老三嘲風(cháofēng)

老四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負屃(fùxì)

老九螭吻/鴟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說法為: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鴟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ú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應為)(bāxià)

老七睚眥(yázì)

老八狻猊(suānní)

老九椒圖(jiāotú)

有的說法還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龍子之壹。 東海有個桃花島,桃花島上有龍洞。

龍洞深通東海洋,桃花女龍住洞中。

千呼萬喚難出來,但見年年桃花紅。

“女龍”本是漁家女,桃臉杏腮真俏麗,心靈手巧人勤勞,挑水織網又紡線。她白天紡的線,織網網不破:她夜裏織的網,捕魚魚最多:她旱天挑的水,擔擔蕩清波。

漁女從來不妝扮,自幼愛梳兩條“沖天辮”。有壹天,嫂嫂笑話她:

“小姑今年十四歲,再紮小辮子太難看。來,我給妳梳壹遍。”

可是梳來梳去梳不直,沒辦法,只得照舊紮了兩條“沖天辮”。

漁女有個怪脾氣,壹年四季不洗澡。有壹次,阿娘笑罵她:

“這麽大的姑娘了,也不洗洗澡!人家不來笑話妳,總怪我做娘的欠管教。”

漁女咯咯笑,撲在娘的懷裏撒了壹陣子嬌,轉身又跑掉。

原來她並非親生女,是阿爹海邊拾來的。

那壹天,風大浪高海咆哮,電閃雷鳴暴雨澆潮水湧來壹嬰兒,擱在海邊直哭叫,剛巧阿爹海邊過,趕忙把她抱回家,魚湯當奶汁養她長大。阿娘教她織漁網,阿爹為她雕貝花,阿哥逗她海邊玩,爬在地上當駿馬。

漁女乖,漁女美,漁女長到十八歲。十八姑娘籬外竹,媒人擠破屋。東村來作媒,十擔彩禮排成隊;西村來說親,十份聘金擡進門。這個說,少爺天天用功把書讀,定做高官好享福;那個講,東家年年打船造樓房,長穿綢緞喝參湯。

爹娘笑謎謎,靜靜問漁女:

“誰是如意郎,孩子妳快講!”

漁女舒雙眉,臉似桃花微微醉:

“不願享福不貪財,捕魚阿祥我最愛!”

爹皺眉,娘獗嘴,哥嫂含笑羞妹妹。

阿爹說:“阿祥家裏窮,出門做漁工。”

漁女說:“漁工識潮水,女兒願婚配。”

阿娘說:“阿祥常斷餐,妳去要餓飯。”

漁女說:“餓飯不要緊,魚湯賽人參。”

爹娘說:“父母為妳好,女兒嫁西村!”

漁女說:“西村我不嫁,死也跟阿祥!”

爹娘沒辦法,婉言退聘金。漁霸財主不死心,又挽媒人強說親,出言惡狠狠:

“不做親家做冤家,日後做人要小心!”

爹娘膽量小,含淚收聘金:漁女更傷心,只只網眼淚淋淋……

漁女阿祥青梅竹馬壹起長。海邊拾彩貝,礁叢捉迷藏;夜晚同賞月,清晨***歌唱。阿祥衣棠破,漁女線兒長;漁女想嘗鮮,阿祥把網張:阿祥斷了餐,漁女靜靜送米糧。

漁女心煩悶,阿祥喁喁情弦響。阿祥愛漁女,星星伴月亮,漁女愛阿祥,情深如海洋 除了在《西遊記》中提及過四海龍王外,另壹部章回小說《封神演義》中亦有龍王的出現。《封神演義》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葉至晚葉時期,由許仲琳編定,亦有壹說法是由揚州道教思想家陸西星所改作。

《封神演義》是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為主幹,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創龍傳》中,田中芳樹多番提及到四海龍王奉天帝的命令,協助周朝討伐商紂,而且在《封神演義》中亦的而且確有龍王的出場。但在《封神演義》中,四海龍王在周武伐紂的戰爭中並沒有擔當任何重要角色。事實上就如《創龍傳》中龍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並沒有提及過四海龍王曾參與周武革命的戰爭。龍王在《封神演義》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遊記》中壹樣,變成了配角、醜角。在《封神榜》中,哪咤扮演了孫悟空在《西遊記》中的角色。頑劣的哪咤不知自己身上帶著的肚兜和腕鐲是仙人的寶貝,在九河灣洗澡時將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東海震動,連水晶宮也震動起來。東海龍王敖廣(亦有壹說法稱敖光)派人調查,但派去的人卻被頑劣的哪咤以寶貝打死了。敖廣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調查,但三太子也壹樣被哪咤所殺,更被哪咤剝皮抽筋。最後敖廣向哪咤父親李靖大興問罪,並聲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咤心裏不服氣,追回在路上的敖廣揍了壹頓。最後四海龍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壹家解上天庭審判。這時哪咤壹人擔當過錯,剖腹剜腸、剔骨肉還父母,這才平息了此事。最後哪咤在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復活,並擔當了武王伐紂戰爭中的先鋒。在這以後,在《封神演義》中便沒再提到龍王。由此可見,四海龍王協助周朝討伐商紂的說法,確實純粹是田中芳樹的創作,並無確切的神話和傳說的背景支持。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壹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壹天,她聽說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著要去觀看。龍王捋捋龍須搖搖頭說:“那裏地荒人雜,可不是妳龍公主去的地方啊!”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龍王就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裏想到:妳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不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了壹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蒙隴月色,來到鬧魚燈的地方。這是壹個小漁鎮,街上的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鰲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群裏擠。不壹會來到十字路口,這裏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顏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癡似呆地站在壹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

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龍女猛吃壹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壹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招來風雨沖塌燈會,於是不顧壹切地擠出人群,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壹聲,龍女變成壹條很大很大的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正巧,海灘上來了壹瘦壹胖的兩個捕魚小子,看到這條金燦燦大魚,壹下子楞住了。

“這是什麽魚呀!怎麽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遠的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著魚邊說:“不管它是什麽魚,扛到街上去賣,準能賺筆外快來用用?”兩人嘀咕了壹陣,然後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木裏坐,早將剛才發生的事情看得壹清二楚,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對站在身後的善財童子說:“妳快到漁鎮去,將壹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裏放生。”

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

觀音菩薩笑著說:“妳從香爐裏抓壹把去就是了。”

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壹把香灰,踏著壹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這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壹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贊嘆的人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村紛,可是誰也不敢貿然買這麽壹條大魚。

有個白胡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妳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胖小子壹想,覺得老頭說得有理,於是向人借來壹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突然,壹個小孩子叫開了:“快看呀?大魚流眼淚了。”胖小子停斧壹看,大魚果然流著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丟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鉆。瘦小子怕外快泡湯,趕緊拾起肉斧要斬,卻被壹個氣喘籲籲趕來的小沙彌阻止住了:“莫斬!莫斬!這條魚我買下了。”眾人壹看,十分詫異:“小沙彌怎麽買魚來了?”那個老頭停了壹聲,翹著山羊胡子說:“和尚買魚,怕是要開葷還俗了吧?”

小沙彌見眾人冷語譏笑,不覺臉紅了,趕緊說:“我買這條魚是去放生的!”說著,掏出壹撮碎銀,遞給瘦小子,並要他們將魚扛到海邊。瘦小子暗自高興:“外快賺進了!扛到海邊,說不定等小沙彌壹走,依舊能把這條大魚扛回來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魚,跟著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三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裏。那魚碰到海水,立即打了壹個水花,遊出老遠老遠,然後掉轉身來,同小沙彌點了點頭,倏忽不見了。瘦小子見魚遊走了,這才斷了再撈外快的念頭,摸出碎銀,要分給胖小子。不料攤開手心壹看,碎銀變作了壹把香灰,被壹陣風吹得無影無蹤。轉眼再找小沙彌,也不知去向了。

再說東海龍宮裏,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裏宮外亂成壹窩蜂。龍王氣得龍須直翹,海龜丞相急得頭頸伸出老長,守門官蟹將軍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壹直鬧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松了口氣。龍王瞪起眼睛,怒氣沖沖地呵斥道:“妳膽敢犯宮規,私自外出!說!到哪裏去了?”龍女壹看龍王動了怒,知道撒嬌也沒有用了,便照實說:“父王,女兒觀魚燈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差點沒命!”

接著將自己的遭遇講了壹遍。龍王聽了,臉上黯然失色。他怕觀音將此事講了出去,讓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下罪名。他越想越氣龍女,壹怒之下,竟將她逐出水晶宮。

龍女傷心極了,茫茫東海,到哪裏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哭聲傳到紫竹林,觀音菩薩壹聽就知道是龍女來了,她吩咐善財去接龍女上來。善財蹦蹦跳跳來到龍女面前,笑著問道:“龍女妹妹,妳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

龍女連忙揩掉眼淚,紅著臉說:“妳是善財哥哥呀?妳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說著就要叩拜。善財壹把拉住了她:“走,觀音菩薩叫我來接妳呢!”善財和龍女手拉手走進紫竹林。龍女壹見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臺上,俯身便拜。觀音菩薩很喜歡龍女,讓她和善財像兄妹壹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壹個巖洞裏,這個巖洞後來稱為“善財龍女洞”。可是龍王反悔了,常常叫龍女回去。龍女依戀著普陀山的風光,再也不願回到禁錮它的水晶宮去了。

從此,龍女就跟了觀音菩薩。 舟山島西岸有個海灣叫岑港。岑港有座高山,山水傾瀉下來,猶如百尺白布懸掛在峭壁上,煞是壯觀。年復壹年,在嶺腳邊沖出壹口深深的石潭,名叫“龍潭”。

相傳很久以前,潭裏有壹條白龍。每當乾旱之年,那白龍使吸來東海之水,化作甘霖噴降下來,使方圓數十裏的村莊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感念白龍,都稱他為“岑港白老龍”。

有壹年,又逢乾旱,白老龍正要吸水降雨,不料玉皇大帝聽壹信了東海龍王的饞言,降下旨意,不許他再到東海吸水。白老龍只得忍氣吞聲回到龍潭。壹路上,只見禾菽枯焦,遍地生姻,心中好不愴然。壹行走之間,忽然耳邊響起壹陣哭聲,走近壹看,是壹位年輕婦人渾身披麻,正跪在滾燙的沙灘上,面對著大海嚎哭。白老龍聽了不免心酸,便上前問道:“大嫂因何在此啼哭?”

那婦人抹淚壹看,見是壹位白須白發、面目慈祥的老人,正關切地看著自己,心裏壹暖,便哭訴起來。原來那婦人名叫青蓮,從小死了爹娘,由兄嫂作主,嫁給壹個孤身小子,夫妻十分恩愛。誰知好景不長,兩人成親不到半年,就碰上這大旱季節。田裏沒指望了,丈夫便邀集鄉親們下海捕魚。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橫禍,船被風浪掀翻了,丈夫落水身亡,撇下她壹個年輕寡婦,無依無靠,好不淒苦。

白老龍聽了非常同情,嘆了口氣說:“大嫂不要過份傷心,自古人死不能復生。若不嫌棄,我願幫妳捕三年魚。”

青蓮壹怔,慌忙收淚道:“這……這如何使得!俗話說‘海上無風三尺浪’,妳這樣大年紀怎麽受得起!”

白老龍捋著白須說:“大嫂盡管放心,老漢自有道理。”

青蓮見他說得誠懇,心裏暗暗嘀咕道:“瞧他的模樣,八成也是個落荒遭災的。我何不積點陰德,將他收留下來。”於是說道:“我從小沒爹沒娘的,就讓我認妳作爹吧!”.說著就要叩頭。

白老龍心裏好不喜歡,忙伸手將她扶起,笑著說:“青兒不必多禮,老漢當之有愧了!”

當天夜裏,白老龍借著星光叮叮當當動手修起船來。青蓮回家,取出壹畚鬥糯米,按照白老龍的囑咐,做了滿滿壹籃糯米塊。第二天天亮,青蓮提著籃子來到海邊,左看右看,卻找不見那條破船,心裏正著急,忽聽有人叫她,定睛壹看,見白老龍汗水淋漓地從壹條嶄新的船裏爬出來,才知自己的破船已經修好了,心裏又高興又感激,忙迎上去說:“爹爹辛苦啦!快吃飯吧!”

白老龍吃過糯米塊,帶了幾名漁工,當天就出海捕魚了。漁船像箭壹樣駛離港灣,不壹刻就來到東海大洋。白老龍吩咐漁工撒網,自己卻枕著艙板“呼嚕呼嚕”打起瞌睡來。只見他壹邊打鼾,壹邊流汗,巨大的汗珠從他額上不斷地湧出來,沾濕了艙面。漁工心裏好不奇怪,卻又不敢叫醒他。不壹會,鼾聲止了,又聽他夢嘆般地喊道:“快起網!快起網!”漁工聞聲,慌忙趕到船沿拉起網來。

說也奇怪,幾個人拉著偌大壹頂漁網,卻像扯著壹條絲線那般輕巧。拉呀拉呀,拉出海面,竟是滿滿壹網大黃魚,條條金光閃亮,尾尾活蹦亂跳。漁工驚喜萬分,忙把黃魚倒進艙裏。誰知倒啊倒啊,三個船艙都裝滿了,網裏的魚還不見倒完。漁工們妳看看我,我看看妳,都楞住了。

傍晚,漁船歸航。青蓮見捕了這許多大黃魚,心裏高興極了!大夥聽說這個白須白發老人捕魚的本事這麽大,都紛紛趕來,求他作大夥的帶頭老大。白老龍捋著白須哈哈笑著,滿口答應了。

從此,白老龍使領著大夥起早摸黑地捕起魚來。每次出海都是滿載而歸,捕上來的魚又大又肥,鄉親們的生活壹天天好起來。

轉眼半年過去了。壹天,白老龍又領著大夥出海去了。青蓮在家準備好白老龍愛吃的糯米塊,照例到海邊去等船回來。等啊等啊,直到太陽落山,月亮升起,還不見漁船歸航。青蓮又餓又累,就倚著礁石打起盹來……

突然,她望見面容憔悴的義父匆匆走來,滿懷悲憤地對她說:“青兒,我要走了,妳多保重!要是想我,就到岑港嶺下來找,我的屋前掛著九丈六尺白布。”說罷飄然而去。”

青蓮上前去拉,卻撲了個空。頓時驚醒,才知是夢,心生疑惑。突然,只見海面上呼嘯的狂風推著小山似的大浪鋪天蓋地湧來。這風多大呀!

把岸上所有的船樁都吹跑了把最堅硬的礁石都打碎了。青連怔怔地望著洶湧的大海,想到自己丈夫的悲慘遭遇,立時臉孔發自,渾身發抖,對著茫茫海天失聲痛哭起來。

壹天又壹天,直至第八天早晨,海面上才風平浪息,可是好心腸的白老龍卻再也沒回來。青蓮想起夢裏白老龍跟她說的話,就決定要到岑港嶺下去尋找義父。她做了壹籃白老龍愛吃的糯米塊,告別了鄉親們上路了。

走了壹天又壹天,過了壹村又壹村,終於來到岑港嶺下,舉目壹看,只見四野茫茫,哪有壹戶人家?心裏不免有點害怕。正在焦慮,猛見嶺腳邊有壹個石潭,上面懸著百尺飛瀑,就像飄著壹塊白布。青蓮趕緊放下籃子,取出糯米塊往潭裏丟。丟壹塊糯米塊,叫壹聲爹。

丟了壹陣,叫了壹陣,潭中突然泛起壹陣波浪,水面上慢慢露出壹對龍角來。青蓮嚇了壹跳,卻聽潭中傳出聲音道:“青兒不要害怕,我便是妳的乾爹。”

青蓮聽了,傷心地哭道:“爹爹,妳為啥變成這副樣子?”

白老龍道:“我本是此地的壹條白老龍,想不到此番幫助百姓捕魚,又得罪了東海龍王,在玉帝面前參了壹本,說我殘害水族,擾亂龍宮,玉帝降罪下來,把我禁銅在這龍潭之中,不得自由。”

青蓮聞言:心裏氣極啦!頓時揩乾眼淚,忿忿地嘆道:“唉!為什勤勞的人反而受苦,好心眼的反而獲罪呢?這樣不公平的世間,活著還有什麽意思!”說完,她把糯米塊全倒進潭裏,自己也跟著跳下去。青蓮跳進龍潭,就變成壹條青龍,跟著白老龍隱沒在清清的潭水中。

後來,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們,設立了兩個會社:壹個叫白龍會,壹個叫青龍會。每隔三年壹小會,十二年壹大會。出會時,人們敲鑼打鼓,擡著造型美觀的青、白二龍,穿村遊鄉,好不熱鬧。 據說,大禹治水有三樣法寶:壹是伏羲給他的河圖、玉簡;二是天上的應龍,用尾巴劃地,給他指引方向,大禹沿著應龍劃尾的線路,領著民工開鑿河道,疏導洪水;三是大烏龜,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窪的地方。

有壹天,壹條全身烏黑的龍,在壩邊的洪水裏翻身打滾,興風作浪,還把大禹他們辛辛苦築起來的大壩弄倒了。應龍告訴禹王,這是壹條蠻七蠻八的蠻龍,邪氣太重,歸不了正的。於是烏龜帶著大禹上了壹座高山,看見那條全身烏黑的巨龍,頭上長著壹對雪白耀眼的龍角,正在嬉戲翻騰,不時掀起沖天的浪。大禹指揮它,它全然不理。大禹於是取出壹塊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烏龜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為壹塊鬥大的巨石。

烏龜只把尾巴輕輕壹揮,天空就劃出壹道朦朧虹樣的弧線,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烏龍腦門頂上的兩只龍角之間。烏龍哈哈大笑說:這塊小小的花石頭,奈何我不得。

可那五彩息石,無時無刻不在膨脹變大。不壹會,便把蠻龍的兩面三刀只龍角撐緊了,疼得它直搖頭。五彩息石壹直不斷生長,最後終於把蠻龍制服了。從此,蠻龍成了大禹壹個得力助手,聽候大禹調遣。 《創龍傳》中提到,龍泉鄉是在青海省某處地方,事實上青海省又有沒有龍泉鄉呢?前段已有說過,差不多每個省都有以“龍”命名的地方,而以龍泉為名的地方亦有好幾個。那龍泉在什麽地方?壹般認為是現今浙江省的龍泉縣,在唐朝以前,此地稱為龍泉鄉,唐朝開始在此建縣。龍泉的名字,是因壹柄「龍泉寶劍」而來。據春秋時代越國的史書《越絕書》上有這樣的記載∶楚王聽說吳國有個幹將,越國有個歐冶子,都是鑄劍名家。於是派人用重金請兩位名家為楚國鑄幾把鐵劍。二人應聘之後,鑿通了茨山,把山中的溪水排乾,找到了鐵礦精華,鑄成三柄寶劍,壹曰龍淵,壹曰太阿,壹曰工布。後來因避唐高祖李淵的諱,龍淵劍便改稱為龍泉劍。剛才說到的浙江省龍泉縣,縣城以南有壹劍池湖,相傳就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也稱為龍淵,因此此地才稱為龍泉。

但是還有幾處地方也叫龍泉。浙江省除了剛才的龍泉縣外,亦有壹處龍泉在永嘉縣。據《水經註》說,泉眼之中水紋成為蛟龍的形狀,牲畜都不敢在這裏飲水。河南省西平縣也有個龍泉。古書上說此泉水可以砥礪刀劍,使刀鋒堅利。江西有壹龍泉場,南唐時曾立為龍泉縣,現今叫遂川縣。貴州有壹龍泉坪,明清時也稱為龍泉縣,後來改為鳳泉縣、鳳崗縣。那麽,青海省有沒有龍泉鄉?在可考的數據中,沒有。也許有小村小鄉是這樣叫也說不定,但是否真能通往昆侖就不得而知了。

  • 上一篇:cc.h的Lwip遷移過程這個文件是自己加的吧?
  • 下一篇:趣店和來分期是同壹個公司嗎?為什麽趣店還清貸款後,借不了,壹直都沒逾期過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