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分析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

分析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

獨生子女心理特點分析及對策

作者:謝芳芳 文章來源:邵家渡中學 點擊數:3550 更新時間:2007/10/9

           我校的獨生子女數約占學生總人數的35%。相對於非獨生子女來說,獨生子女智力較好,思維活躍,觀察力強,記憶力好,精力旺盛,活潑開朗,興趣廣泛。通過調查,我認為形成以上良好心理品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壹、獨生子女生理條件比較優越。“集父母氣血之精華”,從遺傳因素方面保證獨生子女在腦力、體力、智力方面的優越地位。第二、獨生子女能獲得較優越的經濟物質條件。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盡量滿足他們身體、心理發展的需要,保證了獨生子女的充足的營養和智力開發用品。這樣他們能得到豐富的營養,大腦發達,身體健康。家庭中有各種電器設備,有許多新穎的玩具,有各種圖書刊物等,他們能從中獲取大量的信息,拓寬知識面,使思維活躍。  第三、獨生子女享有充分的愛。“獨生”不存在偏愛的問題。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充分愛的陽光中成長的幼兒個性發展是健全的。正如壹位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因此,多數獨生子女容易形成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的性格特點,有利於他們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第四、獨生子女教育條件好。目前,年輕的父母文化程度高,能較好地接受優生優育的知識。由於只有壹個孩子,父母能有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和最佳期教育,故獨生子女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獨生子女較非獨生子女也有某些缺點:壹、占有欲強。由於是獨生,壹切東西都是他或是她壹個人的,從不想和別人分享,壹切要“獨霸”。二、獨立生活能力差 。因為是獨生,舍不得孩子苦,事事都包辦代替。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結果養成孩子四肢不勤、不愛勞動、懶惰、無能、吃不得苦、意誌薄弱、處處依賴家長,缺乏獨立性的不良習慣。三、嬌慣,自私。由於是獨子往往會給予過分的疼愛,使孩子成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處處圍著孩子轉,什麽事情都依順孩子,甚至孩子提出無理要求,也采取遷就縱容的態度,逐漸養成孩子“壹切以我為中心”的任性、專橫、執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四、不合群,不團結,紀律差。家中除了大人,只有他壹個孩子,總是壹個人玩,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放縱等特點,不會適應集體生活,更不會尊重別人的意見.而且家長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將其封閉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護。由於家庭環境的寂寞、活動單調,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膽小、不合群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五、受不了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生活中遇到小困難,便受不了,不是逃避就是倚賴大人,承受不起磨難,做錯事別人批評他,非但不接受反而找理由為自己辯護.為什麽獨生子女相對非獨生子女來說會有這些缺點?這就有必要分析壹下形成這些心理特點的原因:壹、重視智力培養,忽視自我能力的培養。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對自己的獨苗舍得智力投資,鋼琴、電腦陸續進入家庭,然而,家長們在孩子的非智力教育上投入甚少,相對來說,總是輕視了自理能力的培養,甚至忽視了這方面的培養。有的父母出於“愛心”,片面強調年齡小、不懂事,對孩子過分照顧,不讓孩子進行勞動鍛煉,這就不自覺地壓抑了孩子勞動活動的能力的發展。二、父母對子女期望值過高、過強。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的認為孩子掌握知識越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當孩子會認幾個字、會背幾首詩歌時,又在人前人後,盲目誇孩子。長此以往,養成孩子高傲、盛氣淩人、自以為是的個性來。或者,家長都想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理想的胚胎。今天媽媽這樣要求,明天爸爸又那樣要求,造成孩子無所適從。孩子誰也得罪不起,從小承受過重的精神壓力。三、父母忽視自身素質的提高。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長的壹言壹行對孩子產生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恰恰忽略這壹點,對孩子要求很嚴,對自己卻放任自流,有時不知不覺將自身的惡習缺點傳授給了孩子。  四、獨生子女生活環境的影響。因獨生子女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同生活的經驗,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養成不善於團結,不善於同情,不善於競爭,不善解人意,缺少協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那麽,如何才能使獨生子女有良好的心理品質,更好的適應社會,展示自己的風采呢?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壹、|父母既要改變觀念,又要提高文化素養。作為獨生子女的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是自然人和社會人的結合體,是社會的。克服把孩子看作私有財產的舊觀念,要從對國家負責,對子女的未來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克服孩子太小,舍不得教育或沒法教育,等長大了再教育等錯誤思想。教育子女不僅是壹件大事,也是壹門學問。父母要認真學習和咨詢這方面的知識經驗,講究科學的方法,力爭掌握適合自己家庭特點的教育方式。二、改變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作為父母,要培養他們和別人平等生活的習慣。做到這壹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裏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坐;吃東西時,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看電視時,不要讓孩子壹人獨占座位;家裏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具給大家壹起玩……、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相處的習慣,使孩子不會感到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三、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在生活和學習中,孩子們應當是民主、和睦的團結互助的關系,我們應尊重孩子的意見,興趣和自尊心,要改變以長者自居的傳統觀念。克服專橫的作風,不能因孩子年幼而隨意輕視、嘲諷、侮辱、體罰他們。同時我們應放手讓他們逐漸具有對自己負責的能力,不再包辦代替。有困難要幫助、有了進步要鼓勵,才能增長孩子的自信、自控、自尊的性格。四、加強勞動教育,舍得孩子吃苦,培養獨立性要大膽地讓孩子在學習,勞動和生活中獨立活動,讓他們獨立自主地克服並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困難。在孩子的生活,物質方面,我們不要提供太好的條件。五、對孩子教育堅持壹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如果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堅持壹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堅決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前後要壹致。不能高興時就無原則,壹味寬容,不高興時就壹概禁止,斥責。不能說話不算數,前後矛盾。為孩子樹立知錯就改的榜樣,家長和老師的威信會更高,教育的效果也就強了。  總之,對獨生子女,只要我們能充分重視,對不良品質能追根溯源從源頭予以解決,再發揮有其天然的優勢,祖國的花朵定會開得更絢爛多姿。

  • 上一篇:pytorch之transforms.Compose()函數理解
  • 下一篇:Linux下如何安裝DHCP服務和使用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