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有哪些可持續農業的例子?

有哪些可持續農業的例子?

我引用了別人的壹篇文章。看壹看,我覺得會有啟發。

農業文化遺產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以稻田養魚為例

許·

首先,環境問題由來已久。

隨著20世紀西方工業化的發展,農業產業化也成為主旋律。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迅速發展了以石油為武裝,以機械化、化學化、能源化為主要標誌的現代農業,並取得了巨大效益。雖然機械、化肥、農藥、除草劑被廣泛使用,但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得到了提高,人口快速膨脹帶來的糧食需求得到了滿足。但壹系列不良後果觸目驚心,環境汙染、水土流失、生態破壞、動植物品種單壹化、種質資源流失等。增加化肥農藥的施用,不僅汙染土壤環境和農作物,還會富集到人體內,影響人的健康。過度依賴現代技術生產的合成物質,使地球難以自凈,土壤難以消化,尤其是超過了河流中水的自我修復閾值,使汙染無處不在。基因工程將外源基因導入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作物,使其抗蟲抗草,看似壹勞永逸地解決了農藥汙染問題,但長期大規模推廣後會帶來什麽負面影響卻無法預料。DDT殘留的危害是在廣泛使用幾十年後才發現的。在停止生產和使用幾十年後的今天,問題依然存在。因此,發達國家紛紛采取行動,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出路。作為壹個農業大國,中國的人口增長、環境惡化、資源匱乏等問題日益嚴重。可持續性問題尤其需要人們的關註。

其實早在1962,美國人卡森就陳述了壹個可怕的現實《寂靜的春天》出來了。雖然卡森指出的現象並不完全是農業造成的,但農業應該占據其主要成分。之後,1972年召開的“人類環境大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提出了著名的論斷“地球只有壹個”。

更早的時候,在美國,19世紀早期土壤肥力的嚴重下降促使美國政府尋找解決方案。從18世紀初開始,英國人在美洲開墾土地,砍伐森林。美國獨立後繼承了中世紀歐洲粗放農業經營的特點,這種特點由於勞動力的缺乏和土地的無限豐富之間的矛盾而加劇。農民盲目耕種收割,以為可耕的土壤是無窮無盡的,根本不在乎如何保持土壤肥力。正如托馬斯·傑斐遜所說,“人們不願意施肥,是因為買壹畝新土地比給壹畝土地施肥更便宜”[1]。由於當時人口基數低,農業尤其是土地資源,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並不突出。然而,在20世紀初,美國獨立後不到100年,出現了植被破壞導致的嚴重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和耕作不當導致的土壤肥力下降,美國政府不得不到處尋求解決這壹問題的辦法。他們關註的是,中國的人口密度遠高於美國,但可持續性問題沒有那麽嚴重。於是在1909年,聯邦政府派遣土壤學家富蘭克林·海勒姆·金到中國尋找傳統農業的寶貴經驗。金以壹個農業土壤學家的敏銳眼光,從宏觀和微觀不同層面對中國農業和農村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回國後撰寫了《四十世紀的農民》或《中國、朝鮮、中國的永久農業》,介紹了中國四千年來源遠流長的農業成就,以及他對精耕細作、輪作、水土保持的獨到見解。他認為中國傳統農業的合理輪作、施用糞肥、堆肥等八個方面值得美國農民學習,並提出了有機農業的獨到見解【在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國家對東方農業還沒有全面了解的背景下,這本書引起了美國農業界和農業界的極大關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後來從事有機農業的學者產生了影響和啟示,包括英國的霍華德和美國的羅代爾[3]。

然而,這本書的出版並沒有解決現存的環境問題。到1933年,美國至少有5000萬英畝土地變得貧瘠,125萬英畝土地因侵蝕而失去肥力。1934年,壹場災難性的黑風暴卷走了3億噸土壤,使冬小麥減產102億斤[4]。沙塵暴在1935回來,然後連續三年幹旱。

20世紀美國的情況真的很糟糕。但在中國,這個問題出現的更早,類似的環境問題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孟子早就指出齊國東南的牛山之所以“滿山遍野”,是因為過度伐木放牧,孟子用“養”與“用”的關系解釋說:“得之,無以久;如果妳失去了支持,也沒什麽可失去的。”平衡使用和營養的方法是“網數太多,魚和龜就吃不完了。”斧在山中,樹不能用。“這符合生態平衡原則,可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管子》、《荀子》、《淮南子》都有比《孟子》更詳細的論述和觀點,這是在部分地區毀林濫捕的自然報復後得出的深刻教訓。其中荀子說:“草木茂盛,斧不入山林,其命長存。大鯢、甲魚、泥鰍、鯡魚懷孕的時候,毒就不會入河,而且會壹直持續下去...“該割了,該長了,所以山不是孩子,人民有更多的物質。

生態脆弱

在環境依賴的背後,還有嚴重的生態脆弱性。這不僅表現在北方的黃河流域,西南生態脆弱的山區,也表現在經濟中心的江南。

由於“地窮山窮,山窮水盡”的出現,西南大量山區被開墾,東南也出現了梯田,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宋元時期,為了緩解人口壓力,也出現了櫃田、分田、沙田、土田等多種形式,都是利用各種可能性來增加糧食種植面積,養活更多的人。

在國民經濟賴以生存的江南地區,圩田在宋元時期壹直在不斷擴大,與水爭田的結果就是破壞水系,造成水患,而且往往是災害。宋代農民不斷呼籲“還湖”、“棄田”。宋孝宗曾說:“浙西自有農田,即有洪水。”南宋時曾多次下令禁止開墾農田,將農田恢復為湖泊,但因有權勢的人阻撓而無法做到。清代魏源在《湖廣水利誌》中說,由於圩田、墾荒場的不斷擴大,“歷代有河(黃河)無河(長江)的歷史”結束,長江開始成為災荒之地。

更直接的描述可以從民間諺語中看出,解釋的程度和範圍都不小。在前面提到的“湖廣熟,人間滿”流行的同時,有壹句諺語叫“胡莎綿陽周,十年不收,十年年年收”。平原地區的良田“壹年要收割十年”,但這種經濟類型非常脆弱,往往是“十年不收割”。因為大量的濕地被開墾,壹旦洪水來了,沒地方淹,災難就收不到了。這場饑荒在中國歷史上是嚴重的。宋代以來,賑災著作不斷出版,明清時期更多。

但需要指出的是,發展水稻種植,相對於旱地的小麥種植和谷子種植,對環境的破壞相對較小,壹般不會造成水土流失。南方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是山區旱作農業造成的,尤其是美國引進高產作物後。可種植水稻的地區多為低濕地,水資源充足,生態修復能力強。所以水稻種植支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文明進步,壹直延續至今。它的高產養活了東南稠密的人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稻葉文明支撐了中華帝國文明後期的發展。

在南方,生態脆弱的體現與北方完全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個是山區旱作農業代替水稻種植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在西南地區;二是湖區濕地圍墾,導致泄洪失敗,災害頻發,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所以,如果古代人沒有發明水稻的種植,中國的生態環境變遷史會是怎樣的?

環境破壞是農業史的主流。然而,除了人類毀滅的主旋律之外,還有壹些曲折來延緩主流毀滅的程度,即從生態的角度出現了壹些積極的回應。從節約土地和保護生態的角度出發,發明和應用了許多措施,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北方的間作,“稻田養魚”和南方的“桑魚塘”。這些都是技術進步過程中的壹些措施,解決了土地不足的矛盾,緩解了生態環境惡化的危機。

(B)保護和可持續使用土地的做法

可持續土地利用的實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漢代以來的“間作”與“間作”

種植結構單壹,部分地區人口過剩,節約土地,充分利用土地是必然的。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輪作復種,治理國家的管子有“四種五得”。《荀子·郭芙》記載“壹歲再得。”這些被認為是中國農業史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創舉。西漢時期,稻麥壹年兩作出現壹次,間作套種開始萌芽。【14】明清時期,間作套種開始盛行,這與隋唐以來東南地區由北向南的移民無地可耕,人地關系緊張有關。當時有稻豆間作、麥豆間作混播、棉麥間作、糧肥間作、糧草間作、林糧豆菜草間作,陜西興平有壹年收十三茬、兩年收十三茬的方法。簡而言之,在狹小的土地上,當人口無法移民時,就不得不從空間中尋求發展機會[15]。

2.明代的“養鴨治蝗”

“養鴨治蝗”類似於“稻田養魚”,最早見於明代。明代陳經綸在《治蝗筆記》中詳細記載了他發明養鴨治蟲的過程。陳經綸曾從菲律賓呂宋島引進甘薯到福建試種。後來,他和他的後代積極致力於在各地推廣紅薯種植。甘薯成為普通大眾的食物,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陳經綸和他的家庭。由於適應性廣,紅薯緩解了當時中國東南地區乃至全國許多地區的糧食短缺危機。據學者考證,養鴨治蝗是陳經綸在推廣紅薯種植過程中發明的。後來這種方法真的成了江南地區治理蝗蟲的重要方法之壹,很多治蝗書籍也提到了這種方法。

3.清代的“桑吉魚塘”

“桑吉魚塘”最早的文獻記載在《廣東新余》中,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農業生產形式。也就是說,桑田靠魚塘裏的肥泥,養蠶靠桑葉,魚塘靠蠶沙和蠶沙相互依存的形態。在珠三角養蠶區,有“桑魚塘”,這種生產形式壹直延續至今。據《高明縣誌》(1894)“深挖窪地,外圍以泥蓋為基,中間窪地為塘,六塘為基。桑葚、塘畜魚、桑葉、蠶沙餵魚,兩全其美,十倍莊稼”。“桑魚塘”即“基礎桑、池塘養魚、桑葉餵蠶、蠶沙餵魚、池塘泥養桑”,即蠶沙餵魚、池塘泥育肥桑、栽桑、養蠶、養魚有機結合,形成桑、蠶、魚、泥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避免了窪地洪水,又收

以上措施不僅可以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還可以保護生態環境。這些措施的發明既是中國自宋代以來在實證科學方面領先於世界的延續,也是對環境惡化的有效應對。

4.西漢的“米、米、湯、魚”,東漢以來的“稻田養魚”和“米、魚、鴨”。

“稻田養魚”是種植技術和養殖技術的“套種”,即稻魚套種、套種。也是江南地區人地關系緊張,節約土地的新發明。“稻田養魚”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書·史記》中司馬遷提到的楚越之地的“米湯魚”傳統。向強對壹些學者根據東漢考古發現和吳偉《四季食糧》壹書認為“稻田養魚”始於東漢的觀點提出質疑。【16】但是,我們認為,完全有可能延續東南“飯湯魚”的傳統,只是沒有相應的文獻可以證明。遊先生指出:“浙江永嘉山區的老農說,三國孫權坐天下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稻田裏養魚了。這個口述歷史是符合史實的。”在貴州,侗族、苗族也有“稻田養魚”的習慣。

如遊所言,古山越在山區種植水稻,靠山中的流水和自然降雨可以保證,但魚食僅限於山澗少量的魚,確實不能滿足需要。因此,我想到把它們放養在稻田裏進行養殖。經過反復試養馴化,終於從鯉魚中選擇了壹條適合稻田飼養的“田魚”,最終成為了今天著名的“甌江彩鯉[17]”。“稻田養魚”的存在還需要壹個關鍵的前提,那就是良好的民風。如果稻田裏養的魚在主人收獲之前就被偷了,那麽這個傳統就無法維持。

“稻田養魚”可以說是山月對“稻、米、湯魚”的回應和創新,是空間上的立體“套種”。它是明清以來由於人地關系緊張,種植業之間除套種外的另壹種套種形式,只不過是將前者的壹種作物換成了養魚。稻魚相生,種養結合,既利用了空間,節約了土地,又減少了中耕所需的勞動力投入,可謂壹舉兩得。長期以來,以農耕為主的民族多以獲取壹些植物性食物為主,食物結構單壹,質量較差。而“稻田養魚”可以收獲稻谷,獲得蛋白質,彌補了農耕民族食物中蛋白質的不足。

“稻田養魚”將水稻種植和養魚有機地結合在壹起。稻田養魚有許多生態效益。田魚覓食時攪動田裏的水,攪動土壤,為水稻根系生長提供氧氣,促進水稻生長。田魚吃稻田裏的燈盞細辛、白花蛇舌草等雜草和蟬等害蟲,節省了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田魚的排泄物相當於給稻田施了有機肥,最後人們得到了魚和米,動植物蛋白齊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18]。

或許是文化或其他原因,大米在歐洲從未吸引過西方消費者。它只是日常食物的壹種多功能且廉價的替代品或補充品。它主要用於餵養無家可歸的群體——士兵、孤兒、海員、囚犯、窮人等。,以彌補不足或替換更可口的食物。大米還有其他用途,它經常被用來餵動物,它還有很多工業用途,但是大米從來沒有被當作壹種賴以生存的物品[19]。

但在中國,大米被視為面粉和大米,至少不亞於小麥,其貢獻不可估量。自從大約10,000年前水稻被馴化和種植以來,它壹直是東方世界的主要食物。它不僅養活了大量人口,而且從某種意義上顛覆了農業必然破壞環境的規律,因為種植水稻不壹定會造成水土流失。所以支撐了明清以後南方密集的人口和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的持續發展。

正是因為水稻這種唯壹高產的水生糧食作物和對低濕地的利用,中華文明才會在隋唐以後的時代延續,而不像某些文明因為生態原因而中斷。試想壹下,如果東方的中國不種水稻會怎麽樣?旱地只能種小麥,小米產量遠不如水稻。他們養活不了那麽多古代美國人。玉米、土豆、馬鈴薯是明清時期才從中國傳入的,但它們代替不了大米的作用。只有水稻,產量高,才能保持水土,支撐中華文明後來發展的功臣主要是水稻。因此,我們應該感謝上帝給了中國人大米。高產水稻養活了龐大的人口,緩解了緊張的人地關系,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全部。

水稻的利用是對中華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而稻田養魚和稻魚養生體系的形成將水稻文明推向了更高的層次。水稻和魚類誕生了,不僅收獲了高產水稻;同時也收獲了優質的動物蛋白,彌補了我國自秦漢以來單壹種植結構形成的素食結構缺陷。再次,是立體的“套種”形式,節約了土地,緩解了歷史上很長壹段時間的人地緊張關系;第四,因為水稻和魚類的誕生,減少了對農藥的依賴,維持了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增強了生活在水生環境中的雜草的價值。生物多樣性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稀缺產品,它可以抑制化學和石油農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我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

6.“稻田養魚”和“稻田養鴨”及其現代意義。

雖然從水土保持的角度來說,水稻種植沒有加重的作用,但是水稻種植,甚至梯田,也不會造成水土流失。南方開墾水田只是在洪水來的時候占據了幾何空間,導致洪水無法倒掉,造成水毀。當化肥和農藥沒有大量使用時,就不會造成水汙染。然而今天,由於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稻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幹旱地區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只是長期停留在其中,而在稻田的水生環境中,大量的滲流流入河流,對整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汙染和極大的破壞。

學者們對稻田養魚養鴨的生態效應做了大量的研究。稻田多物種對病害的控制作用及機理,病害造成了世界水稻產量9.9%的損失。黃瓜黑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壹。結果表明,增加稻田物種多樣性可以明顯控制紋枯病的發生。肖等人報道,在稻田養魚系統中,魚吃了稻田立枯絲核菌的核和菌絲,從而減少了傳染源。同時,紋枯病多從水稻基部葉鞘開始,魚類爭搶易腐的帶病斑葉鞘,可及時清除病源,延緩病情擴大;而魚在田間疾走,不僅能改善田間通風透氣,還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促進水稻根系生長,增加抗病能力。養魚田的紋枯病病情指數比非養魚田平均低65438±0.87。稻田養鴨制度對紋枯病的發生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劉小燕等人報道稻鴨共作系統養鴨對紋枯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鴨子可以啄食壹些菌核,減少細菌來源;鴨子的奔跑和啄食能傷害大部分萌發的菌絲,從而失去蘸取能力;對於已經感染的植物,鴨子還可以在稻苗下部啄食入水的病葉,阻礙了病害的傳播。此外,鴨還具有除草、清除病葉、減少無效分蘗的作用,增加了田間通風透光,降低了田間濕度,防止紋枯病正常生長,從而減少紋枯病的發生和危害。與未放鴨試驗區相比,放鴨區的病株率分別下降了27.29%(中稻)和8.21%(晚稻)。王成寶、楊誌平和張家恩的研究也表明,稻田養鴨能延緩水稻紋枯病的發展,對該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紋枯病發病率降低50.0%左右。當然,也有不同的實驗結果。俞勝渺等研究人員認為,稻田養鴨主要控制水稻分蘗盛期和齊穗期的紋枯病,這兩個時期稻鴨試驗區的紋枯病發病率比為。從水稻的整個生育期來看,稻田飼養的鴨子紋枯病的平均集群發病率高於不飼養的鴨子,這可能是因為鴨子的活動損傷了植物的莖葉,使紋枯病絲更容易侵染植物;另壹方面,鴨子也可能成為菌絲的攜帶者,將菌絲帶到不同的地方,增加稻叢的發病率[20]。

註意事項:

[1]大衛·格裏格:西方農業的變革。布萊克威爾。1992 P40。

[2] F. H. King,《四十個世紀的農民:或中國、韓國和日本的永久農業》,1911。

[3]劉曉霞:《美國有機農業發展研究》,中國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4]李方正,李友霞:國外有機農業概況及其發展趨勢,國家環保局科技標準司,1991。

[5]許·:《從間作套種到稻田養魚養鴨——中國環境史演變中的兩次無代價生態響應》,《農業考古》2007年第4期。

[6]嚴守成:《自然進入歷史》,《中國經濟史研究》,1,2006年。

[7]王建閣:《小農與環境——從生態系統的角度透視傳統農業生產的歷史過程》,《中國農業史》,1995,第3期。

[8]錢林清:黃土高原氣候,北京,氣象出版社,1991。

[9]何炳弟:《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葛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宋史·食貨誌》。

[11]潘:循環經濟,傳統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史與社會史評論第壹輯。

[12]謝鳳齋:宋元時期中西農耕農業,中國農業史,2001,第3期。

[13]潘:循環經濟、傳統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歷史評論第壹輯。

[14]郭文韜:《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簡史》,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8,104。

[15]郭文韜:《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簡史》,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8,390~393頁。

[16]向安強:質疑東漢稻田養魚的起源,《中國農業史》第4期,1996。

[17]尤:“稻田養魚:傳統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範例之壹”,見《中國經濟史論壇》。

[18]尤:“稻田養魚:傳統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範例之壹”,見《中國經濟史論壇》。

[19][美]彼得·考克萊·尼斯:《農業的全球化:大米貿易的警告》,陳壹譯,《歷史理論研究》第1期,2001。

[20]汪涵,,謝建,:稻田生態系統中多物種共存對病、草、蟲的控制,《應用生態學雜誌》,第5期,第18卷,2007年5月。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部)

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上一篇:“獵鷹”無人機碾壓“死神”無人機,是科技爆點,還是實力體現?
  • 下一篇:網站建設優化之死鏈的處理技巧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