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傳統財務報告的局限與問題有哪些

傳統財務報告的局限與問題有哪些

傳統財務報告的局限與問題有哪些

四表體系在目前滿足了社會要求公司真實、公允地披露會計資訊的需求。但在股份制企業遍布全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現行的公司財務報告日益顯露出滯後性。會計資訊正在失去相關性,比如現行財務報告只關註過去不重視未來財務報告;主要提供貨幣資訊,非貨幣資訊無法在表內反應等等都盡顯出弊端。

1.會計資訊披露內容的不完整性

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基本上成型於上世紀60年代,在此之後,財務報表改革只是“小修小補”,最大的變化就是又加入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但沒有觸及資產負債表和收益表的結構。然而當前的經濟環境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立足於原來經濟環境之上的財務報告體系不能完全反應經濟現實。盡管完整性是壹個相對意義上的概念,但會計資訊披露的不完整性已經凸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無形資產確認與計量困難,披露不足。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造就的競爭優勢、企業形象、商譽等無形資產由於不直接與企業的交易活動相關,且在確認和計量中存在不確定性,擔心由此引發財務報告專案計量的不確定性而在財務報表中得不到反映。雖然這些資產的價值難以用可靠的歷史成本計量和報告,但其價值體現在公司創造的超額利潤上,對投資者、債權人、 *** 等資訊使用者都是很有價值的資訊,對企業日後經營業績的意義更是深遠。

其次,人力資源投資的費用化,低估企業資產。隨著人們加速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作為壹種重要的生產要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人力資源即由管理層和職工***同形成的智力網路,決定企業開發新產品的時機、品種和功能,最終決定企業的競爭優勢地位。傳統的會計模式下,對人力資源的投資直接作為期間費用,不會形成資產。這就大大低估了對人力資源投資比重較大的公司資產,特別是高科技公司資產。在以資訊科技為特征的科技革命的影響下,人才至關重要,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許多學者認為人力資源會計未被廣泛應用的癥結在於計量的困難;另有學者認為其關鍵在於人力資源會計賴以構建的基本理論供給不足。但無論何種原因人力資源這種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專案未得到真實反映。

第三,現行財務報告體系缺少衍生金融工具的反映。目前,在金融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劇烈的債權價格、利率的波動。為籌集資金、規避風險和投機、套利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手段,金融界創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如遠期合約、期貨合約、期權合約以及互換交易等。與基本金融工具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以特定的利率、證券價格、商品價格、匯率以及價格指數等為標的,其收益來自於標的物價值的變動,因而具有高風險、高收益和未來交易的特點。它既可以作為籌集資金和規避風險的手段,也提供了投機和套利的機會,這種兩面性可以使人們獲取暴利也能招致嚴重損失。如巴林銀行破產被荷蘭銀行兼並;中國萬國證券損失10億被申銀證券兼並。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杠桿效應所引發的巨大金融風險不能被忽略。如果保持原來傳統,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所形成的金融資產或負債排除在資產負債表之外,把它們可能帶來的收益特別是風險排除在損益表之外,顯然不能滿足資訊使用者的需求。由於衍生金融工具未來交易和杠桿效應的特性,按照傳統的收入實現原則和歷史成本原則無法在報表中確認和計量。

2.會計資訊披露側重歷史資訊而缺乏前瞻性資訊

傳統的財務報表以報告受托責任為目標,它建立在權責發生之基礎上以提供歷史成本資訊為主,以財務狀況和財務資源為核心。這種反應方式雖然可以較好地滿足受托責任的報告與評價要求,卻忽視了企業未來成長能力、企業價值和企業財富變動等資訊的披露。現在財務報告使用者主要是資本市場上處於流動狀態的投資者,其資訊需求變化的壹個顯著特點是從關註歷史資訊轉向對未來資訊的關註。資訊使用者要求提供有關企業未來活動和有助於預測、評估企業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指標和相關資訊。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風險和報酬的對比。但現行財務報告表現出財務報表目標轉化後的不適應性,缺乏有助於投資者可靠地評價投資的風險性、不確定性、預期盈利等有關未來的資訊。而預測資訊是指上市公司基於生產計劃和經營環境對外公開披露的反應公司未來財務狀況、經營業績的前瞻性財務資訊。它的公開披露能夠使投資者和債權人了解上市公司未來生產經營狀況,並據此作出合理有效的投資決策,從而防範和化解投資風險。這就克服了歷史資訊的不足,增強了會計資訊的決策相關性,更符合財務報表的目標。

3.會計資訊披露只重整體忽視區域性

許多企業為了分散風險,開拓市場,搶占資源,在跨行業、跨地區乃至跨國經營方面邁出很大的步伐。特別是在兼並浪潮的推動下,企業集團化擁有了更大的發展,今後還將有壹個長期的發展。對於大型的集團公司甚至跨國公司,通過編制合並報表能夠公允地表達整個集團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滿足資訊使用者的部分需求。但現代集團公司往往橫跨幾個性質、風險、獲利能力迥異的產業和市場,有時還面臨著部分所在國的政策風險和政治風險,合並財務報表隱匿了這種跨行業,跨地區的經營的資訊,從而降低以公司整體為表達基礎的財務資訊的有用性。資訊使用者不能了解公司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盈利水平,增長趨勢和風險情況,混淆了企業分布的真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利於投資者據此將資金投入到“盈利大,風險小”的分部中去。所以,分部資訊對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是必須的。但如果不厭其煩地公布所有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可能有違“效益大於成本”的原則,同時可能造成資訊過量,使用者無所適從的問題。

4.會計資訊披露形式固定,缺乏靈活性

現行財務會計報告采用固定的格式呈報資訊,且以會計報表為主體,要求納入報告的專案必須符合壹定的要素定義和計量原則,其資訊供給量十分有限,壹些應該披露的重要資訊被“省略”掉,壹些新的業務無法在會計報表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加以反映。因而,現行財務報告更像是為遵循標準和法規而編制的報告,而不是用來交流資訊的工具。這就勢必削弱了其決策的相關性。從巨集觀角度看,會計資訊是壹種社會公***產品。通用財務報告模式實質上是壹種大批量生產模式,即大量生產會計資訊這壹標準產品。大批量生產是指大量生產某壹標準產品,具有兩個基本特征,即大規模生產和產品標準化,從而獲得規模效益。通用報告模式由於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相同的報告,並將不同企業的財務報表標準化,所以它本質上是壹種大規模生產。這種報告模式至今依然廣泛流行是因為它具備大規模生產的優點:(1)生產大量相同的標準化財務報告可以產生規模效益;(2)報告的標準化簡化了程式並增強了不同公司提供的財務資訊的可比性,也便於監管者和準則制定者更有效地監督公司資訊披露;(3)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不同資訊使用者***同或類似的資訊需求。由此可見,通用財務報告模式應用廣泛的原因在於它對於報告單位,審計人員及監管者是經濟的和實用的,而不在於它能更好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上也存在差別,不同性質的公司通過標準化財務報表披露的會計資訊的充分性和相關性將打折扣。通用報告模式不可避免的忽略了這種多樣性和差別性,從而既不能滿足壹般使用者的需求,可能給那些需求較少或需求不同資訊的人帶來資訊超載的問題,也可能引起資訊的單壹化。

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提出哪些方案

目前,各類財務報告普遍集中於反映企業壹個階段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以及各類財務指標等)、經營成果(包括:營收、成本、費用、利潤、稅收等)、現金流量(包括:經營性現金流、投資性現金流、籌資性現金流等),同時披露壹些重要的企業資訊。因此,財務報告壹般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局限性:1、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即經濟業務發生以後才能核算,才能出具財務報告,局限於事後的總結、分析與評價;2、容易受賬務處理時效性的影響,即未及時入賬的資料無法反映在財務報告中;3、受會計人員主觀判斷影響,即使是同壹個業務,不同會計人員歸集的科目也可能不壹樣,導致財務報告資料產生偏差;4、與預算相脫離,壹般企業的財務報告,很少與預算相聯絡和比較,使預算變成壹紙空文,難以發揮預算應有的控制功能和約束力;5、報告範圍較窄,與經營管理的結合度不高,財務報告壹般以賬為核心,難以跳出財務資料的限制,普遍缺少對日常經營管理過程的分析與評價;6、缺乏前瞻性,即缺少對於未來經營管理以及相關財務資料的預測,或根據未來的財務目標,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以及對於現有問題與不足提出改善方案。

財務報告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中國對於財務報告審查的法律、法規性規定,隨著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而逐步加強。

國務院1992年釋出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第三十條規定:“企業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資產負債和損益考核制度,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表,報 *** 有關部門審批。有條件的,經登記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審計事務所審查後,報 *** 有關部門稽核”。

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生產辦1992年5月印發的《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中規定:“經批準,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股票可以交易或轉讓;股東數不得少於規定數目,但沒有上限;每壹股有壹表決權,股東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權利,承擔義務;公司應將經註冊會計師審查驗證過的會計報表公開”。

《中華人民***和國公司法》*9百七十五條規定:“公司應當在每壹會計年度終了時,制作財務會計報表,並依法經審查驗證”。

國家體改委1992年5月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規範意見》第六十九條和《有限責任公司規範意見》第四十六條,都規定:“會計報表需經註冊會計師驗證”。

《中華人民***和國註冊會計師法》第十四條規定註冊會計師承辦的*9項業務是“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同時,在第十六條中規定“會計事務所對本所註冊會計師依照前款規定承辦的業務,承擔民事責任”。

國務院1996年4月釋出的《關於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壹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中明確規定:“為了有效制止和防範利用會計報表弄虛作假,提高會計報表質量,要依法實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根據註冊會計師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實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要采取分步到位的辦法,即:凡是沒有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在1996年年底前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凡是沒有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必須在1997年年底前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到2000年依法應當實行會計報表審計制度的所有企業,必須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

為了防止註冊會計師在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中發生質量問題,國務院還規定:“國家主管機關應當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和註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監督檢查,每年應抽查壹定數量由註冊會計師出具的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和註冊會計師違反《中華人民***和國註冊會計師法》或審計準則、規則,有意隱瞞真實情況、甚至通同作弊的,要依法嚴肅處理,並取消其註冊會計師的執業資格;情節嚴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吊銷該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事務所的營業執照”。

財政部1995年2月印發的《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建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年度財務報告應於年度終了後在規定的時間內連同中國註冊會計師的查賬報告壹並報送主管財政機關”。

《規範》第八十三條規定:“按照法律規定應當委托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委托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並配合註冊會計師的工作,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不得示意註冊會計師出具不當的審計報告”。

管理層對財務報告的責任有哪些

根據《會計法》和《公司法》的規定,在治理層的監督下,管理層作為會計工作的行為人,對編制財務報表負有直接責任。

根據公司治理結構要求,治理層應當對管理層編制財務報表的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

現代財務報告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問題

壹、現行財務報告存在的問題

會計壹般原則中的第壹條就是會計的客觀性,也就是要求“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財務報告資訊含量不夠完備

傳統的財務報告主要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反映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強調的是對已經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結果的總結,這種總結是決策活動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次,現行財務報告模式把重點放在硬性資產上,對知識資本、智慧財產權、人才資源等軟性資產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識經濟時代,這些軟性資產才是未來現金流量和市場價值的動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現。

2.財務報告資訊披露不夠及時

為了向的者、債權人以及管理者提供的經營情況,傳統財務報告采取了定期報告的制度。而如今,隨著競爭的加劇、科技的進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異,經濟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動,的經營型別和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會適時轉換,會計資訊使用者要求會計能夠隨著業務變化而變化,提供“實時”資訊。過時的資訊已無助於決策甚至有害於決策。在英國巴林銀行事件中,巴林銀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閉時,其1994年的年度報告仍未實際完成,導致了外部資訊使用者決策失誤。

3.財務資訊披露方式不夠完善

歷來,借助標準、通用的財務報告模式是把財務資訊傳遞給使用者的壹種有效手段,然而這種通用式的報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種不同使用者之間資訊需求的差別和使用上的差別。因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習慣於利用綜合資訊,有的習慣於利用明細資訊,有的喜用文字資訊,有的喜用圖表等直觀資訊,因此如何妥善解決這類資訊使用上的差異問題,便給未來資訊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戰。

二、改進現行財務報告的措施

隨著貿易、和金融資本國際流動的增加,國民經濟無疑正走向壹體化。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會計的性質也進入了壹個變革的時代。現行的財務報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對財務報告加以改進勢在必行。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改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拓展資訊披露內容,適當增加報表附註,揭示非財務資訊

隨著金融創新的深化發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蘊含的無窮機會與風險及以未來期間合約履行情況為立足點的特性,使傳統會計束手無策。資訊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網路的誕生,把全球聯成壹個“地球村”。如今沒有任何壹個國家和地區能運用各種檢查制度成功地封鎖資訊的傳播。這種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要求拓展資訊披露的內容,改進資訊模式。

第壹,拓展資訊披露的內容。按照財務報告的充分揭示原則,凡是為達到公正表達經濟事項所必要的資訊,均應完整提供,並使使用者易於理解,亦即財務報告應揭示所有對使用者的理解及決策有用的重要資訊。因而應在現行財務報告的基礎上,首先增加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表內,充分披露它的價值變動、報酬與風險的轉移、潛在風險以及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第二,改進資訊模式。按照寬型會計資訊結構的思路,財務報告應當傳導的資訊指標體系至少應當包括財務資訊和非財務資訊(如經營業績資訊)兩大基本組成部分。非財務資訊主要用來反映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自然以及相關環境所產生的效應,以便為和購買活動提供更完整的會計資訊。

2.編制實時報告,縮短報告的時間間隔,提高財務報告及時性

必須建立壹套能提供適時資訊的財務報告制度。壹方面,定期報告仍將存在,作為財務成果分配的依據;另壹方面,編制實進報告作為決策的依據。這並不難作到,因為由賬戶資料轉化為財務報告資料的復雜運算過程,已被編人計算機作為演算法程式,會計人員賬務處理壹完成,計算機就可以自動生成報表。

3.改進資訊披露方式,增加財務資料分析

會計資訊質量特征是以資訊使用者對會計資訊“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為假定前提的。而這壹假定前提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具有較為普遍適用的基礎,因為它們的會計資訊使用者群體壹般都具有良好的財務管理素質。

需要指出的是,會計作為壹門規範性很強的學科,拓展財務報告的模式,特別是披露大量表外資訊,必須在出臺會計準則加以規範的前提下進行,同時獨立審計工作也要隨之改進,拓展審計範圍,增加對前瞻性資訊的審計,以防因提供不確定的資訊而陷入訴訟危機中,也防止管理當局操縱會計資訊。

財務報告粉飾的型別有哪些?

財務報告粉飾分兩大型別:粉飾經營業績與粉飾財務狀況。

壹、粉飾經營業績的型別:

1.利潤最大化

2.利潤最小化

3.利潤均衡化

4.利潤清洗

二、粉飾財務狀況的型別

1、高估資產

2.低估負債

傳統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局限性有哪些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局限性或改進:

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的局限性:

(1)計算總資產凈利率的“總資產”與“凈利潤”不匹配;

(2)沒有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

(3)沒有區分金融負債與經營負債。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基本框架:

權益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闡釋:

(1)銷售凈利率和總資產周轉次數反映企業的經營戰略;

(2)權益乘數即財務杠桿,反映企業的財務政策。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講解的註冊會計師考試知識點,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大家現在都清楚了吧!從企業績效評價的角度來看,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財務方面的資訊,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實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實際運用中需要加以註意,必須結合企業的其他資訊加以分析。

常見財務報告風險點有哪些

收入確認 全新的聚合收入確認標準讓初次接觸者無所適從。這壹標準是由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和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同開發,旨在提供基於原則為標準的指導,並提高跨地區和行業的可比性。該標準於2014年5月出臺的生效日期壹再推遲,並且政策內容仍在不斷修改,但它將為財務和其他領域帶來壹些重大改變,但其他業界並不會受到嚴重影響。 然而,即使有變化,管理會計師還是可以依靠所學溫故知新。例如,承諾類似於交付,履行義務類似於壹個單獨的記賬單位。雖然新標準與舊者存在壹些差異,但其核心仍然是基於經驗,比如應該了解履行義這壹概念。但是新標準實施後,缺乏相關知識或經驗會導致出現更多的錯誤和報表修改,不是因為財務試圖欺騙其他人,而是因為還沒有人知道所有的答案。 壹些常見的概念大家也需要關註,比如成本遞延。在收入確認標準中,這壹概念可能會讓人大吃壹驚。妳可能會想,“如果我遞延成本,那麽我必須弄清楚攤還期是多久?但事實上這些成本本身是可回收成本嗎?” 企業可能需要調整內部成本核算系統來適應此遞延程式,因為原先的成本核算系統和看待內部成本的方式可能已不符合新標準的要求,或者因為系統內部缺乏外部報告過程中的嚴謹和控制。有很多事情必須重新審視,這個重新審視的過程可能會令很多公司感到吃驚,因為妳正在按照收入標準來處理成本。 電子表格我們都使用電子表格,但壹旦電子表格變得有點復雜,就很容易出錯。妳總希望這些錯誤不重要,或是能夠發現並糾正它們,但電子表格中的錯誤仍然存在。幸運的是,有壹些方法可以將此類錯誤降到最少。 首先,妳必須確保建立電子表格時沒有錯誤;然後,妳必須管理建立的電子表格。這是壹個訪問權問題,妳必須保護電子表格確保其他人無法改動它。他人可以閱讀該電子表格,但無法做出更改。有壹些簡單的技巧可以幫助實現此類控制,減少在制作電子表格的過程中出現錯誤。 如果是***享驅動器,那麽在驅動器上財務部的每個人或許可以訪問任何電子表格。所以把驅動器分類,為預算組、應付賬款組和總賬建立不同的***享驅動器不失為壹個好方法。如果財務部門很小無法分類,簡單的密碼保護可以實現相同的效果。隨著規模不斷擴大,逐漸劃分訪問權是非常有益的。 IT訪問 對於有眾多員工的企業來說,這可能是壹個挑戰,但重要的是為最低數目的人員提供訪問權。當大部分人都只需要訪問和搜尋系統時,妳不希望有很多人擁有系統訪問許可權,或是更改和新增總分類賬的許可權。因此,應該考慮限制某些個人在特定時期內的訪問許可權,例如限制記錄特定型別條目的訪問。 現在員工流動頻繁,任何規模的企業都很難確保有人離職後,IT部門都從系統中刪除這些人的許可權。但真正的困難在於,當有人在企業內部轉崗後,不僅要授予他們進入新系統的許可權,同時還要關閉其對舊系統的訪問權。盡管99%的員工都不會做出任何不良舉動,但公司必須對此未雨綢繆。 差異分析 這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的事情:月度環比、當前與預算之比和其他各種指標比較,這些對比可以提醒企業是否出現正常範圍之外的異常,是否需要更仔細的調查。差異分析是壹個非常強大的工具,但是很多依靠此控制工具的企業對該工具的使用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如果要使用此控制工具,需要設定非常具體的閾值來觸發進壹步調查。如果只是觀其表象,那就很難將其定義為控制工具了,所以必須設定壹個百分比或金額差異要求,從而引發更詳細的調查,並持續堅持下去。 另壹個問題:企業的差異分析是否有任何發現?如果從來沒有任何發現,也許是閥值太高了。如果整整壹年都沒有發現任何值得調查的問題,那麽應該引起懷疑,因為大多數公司的會計制度並沒有那麽完美。 如果發現差異,則需要適當應對,修復只是第壹步,下壹步是找出為什麽出現錯誤。是否在控制流程上遊出現了問題? 差異分析的最後壹個方面是不要過度依賴自動生成的報告,因為妳無從知曉這些報告是否正確。建議采取壹些控制措施來確保報告的正確性,以及報告抽取了實際需要的資訊。如果是通過某種形式的資料查詢抽取資訊,但有人在資料庫中添加了壹個列或做出了壹些更改,就有可能導致報告錯誤。所以必須註意報告的準確性,並確保報告抽取的是所需的準確資訊。 估值 這是壹個判斷力真正發揮作用的領域,雖然妳並不需要成為估值專家,但至少要理解估值專家的估值模型是如何運作、關鍵假設的概念,以及這些假設的敏感度。如果壹個假設對估值的影響達50%,顯然需要確認妳是否真的接受這種假設。管理會計師需要像估值專家壹樣問正確的問題並在這壹過程中學習。關鍵在於:願意問這些問題,不期望自己知曉壹切答案,能夠謙虛地說:“把這個給我解釋壹下,或許再解釋壹遍。”因為妳要對財務報表中的數字負責。 最後,每個人都應該至少對估值有壹些知識了解,管理會計師需要知道所在領域的估值主要型別等,這樣當估值專家來找妳,妳可以知道他們使用的估值方法對妳的業務而言是否有意義。 個人偏見 我們都應註意自己無意的偏見,為自己解釋開脫很容易:“哦,我這樣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那樣做是因為那個原因,所以是正確的。”但妳很可能在意識到問題之前已經越過了雷池,這時每個人都會說,“妳怎麽可能做出這個決定?” 保持謙卑、不認為自己知曉壹切問題的答案並且依靠別人的幫助,這在很多時候可以幫助管理會計師遠離困境。但也不要過於卑微和依賴他人以至於屈從於別人的判斷。妳仍需保持機敏的頭腦和足夠的信心,並最終做出良好的判斷,這是壹個平衡的過程,並在職業生涯中保持此平衡非常重要。

  • 上一篇:獵人源代碼
  • 下一篇:CDMA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