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2015城鎮土地調研報告

2015城鎮土地調研報告

2015城鎮土地調研報告

 為落實黨的xx大精神,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助推城鄉壹體化協調發展,我們配合相關部門組成專題調研組,對全市不同規模城市特別是重點、特色小城鎮發展的土地差別化政策進行了調研,並確定株洲縣的朱亭鎮、醴陵市的白兔潭鎮、茶陵縣的界首鎮三個鄉鎮為重點調研對象。

壹、基本情況

我市下轄9個縣市區和1個“兩型社會示範區”(天元區、荷塘區、石峰區、蘆淞區、株洲縣、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雲龍示範區),至2012年底,我市城區人口總數 118.47 萬人,區域內城鎮人口總數230.88萬人,城鎮化率為57.5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80年代—90年代末以縣城帶動小城鎮和2000年至今實施小城鎮擴容提質戰略,全市的小城鎮建設不僅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而且呈現了許多頗具特色的亮點。

株洲縣:至80年代末,株洲縣淥口鎮的建設投資達3000多萬元,建設用地達280公頃。90年代,株洲縣通過對縣城進行較大規模改造;至2000年末,先後擴建主幹道11條,長11.20公裏,路面全部實現高標準硬化,城區建成區面積也已增至7平方公裏,人口增至4萬多人。在縣城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株洲縣的區域中心鎮、鄉中心集鎮、圩場均加快了發展步伐,白關、淥口、淦田、三門4個鄉鎮和空靈岸、大京風景名勝區的旅遊景點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醴陵市:撤縣設市後的醴陵,從1985年啟動城區改造開始,至1992年,累計投資8000萬元,***新建、改造、拓寬城市主幹道14條,總長23公裏,新建橋梁2座,新增城市綠地15.59公頃,城市建成區面積增至8.70平方公裏。1993年—2000年,在進行第二次城市改造中,總投資達3.52億元,涉及的18條主次幹道總長度29.70公裏,並建成了可抵禦50年壹遇特大洪水的淥江防洪堤。在城區改擴建的帶動下,市轄的建制鎮擴展至20個,鎮區人口增至12萬人,境內城鎮化水平達到25.50%。

攸縣:70年代末,攸縣城建成區面積僅3.20平方公裏,人口不到3萬人。80年代,攸縣修建了長5000米、寬80米的攸州大道,新建或改建道路近 10條,架設的洣水二橋,南北接通106國道。至2000年,縣城用地達13平方公裏,人口達13萬人。通過創新城鎮建設投資機制,從拍賣的閑置土地 100公頃中獲得了1.50億元開發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城區面貌大為改觀。至2001年,攸縣建制鎮已增至18個,城鎮居民22.40萬人,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30.5%。

茶陵縣:該縣於70年代開辟了以交通街為主要幹道的新城區。80年代,該縣先後投資4億元塑造歷史文化名城形象,拆遷房屋44.60萬平方米,改造城區主幹道12條,新修街道7條,總長5571米,縣城建成區面積達7.50平方公裏,人口6.50萬人。在縣城建設的帶動下,該縣建制鎮增加到13個,各建制鎮逐步完善了水、電、路、市場、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硬化了道路、提高了自來水供水能力,壹批居住小區和工業小區相繼建成。

炎陵縣:該縣的小城鎮建設始於1986年,當年,縣城修建的580米長、20米寬的解放路,臨街建起的各種商業店鋪即達60多家。1992年,該縣著手規劃龍井經貿開發區,闖出了壹條邊遠山區城鎮建設的新路子。開發區占地20.77公頃,在土地使用權出讓籌集資金和多項優惠政策的吸引下,先後有21家企事業單位200多個個體戶300多戶居民進入開發區。繼區內湘贛大市場成為周邊6縣的商品物資集散地之後,隨著龍井經貿開發區的建成,等於再造了壹個炎陵縣城新城區,縣城人口增至2.70萬人。縣委、縣政府還在組織實施東山、青林等7個小區開發建設的同時,前後投資1億多元對旅遊勝地進行配套建設,湘山公園建成的名人園、知青園、五子廟等景點都頗具吸引力。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市城鎮化進程,加快小城鎮發展建設步伐,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市人民政府頒布了《關於促進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若幹建議》,全市在完善土地政策,服務於小城鎮建設發展過程中不斷努力,贏得了良好的局面:

(壹)科學編制土地規劃,提升城鎮發展動力

1、因地制宜,統籌規劃。新壹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充分考慮了我市城鎮化發展,規劃以2020年城鎮化水平達67%為參考值,科學編制,合理規劃。在認真落實省級規劃控制指標的同時,充分聽取了各級各部門的意見建議,統籌考慮未來小城鎮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求,按照未來城市發展布局,與十二五規劃、城市規劃、各類產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合理安排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布局,拓展農村社區用地空間,有效化解了用地瓶頸,促進了城鄉區域統籌發展。

2、科學定位,合理布局。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深入各村組調研土地利用情況,將農村土地資源整合與城鎮發展空間增加有機結合,調整優化城鎮土地利用結構布局,科學編制縣級規劃與鄉鎮規劃,統籌考慮未來城鎮化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求,合理安排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布局,為推進城鎮化建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節約集約,嚴格管控。按照“突出重點,有保有壓”的原則,認真制定好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嚴格保護耕地,嚴守基本農田紅線,鼓勵盤活利用存量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增長速度和規模,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尤其是對工業園區用地嚴格審核項目的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辦公及生活設施用地等關鍵指標,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予以核減用地規模或者不予供地。對重點項目,優先辦理審查報批,全力協調,跟進服務,縮短報批周期,加快項目落地。加強土地批後動態監測與監管,嚴格查處違法違規和閑置用地。按照《株洲市人民政府關於進壹步做好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為全面摸清我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情況,我市出臺了《株洲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考核辦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2012年年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考核工作,將節約集約用地評價考核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範圍並將節約集約用地評價考核結果與第二年農用地轉用指標掛鉤。

(二)紮實推進確權登記,明晰集體土地產權

集體土地確權登記與發證從2012年3月8日正式實施以來,我市市本級外業調查和內業建庫工作於2012年9月份完成,2012年11月在全省率先通過省級預檢。市、區兩級發證辦、技術單位、鄉鎮(辦事處)、村投入人員***計6000余人,完成權屬外業調查223個村,2534個村民小組,***調查權屬界線 5429條,調查宗地6752宗,調查爭議地70宗,調查率達100%。市區均已完成登記發證結果公示,做好了證書頒發的各項準備工作。五縣(市)於 2012年6月全面推開,目前五縣(市)均按照自檢、復查、整改、發證等各環節制定了倒計時工作計劃,確保在今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市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並逐步開展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農民宅基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以高標準成果迎接省、部驗收。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下壹步的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工作奠定了基礎,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三)積極開展增減掛鉤,優化城鎮空間布局

按照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的統壹部署,我市於2008年5月啟動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截止目前省國土資源廳***下我市增減掛鉤周轉指標502公頃。為保證增減掛鉤工作的順利實施,我市成立了株洲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株洲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實施方案》,制定了《株洲市城鄉增減掛鉤工作實施細則》和《株洲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資金管理試行辦法》及《株洲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指標有償使用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組織編制了《株洲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專項規劃》;並於2011年和2012年開展了增減掛鉤復墾指標有償使用交易,分別完成了復墾指標交易拍賣103公頃和66.26公頃。各縣市通過積極開展增減掛鉤,不僅於加快了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中心村集聚,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同時在壹定程度上優化了城鄉建設用地布局,促使土地更為合理和更為高效的利用,真正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新局面。

(四)建立集體建設用地基準地價,推進市場壹體化

根據《湖南省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暫行辦法》(湘政辦發〔2008〕32號)精神,為統籌株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規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有償使用和流轉,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程,我市完成了株洲市市轄區原行政管轄範圍535.369平方公裏內部分土地定級和基準地價評估工作,成果已通過省級驗收,並於2011年12月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實施。目前,我市已建立囊括城區、部分建制鎮、部分社區居委會,國有建設用地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相互結合,基本覆蓋株洲市市區的基準地價體系。其中,龍頭鋪、馬家河、群豐、仙庾基準地價體系的建立,為大力推進城鄉壹體的土地市場,加快小城鎮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基準地價體系,較好的結合了株洲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基本反映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體現了區域特性,壹定程度上做到了土地價格的差別化管理。

三、特色小城鎮建設基本情況

(壹)株洲縣朱亭鎮

1、基本情況:朱亭鎮原名浦灣,因南宋大理學家朱熹偕同張軾結亭講學而得名,地處株洲縣東南部,面積112平方千米,轄22個村、3個居委會,轄區總人口25700余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840人,城鎮化率26.6%,2010年被省政府批準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被批準列入省級特色鎮。

2、主要做法:市規劃設計院於2012年初完成了《朱亭鎮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和《朱亭鎮總體規劃》,確立了“開發新鎮、保護古鎮”的發展思路,奠定了“兩鎮、兩帶、壹海、壹江、壹港”的發展戰略,選定處於我鎮中心地段的天長坪村進行新鎮開發,該地段處於省道S211和亭網公路交匯處,西距株洲縣城50公裏,東連龍鳳鄉通衡東縣,北至攸縣網嶺只需40分鐘車程,南走京港澳高速聯絡線到朱亭收費站7公裏。新鎮區總用地規模132.06公頃,規劃設計總面積45.5公頃。根據規劃,該鎮對古鎮采取保護性發展,全面挖掘古鎮歷史文化資源,對現存古跡全面保護,修舊如舊,合理規劃,大力發展旅遊,建設成為旅遊強鎮。把新鎮作為古鎮疏散人員的承載區,並搬遷鎮政府至新鎮,利用朱亭新鎮的土地資源和交通地理優勢,加快完善各類基礎配套設施,積極向外招商引資,引進開發商註入資金對新鎮實行集中連片開發,將朱亭新鎮建設成為朱亭片區經濟、文化中心,建設成朱亭政治中心。目前已經開展的項目有:完善新鎮醫療、教育等公***設施水平,投資800萬元,搬遷縣內硬件和軟件壹流的鎮衛生院至新鎮,新建省級幼兒園壹所;完成道路建設,完成了省道S211、朱亭至攸縣網齡公路的建設,打造交通便利平臺,投資70萬元完成了新鎮主幹道建設。整個新鎮項目調整規劃土地200畝左右,該鎮現正集中力量準備材料、組織資金對第壹期70畝土地進行報批及開發。株洲縣政府對於鄉鎮的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比例為100%,但對於鄉鎮而言,前期的土地報批的程序依然非常復雜,土地報批的費用依然難以承受,期待在土地報批方面得到優惠性政策。

(二)醴陵市白兔潭

1、基本情況:該鎮地處醴陵市東鄉片,106國道貫穿其中,交通便利,總面積 47.33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5.3平方公裏,人口3.6萬人。以鞭炮煙花、商貿流通為主導產業,是醴陵經濟較為發達的壹個集鎮。2012年該鎮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9300萬元,GDP36.1億元,完成財政收入0.55億元,就業人口2.5萬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2、主要做法:醴陵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小城鎮建設大政策,2012年12月31 日召開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支持白兔潭集鎮建設有關事宜,對該鎮玄武大道項目予以政策優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向平牽頭,財政、稅務等部門負責,參照瀏陽的做法,對項目建設所涉及的稅收給予支持。壹是項目涉及的本級行政事業性收費征收後返還80%,服務性收費按50%收取,對行政事業性收費采取先征後返、即征即返的模式,由市財政返還給白兔潭鎮,用於集鎮建設。二是項目涉及到代省征收的省級收費項目,省返還部分全額返還給白兔潭鎮。三是項目用地的土地出讓金剔除成本後返還90%。

(三)茶陵縣界首鎮

1、基本情況:界首鎮位於茶陵縣西南部,夾於萬洋山與武功山之間,距縣城24公裏,S320省道穿境而過,與郴州市安仁縣交界,為茶陵的邊陲重鎮。界首鎮轄18個村1個居委會,總面積84平方公裏,全鎮總人口3萬人,其中鎮區人口1 萬人,鎮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裏。界首鎮是個“七分半山、半分水、兩分田”的丘陵鎮,境內土壤以紫色砂頁巖為主。界首鎮資源豐富,有大量品位高的方解石、石英、黃金礦等礦產。2012年,該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產值5120萬元,同比增長16.84%;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160 萬元,同比增長67%;農民人均純收入3692元,同比增長13.6萬元。

2、主要做法:近年來,該鎮依托城鎮建設快速發展的優勢,確定了“打造邊貿重鎮、重振名墟古集”的城鎮發展目標,謀劃了“擴規模、提品位、聚人氣、創商機”的城鎮發展思路,通過科學定位,項目運作及規範管理,城鎮建設突飛猛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壹是準確定位,將規劃作為建設的前提條件。《茶陵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充分考慮了該鎮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規劃將該鎮打造成以商貿為主,集居住、娛樂、遊憩等功能於壹體的商貿綜合服務中心城鎮,重點打造三個專業市場,即湘南邊貿綜合市場、湘南家具市場、湘南農機市場。逐步形成 “壹心壹軸多區” 的城鎮結構,即以界首大道和商業街相交的商貿綜合服務中心,以界首大道為主的城鎮景觀軸,以鎮政府為中心的行政辦公片區、以界首中學為中心的文教片區、以及東南、西南居住片區。二是依法供地,為城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該鎮嚴格落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建設規劃,逐年分批次報批土地,積極盤活土地資源,依法實施征地拆遷,采取限度讓利於民、農民土地入股、依法掛牌等有效措施,做好做活土地文章,實現了土地收益。先後成功掛牌處置了集鎮啞子塘、原界首糧站、界首古集宗地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公頃,土地出讓金***計4000余萬元,為城鎮建設的穩步推進註入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三是規範管理,促進城鎮建設有序快速發展。該鎮成立了由政府、公安、國土、城管等部門組成的拆違小組,從嚴治理“六亂”,及時制止和拆除違法違規建築,城鎮面貌煥然壹新。原界首糧站由於管理松散,不少周邊住戶非法占用原糧站國有土地建雜屋,在原界首糧站宗地掛牌出讓後,為讓工程順利開工,就拆除紅線範圍內的違章雜屋多次協商未果,無法達成壹致意見。為保證項目嚴格按規劃實施,在報請縣政府同意後,組織拆違小組對違章雜屋進行了強制拆除,此舉措有力地打擊了城鎮亂占亂建的行為,遏制了違法亂建的苗頭,保證了規劃實施的嚴肅性。四是舍得投入,為城鎮擴容提質註入活力。該鎮依托我縣處置集鎮建設用地後土地出讓金全額返還的有利形勢,加快建設集鎮。興建的湘南邊貿綜合市場、湘南家俱市場、界首古集等項目吸納民資投入超過了1.6億元,向上爭取資金近1000萬元,財政投入公***基礎設施建設超過了2000萬元。大的投入讓界首城鎮建設突飛猛進,16米寬的水泥硬化幹道,800米長、30米寬的界首大道,大理石鋪築的人行道,整齊劃壹的門店標牌,高桿環保路燈,大容量的環保垃圾桶等等,給界首城鎮居民提供了壹個祥和、安全、衛生、有序的生活環境。

  • 上一篇:王小賤的直播在哪裏?
  • 下一篇:日本新加坡留學有什麽優勢?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