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壹部部名片是怎樣誕生的?

壹部部名片是怎樣誕生的?

1909年,卓別林隨團到法國演出。這時候,他已經是劇團的主要演員了。他的表演引起轟動。

1910年秋天,卓別林隨團到美國演出。當他坐船進入紐約港,見到那尊自由女神像的時候,他情不自禁地揮舞起帽子,大聲說:

“美國,妳小心,我是來征服妳的!”

果然,他作為劇團第壹主演,表演的《啞鳥》等劇,征服了美國觀眾。他的喜劇受到了性情開朗的美國人的歡迎。卓別林的名字從此在美國傳開了。

1913年,卡爾諾劇團再次赴美演出。卓別林利用演出的閑暇(xiá),在自己租的屋子裏,大讀各種名著,以豐富自己的知識。他要為以後的發展作準備。

這天,他正學習得起勁兒,突然有客來訪。來人自稱是壹家事務所的律師,聽說他是卡爾諾劇團的,想向他打聽戲班中的壹人。

“您請說吧,我也許幫得上忙。”

“妳們戲班裏有沒有壹個叫卓福英或類似發音的人啊?”

“‘卓福英’,沒有。據我所知,與它相似的,也就只有我這個‘卓別林’了。”

律師壹聽,趕忙問到:“那麽您在兩年前,是否曾在第42街美國音樂廳扮演過壹個醉鬼呢?”

“對呀,不錯。我是那個演員,怎麽啦?”卓別林被問得壹頭霧水了。

“啊!請您原諒。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那律師如釋重負如釋重負:像放下重擔子壹樣,形容心情緊張後的輕松愉快。地說:“我是受啟斯東影片公司之托,來找您的。那兒在制片人塞納特先生想邀您過去做電影演員。而他又沒有您的具體聯系方式,只是兩年前,在音樂廳看過您演的戲。所以,我才如此冒昧地來拜訪您,請不要見怪……”

那律師後面說的什麽,卓別林已經聽不到了。啊!演電影,這條路自己以前怎麽沒想到呢?電影這門新興藝術可以使自己的才華得到更大的發揮。

9月上旬,卓別林與卡爾諾劇團合同期滿,戲班返回英國,他卻趕到電影公司的所在地——洛杉(shān)磯。

制片人塞納特對卓別林很友好,可那個導演亨利卻不喜歡他。在壹個新片中,他讓卓別林演壹個騙子。實拍時,卓別林幽默滑稽、渾身笑料,演得非常好,但奇怪的是片子制成後,簡直面目全非,所有有“笑”果的鏡頭都不見了。卓別林找到亨利理論:

“我辛苦努力,費盡心思,想拍壹些逗樂觀眾的好影片出來。我不想這樣被動地讓妳們趕來追去,然後舒舒服服地每周拿150美元,這不是我的理想!”

“什麽理想不理想!妳他媽的懂什麽!這行我幹了十多年了。還不如妳這個毛孩子!”亨利氣壞了。

更令卓別林失望的是,這次連塞納特先生也不理解他:

“大夥都說沒辦法同妳合作,這樣,妳得找找自己的原因了。我可不能讓公司去喝西北風,是吧?”

卓別林為了他的事業,只有另尋解決的辦法了。只要壹有機會,他就去洗印間、剪接室留心觀察剪輯師如何剪接片子,導演如何處理拍好的鏡頭,從中摸索制片技術。他很快掌握了剪片方法,知道出場、進場的鏡頭不好剪掉,便把招笑的動作,幽默的表演安排在這幾處。所以,盡管導演、剪輯師無情地刪(shān)剪他的表演,但卓別林仍然在他最初的5部片子裏,展現了自己表演的獨到之處。單憑僅有的幾個鏡頭,就讓慧眼識真的觀眾們驚喜地發現了壹個喜劇天才,電影公司滑稽(jī)片的發行量直線上升。

這天,卓別林因為拍片兒的事又得罪了瑪蓓爾小姐,她可是影片公司的當家花旦,塞納特先生面前的紅人兒。可卓別林卻罷了她的工:

“對不起,瑪蓓爾小姐,我根本看不出您的安排是好笑呢,還是有趣。我覺得您當演員沒的說;可就導演來說,我不相信您能指導我。”

他說完,就走到壹邊坐下。從沒受過如此冷遇的瑪蓓爾站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

回到制片廠的塞納特壹聽此事。馬上怒氣沖沖地闖入卓別林的化妝室:

“妳他媽的,是怎麽回事兒?”

卓別林試圖解釋,惱怒的塞納特堅持他的老壹套:“叫妳怎樣演,妳就怎樣演,不演就請給我出去!”

卓別林也決心已定:“塞納特先生,我到哪兒幹都是為了吃飯,如果妳要辭退我,就請便吧!但要講清楚,我是認真工作的,我同妳壹樣著急,想拍出壹部好片子。”

塞納特摔門而出,制片廠內“烽(fēnɡ)煙”驟(zhòu)起。

當晚回到住地,卓別林把此事告訴制片廠的壹個朋友,那人嘆息道:

“本來幹得好好的,這下可完了!”

卓別林心裏也有壹些著急,因為他已經愛上拍電影這壹行了。他笑著掩飾自己的心情,問友人:

“妳看,他會辭退我嗎?”

“那毫無疑問,我看塞納特從妳化妝室出來時,簡直要瘋了。”

卓別林想,真要辭也沒辦法,反正拍了十幾周,已掙了1500美元,除掉回國路費,還會剩不少,也值了。

第二天早上,他來到制片廠聽消息。塞納特卻要同他和解:

“查理,昨天我脾氣不好,別見怪。其實,妳是位很優秀的演員。我和瑪蓓爾小姐都希望妳能同我們繼續合作下去,瑪蓓爾還年輕,做導演不太有資格,妳可以隨時提醒她。”

卓別林不明白塞納特今天為什麽來個180度大轉彎兒,但他也不肯就這麽讓步:

“如果您讓我自己當導演,就不會再有麻煩了。”

外來演員提出這要求,在電影公司還是第壹次,塞納特沈思壹下,認真地追問:“如果妳導演的片子不能掙錢,這筆攝制費誰付?”

“由我自己付,”卓別林說,“我這兒有1500美元,如果片子不能上映,這錢歸妳們。”

“妳有準備好的故事嗎?”

“要多少有多少。”

“那好,就這麽說定了!”

………

其實,那天塞納特原想辭掉這個多事的演員的,但就在早上收到紐約來的電報,說各大影院都急於上映卓別林演的影片,要求公司多拍幾部。塞納特立即清楚地認識到卓別林的價值,是市場決定了卓別林的命運。

這天是個好天氣,壹大早制片廠裏就忙碌起來。3個場地同時在拍戲。塞納特站在壹個場地上,打量著壹個旅館休息室的布景,想著情節動作的安排,總覺得缺點兒什麽。突然他看到邊兒上站著的卓別林。

“過來,過來,現在我們還缺壹點笑料,妳來扮個醜角好嗎?什麽樣的都可以。”他對穿著壹身新聞記者衣服的卓別林說。

卓別林不知應該扮什麽醜角好,總之他不喜歡身上的這套服裝。

在去化妝室的路上,他想了又想。突然有了壹個形象。於是,在化妝室裏,他穿起壹條松松垮垮的褲子,壹雙大皮鞋,戴壹頂圓頂禮帽,拿壹根小手仗,這壹身是那麽地不協調:褲子肥肥大大的,上衣卻緊繃繃的,禮帽小小的,皮鞋卻是大大尖尖的!至於年齡他先有點猶豫,不知是扮得小壹些還是老成壹些。後來,卓別林覺得塞納特應該喜歡老成點兒的,便又在鼻子下面貼了壹小撮(cuō)胡子。好啦!壹個滑稽的小醜出現了!

卓別林覺得眼前鏡子裏的這個人物是真實、鮮活的,好像這副妝扮的人物早就存在了,沒有壹絲壹毫的矯揉造作。他就是他,壹個活生生的小醜!

當卓別林大搖大擺地出現在塞納特面前,還不時地揮動著那根小手杖的時候,這個流浪小醜引得他哈哈大笑。

卓別林受到了鼓舞,上前壹步,指著自己說:

“妳瞧!這個家夥的個性是多方面的:他是壹個流浪漢,壹個紳士,壹個詩人,壹個夢想者;他同樣會感到孤獨,永遠想過浪漫的生活,他又喜歡做冒險的事情。他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壹個科學家,壹個音樂家,壹個公爵(jué)。然而,他只會拾拾煙頭或者餓極了搶孩子們的糖果。當然,如果看準了機會,他也敢對著太太小姐的屁股狠狠踹(chuài)那麽壹腳——但是是在受她們的侮辱、他非常憤怒時才會那麽幹!”

卓別林邊說邊津津有味地表演著,竟持續了十多分鐘。塞納特笑得全身直抖:

“好,好,好,妳現在就上場去,照妳的名堂玩下去吧!”

卓別林並不清楚當時那場戲的情節,只知事情發生在旅館休息室裏,他扮演的是在其中穿插逗樂的小醜。

這個流浪漢冒充客人進入休息室。他很疲倦了,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壹不小心絆倒在壹位太太的腳上;他趕忙站起身,轉過頭,向太太擡了擡禮帽,表示歉意。然後,扭轉身繼續朝前走,可是又絆倒了。於是他又站起身,轉過頭,習慣性地擡擡帽子,顯示他的紳(shēn)士風度。但定睛壹看,絆倒他的只是壹只痰盂(yú)……

演到這兒,攝影機後面都傳出笑聲。其他場子上演員,工作人員都跑過來了,這個滑稽的小醜又演什麽呢?不壹會兒,大夥兒又是壹陣歡笑……

卓別林把這個穿插的鏡頭演得過長了。因此,塞納特和亨利討論是不是該刪去壹些,多事的卓別林插上壹句:

“既然能逗笑,長壹點短壹點又有什麽關系呢?”

於是這個鏡頭便照原樣搬上了銀幕,觀眾們壹下子喜歡上了這個戴禮帽,拿小手仗的小醜。在法語中流浪漢叫“夏爾洛”,那麽就叫這小醜“夏爾洛”吧!於是自1914年春季開始,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查理·卓別林每次在銀幕上出現時,總是留著小胡子,帶著小手杖,穿著過大的尖皮鞋,走著像鴨子壹樣的步伐。後來,他拍了《夏爾洛跳舞》、《夏爾洛當牙醫》、《夏爾洛當畫家》、《夏爾洛當看門人》等壹系列影片,觀眾們總是關註著夏爾洛的壹舉壹動,查理·卓別林也就越來越出名了。

後來,卓別林加盟埃山奈公司,合作是令人滿意的。幾年之中,卓別林***為該公司拍了15部片子。當時美國的報紙報道,卓別林每拍攝壹部新片,聲望名氣便隨之提高壹級,影片的市價也上漲壹位數。在紐約這個世界最大的城市裏,幾乎所有的百貨公司、商場甚至藥店,都開始出售模仿卓別林扮演的角色制作的玩具、肖像。壹些歌舞團的姑娘們也不怕難堪,貼小胡須,穿上肥大的褲子和皮鞋,唱那首《那雙查理·卓別林的腳》。

1919年秋天,卓別林有時去戲院看看戲劇、舞蹈等演出。就這樣,他發現了4歲的小賈克。那天他父親照例跳完舞,謝了幕,卻又帶小賈克出來。他跟著父親向觀眾鞠躬後,突然跳了幾個有趣的舞步,又懂事地向觀眾們擺擺手,跑回後臺去。包括卓別林在內的許多觀眾都被他逗樂了,壹個勁兒地為他喝彩。

壹周後,當卓別林與壹班演員坐在攝影場上搜索枯腸下壹部影片該拍些什麽時,他想起了小賈克。於是,為了調節氣氛,他便講起了小賈克謝幕的情形,這時壹個助手說:

“怪不得呢,今天早上我看晨報,上面說賈克·柯根被人邀去簽了合同拍片子。當時我還奇怪這個人是誰呢,沒想到這麽小壹點兒,就這麽有才氣,難怪被人看上了。”

卓別林壹聽就如觸了電:“哎呀!我怎麽就沒想到呢?”接著他思路豁然開朗:

“妳們可曾想到過讓小孩子與流浪漢在壹起生活,流浪漢是賣玻璃的,為了生活,就讓小孩子到街上砸人家的窗戶,接著流浪漢會及時出現,然後被叫去裝玻璃,這樣壹配合,錢就賺到手了。這情節可以串出好多離奇的事情啊!多麽好的壹個構想啊!”卓別林興奮極了。

旁邊的演員嘆氣道:“人家都同別人簽合同了!構想再好也沒有用啊!”

卓別林這才從興奮中清醒過來;“啊!是啊!他都簽合同了。沒準雇主與我的想法壹樣呢!唉!瞧我多笨,知道他有才,卻壓根兒沒想到要拉他來拍電影!”

到中午,廠裏壹個工作人員氣喘籲籲地趕到攝影場,離得老遠就激動地沖著小夥兒喊:

“跟人訂合同的不是小賈克·柯根,而是老賈克·柯根!”

卓別林高興得從椅子上跳起來:“快!打電話給他父親,馬上要他到這兒來,這事非常重要!”“慢著,電話裏不要提他兒子,只說有重要事找他就好了!”

卓別林怕若有人知道了消息,會捷足先登把小賈克要去。

後來,老賈克來到制片廠,卓別林跟他講了半天,他這才明白大導演找他是為了小賈克。

“啊,您說這孩子呀!您盡管把這個小壞蛋留下來好啦!”

壹聽這話,制片廠上上下下壹片歡騰(ténɡ)。

1920年春天,《尋子遇仙記》制作完畢。影片的片頭字幕是“壹部笑中也許含著淚的影片”:

壹天,窮玻璃匠在垃圾箱旁發現了壹個嬰兒,便把他撿回自己住的舊房子頂摟。他用舊麻袋改成嬰兒的吊床,在破茶壺壺嘴上套上橡皮奶頭,給嬰兒餵奶。又撿了壹張舊藤椅,在座上挖壹個洞,把尿盆放在它底下。

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小棄兒跟著玻璃匠如何謀生:

他在街上遊逛,乘人不註意時,扔石頭砸碎人家的窗玻璃,然後飛快地跑掉。玻璃匠則背著玻璃架與工具適時出現,當然就會被倒黴的人家叫去裝玻璃……

《尋子遇仙記》1921年2月公映時,盛況空前盛況空前:盛大熱烈的狀況,每天都有贊揚它的簡報寄到卓別林的制片廠來,大意都是它已經被評為第壹流的藝術作品。該片第壹年的賣座,就使第壹國家影片公司收入250萬美元。卓別林分得的純利超過100萬,小賈克·柯根正如卓別林第壹天見到其父時所預言的那樣,壹片走紅,他壹舉成為好萊塢的童星,此後拍電影掙了400多萬。

有壹天,卓別林應邀到壹個朋友家中度周末。第二天早晨用過早餐後,他閑著沒事兒,便在房子裏到處逛著。忽然,他在客廳裏發現了壹疊風景照片。那疊照片中有幾張是美國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克朗代克河流域的風景。這兩處地方在19世紀下葉都發現了金礦,當時淘金者聞風而至,趨之若鶩趨之若鶩(wù):像鴨子壹樣,成群地跑過去,多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不好的事……片裏有壹張拍的正是壹長列尋找金礦的人們,在登攀壹座冰凍的大山,越過壹個雪山口。照片背面還有壹段說明,說他們是如何在冰天雪地裏克服各種困難的。

卓別林看到這裏,又馬上聯想起壹本愛爾蘭人寫的日記上的情景:1846年,壹隊拓荒的隊伍迷路後被困在高山雪原上,160人中多數凍餓病死,生還者僅有十分之壹。為了生存,那些人什麽都吃,最後為了活命,甚至連同伴的屍體也不放過……

這些信息立刻使卓別林的思維活躍起來。離奇的想象如泉水般噴湧而出,壹些喜劇情節和可笑的動作呼之欲出。這些神奇的靈感火花造就了半年之後的偉大影片——《淘金記》:

在阿拉斯加形成瘋狂般的淘金熱潮時期,成千上萬的人從世界各個角落蜂擁而來。但是,很多人從來沒有想過,在艱苦、嚴寒、缺乏食物和冰天雪地、人跡罕至的這塊地方,要經受多麽大的困難。等待他們的不只是那些黃澄澄的金子和未來奢糜的生活……

單身漢礦工查理(卓別林飾)和吉姆,被暴風雪圍困在壹個小木屋裏。兩人已很久沒有東西可吃了。可此時的查理好像在靠窗口的爐子上煮著什麽東西。他用叉子試了試那東西的軟硬,頭歪了壹下表示滿意。然後把鍋裏的壹個寵然大物,使勁挑起來放到盤子裏,原來這竟是壹只破皮鞋。而查理的左腳卻只穿著襪子。

查理把桌上的鹽罐、小碟擺好,然後使勁拆皮鞋底。拆開後,先把鞋帶像繞面條似的繞在叉子上,送進嘴裏吃得津津有味。然後,他又吃鞋底,並示意坐在桌子邊的吉姆也來吃。吉姆皺著眉頭看著他吃,表情很不舒服。但由於太餓,又見查理吃得很香的樣子,忍不住扯下壹塊鞋幫,怯生生地送進嘴裏,嚼了嚼,實在吞不下去又吐了出來。查理不但把鞋底、鞋幫吃下去,還像吃魚刺似的把鞋釘壹根根啃得幹幹凈凈,再紳士般地吐在盤子外,同時又不住地笑著慫恿慫恿(sǒnɡyǒnɡ):鼓勵別人去做某事。吉姆趁熱吃。吉姆嘆著氣不停地搖頭……

肚子墊了底的查理,裹著毯子,拿起獵槍出去打獵,可是壹無所獲。回到屋裏,他把包著破毯子的腳伸進火爐裏去烤。壹旁,早已餓得發昏的吉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裹著毯子的腳:“那是壹只雞!”

查理覺得好笑,並沒多理睬他。可吉姆的眼神變得冷酷可怕,他情不自禁拔出刀,想殺死幻覺中的這只雞……查理嚇壞了,連忙跑出門去,吉姆又拿起槍追出去,查理在他眼中真的變成壹只“大雞”。他舉了起槍,“大雞”抖動翅膀仿佛在哀求他。忽然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拿槍對著的是查理,大吃壹驚,跑過去向查理道歉:“請原諒,我有點發狂啦!”

兩人回到小木屋,查理把槍藏到屋檐下的雪中。兩人隔桌坐下,吉姆的幻覺又出現了,查理又成了他眼中的壹只“雞”。

………

後來,失戀的查理和失去記憶的吉姆又在小木屋中相逢了。就在他們酣(hān)然入夢時,暴風雪又起。壹夜大風雪刮開木屋門,甚至刮得小木屋順著斜坡滑下去。他們卻不知發生的這壹切……

暴風雪平息後,下滑的小木屋停在壹座很高的懸崖上。從屋裏扯出來的壹條原用於固定木屋的大繩,剛巧卡在巖縫裏,小木屋壹半在懸崖上,另壹半懸空著,似乎隨時會掉下萬丈深淵。

查理醒來了,但還有些迷糊,看到屋子裏亂七八糟的,便想收拾壹下。他往右邊吉姆那邊走去,卻覺得屋子竟也隨著他斜到右邊!這下吉姆也醒了,他起床往左邊走去,屋子便平衡了。他們以為是自己喝醉了,但若兩人都往右邊走,險情就又出現了,他們這才知道確實是屋子出了問題。可窗子上滿是冰淩,外面什麽也看不清,查理便運足力氣撞開後門,人也跟著沖了出去……

自然又經歷了壹系列的驚險自救,兩人這才踏上懸崖邊;與此同時,大繩斷了,木屋掉下萬丈懸崖。這兩個可憐人夠倒黴的吧!卻偏偏又讓他們在懸崖邊發現了金礦!兩人轉眼間成了百萬富翁!

百萬富翁查理在回家的輪船上,又意外地遇見了心愛的姑娘……

《淘金記》成了1925年至1926年最走紅的影片。查理的煮吃皮鞋、查理與吉姆在小木屋裏的幾場戲,成了電影藝術史上的經典場面。

在有聲電影出現以前,是無聲電影壹統天下。有聲電影與別的新鮮事物壹樣,剛出世時還帶有許多不足。

但不久,有聲片的浪潮便席卷著全球的電影界,它使無聲片時代的喜劇大師幾乎無壹幸免地消失,除了卓別林。因此,朋友們、專家們、影迷們都在註意他的動向,就連以前公開表示不喜歡有聲電影的朋友喬·申克也提醒卓別林:

“恐怕以後是它們的世界了,查理。”

但卓別林針對自己的情況,這樣說:“我不相信我的聲音會豐富我的任何壹部喜劇片,相反的,我的聲音將會破壞我所希望創造的形象,使人感到我的人物不是壹個真實的人,而是壹個幽默的思想,壹個喜劇性的抽象品。”

他決定再拍壹部無聲電影,這引起了眾多報刊雜誌的評論文章,表示對他的影片前景的擔心和懷疑。以往壹聽說他要拍片,就迫不及待地登門簽訂單的制片商,現在似乎也提不起興趣了。壹位制片商明白地告訴卓別林:

“您還是改拍有聲片吧,保準很精彩。有幾部我要幾部。至於無聲片,我就無能為力了,總不能眼睜睜地把錢賠掉吧?”

卓別林幾經思考後,他想,既然不同類型的娛樂可以***存,那麽不同類型的電影也應可以並存的。再則,他堅信自己的啞劇藝術是首屈壹指的,為什麽不能再拍出壹部理想的無聲片呢?

於是,他創作、主演了他壹生中最傑出的藝術片之壹《城市之光》。這部影片後來在好萊塢慶祝它誕生壹百周年的時候,獲得由著名的電影史學家、影評家評出的“十佳影片”稱號。

影片表現的是:當城市繁榮起來的時候,城市裏貧富懸殊的現象也更為明顯。卓別林通過流浪漢與賣花盲女、百萬富翁之間的關系,展開劇情。

卓別林幾經周折,找到壹家從沒放過電影的戲院來進行《城市之光》的首映。

首映那天,正好愛因斯坦夫婦在洛杉磯,於是卓別林把他們請到自己的別墅***進晚餐,然後驅車去市內,他沒料到的是,那家戲院附近幾條街都是人。擁擠的觀眾把戲院附近商店櫥窗的玻璃都擠碎了。警察局派出了警車、救護車。卓別林和愛因斯坦夫婦在壹隊警察的護衛下,才擠進了戲院的休息室

老板還不懂放映電影,在有關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電影開始了。第壹個鏡頭終於出現,經歷了多少次大場面的卓別林,此時也禁不住急促(cù)地心跳……

觀眾們卻心情舒暢。開始笑出聲,後來大笑不止;卓別林聽到笑聲,看著影片卻只想哭,他贏得觀眾了!壹切擔心和疑慮都煙消雲散。

放映到最後壹場,當看到賣花姑娘終於認出衣衫襤褸襤褸:衣服破爛。的流浪漢時,卓別林看到愛因斯坦博士在拭眼角的淚花。

《城市之光》每周的收入是當時走紅的有聲片的兩部,並超過原訂放映8周的計劃,連映了12周。終於,那些大影院耗(hào)不住了,聯名要求那所戲院停映,用高價訂下了這部影片。

19世紀30年代初歐美,正值經濟危機。卓別林看到壹些令人深思的情形:

黴爛變臭的食物在食品廠的墻外堆成小山,碼頭上成箱成箱的貨物沒有人動,而那些餓得皮包骨頭的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資本家們把它們放得變質黴(méi)爛,而得不到壹丁點兒來填飽自己的肚子。

壹次聚餐時,壹個記者問卓別林:

“卓別林先生,您是否認為我們當前的經濟危機已經無可挽救了呢?我覺得除非發現更多的黃金,否則人們得被迫拿體力與自動裝置競爭。”

卓別林說:“事情並非如此,自動化是好的,至於減少就業機會,也許是壹個階段性問題。”

還有壹個記者對他說:“好多農村的青年被大工業吸引到工廠裏去,只要機器轉著,工人就不能停下來。只四五年時間,再回到家裏,那副可怕的樣子,連妻兒都不敢認了。其中還有好多患精神病的呢!機器害人啊!……”

於是,根據以往的記憶資料加上大膽的想象,以及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卓別林用了3年時間完成了巨片《摩登時代》。

夏天裏,卓別林第壹次破例在制片廠舉行了記者招待會:

“今天,我邀請各位到此,為的是告知大家,歷經3年時間創作、拍攝的無聲影片《摩登時代》已經完成了……”

記者們來到卓別林的制片廠都覺得是回到了從前。在大型攝影棚遍布的好萊塢,惟有卓別林仍保留著17年前的,手工業式的矮小廠房,全世界也只有他壹個人在拍無聲片。

這世界上最後壹部無聲電影到底如何?美國各大報刊的記者在1936年2月5日,從紐約向全世界傳遞了這樣的信息:

“大批警察努力把埋伏在電影院入口前的人群消除掉,因為上萬的影迷把百老匯大道擁塞住了……”

隨後,報道說,公映的第壹周觀眾人數打破了記錄,再以後它風靡(mí)了全美,廣大觀眾很喜愛這部片子和卓別林的新形象,他在片中挑了個摩登的職業:大企業的機械工人。

影片詛咒了大資本家為榨取高額利潤,不斷增加工人勞動強度。影片表現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正如影片片頭字幕所寫:

“《摩登時代》是有關工業和個人奮鬥的故事——人類為追求幸福而戰鬥。”

各界人士評說,卓別林以極其高明的藝術技巧和極其荒誕荒誕(dàn):極不真實,極不近情理。的藝術形式,揭露了大機器時代的荒謬與反常。具有很強的思想深度和認識價值。有的評論家說,可以從這部影片中,學習到“比聽哲學家的的演講更多的東西”,是藝術形式的《資本論》。

1933年,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後,對內迫害進步人士、猶太人,對外加緊擴軍備戰。

卓別林收到壹位記者寄來的印有希特勒照片的明信片。上面全是希特勒演說的情景。

壹張是希特勒在向人們大聲疾呼,手掌彎曲得像兩個爪子。

另壹張,雙手在胸前緊握,像在抓舉啞鈴壹樣。

還有壹張,他在敬禮,右手向斜上方揮起。卓別林真想放壹只臟兮兮的盤子在上面。

更叫卓別林驚異的是,希特勒的模樣怪怪的:鼻子下留著壹小撮牙刷似的胡子,腦袋上豎起幾綹(liǔ)亂發。看上去簡直是在拙劣地模仿“夏爾洛”,甚是滑稽可笑。

待到好友愛因斯坦夫婦受到希特勒的迫害流亡美國時,卓別林便不再覺得他可笑,而認為他是壹個瘋子!

隨著戰爭陰雲的逼近,卓別林決定寫壹個反對戰爭,諷刺希特勒的劇本《大獨裁者》。這是壹部有聲影片,他可以在戲中扮演兩個角色,壹個是以希特勒為原型的獨裁者興格爾,他可以當著觀眾胡說八道,另壹個是依舊不開口的流浪漢猶太理發匠。

壹些報刊發表了《大獨裁者》的初稿,德國為如此露骨地反對希特勒納粹主義的內容大為惱火,對這個卓別林恨之入骨。

壹天,卓別林正在拍攝《大獨裁者》,壹個臉色發白的工作人員,氣喘籲籲地沖進攝影棚,遞給卓別林壹個厚厚的牛皮紙信封:

“查理,這是剛才在大門口撿到的。”

納粹分子在這封信中,用赤裸裸的語氣叫囂(xiāo):

如果妳不停止拍攝這部電影的話,將來無論在哪個城市,哪座影院放映它,我們就要在哪裏放臭氣彈,向銀幕開槍!”

正當盛年的卓別林壓下滿腔怒火,把那些恫嚇恫嚇(dònɡ):威嚇。的信輕輕扔到廢紙簍裏。他嘴角邊浮起壹絲輕蔑的微笑,聳聳肩說:“沒什麽了不起,那就讓他們開槍吧。我非要嘲笑希特勒不可!這就是我的回答,來,各部門準備,開拍!”

………

影片要放映了,卓別林卻又擔心起觀眾們的安全來。他找到壹個工會會長,想請幾十位工人到時幫忙維持秩序。會長壹聽哈哈大笑:

“我不相信事情會鬧成那樣,查理,妳有的是妳自己的觀眾去對付那些壞蛋,只要有他們維持影院的秩序就夠了,何況納粹分子在美國是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現的!”

卓別林勇氣大增,1940年影片正式上映。其轟動效應持續了幾年。先是紐約人如癡如狂地爭看,兩家影院壹起連續放映了三個多月。然後,影片運到英國,盡管是在戰時,但觀看影片的盛況空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結束之後,它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映,受到了空前的歡迎和好評,給全世界人民增強了戰勝法西斯的信心與力量。

  • 上一篇:Bok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工商銀行2022存款利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