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長尾理論20怎麽樣

長尾理論20怎麽樣

壹、長尾理論 1.新80/20現象 在以知識為基礎的“長尾”經濟中,20%的熱門商品將集中為10%的熱門商品,其中進壹步分化為2%的大熱門和8%的次熱門。2%的大熱門產品,帶來50%的收入和33%的利潤,8%的次熱門產品,帶來25%的收入和33%的利潤;剩下90%長尾產品,將帶來25%的收入和33%的利潤。從利潤上看,出現了平分天下的三個三分之壹。 2.長尾市場的基本特征 (1)銷售半徑遠大於普通的商店 (2)其貨架是壹個長度大大延伸了的虛擬貨架; (3)對產品有需求的特定消費者尋找產品的搜索成本以及交易成本遠遠低於普通的商店。 3.長尾時代的6個主題 -1.在任何市場中,利基產品遠遠多於熱門產品; -2.獲得這些利基產品的成本正在顯著下降。現在許多市場已經有能力供應空前豐富的產品。 -3.通過自動推薦到產品排名等工具和技術手段,這些“過濾器”可以把需求推向長尾的後端; -4.需求曲線會扁平化; -5.利基產品的集合將***同形成壹個可與大熱門市場相抗衡的大市場。 -6.當以上幾點全部實現,需求曲線的天然形狀將會顯現出來,不受供給瓶頸、信息匱乏和優先貨架空間的扭曲。 4.長尾現象的經濟學解釋 經濟學中確實有壹個根本性的概念:妳不可能免費獲得所有東西——整個經濟學就是圍繞著利益權衡和權衡方法建立起來的。我們正在邁進壹個空間無限的時代,在數字產品的長尾市場中,傳統經濟學的兩個重要稀缺性函數——邊際聲場成本和邊際銷售成本,正在趨近於零,因為字節可以在幾乎毫無成本的前提下復制和傳輸。經濟學壹定能解釋這個問題麽? 充足性隨處可見,特別是在技術領域。 二、關於動機 1.聲譽動機 -我們之所以可以把這條長尾也稱為壹種“經濟”,是因為這個領域中也有壹種吸引力毫不亞於金錢的財富——聲譽。聲譽是用壹種產品吸引了多少註意力來衡量的,它可以轉化成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工作、頭銜、擁躉和各種各樣誘人的商機。 -這些動機都可以改變創作者們對版權的看法。在曲線的頭部,各大制片廠、唱片公司和出版商拼命地捍衛著他們的版權。曲線中部,也就是獨立音樂人和學術媒體的領地,是版權問題的灰色地帶。如果繼續向尾部靠攏,進壹步深入非商業地帶,我們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正在毫不猶豫的放棄某些版權保護。 2.文化動機 -我們的社會日益富足,這使我們有條件從壹個精打細算的品牌商品購買者轉變為壹個小小的鑒賞家,用數千種與眾不同的愛好盡情展示自己的獨特品味。人們有意地用前後矛盾的詞匯來形容我們所表現出的種種新消費行為:“大眾專享”(massculsivity)、“小眾細播”(slivercasting)、“大規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壹條長尾就是沒有被經濟匱乏濾去真面目的文化。 -人們之所以聚在壹起,不光是他們願意彼此靠近,也不光是因為他們喜歡那些設施齊全的都市中心,盡管這兩者都很重要。這些大城市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密集聚居的文化和經濟優勢完全可以彌補城市生活的成本。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其中壹個優勢就是無奇不有的細分市場。 -亞文化在各大城市中如此興旺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如果妳有某種特殊的品味,妳在壹個有900萬人的城市裏更有可能找到妳的知音。 -在我們另類興趣的領域中,我們的投入之深往往遠超過其他領域,任由我們的熱情將我們帶入這些小眾文化的深層世界。 -從***同興趣轉向特殊興趣的趨勢並不意味著傳統力量結構的終結,並不意味著我們正在全面轉向純業余性的電腦文化。事實上,這只是等式的重新平衡,只是“或”時代向“和”時代的演變:過去我們只能選擇暢銷的或非暢銷的產品,現在我們可以同時選擇,我們的文化越來越像是頭部和尾部的混合,機構和個人的混合,職業者和業務者的混合。大眾文化並沒有隕落,只是不再那麽大眾化了。小領域文化業不再那麽默默無聞。 3.選擇動機 盡管過多的選擇也有害處,但消費者們需要選擇,而且需要很多選擇。不過,選擇的益處並非來自選擇本身,而是來自選擇的過程。只要讓選擇者們感覺到他們使意誌自由的行動主體,已經在選擇過程中成功的決定了自己的偏好和最終的選擇結果,選擇的重要性就會失而復得 心理學實驗必然會系統性的排除消費習慣和商業管理的因素——正是這些因素讓現實生活中的選擇(特別是購物決策)變得有章可循。這是因為心理學實驗室用來理解人類大腦的,不是用來理解市場的……實際上人們不討厭選擇,即使是讓人眼花繚亂的選擇,他們對選擇有壹種復雜的感情。在現實世界中,特別是在現實的市場中,他們在作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會得到幫助。 三、利基市場 1.利基市場的特征 - 我們可以把長尾理論濃縮為簡單的壹句話:我們的文化和經濟重心正在加速轉移,從需求曲線頭部的少數大熱門(主流產品和市場)轉向需求曲線尾部的大量利基產品和市場。 -長尾現象主要存在在音樂、電影、電子圖書和信息等可以數字化產品的市場中。在其他市場中葉發現了很多這樣的案例:開放源代碼的軟件程序,比如各種瀏覽器、itune市場、andriod市場,存在編程天才的長尾,外包產業挖掘了勞動力的長尾;微釀啤酒的激增;個性化定制的T恤、鞋子和其他服裝的增加;網絡大學的發展稱為“教育長尾”;甚至對具有各種品味和怪癖的人來說,互聯網成了最長的“色情長尾”。 -(1)產品種類的長尾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長; -(2)現在我們可以有效的開發這條長尾; -(3)所有利基產品壹旦集合起來,就可以創造壹個客觀的大市場; 2.利基市場的三種力量 (1)生產工具 +從被動消費者到主動生產者 -就像業余作家們通過lulu自我出版的那些書籍壹樣,產品本身通常都賺不了太多的錢,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產品在了,而且與人分享了。它不是傳統商業的產物,但它可以喝傳統商業的產物同臺競技。 -這壹切帶來了這樣壹個後果:我們正在由被動消費者轉變為主動生產者。而且我們是為興趣而生產的——“業余者”(amateur)這個詞本身就是來自拉丁語的“愛人”(amator)壹次,動詞詞義是“去愛”(amare)。 +生產者的角色 -對生產者來說,曲線頭部和尾部的最大區別就是工作角色:妳越靠近尾部,妳的業余愛好和正式工作之間的平衡就越難。 (2)傳播工具 +口碑、病毒式營銷 -對於互聯網用戶來說,他們具有很強的叛逆性——值得信賴的個人多了,值得信賴的機構少了——最有效的廣告來自同齡人,沒有什麽比口碑更有效。這種口碑傳播導致的“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正式長尾現象的最好體現。 -朋友之間的CD刻錄和交流就是最強大的“病毒式營銷”,精選曲目列表的***享也把口頭傳播效應擴大到了整個行業。甚至還有壹些專門提供好歌推薦服務的商家和網絡電臺。這些企業不光向歌迷們推薦最酷的地下音樂家,還試圖以越來越高的精確程度測評和滿足歌迷的個人品味。 +文字傳播工具 -文字傳播工具——永遠的平等主義先鋒。盡管是復印機率先揭穿了“媒體的力量永遠屬於擁有媒體的人”這句謊言,但真正讓業務出版商們大顯身手的卻是博客。今天,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在出版自己的的日誌,而且他們的讀者群之大遠非任何壹家主流媒體可以筆記。而造就博客的仍然是工具的普及:簡單、廉價的軟件和服務令在線出版變得輕而易舉,任何壹個人都可以輕松嘗試。 +傳播工具的進步 -(1)高效的“即需即印”模式使市面上的書的品種增多; -(2)小獨立出版商的增多; -(3)自我出版; +商業集合器 +五大模式 -有型產品(淘寶、當當、amazon) -數字產品(app store、itunes) -廣告/服務(google) -信息(谷歌、維基百科全書) -網上社區/用戶自創內容(博客、豆瓣、微薄、人人) (3)利用消費者的情緒來鏈接供給與需求 2.利基市場案例 (1)二手書市場 -關於二手書市場:在過去幾十年中,二手書市場實際上主要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組成的,約有2/3的領地被紅紅火火的教科書生意占據,校園交易是這個市場的核心。剩下的1/3屬於12000家左右散步在全國各地的小二手書商店,是壹個相對比較沈寂的領域。 +二手教科書 -二手教材可謂高效市場的壹個典範——每年都有數百萬學生先購買、再專賣那些昂貴但卻只用壹個學期的教材。哪些書有轉賣價值取決於核心課程的設置,價格高低取決於校園書店之間的競爭程度。這個市場上的經濟模式更像是壹種租賃而不是買賣交易。壹般來講,書店可以五折買下教材,然後以七五折轉手出售。 +非學術二手書 -非學術二手書市場的進貨渠道依賴於當地人出售他們的藏書,這些書店的品種選擇表現出相當大的隨意性,店主率性而為,購書者只能撞大運,供求沒有任何的針對性可言。對書店的老主顧們來說,這種隨意性正是吸引力之壹,因為這偷著壹股探索和意外發現的刺激感。 (2)博客 -報紙的力量來自於它們對生產工具的壟斷。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建立起了網站,開辦了博客,專業新聞和業余報道之間的區別也越來越模糊了。 -博客可以專註於某些特殊的主題,這樣的專業化程度,媒體記者們沒幾個能做得到。壹家報紙不會因為壹個人通曉舊打字機使用知識就把他聘為記者,但在博客世界,有許多人是壹個個小領域的專家。 -盡管單個博客並不能保證信息的準確性,但整個博客世界的糾錯機制卻強於傳統媒體。博客快速收集和篩選龐雜信息的能力也令傳統媒體自慚形穢。我們不僅有數百萬個博客和成千上萬的專業化博客,在博客上發表評論的讀者們也是壹股強大的力量。 -博客模式就是哈耶克的經典理論:市場經濟能夠有效地集合大量的信息,盡管它有分散化特征,缺少壹個總協調人或調解人,而且每壹個參與者的知識都非常有限。 (3)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全書的創作者不是某壹個聰明的家夥,也不是壹群精心挑選出來的聰明家夥,而是成千上萬的各色人等——既有專家,也有純為興趣而來的旁觀者,還有壹大批誌願管理員分管不同的目錄,天天監督它們的改進。 -維基的真正非凡之處在於它能在長期內不斷地改進自己,有機地治療自己,那支龐大而且仍在日益擴張的監護者隊伍就好像是壹個免疫系統,對任何威脅到維基的事情都能做出警覺而又迅捷的反應。維基的真正神奇之處在於它的秩序:這個仍由業余用戶創作和編輯的開放式系統並沒有陷入無政府狀態。相反,它已經以某種方式成功地將歷史上最龐雜的百科全書組織的井井有條。 -百科全書的傳統創作過程(專業編輯、學者撰寫、同行評審)以完美為目標。完美很少能實現,而且,對準確性和清晰性的追求固然帶來了結果的統壹性和可信性,但時間浪費和生產成本也會隨之劇增。職業出版社的大多數其他作品也大同小異。 -這種“集體生產”,也就是大規模的誌願加入和業務參與,是互聯網窗中的壹個非凡的現象。我們正迎來壹個嶄新的時代:任何領域中的大多數生產者都是無償貢獻的業務者,他們與專業者的主要區別只是可用資源的的不同——相對較少的資源(但差距正在縮小)限制了他們的也行。但每壹個人都能得到生產工具時,每壹個人都會變成生產者。 (4)自我出版 -我們習慣於商業視角觀察圖書市場。總以為大多數作者都希望寫出暢銷書,變成大富翁。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作者不僅不會變成大富翁,甚至連寫出壹本熱門書的念頭都沒有。每年都有近20萬部英文書出版,但進入普通書店的只有不到2萬部。大多數書都不會暢銷。美國圖書的平均銷量是500冊左右,有98%的書不具商業價值——無論這是否有違出版者的初衷。 -想要被大眾市場接受,壹種妥協是不可避免的——妳只能挑選多數人感興趣的主題而不是少數人,妳只能采用通俗敘事風格而不是學術風格。事實上,絕大多數作者都選擇了我行我素,沒有打算賺大錢。很多人只希望他們的書背他們所重視的特定群體讀到:比如與他們背景相似或誌趣相投的人。 -Lulu.com,壹個新型的DIY出版商。只需支付不到200美元,妳就能實現出版夢:Lulu不僅能把妳的中頻變成壹本平裝或精裝書,給它壹個ISBN號碼,還能保證在線零售商們把它列入書庫。自我出版的書的前十名的書的銷量都在5000冊到50000冊之間,80%的銷售利潤都直接進入了作者的腰包,遠高於普通出版商的15%。顯然認為自我出版者都是失敗者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大多數作者使用這種自我出版服務都既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壹鳴驚人。他們知道自己的書不會賣出態度哦,所以不值得求助於商業出版商。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讀者,知識讀者群比較小罷了。

  • 上一篇:南京艾瑞軟件測試培訓中心可信嗎?急!!!
  • 下一篇:傳祺gs8水溫傳感器在哪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