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邊城的教案怎麽寫?作業

邊城的教案怎麽寫?作業

《邊城》教案

課題:《邊城》

科目:高中語文

年級:高中壹年級第二學期

教學目標:

壹、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沈從文及作品特點。

2、結合課文進壹步理解和學習小說中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特別是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小說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方法;

2、通過分析小說環境、心理和對話描寫,培養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3、美讀課文,提高學生對含蓄語言的感悟能力.

三、情感與態度目標:感悟真、善、美,親情與愛情。

教學重點:

壹、理解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把握翠翠形象。

二、通過翠翠的情感變化來理解爺爺對翠翠在感情上的呵護。

教學難點:

理解細膩入微、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來把握翠翠形象以及小說所蘊涵的人性美與人情美。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安排:

第壹課時:

壹、導入新課(創設意境)

1、課前播放黃磊的歌曲《等等等等》,帶領同學們進入到作品中的境界。

2、播放壹些湘西風情的圖片,使學生對小說中刻畫的獨特而美麗的景色有壹個感性的認識,同時給學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

3、介紹沈從文及其作品風格以及《邊城》的寫作背景。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嶽煥,筆名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苗族,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沈從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沈從文1988年病逝於北京。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征於壹體,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幹突出,單純而又厚實,樸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壹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啟示。

《邊城》完成於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關於這篇小說的創作動機,作者說:“我要表現的本是壹種‘人生的形式’,壹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裏路酉水流域壹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壹件普通人事牽連在壹處時,各人應得的壹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壹度恰如其分的說明。”全篇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風情美和人性美。

二、介紹整個小說的情節

這篇課文是節選的,知道整個故事情節有助於把握情節之間的聯系和理解文意。

《邊城》的情節: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了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願做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為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地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第二課時:

三、分析人物形象

1、翠翠形象

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仔細觀察和揣摩這些詞語及其內在的關聯,這種關聯其實構成了壹條翠翠感情變化的線索,讓學生結合作者寫作風格和課文背景理解這些情感背後的因素是什麽。

“淒涼”—“胡思亂想”—“哭起來”—“神往傾心”—

“頂美頂甜”—“吃了壹驚”—“沈默”—“吹不好”—“柔軟”

設問讓學生揣摩情感:

(1)翠翠為什麽心中有些“淒涼”?(抓淒涼的含義:寂寞冷落)

(2)翠翠為什麽“胡思亂想”想離開祖父,想讓祖父著急呢?

(3)祖父不理會她真是她“哭起來”的原因嗎?

(4)翠翠為什麽會聽母親的愛情故事聽的“神往傾心”,會覺得是“頂美頂甜”的夢呢?(“虎耳草”的寓意?)

(5)翠翠“吃了壹驚”,“吹不好”蘆管說明了什麽?

通過設問讓學生理清了翠翠心理變化的這條線,這其實是純情翠翠的愛情由朦朧變清晰的過程。

通觀全文總結翠翠的形象:

翠翠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讓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為外公擔心起來,為自己的想法的後果害怕自責。她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節選部分以後,儺送遠去,她又矢誌不渝地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表現了她對愛的執著。

2、爺爺形象

小說以翠翠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翠翠的情感變化離不開爺爺,表面上看,祖孫兩在生活上相依為命,互相照顧,其實更重要的是爺爺在精神上感情上非常理解呵護翠翠。文章中有多處體現,讓學生找出來:

(1) 講翠翠父母的故事——告訴翠翠應該怎樣去愛

(2)去城裏打聽卻不告訴翠翠——給她余地,不影響翠翠的選擇

(3)第三節對話——爺爺十分尊重翠翠的感情,把提親的事當笑話講。(這部分找學生分角色讀去體會,老師點撥)

(4) 翠翠心亂了,吹不好蘆管,爺爺給她吹,吹的她心都軟了。——理解翠翠的心

(5)當儺送出走,翠翠確不知情,翠翠讓爺爺唱歌,爺爺唱的事儺送唱的歌翠翠就又摘了壹把“虎耳草”。——心疼翠翠,其實是壹種復雜的感情。

我們通過翠翠的這條感情線索,看到了爺爺對翠翠在愛情上那麽無微不至的呵護,生怕有壹點點對孫女的影響,這種來自心靈的愛護是那麽的讓人感動。

爺爺形象總結:

外公因為女兒和女婿的悲劇,在他心裏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翠翠害怕地痛哭讓他覺得莫名其妙,他給孫女講母親的故事,更讓孫女感動不已。對於天保兄弟的選擇,他卻沒有直接告訴翠翠,反而讓孫女“心中不免有點亂”。他對翠翠“溫和悲憫地笑”,表現了他內心的矛盾,既愛孫女,又害怕她再走母親的老路,卻不能直接說出來。節選部分以後因天保的死造成孫女的悲劇,他又無能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訴說,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說他是在孤獨中死去的。

3、天保儺送兄弟

兩個人都深愛著翠翠,他們的愛情“決鬥”方式確是最淳樸的唱歌,當天保知道自己歌比不過,翠翠喜歡的是儺送時,自己選擇了孤獨的離開,成全兩對有情人,但他最後卻死於意外,而儺送因為哥哥的死內疚,也選擇了離開。

四、主題分析

全文通過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來展現了純真女翠翠的愛情由朦朧到清晰的過程,翠翠的情感變化這條紅線壹頭是爺爺對翠翠愛情心靈上的呵護,另壹頭是線索所關聯的情節勾勒出的湘西人民的敦厚純樸的品性,作者在貌似不經意中,譜寫了壹曲充滿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詩篇。

在課文講解結束後放映了電影《邊城》,這樣能更好的去體會人物的情感,並真正去理解小說的主題。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

2、寫壹篇學習本文後或是觀看電影《邊城》後的感想。

教學方法:

壹、提問法:讓學生在預習後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劃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並結合作者寫作風格和課文背景理解情感變化的原因是什麽,此外仔細觀察和揣摩這些詞語之間的內在關聯。

二、指導頌讀法和討論法: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祖孫兩的對話,讓學生四人壹組討論這段對話是如何展現人物性格的,體現了爺爺對翠翠哪方面的疼愛與呵護,並結合翠翠的情感變化這條線讓學生總結爺爺對翠翠的愛體現在哪幾方面。在留了預習作業的基礎上完成的,這樣可以避免走形式,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的不同觀點可以碰撞和交流。

三、教師點撥(註意發現學生問題並及時解決):通過批改預習作業我發現學生們對翠翠的“淒涼”和“哭”的理解不太好,所以要著重啟發講解。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板書設計:

《邊城》(節選)

沈從文

豆 天朗風輕水清——風景美 環

綠 淳樸原始和樂——風俗美 境

色 古樸善良淳厚——人情美 美

教學後記:

作者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欲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作者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凈,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凈。作者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欲泛濫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 上一篇:四川省鄰水縣職業中學有哪些專業 哪個專業好
  • 下一篇:辦個小飯桌托管班有什麽招生技巧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