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淺談人工智能對大學生的影響

淺談人工智能對大學生的影響

人工智能對大學生就業的消極影響

3.1人工智能的替代效應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大學生就業產生了替代效應,壹方面是人工智能發展必然會提高技術水平,部分企業將實行自動化生產,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條件下將直接導致就業崗位的減少與調整;另壹方面,因為人工智能使技術得到發展,在相同時間內企業單位資本存量創造的產出增加,提高了投資效率,形成勞動、資本節約型技術進步,進而導致勞動和資本之間的替代。此外資本替代勞動的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更是大勢所趨,因此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通過生產要素替代形成了對崗位需求的破壞效應。

3.2人工智能的破壞機制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替代就業的破壞機制主要包括勞動工具改變、管理效率提升、勞動市場需求破壞機制:(1)勞動工具改變機制。人工智能發展對就業的影響最先表現在勞動方式的變更上。使用先進人工智能技術,不僅提高了人類勞動的效率,而且還大量減少了生產對勞動者體力的需求。(2)管理效率提高機制。人工智能技術進步還創新了管理方式、手段、理念等,優化了企業生產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節省了勞動力,致使就業量下降。 (3)勞動市場需求破壞機制。從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的長期趨勢看,技術進步增加了對高技能勞動力需求,降低了對低技能勞動力需求,從而提高了低技能勞動力就業難度。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術進步還增加了勞動力的知識積累,提高了勞動者的技能,從而進壹步提升了勞動生產效率。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條件下減少了就業崗位。 4人工智能對大學生就業的積極影響

4.1人工智能對大學生就業的替代與創造效應

在更為廣闊的經濟體中,對於多數類型的任務,機器相比人類將占據越來越多的優勢。人工智能發展會取代壹些職業和工作,但與此同時也會創造壹些新的崗位和就業。在2014年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於做了壹項“2025 年人工智能包括機器人對勞動力市場影響預測”的調查,有將近兩千名專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其中,48% 的專家認為未來大量藍領和白領工人將被機器人所取代,即導致“技術性失業”的情況;而剩下的專家則充分相信人工智能無法與人類智慧相匹敵,認為人工智能發展技術取代的崗位不及創造的崗位,人類會像工業革命歷史上那樣創造出更多的工作行業和崗位。在經濟學中,技術性失業是指由於技術進步而導致的失業,這並不是因為人工智能興起或發展才出現,它於資本主義時期(此處的資本主義特指“機械化經濟”,最初形成於1760—1830年,(即第壹次工業革命時期)剛興起的階段就產生了。舉壹個簡單的例子:紡紗機和織布機的應用使得生產力提高,勞動崗位減少,工人失業,但這只是暫時性的。機器的應用和工人的失業導致勞動力成本的下降,所以棉布的價格下降,從而使人們習慣穿內衣,對棉布的消費需求隨之擴大,繼而對工廠勞動力的需求增加。由此可見,技術進步與創新不僅能夠創造新的財富和服務,還能因此帶來其他領域更多的就業崗位,甚至帶來前所未有的工作行業。此外我們不應該只將註意力集中於職業。在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下,只有極少比例的職業可以完全自動化。例如,盡管證券從業人員、導遊、秘書的工作被計算機替代的機率高,但這些崗位的工作內容涉及面對面互動和團隊之間的高度配合,這些都是機器人難以做到的。有關媒體報道,2017 年中國人工智能技術類工程師的招聘量將達到 2014年的 8.8 倍;在各大招聘網頁上,10 個有關人工智能的職位中,有 9 個處於空缺的狀態,中國對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需求量巨大,在未來幾年可能猛增至 500 萬人。綜上所述,不論是從短期還是中期來看,人工智能對大學生就業的創造效應都是極為樂觀的。

  • 上一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轉黑龍江省農民技術人員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 下一篇:開家數控加工廠有前途嗎,要多少錢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