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怎麽樣才能筆走中鋒

怎麽樣才能筆走中鋒

元代書家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中雲:“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用筆乃書法之本,這個亙古不變的根本,便是中鋒行筆,然吾學書年余,終不得其解,經征詢他人及查閱資料,恍有頓悟,於是作壹簡論,以慰同道。

壹、中鋒用筆前提

1、正確執筆:

唐太宗論執筆法:“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要求執筆要正,所謂“正”是說:動筆前筆桿於三維空間內與四方垂直,利於運動時筆鋒向各方出發。運筆後為保證“萬毫齊力”的用墨效果,筆桿反向傾斜於走筆的方向,但筆桿和筆鋒指向構成的縱向平面仍垂直紙面。即筆桿在縱向垂直於紙面的平面內方向傾斜,越出此面為病。

2、立鋒走筆:

立鋒走筆是讓“筆鋒時刻站立著行走”。就是利用快速、短促、有力的提、按、使、轉等筆法,以及筆鋒的自然屬性:彈性,達到每壹次轉換筆勢和走向時,都把筆鋒調整到沒有任何方向,保持筆鋒的相對中正,為下壹步的中鋒運筆創造條件。

3、恰當用筆

根據不同書體確定用筆的程度和分寸,即書寫時使用幾分豪。將毛筆“筆鋒至筆肚”間距離平均劃分為三等份,壹等份為壹分豪,二等份為二分毫,三等份為三分毫。通常:瘦金體用壹分豪,歐、柳用二分毫,顏體用三分毫。做到書寫時下筆與用力的恰當。

二、中鋒用筆方法

清末書家楊守敬在論及中鋒用筆時,提出“八面出鋒”,是謂中鋒的妙語,道破了神秘筆法的玄機。中鋒用筆的方法便是“鋒出八面”:根據不同筆畫的不同走向,使用不同毛筆的鋒面。

如何能做到鋒出八面?此乃“中鋒用筆”的關鍵。

1、鋒面劃分

將筆鋒的平面走向,粗略分為八個方向,即八面。書寫時采用的不同的面,而非單壹采用某壹、兩面。

2、中鋒用筆

書法任何筆畫皆從“點起”或叫“點出”,從側鋒落下形成的“點”轉化為行筆的中鋒是講述的重點。

方法壹:撚管轉鋒(紙張平面範疇內運筆)。

調峰時保持筆尖位置不變,通過手指轉動筆桿調整筆鋒走向。“橫、提”逆時針轉動筆桿,“豎、撇”順時針轉動筆桿,促使筆肚與行筆走向同。“捺”畫不用轉動。此過程走筆使用的鋒面,與起筆點畫使用的鋒面相同。此法優點是:轉換方便,容易掌握。缺點是:由於不停轉動筆桿,影響筆力和速速,筆法也顯單壹。

以長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逆時針撚動筆桿,使A面轉向右邊,用A面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切筆後側鋒帶筆,然後轉動筆桿走向想去的方向。簡稱:點,帶,轉。

方法二:提筆折鋒(紙張空間範疇內運筆)。

落筆成點後將筆鋒原地略提,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迅速“頓筆折鋒”向走筆的方向。“橫”折向正右,“豎”折向正下,“撇”折向左下,“捺”折向右下。從而達到采用不同的鋒面中鋒走筆。此法優點是:用筆有力,轉換迅速。缺點是:提筆的程度難以把握,容易出現類似橫畫筆頭出尖或落肚的現象。

以長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於點畫原處(不離開點畫)略提筆,再迅速頓筆折筆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提筆後使筆鋒沒有任何方向,然後再頓筆折向想去的方向。

方法三:腕轉調鋒(紙張平面範疇內運筆)。

利用腕部的靈活轉動,保持筆尖位置不變,不用提筆原地將筆鋒向外(筆桿倒向懷部)或者向內(筆桿倒向反之)推送,讓筆肚回到筆畫中間,筆鋒自然變化成中鋒走向。“橫、提”筆鋒向外(或上)推送,“豎、撇、捺”筆鋒向內(或下)推送,從而達到采用不同的鋒面中鋒走筆。此法優點是:行筆幹凈有力,轉換迅速。缺點是:行筆開始部分容易形成側鋒用筆。

以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自點畫原處向外(右上)推送筆鋒,讓筆肚回到筆畫中間,促使筆鋒自然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保持鋒尖位置不變,略提後按著筆圍著鋒尖畫圓,利用手腕運動轉向想去的方向。

本人向書家推薦後兩種中鋒用筆方法。

方法四:衄挫調峰法(紙張平面範疇內運筆)。

衄有筆鋒上下、左右來回揉動、轉動的意思,挫有筆鋒突然逆勢而行或筆鋒向上或向左輕輕壹擠為行筆快速轉向做準備。即運筆的過程中,橫畫用指關節靈活地使筆鋒不斷上下微微提按揉動,豎畫讓腕左右來回微微提按扭動或提按轉趯。

方法五:翻筆調鋒法(紙張平面範疇內運筆)。

即讓筆鋒從壹面直接翻向走筆的相反的另壹面。

三、筆法書理總論

啰嗦說了這麽多,實際上本人也不會,所以眾位客官只能是理解理論多加練習。總之,筆法的“王道”是中鋒用筆,側鋒輔之,用筆的方法是鋒出八面,調鋒的手段是學習的關鍵(內行稱功夫)。

外行說道,誤人子弟,勿怪為盼。

中鋒行筆有兩大困難要克服。

壹、克服行筆側偃。

筆鋒受壓太重的時候行筆,筆肚接觸紙面且被筆桿拖著走,是很難使點畫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因此,中鋒行筆要避免側偃。書學兩大派別,都對此有***識。

但是,是否必須讓筆尖聚攏於筆畫中央來行筆,兩派的要求不壹樣。帖學,董其昌:“發筆處便要提的起筆,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之語。”意思是盡量提起筆,讓筆尖在筆畫中央行走。碑學,包世臣:“蓋筆向左迤後稍偃,是筆尖著紙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鋪紙上亦。”很明顯和帖學不壹樣。——兩派行筆有所不同,書寫的效果也不壹樣,帖學的中鋒行筆效果多為“清挺遒勁”,碑學的中鋒行筆效果多為“蒼茫渾厚”。——但是,兩派的最終目的是壹致的,就是不讓筆鋒側偃又能力透紙背。

二、克服使轉時的偏側。

為什麽在轉折的時候會出現偏側,寫幾個字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也懶的說了,又不是視頻解說......

怎麽克服這個困難?主要的辦法有四:

1、分筆法。

也就是壹筆分成兩筆寫的意思。比如橫折豎,寫完橫,斷筆,再寫豎。六朝碑版楷書大多如此,唐楷偶為之。於右任許多字的轉折之筆都是分筆寫的,有時候連勾都是。

2、提按法。

此法用壹句話解釋:就是分筆法的快寫,只是分的不明顯。這個方法需要彈性稍好的筆,寫起來很輕快。寫行楷、行書(特別是唐以前的行書)中用的最多。王羲之的字就是這個方法。

3、頓挫法。

頓,很好理解。挫的意思,古人是這樣說滴:“挫者,頓後以筆略提,使筆鋒轉動,離於頓處......”離於頓處的意思不是斷筆,後面的“......”是我省略了壹大堆文字,其意思無非是妳想怎麽著就怎麽著——轉也好,直也罷,啄也行!比如柳公權的字以及米字都是這個方法,唐楷以後也基本都用此法。

  • 上一篇:寧波高級安全資格證書查詢

    (1)安全卡查詢系統

    可以在全國網上查詢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如果在妳認證日期後六個月還沒發現,那就是假貨。壹般證書最後壹頁都有省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的官網。

    對保安工作證真實性的查詢,需要查詢人到當地公安部門,只需要提供保安證號即可。治安證號告訴公安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方可以查到持證人的名字。如果沒有這個安全證書號,對應的持有人姓名不壹樣,就證明

  • 下一篇:上下樓梯安全標語口號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