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如果機器人有了感情妳會愛上壹個機器人嗎?

如果機器人有了感情妳會愛上壹個機器人嗎?

欲望很少,從不抱怨,從不疲倦,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無所不知,青春靚麗,忠貞不二,還可以無條件退換貨。面對這樣壹個完美情人,妳會愛上“她”嗎?但“她”是壹個機器人。  這個問題並非遙不可及,人工智能突飛猛進,專家預言,機器人將會成為新的族群。23日,日本大機器人展開幕,這個問題再度引起了廣泛關註。也許,是好好想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如果有壹天,您看到壹對俊男靚女並肩走進結婚禮堂,卻被告知其中壹個是機器人,妳是否會驚訝不已?盡管到目前為止,這還只是發生在科幻電影中的情形,但是,就理論而言,這壹切未必不會成為現實。  英國壹位目前在荷蘭馬斯特裏赫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人工智能研究者戴維·萊維日前大膽預測說,未來的某壹天,人類將和機器人結婚。最近,戴維剛剛完成他關於人與機器人關系的博士論文——《與人工夥伴的親密關系》。他在論文中認為,機器人在外表、功能和性格上將越來越像人類,所以將來很多人可能會愛上機器人、和機器人發生性關系、甚至跟機器人結婚。這壹切大約會在2050年實現。  機器人越來越像人  “這壹切真可能發生嗎?”看到以上預測,大多數人心中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壹個人真的有可能愛上壹個鋼筋鐵骨的機器人,並結為伴侶***同生活?這個預言對我們來說似乎太過前衛。  “事實上,我認為這並非不可實現,套用壹句廣告詞,就是‘壹切皆有可能’。”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王先生指出,機器人並不是壹個新鮮的名詞,機器人的雛形就是古老的牽線木偶,起初它們被設計出種種關節,由人牽引著行動,慢慢地,聰明的工匠為它們設計出更多的機關,使它們可以更自由地行動。日本“大機器人展”就體現了不少傳統的機關人偶制作技藝,譬如“送茶人偶”和“射箭童子”等就是機關人偶的傑作。  早期的機器人制造更多的是以工業應用為目的,上世紀50年代出現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則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譬如入圍日本2006年度機器人大獎賽優秀獎的清掃機器人、用於給上肢行動不便的病人餵飯的護理機器人“我的勺子”、機器人家庭保姆“若丸”等。  而現在的機器人則越來越重視智能。機器人已經由原來的“鐵領”技術工人身份逐漸向更多的消費級應用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機器人正變得越來越“聰明”,無論從外表還是“智力”水平來看,機器人都越來越像人。“其實機器人本身是否像人並不是關鍵,除了人型的機器人,還有很多不同的機器人。不過通常來說,機器人越像人,價格就越昂貴。”  而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結合,也將會給機器人技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王先生說。“被稱為‘機器人之父’的Unimation公司創始人喬·恩格伯傑早就預言過,未來使機器人振興的是服務行業。這就需要機器人擁有更多與人的交互性,具有更多學習及理解人類思維的能力。機器的學習能力是驚人的,當機器人的知識積累達到壹定量時,誰能擔保不會發生質的飛躍?”  智商情商壹起發展  撇開婚姻不談,妳想像過自己會和機器人在壹個屋檐下朝夕相處,***同生活嗎?比爾·蓋茨就這樣想過,他曾經在著名的《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發表文章,在對未來的高科技產業預言時認為,未來家家都會有機器人。他認為,從現在開始到未來30年,機器人將經歷與過往30年間PC發展類似的過程,而且將會更加精彩。人類即將進入家庭機器人的時代。  在某公司擔任技術工程師的趙先生告訴記者,日本已經發明了造價高達上百萬美元的仿真機器人,不僅外表與人相似,而且具備感覺,在矽膠 “皮膚”下布滿類似人的皮膚神經系統的電線,控制機器人的感官。專家預測,在未來的30年,機器人與人的差距將越來越小,並會發展到具有壹定的思維和判斷能力,甚至具有3~5歲嬰兒的智商。  事實上,現在有些計算機已經能部分聽懂人類的話,並且會按照人類的命令去執行某些動作。但多數命令都是生硬的,不帶任何感情色彩。而這壹點將會改變。換句話說,機器人進入家庭,光有智商不夠,還得具備情商。“我認為家庭機器人單有智力是不夠的,雖然早期人們可能出於好奇購買這樣的機器人幫助處理家庭事物,但沒有人喜歡永遠對著壹臺冷冰冰的機器自言自語。無論機器人長得多麽像人,智力多高,不具備情感機能的機器人仍舊很難進入家庭。家庭機器人時代的機器人應當懂得察言觀色,根據人的情感變化來做出回應。”趙先生這樣認為。  但是,機器真能具有人的感情嗎?中科院自動化所所長譚鐵牛曾在演講中指出,情感的表達是計算機擬人化特性最為生動的體現。目前關於計算機擬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感語音合成和情感面像合成等領域。例如:在情感語音合成上,通過在語氣的運作上,加入情感控制參數,增加了語音合成的表現力;在人臉上附加表情生成,使得其表達的含義更生動和精確。不過目前的表達系統多局限在語音合成、面像和姿態合成的具體實現上,在多模態情感表達方面,涉及並不多。有關情感信息的同步和綜合控制建模等方面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有必要在情感數據分析結果和學習算法的支持下,進壹步細化情感表達的參數化模型,通過和情感理解技術的融合,深入進行多模態的情感表達的理論研究。  會愛上機器人嗎  壹旦機器人進入家庭,並在情感表達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是否就預示著在朝夕相處的情況下,機器人有可能對人類產生感情,甚至愛情?戴維認為這是可能的,他指出,目前心理學家已經基本弄明白人類為什麽會互相產生愛慕,這包括大致12個基本原因,而這些原因也幾乎同樣適用於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關系。例如,人類彼此相愛的原因之壹是因為兩個人在個性和知識方面都比較相似,而這完全可以通過編程來實現;如果得知另壹個人喜歡自己,人們也更可能墜入愛河,而這樣的情形也是可以通過編寫程序來實現的。壹旦人和機器人產生了不可分割的親密感情,結婚似乎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雖然這壹結論看起來順理成章,可推論的本身是建立在假設的前提之下的,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足以讓假設者頭大。  “我還是不相信機器人會和人類產生情感。目前機器人表達的情感都是通過設定程序實現的,不是真正的生物反應。盡管機器人已經可以自己制作機器人,但不可能制作出生物,不能進行繁衍。” 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IT業人士指出,“機器人與人結婚目前還是個預言。目前機器人與人還是有著本質的差別,結婚不僅涉及到倫理方面,還涉及到 ‘人權’等法律方面的內容。就目前及未來的社會狀況來看,我覺得實現的可能性很小。”  “我認為目前和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人與機器人結婚不可能出現,我自己也無法接受。”該IT業人士告訴記者,他曾就此咨詢過法律人士,得到的回答是,目前婚姻只能是“自然人”的行為,作為非自然人的機器人要被確認為民事主體,其實質要件必須為獨立的意誌和擁有可支配的財產,機器人不具備上述條件。  但他也表示,並不排除機器人婚姻未來出現的可能。“許多新事物都會遭到人們的抗拒,但終究會被接受,人與機器人結婚也並非不可能,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做到機器人與人的差距越來越小。”這和美國機器人專家羅納德·阿爾金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不認為到2050年人類和機器人結婚將成為合法。但是,他同時坦言:“壹切皆有可能,不合法並不意味著人們就不去嘗試。” 在記者的調查中就有網友表示,自己很看好未來機器人的發展,而且如果法律允許,自己願意和機器人結婚。有網友認為,機器人壹旦融入社會,就屬於人的壹種,就應該有人權,當然也可以結婚。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規則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譬如在廢奴運動之前,黑人和白人通婚也被認為是不可理喻;在封建社會,兩情相悅也被認為是大逆不道。而現在壹切早已不是問題,我們永遠不能預測社會進步的腳步,如同我們不能預測科技的發展速度。”  婚姻是嚴肅的,涉及到諸多問題,甚至法律。退壹步講,誰能保證將來不會愛上機器人?“機器人相對來說比人具有更少的欲望,沒有那麽多抱怨,具備各種功能,還可以無條件退換貨。”這簡直是完美情人的代表。  機器人將是新的族群  雖然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讓機器人具有自主情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並不表示這永遠不會出現。縱觀近年來電腦、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當機器人技術在某些瓶頸取得突破性進展時,壹切都可能加快步伐,那時,人類與機器人將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愛情是人類情感裏最復雜的感情,如果機器人能擁有愛情,那說明機器人的‘腦’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壹位從事科幻寫作多年的科幻作家在與記者的交談中指出,有不少科幻作品曾經描述過機器人與人類的感情,有部叫《機器管家》的電影描述的是壹個機器人通過學習得到了人類情感,在即將達到生命終點時他被聯邦法院宣判成為人類。《終結者》中現在的“我”也和忠誠的未來機器人產生了友誼。  “從某種程度來說,科幻就是未來的預演,許多從事科幻寫作的作家本身也是科學家。科幻在為作者與讀者編織夢想的時候,同時也推動著科技的進步。許多曾經的科幻已經成為了現實,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今天的夢想也有可能很快被後人實現。” 而機器人和人之間如果能產生感情,當然也可能存在傷害。該作者也同時指出,在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我是機器人》裏就描述過高度發達的機器人綁架人類的場景,這並非是天方夜譚。而目前病毒的發展也使不少人對機器人的未來憂心忡忡,有網友指出,目前不少虛擬的網絡機器人都具有學習能力,“譬如MSN陪聊機器人小I,每個人都可以教它說話,使它了解對不同詞語的反應,壹旦它的詞庫積累到足夠多,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具有了自己的‘思維’。雖然虛擬的陪聊機器人看起來很小兒科,但我認為這是壹個預示,網絡技術遲早會和機器人技術結合起來,那時機器人就等於具有了無窮的學習能力。這樣的機器人壹旦被別有用心的人感染了病毒,後果將不堪設想。”  上述機器人可能對人造成的傷害和機器人三定律也並不矛盾,“機器人三定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不受傷害,但阿西莫夫在小說中也探討了在不違反三定律的前提下傷害人類的可能性。譬如在兩個人互相造成傷害時,機器人不能任人受到傷害而無所作為,但是這會造成對另壹個人的傷害,在壹些小說中這造成了機器人的自毀。如果病毒能夠修改機器人的程序使之錯亂,混淆機器人的判斷,未必不會對機器人三定律造成挑戰。  因此,目前已有專家指出,如果人類制造出的機器人可能出現不受人控制的局面,就有可能形成新的族群。這並非悲觀者的偏見,韓國已經擬訂了機器人法,專門就人與機器人的關系進行了法律上的規定。實際上,在日本已經有了針對機器人的法律,即:《下壹代機器人安全問題指導方針(草案)》,該文件是為了保護人類在使用機器人過程中不被傷害。而韓國擬出臺的法律主要內容是:確保人類對機器人的控制、保護機器人獲得的數據,並防止違法使用機器人,並準備將道德標準裝入計算機程序,以防止人類虐待機器人。  業內人士指出,替機器人立法的問題雖然有點早,但不可否認是壹個前瞻性的問題。人類應該想法保護自己,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也要防止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而機器人和人壹樣同時成為法律保護的對象,這在機器人發展史上是壹次巨大變化。  鏈接  機器人的分類  機器人按功能可以有如下的分類:操作機器人——有用於移動和/或操作的控制器的執行機構,由操作人員遙控的機器人;順序控制機器人——按照給出的信息順序操作的機器人;示教再現機器人——在操作控制下對機器人進行運動示教,然後可重復進行操作的機器人;數控機器人——依照輸入的數字信息或程序(而不是通過運動示教)來進行操作的機器人;智能機器人——通過人工智能決定自己動作的機器人。  機器人三定律  機器人三定律是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在他的大量機器人相關作品中為機器人設定的行為準則:第壹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或任人受到傷害而無所作為;第二定律,機器人應服從人的壹切命令,但命令與第壹定律相抵觸時例外;第三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但不得與第壹、第二定律相抵觸。機器人被設計為遵守這些準則,違反準則會導致機器人受到不可恢復的心理損壞。  在科幻小說中機器人普遍遵守這三條定律。在現實中“三定律”成為機械倫理學的基礎,目前的機械制造業都遵循這三條定律。但是,截至2005年,三定律在現實機器人工業中仍然沒有應用。目前很多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專家也認同這個準則,隨著技術的發展,三定律可能成為未來機器人的安全準則。

  • 上一篇:時間繼電器怎麽接?
  • 下一篇:幫忙看看C++程序該如何設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