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日本航天完成黑科技測試,除了太空機械臂,它還有太空機械手?

日本航天完成黑科技測試,除了太空機械臂,它還有太空機械手?

說到太空機械臂,大家立刻就會想到咱們“天和”核心艙的“大臂”,以及國際空間站的“加拿大臂2”,還有前不久隨俄羅斯“科學”號實驗艙上天的歐洲機械臂ERA。明年我國“問天”號實驗艙還會帶上去壹個“小臂”,這些都是七自由度太空機械臂,除了“加拿大臂2”是沿著桁架直線移動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爬行。

可能還有人知道國際空間站日本“希望”號實驗艙外也有壹個固定式機械臂,它與美國航天飛機上安裝的固定式“加拿大臂”比較類似。另外,俄羅斯“黎明”號對接艙外,乃至當年的“和平”號空間站上,都裝有伸縮式“太空吊車”。

可是,前面說到的這些,僅是太空機械臂中的壹個分類,其實在這個龐大的家族中,還有壹種小型太空機械臂,更接近於人手的靈活程度,所以叫“太空機械手”,比如日本太空初創企業Gitai剛剛在國際空間站完成功能演示的S1機械手。

與抓捕飛船進行對接、輔助宇航員進行太空行走的大型艙外機械臂不同,太空機械手主要幹維修空間站的工作,比如日本Gitai S1機械手在這次演示中,測試了操作電纜和開關,組裝結構和面板兩項功能,都是十分精細的操作,據說它的靈活程度還只開到了7級,最高為9級。

而日本機械手目前的功能演示,只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壹個商業充氣艙內進行的,下壹步將在艙外進行測試,其目標是部分取代宇航員的工作,減少太空行走艙外作業,未來甚至準備為月球、火星基地提供服務。另外,目前測試的S1還只是壹個單機械手,Gitai的最終形態是壹個擁有四個手臂的太空機器人,不管是否適用,反正日本是跟人形機器人杠上了,就算點錯了 科技 樹也在所不惜。

值得壹提的是,我國早在2016年到2019年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階段,就在軌測試了類似的太空機械手,它與現在的“天和”核心艙外的太空機械臂完全不同,真的是模擬人的手臂,有3個關節系統,甚至還有5根手指。當然,如果需要,也可以換成其他的末端執行器。

不過,中日都並非最早搞太空機械手的,在國際空間站艙外,自2008年3月開始,就有壹個專用靈巧機械手Dextre,又叫“加拿大手”,它與“加拿大臂2”配合使用,就像手指和手臂壹樣,能夠進行毫米級的操作,比如擰螺絲,剝電線。但Dextre唯壹的問題是太大了,只能在艙外使用,而且必須與“加拿大臂2”合體,才能發揮作用。

而我國正在研制的“太空蜘蛛”,可以看作是壹種更為靈活的Dextre,它既可以跟機械臂合作,從貨運飛船中吊取零配件,又可以單獨活動,像蜘蛛壹樣爬到航天器上進行在軌組裝,精度達到0.015毫米,據說它將應用在我國“韋伯”PLUS空間望遠鏡上。

前面提到的所有這壹切,都只是為了壹個目標,即打造無人化的空間站和外星基地。雖然現在的近地軌道空間站,壹直有人長期駐守,但是未來的月球軌道空間站、月面基地、火星軌道空間站、火星基地、甚至拉格朗日點空間站,由於距離過於遙遠,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無人值守狀態,就要求各種大小機械臂、機械手、機器人能夠自行完成維護和保養工作,具備高度的自動化、智能化,所以這是人類走向星辰大海壹項必不可少的技術。

  • 上一篇:廈門大學英語怎麽說
  • 下一篇:ADO是微軟基於COM的數據訪問組件,如何理解?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