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原理,形成條件,特點,影響(從地理角度來,不要百度上特別詳細的復制來,謝謝!)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原理,形成條件,特點,影響(從地理角度來,不要百度上特別詳細的復制來,謝謝!)

可溶性巖石

喀斯特地貌巖石

溶性巖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裏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鹵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特的溶洞。

喀斯特

景觀。從溶解度上看,

鹵化鹽巖

>硫酸鹽巖> 碳酸鹽巖;由於碳酸鹽巖種類較多,其各類巖石溶解度隨著難溶性雜質的多少而定,石灰巖> 白雲巖> 泥灰巖。從巖石結構分析,結晶質巖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巖比不等粒巖溶解度要小。

巖石透水性

巖石具有壹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流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

喀斯特地貌巖石

。巖石裂隙越大,巖石的透水性越強,巖溶作用越顯著。在溶洞中,巖溶作用愈強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發育越完整,並且形成壹個不斷擴大的循環網。

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蝕作用

水的溶蝕能力來源於二氧化碳(CO2)與水結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大氣流動、有機物在水中的腐蝕和礦物風化。下面幾個化學方程式反映了巖溶作用的進行:

H2O + CO2==H2CO3;

H2CO3==HCO3--+H+(第壹步:形成碳酸和碳酸根離子)

H++ CaCO3==HCO3-+ Ca2+(第二步:H+與CaCO3反應生成HCO3-,從而使CaCO3溶解)

這幾步反應在大自然間是十分復雜的過程,因為溫度,氣壓,生物,土壤等許多自然條件制約著反應的進行,並且這些反應都是可逆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應向右進行,就有利於CaCO3的分解;巖溶作用進行比較容易,反之則不利於巖溶作用。

2.流水的流動作用

流動的水溶蝕性更強烈壹些,這是為什麽?因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時的補充,水的溶蝕作用才能順利進行,水的溶蝕能力才得以鞏固加強。同時,流動的水帶動河底砂礫對巖石進行機械侵蝕,這樣更有利於巖溶作用的深入。

氣候影響

比如我國西南地區氣候濕潤,降水量大,地表徑流相對穩定,流水下滲作用連續,並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補充。因此巖溶作用得以延續進行。

5假喀斯特編輯由其他不同成因而產生形態上類似喀斯特的現象,統稱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黃土和粘土喀斯特、熱融喀斯特和火山巖區的熔巖喀斯特等。它們不是由可溶性巖石所構成,在本質上不同於喀斯特。

6研究歷史編輯我國喀斯特現象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約300多年前徐宏祖(霞客)已專門研究並記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與洞穴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特別受巖性為主的地質背景及氣候為主導的地理環境的控制。其基本類型,按巖性分為碳酸鹽巖喀斯特、石膏和鹽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為裸露型、覆蓋型和埋藏型喀斯特;按發育程度分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氣候地貌帶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喀斯特;按垂直動力帶分為滲流(充氣)帶、淺潛水(飽水)帶和深部喀斯特。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於它不僅有地表的,且有與其成因聯系的地下喀斯特形態——洞穴。

喀斯特地表形態類型屬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殘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負地形主要類型有落水洞、鬥淋、豎井、盲谷、幹谷、喀斯特窪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嶂谷(峽谷)、溶溝與溶隙等。地表正、負地形間及地表與地下喀斯特類型間常有成因聯系,構成壹定的地貌組合。喀斯特孤峰、殘丘和喀斯特平原常構成壹組合類型。喀斯特豎井即為地表落水洞和地下喀斯特系統水力聯系的垂直通道。喀斯特地貌是長期發育的產物,其演化模式在侵蝕循環學說的影響下,從早期格朗德(A.Grund)、

喀斯特地貌

雅庫斯(L.Jakucs)和威廉姆斯(P.W.Williams)的模式,基本為定性3~4階段模式。

自1972年史密斯(D.I.Smith)等提出外成喀斯特地貌演化數學模型後,用數學方法建立喀斯特地貌發育與動力、形態因素的數學模型正在發展。如1988年懷特(W.B.White)又提出喀斯特地形發育速率過程模型。全球碳酸鹽巖占大陸殼11%。中國僅裸露型喀斯特即約90萬公裏以上,為喀斯特分布最廣、類型最全的國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區域經濟開發和工程建設的問題也很突出。如幹谷是壹種因侵蝕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轉為地下河,遺留幹涸的滲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劃為懸托谷,壹般不宜建水庫,即使建庫也要采取鋪蓋和帷幕灌漿防滲措施。喀斯特地貌因形態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壹些洞穴空氣和水的特性與有益成分而成為旅遊資源。如中國桂林山水、雲南路南石林等。

7研究意義編輯喀斯特研究在理論和生產實踐上都有重要意義。喀斯特地區有許多不利於生產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預防,也有大量有利於生產的因素可以開發利用。在水庫大壩選址時應盡量避免斷層、破碎帶、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礦泉、溫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氣體,有醫療價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種沈積礦產較為豐富,古喀斯特潛山是良好的儲油氣構造。

喀斯特地區的奇峰異洞、明暗相間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遊資源。如湖南張家界桑植縣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學會會員洞,堪稱亞洲第壹洞、黃龍洞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首批國家5A級旅遊區張家界武陵源的組成部分,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約占全市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廣西的桂林山水、雲南的路南石林等馳名中外。喀斯特地貌由於其獨特的地貌特征,經常容易“產出”類型各異的風景區。例如,貴州龍宮、織金洞等。

8地貌分類編輯按出露條件,喀斯特地貌可劃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這三種。

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幹旱區喀斯特五種。

按巖性分為:石灰巖喀斯特、白雲巖喀斯特、石膏喀斯特、鹽喀斯特四種。

9我國分布編輯中國分布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的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為91~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占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壹;西藏和北方壹些地區也有分布。廣西境內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喀斯特,貴州、雲南、西藏多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雲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區。 [1]

石林風光(20張)喀斯特地形地貌除了桂林和雲南,九寨溝這些舉世聞名的喀斯特地貌以外,在中國的華東地區(包括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和上海六省市),雖然出露地表的石灰巖僅占本區總面積的4.06%(27900平方公裏),但仍然發育有形態各異的喀斯特地貌。在蘇北、皖北地區發育著相對高度100-150米左右,頂部渾圓的喀斯特丘陵;江西萍鄉-宜春壹帶出現了具***同基座的短錐狀峰叢;浙江天目山及皖南、贛北則為有少量溶洞的喀斯特化山地;喀斯特發育最為強烈的是福建西南部的龍巖、三明地區,不光有類峰林、峰丘、溶鬥等還有長達數百米的喀斯特地下河。

在中國長江流域的十五個省及自治區內,四川省的石灰巖出露面積達128062平方公裏,遠遠大於其它地區。湖北宜昌以西發育的喀斯特分布廣、形態齊全,且景觀絢麗。在雲貴高原、鄂西、湘中、湘西及桂東北以喀斯特谷(盆)地為主。高山喀斯特則主要分布在川西、藏東高原及河源地區的橫斷山脈,在寒凍風化和冰源冰川的影響下,石灰巖的喀斯特作用微弱,地表景觀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多為海拔4000-6000米的高山地,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盆地的周緣,即秦嶺、岷山、龍門山、大涼山、錦屏山、五蓮峰壹帶,大多為3500米以上的常態山地地貌,喀斯特景觀僅出現在巖性有利的部位,為峰叢、峽谷的組合形態;在山間窪地處有大型洞穴和地下暗河出露;山原喀斯特的平均海拔為1000-1500米,分布在黔東北、鄂西、湘西、川東等地,長期的濕熱氣候和新生代以來的新構造運動使這壹帶的喀斯特發育得範圍廣、形態齊全,既有峰林喀斯特景觀,又有峰叢峽谷和嶺脊槽谷;海拔300-800米的峰林喀斯特廣泛分布於湘南、桂東北壹帶,位於南嶺山地西部,尤以桂林地區的峰林地貌為代表。那裏的群峰挺拔,峰叢林立,豐姿多態的喀斯特星羅棋布,地下洞系密集交織,洞中琳瑯滿目的石鐘乳、石筍、石簾、石幔、石瀑布、石葡萄、石花和流水潺潺與地表的秀麗山林交相輝映,構成了祖國大地上“奇峰、奇洞、美石”的奇葩。

中國東北地區的地質和地理條件不利喀斯特地貌的發育,但那裏分布面積達70920平方公裏的石灰巖是喀斯特發育的基礎。在東北南部壹些地區,由於氣溫、降雨、巖性、海平面的升降及海浪作用等條件,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濱還喀斯特地貌景觀。在遼東半島南端的海濱地區,還可見到約10米高的成群叢狀分布的石芽,也是喀斯特作用的產物。

橫亙中國西部的昆侖山東西綿延2500公裏,經過科學工作者的多年考察,在東昆侖山無法形成的大面積古喀斯特地貌。據考證,這是當年隨青藏高原強烈擡升而產生增熱效應和印度洋季風對這壹地區影響的產物。雖然後期強烈的地質構造運動和嚴寒冰凍氣候大大地改造和破壞了這些古喀斯特地貌,但在海拔4700-5300米的山地上部和4300-4800米的下部,早,晚兩期的古喀斯特峰林、石芽、溶洞、溶蝕裂隙等依然清晰可見,它們與本區南部藏被唐古拉山的古喀斯特地貌遙相呼應,成為大地滄海桑田、天翻地覆巨變的歷史見證。

  • 上一篇:switch修改存檔
  • 下一篇:初中畢業學什麽技術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