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第七課 張中行:紅樓散記

第七課 張中行:紅樓散記

民國年間,北京大學有三個院:壹院是文學院,即有名的紅樓,在紫禁城神武門(北門)以東漢花園(沙灘的東部)。二院是理學院,在景山之東馬神廟(後改名景山東街)路北,這是北京大學的老居址,京師大學堂所在地。三院是法學院(後期移壹院),在壹院之南北河沿路西。紅樓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四層的磚木結構,坐北向南壹個橫長條。民國初年建造時候,是想用作宿舍的,建成之後用作文科教室。文科,而且是教室,於是許多與文有關的知名人士就不能不到這裏來進進出出。其中最為大家所稱道的當然是蔡元培校長,其余如劉師培、陳獨秀、辜鴻銘、胡適等,就幾乎數不清了。人多,活動多,值得說說的自然就隨著多起來。為了把亂絲理出個頭緒,要分類。其中的壹類是課堂的隨隨便便。

壹般人談起北京大學就想到蔡元培校長,談起蔡元培校長就想到他開創的風氣;;兼容並包和學術自由。這風氣表現在各個方面,或者說無孔不入,這孔自然不能不包括課堂。課堂,由宗周的國子學到清末的三味書屋,規矩都是嚴格的。北京大學的課堂卻不然,雖然規定並不這樣說,事實上總是可以隨隨便便。這說得鮮明壹些是:不應該來上課的卻可以每課必到,應該來上課的卻可以經常不到。

先說不應該上課而上課的情況。這出於幾方面的因緣和合。北京大學不乏名教授,所講雖然未必都是發前人之所未發,卻是名聲在外。這是壹方面。有些年輕人在沙灘壹帶流浪,沒有上學而同樣願意求學,還有些人,上了學而學校是不入流的,也願意買硬席票而坐軟席車,於是都踴躍地來旁聽。這也是壹個方面。還有壹個方面是北京大學課堂的慣例:來者不拒,去者不追。且說我剛入學的時候,首先感到奇怪的是同學間的隔膜。同坐壹堂,摩肩碰肘,卻很少交談,甚至相視而笑的情況也很少。這由心理方面說恐怕是,都自以為有壹套,因而目中無人。但這就給旁聽者創造了大方便,因為都漠不相關,所以非本班的人進來入座,就不會有人看,更不會有人盤查,常有這樣的情況,壹個學期,上課常常在壹起,比如說十幾個人,其中哪些是選課的,哪些是旁聽的,不知道;哪些是本校的,哪些不是,也不知道。這模模胡胡,有時必須水落石出,就會近於笑談。比如劉半農先生開“古聲律學”的課,每次上課有十幾個人,到期考才知道選課的只有我壹個人。還有壹次,聽說是法文課,上課的每次有五六個人,到期考卻沒有壹個人參加。教師當然很惱火,問管註冊的,原來是只壹個人選。後來退了,管註冊的人忘記註銷,所以便宜了旁聽的。

再說應該上課而不上課的情況。據我所知,上課時間不上課,去逛大街或看電影的,像是很少。不上有種種原因或種種想法。比如有的課不值得聽,如“黨義”;有的課,上課所講與講義所寫無大差別,可以不重復;有的課,內容不深,自己所知已經不步;等等。這類不上課的人,上課時間多半在圖書館,目的是過屠門而大嚼。因為這樣,所以常常不上課的人,也許是成績比較好的;在教授壹面,也就會有反常的反應,對於常上課的是親近,對於不常上課的是敬畏。不常上課,有曠課的處罰問題,學校規定,曠課壹半以上不能參加期考,不考不能得學分,學分不夠不能畢業。怎麽辦?辦法是求管點名(進課堂看坐位號,空位畫壹次缺課)的盛先生擦去幾次。學生不上課,鉆圖書館,這情況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盛先生總是慨然應允。

這種課堂的隨隨便便,在校外曾引來不很客氣的評論,比如,北京大學是把後門的門檻鋸下來,加在前門的門檻上,就是壹種。這評論的意思是,進門很難;但只要能進去,混混就可以畢業,因為後門沒有門檻阻擋了。其實,至少就我親身所體驗,是進門以後,並沒有很多混混過去的自由,因為有無形又不成文的大法管轄著,這就是學術空氣。說是空氣,無聲無臭,卻很厲害。比如說,許多學問有大成就的人都是藍布長衫,學生,即使很有錢,也不敢西服革履,因為壹對照,更慚愧。其他學問大事就更不用說了。

時間不很長,我離開這個隨隨便便的環境。又不久,國土被侵占,學校遷往西南,同清華、南開合夥過日子去了。壹晃過了十年光景,學校返回舊居,壹切支離破碎。我有時想到紅樓的昔日,舊的風氣還會有壹些嗎?記得是壹九四七年或壹九四八年,老友曹君來串門,說梁思成在北大講中國建築史,每次放映幻燈片,很有意思,他聽了幾次。下次是最後壹次,講雜建築,應該去聽聽。到時候,我們去了。講的是花園、橋、塔等等,記得幻燈片裏有蘇州木瀆鎮的某花園,小巧曲折,很美。兩小時,講完了,梁先生說:“課講完了,為了應酬公事,還得考壹考吧?諸位說說怎麽考好?”聽課的有近二十人,沒有壹個答話。梁先生又說:“反正是應酬公事,怎麽樣都可以,說說吧。”還是沒有人答話。梁先生像是恍然大悟,於是說:“那就先看看有幾位是選課的吧,請選課的舉手。”沒有壹個人舉手。梁先生笑了,說:“原來諸位都是旁聽的,謝謝諸位捧場。”說著,向講臺下作壹個大揖。聽講的人報之以微笑,而散。我走出來,想到北京大學未改舊家風。心裏覺得安慰。

點滴壹談的是紅樓散漫的壹面。還有嚴正的壹面,也應該談談。不記得是哪位先生了,上課鼓勵學生要有求真精神,引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改變業師柏拉圖學說的故事,有人責問他不該這樣做,他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紅樓裏就是提倡這種精神,也就真充滿這種空氣。這類故事很不少,說幾件還記得的。

先說壹件非親歷的。我到北京大學是三十年代初,其時古文家劉師培和今文家崔適已經下世十年左右。聽老字號的人說,他們二位的校內住所恰好對門,自然要朝夕相見,每次見面都是恭敬客氣,互稱某先生,同時伴以壹鞠躬;可是上課之後就完全變了樣,總要攻擊對方荒謬,毫不留情。崔有著作,《史記探原》和《春秋復始》都有北京大學講義本,劉著作更多,早逝之後刊為《劉申叔先生遺書》,可見都是忠於自己的所信,當仁不讓的。

三十年代初,還是疑古考古風很盛的時候;同是考,又有從舊和革新之別。胡適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在學校講中國哲學史,自然也是上卷。順便說個笑話,胡還寫過《白話文學史》,也是只有上卷,所以有人戲稱之為“上卷博士”。言歸正傳,錢賓四(穆)其時已經寫完《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並準備印《老子辨》。兩個人都不能不處理《老子》。這個問題很復雜,提要言之,書的《老子》,人的“老子”,究竟是什麽時代的?胡從舊,二“老”就年高了,高到春秋晚年,略早於孔子;錢破舊,二“老”成為年輕人,晚到戰國,略早於韓非。胡書早出,自然按兵不動,於是錢起兵而攻之,胡不舉白旗,錢很氣憤,壹次相遇於教授會(現在名教研室或教員體息室),錢說:“胡先生,《老子》年代晚,證據確鑿,妳不要再堅持了。”胡答:“錢先生,妳舉的證據還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能使我心服,我連我的老子也不要了。”這次激烈的爭執以壹笑結束。

爭執也有不這樣輕松的。也是反胡,戈矛不是來自革新的壹面,而是來自更守舊的壹面。那是林公鐸(損),人有些才氣,讀書不少,長於記誦,二十幾歲就到北京大學國文系任教授。壹個熟於子曰詩雲而不識abcd的人,不贊成白話是可以理解的。他不像林琴南,公開寫信反對;但又不能唾面自幹,於是把滿腹怨氣發泄在課堂上。壹次,忘記是講什麽課了,他照例是喝完半瓶葡萄酒,紅著面孔走上講臺。張口第壹句就責罵胡適怎樣不通,因為讀不懂古文,所以主張用新式標點。列舉標點的荒唐,其中之壹是在人名左側打壹個杠子(案即專名號),“這成什麽話!”接著說,有壹次他看到胡適寫的什麽,裏面寫到他,旁邊有個杠子,把他氣壞了;往下看,有胡適自己的名字,旁邊也有個杠子,他的氣才消了些。講臺下大笑。他像是滿足了,這場缺席判決就這樣結束。

教師之間如此。教師學生之間也是如此,舉兩件為例。壹次是青年教師俞平伯講古詩,蔡邕所作《飲馬長城窟行》,其中有“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兩句,俞說:“知就是不知。”壹個同學站起來說:“俞先生,妳這樣講有根據嗎?”俞說:“古書這種反訓不少。”接著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出六七種。提問的同學說:“對。”坐下。另壹次是胡適之講課,提到某壹種小說,他說:“可惜向來沒有人說過作者是誰。”壹個同學張君,後來成為史學家的,站起來說,有人說過,見什麽叢書裏的什麽書。胡很驚訝,也很高興,以後上課,逢人便說:“北大真不愧為北大。”

這種站起來提問或反駁的舉動,有時還會有不禮貌的。如有那麽壹次,是關於佛學某問題的討論會,胡適發言比較長,正在講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壹個姓韓的同學氣沖沖地站起來說:“胡先生,妳不要講了,妳說的都是外行話。”胡說:“我這方面確是很不行。不過,叫我講完了可以嗎?”在場的人都說,當然要講完。因為這是紅樓的傳統,堅持己見,也容許別人堅持己見。根究起來,韓君的主張是外道,所以被否決。

這種堅持已見的風氣,有時也會引來小麻煩。據說是對於講課中涉及的某學術問題,某教授和某同學意見相反。這只要能夠相互容忍也就罷了;偏偏是互不相讓,爭論起來無盡無休。這樣延續到學期終了,不知教授是有意為難還是選取重點,考題就正好出了這壹個。這位同學自然要言己之所信。教授閱卷,自然認為錯誤,於是評為不及格。照規定,不及格,下學期開學之後要補考,考卷上照例蓋壹長條印章,上寫:註意,六十七分及格。因為照規定,補考分數要打九折,記入學分冊,評六十七分,九折得六十分多壹點,勉強及格。且說這次補考,也許為了表示決不讓步吧,教授出題,仍是原樣。那位同學也不讓步,答卷也仍是原樣。評分,寫六十,打折扣,自然不及格。還要補考,仍舊是雙方都不讓步,評分又是六十。但這壹次算及了格,問為什麽。說是規定只說補考打九折,沒有說再補考還要打九折,所以不打折扣。這位教授違背了紅樓精神,於是以失敗告終。

文章的選材和脈絡

選材選擇適用的材料或素材。選取適用的材料。就是在文章寫作中,按照壹定的寫作意圖對所占有的材料進行鑒別、剪裁的過程。它是在積累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的,已經進入了文章的構思階段。

選材的原則有三條:

壹、要圍繞寫作意圖材選;

二、要選擇新穎,生動的材料;

三、要選擇典型的材料。

  • 上一篇:不為物使寫作文
  • 下一篇:CDR開業盛典海報如何設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