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論《創業史》的藝術特點

論《創業史》的藝術特點

《創業史》是壹部探索中國農民歷史命運和生活道路的長篇小說。它落筆於1929年,陜西大旱,關中地區餓殍遍野。坐落於渭河南側的下堡村,湧來無數災民,蛤蟆灘佃農梁三從中帶四壹個拖帶小孩的寡婦,偶合成家。從此,梁三繼承父輩遺願,決心創立家業。他租種田地,拼命苦幹10年,結果壹身重病,創業失敗。漸漸長大的養子梁生寶,又繼承梁三之誌,繼續創立家業,但地租沈重,兵荒馬亂,又宣告了他們創業的幻想破滅。

解放後,梁家分得土地和農具,梁三老漢猛然挺直彎曲多年的腰桿,梁生寶入了黨,父子重新燃起創業之火。但梁三老漢只想蓋壹幢三合頭瓦房院,做瓦房院的長者。梁生寶卻熱心組織互助組,帶領貧雇農***同富裕,這使梁三傷心,父子產生矛盾。為了與困難戶壹道度過春荒,實現壹年兩熟的種植計劃,梁生寶奔波百裏,省吃儉用,引進高產稻種,率領組員進秦嶺割竹子,紮掃帚換錢買糧。與此同時,姚士傑、郭世富等不擇手段分裂梁生寶互助組,使其原來的八戶剩下三戶。郭振山也組織富裕戶成立壹個互助組,與梁生寶比試高低。梁生寶互助組進山割竹子、實行新法育秧,都獲得成功,用實績顯示了團結互助的優越性,打擊了姚士傑、郭世富、郭振山的囂張氣焰,教育了梁三老漢等人,吸引村民加入了新成立的燈塔農業生產合作社,寫下了壹部集體化的創業史。

作者以強烈的歷史意識和真誠的階級意識,通過描寫梁家父子兩代人不同的創業道路及其結局,概括了中國農民的生活歷程,反映了他們要求改變苦難命運的強烈願望,指出只有在***產黨領導下,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走***同富裕的集體化道路,翻身解放後的農民才能開始真正的"創業史"。穿過歷史的霧靄,如今我們來重新審視這部作品時,也不能不看到農業合作化給中國農業生產力帶來的某些弊端,以及給中國農民心理帶來的創痛。作為受著時代局限的作家是難以超越歷史困囿的,但是,從作品中透露出來的平民本位意識和對生活現實的真誠感,卻是壹個作家的難能可貴之處。

《創業史》在探索農民歷史命運和生活道路的同時,還描寫了合作化前後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與尖銳激烈的矛盾鬥爭,試圖反映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復雜過程,其基本內容是遵循對現實生活的真實摹寫原則的。小說圍繞四條線索展開了50年代前期農村廣闊的生活與鬥爭的畫面。壹是梁三老漢、王二直杠等貧苦農民,迷戀舊時代的創業道路,企圖依賴傳統的生產方式發家致富,而與互助合作運動格格不入。二是富裕中農郭世富,憑借優厚的經濟實力,與互助組公開較量,頑固維護私有制,幻想再度雇工剝削。三是富農姚士傑,刻骨仇恨新社會,暗中施展陰謀,妄圖扼殺互助組,實行階級報復。四是黨員、村代表主任郭振山,熱衷個人發家,幕後支持互助組的反對勢力,曲線幹擾、抵制互助合作運動。這四種力量自覺不自覺地相互交織、糾合,阻礙著合作化運動。然而,梁生寶、高增福等積極分子,依靠集體力量沖破重圍,最終使蛤蟆灘農民放棄私有制,接受公有制,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在所有的矛盾鬥爭和各種人物關系中,梁生寶始終處於軸心位置。這是壹個50年代農村社會主義創業者的英維形象。作為世代貧窮的農民的兒子,他從父輩血脈中繼承了與窮苦命運抗爭的進取精神,而父輩慘敗的事實和個人受窮的生活經歷,使他很快接受黨的教育。質樸的進取精神,在他身上升華為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它主導人物的全部行動,支配梁生寶拋棄個人的壹切,把肉體與靈魂毫無保留地獻給集體事業。他渴望走***同富裕的道路,謀求全體農民的幸福,刨社會主義大業,這是梁生寶思想性格的核心,也是區別於以梁三老漢為代表的老壹代創業者的本質所在。小說緊緊圍繞這壹性格核心,對人物進行了多側面的刻畫。在創業過程中.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因難與阻力,不管是社會的,還是自然的,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助,不管是公開的較量,還是隱蔽的破壞幹擾.他始終毫不動搖,壹往無前,表現了"黨的忠實兒子"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品質,反映了創業者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外出買稻種、推廣新法育秧、進山砍竹子等情節.表現了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務實作風。吸收白占魁入組,耐心幫助繼父梁三老漢,正確處理與郭振山的矛盾,又表現了他的忠厚、善良、真誠、淳樸性格。總之,這是壹個完全擺脫了小生產者私有觀念羈絆的新人形象,在他身上體現了作家的社會政治理想和美學觀念。現在貫穿小說的主要事件已經成為可以檢討的歷史陳跡,作品中反映的那壹段生活由於種種原因,暴露出某些政治上的偏誤,梁生寶的形象帶有明顯的英雄化、理想化傾向,但那個時代作家對藝術追求和對生活的虔誠與執著,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梁三老漢是《創業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國老壹代農民的典型。在舊社會他經歷了發家成夢的辛酸史,解放後他憑直覺感激新社會給他帶來新的希望,但這希望僅僅是做壹個"三合頭瓦房院的長者"。作為背負著幾千年私有觀念的小生產者,他傾向於個人發家致富。當梁生寶不願聽從他的安排而組織起互助組時,他便自發地反對集體事業,同妻子大吵,發泄對兒子的不滿,暴露了自私、落後、狹隘、保守的小生產者意識。同時.他又具有普通農民勤勞、善良、樸實的品質。土地的獲得,痛苦的回憶,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寶及其所從事的事業。如他時刻關註互助組的命運,為進山割竹子的梁生寶擔心,幾次偷看新法育秧,對梁大老漢和王瞎子退出互助組沒有好感,等等,反映了梁三老漢壹方面不滿意梁生寶,壹方面又希望梁生寶成功,內心深處充滿矛盾,其性格具有明顯的兩重性,是壹位動搖於集體致富與個人發家兩條道路中間的人物。從這個形象的塑造中,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壹個真正的中國農民性格的本質內容。經三老漢精神世界的復雜性,是老壹代中國農民的藝術寫照,具有典型意義。蛤蟆灘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傑、郭振山,也是性格鮮明、各具特色的形象。他們都反對互助合作,自覺地維護私有制,熱衷於個人發家致富,與梁生寶所代表的社會主義方向尖銳對立,但所采用的手段、方式又互不相同。郭世富公開對抗,為新瓦房上梁大擺慶祝宴席,八面威風,神氣活現,善於進行"合法鬥爭"。姚士傑表面老實,暗施陰謀,詭計多端,心狠手辣,慣於背地較量。郭振山身為***產黨員、村代表主任,卻處處阻撓合作化的事業,背離為人民謀利益的宗旨,利用郭世富曲折幹擾互助合作,既善於隱蔽,又鋒芒畢露。這些形象的成功塑造,也顯示了《創業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藝術成就。

將宏大的結構與精細的描寫、心理的刻畫與哲理性的議論相結合,是《創業史》顯著的藝術特色。作家試圖站在歷史高度,探索中國農民的歷史命運,概括中國農民的生活道路,繪制50年代前期農村生活的全景,使作品氣勢磅礴,構架宏偉。而在具體展開生活畫面,刻畫梁生寶、梁三老漢、"三大能人"等人物形象時,又能夠做到精細入微。尤其是對人物心理流程的狀寫,常常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在進行歷史概括和精細描寫時,作者又甚於將自己的情感,對事物的評價,對生活的認識,對人物的剖析,化為哲理性的議論,或者融化於情節之中,或者直接站出來面對作品中的人物和讀者抒情議理,表明作家鮮明的傾向性。

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也是《創業史》顯著的藝術特色。小說創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他們代表了當時農村各個階級、階層的思想、心理、政治態度和經濟狀況。對於這些人物,作者堅持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各自的鮮明個性。在眾多對比中,又以梁生寶為主體,與梁三老漢、高增福以及郭振山等"三大能人"形成對比。同時,這些人物相互之間、每個人物的前後變化.又形成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人物的立體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5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革命中社會的、思想的和心理的變化過程。

按照柳青的創作計劃,《創業史》全書***分四部。第壹部寫互助組階段,第二部寫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鞏固和發展,第三部寫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第四部寫全民整風和大躍進,直至農村人民公社建立。但整個計劃未能實現,作者便去世了。就已經問世的前兩部而言,從第壹部開始,便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這主要是以社會政治運動的全過程作為小說的描寫線索,在反映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革命,強調社會主義方向時,過分誇大農村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鬥爭,簡單化地用階級分析的理論和方法配置人物。處理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矛盾沖突,把新中國成立初期壹般貧苦農民勞動致富的要求,壹概當作資本主義傾向加以批判;對富裕中農的描寫,過分強調他們自私、落後的壹面;對富農的描寫,在批判的同時忽視了他們可能改造的另壹面。這些既是《創業史》不可逾越的歷史局限,又是時代所留下的"左" 的印記。

  • 上一篇:《小王子》的作者和譯者分別是誰?
  • 下一篇:美國大學本科申請如何選校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