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有哪些?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有哪些?

壹、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浩瀚的佛教經典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故事為文學作品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像文殊問疾,拈花微笑都成為了中國文學作品的素材。而有的則成為現在耳熟能詳的成語:聚沙成塔、刀頭舐蜜等。

以題材而論,歷代描寫佛教的詩文不計其數,這些詩贊美佛寺風光,歌頌僧俗有宜,有不少寫得相當精彩和生。唐宋以來,名僧的社會地位很高,文人紛紛為他們樹碑立傳,留下許多滲透佛理的散文。以藝術風格而論,般若和禪宗思想使文學界形成壹種清淡悠遠的藝術流派。詩人王維、韋應物奉佛最盛,王維大約在四十歲以後就開始過著壹種亦官亦隱的生活,最初隱居終南別業,後在宋之問的別墅,優閑自在,吃齋奉佛,更被最後世尊為“詩佛”。以創作隊伍而論,在中國文學史上出現了不少和尚詩人,史書上稱作“詩僧”。著名的如寒山、皎然、文瑩、蘇曼殊等等都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壹定的地位。

二、佛教對中國書法、繪畫和雕塑的影響

正如詩歌與佛教有著密切的聯系壹樣,中國古代的書法、繪畫和雕刻藝術與佛教也有不解之緣。

歷代書法家中,不少高手出自釋門,如狂草懷素,“退筆成冢”的智永,唐草無出其右的懷仁,工草隸的貫休等;更有書法名家深受佛教影響,如王羲之等,單是佛理便對中國書法產生了深刻內在的影響。人們知道,佛法雖廣,其要者無出於戒、定、慧三學。夫戒者,主要是收束身心;定者,則在專誌凝神;而般若智慧,則使人窮妙極巧。此三者均與書法之道相通。其中,尤以禪定之功與書法之道最為密切。 “書聖”王羲之說:“夫欲書者,先凝神靜思,預想字形,令意在筆前,然後作字。”這般議論,正是深契佛家禪觀之旨,可見佛理與書道實多有相通之處。

佛教傳入中國後,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藝術也跟著傳入。人們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藝術主要就是石窟壁畫和雕塑,以犍陀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壹帶)和阿旃陀(在今印度德幹高原)石窟藝術為代表,均為公元前壹世紀的作品,前者以雕塑著稱,後者以壁畫聞名。中國的石窟藝術是它們的繼承和發展。其影響路線,就是我們常說的“絲綢之路”。但中原地區的石窟雕塑,則逐漸吸收和融合中國藝術的風格,造象也模擬了中國人的形象,當然也保留了印度雕塑世藝術的某些特點。以佛教為內容的宗教壁畫大大發達起來,出現了象吳道子著名的宗教畫家。在表現手法上,釋迦牟尼在印度的生活,加入了中國傳統的亭臺樓閣下,使中國人在感覺上更為接近和親切。

佛教中的動人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們繪畫的題材,曹不興、顧愷之、吳道子等歷代著名畫家皆以擅長佛畫而傳世。上文提到的“詩佛”王維也是擅長佛畫的代表文人之壹,他們這壹派的文人畫盛行寫意之風,也與禪宗思想有關。

三、佛教對中國語言的影響

佛教的流傳,使佛語、佛教、佛偈大量滲入社會生活並失去了佛教含義而具有了社會含義,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俗語、諺語和慣用語。如“壹塵不染”,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如果在修行時能擯除壹切雜念,...

  • 上一篇:雇傭材料模板
  • 下一篇:酒不醉人人自醉,女人喝酒圖的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