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高中地理人口的數量變化教案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人口的數量變化教案教學設計

 進入高中後,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註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但是應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人口的數量變化教案教學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地理人口的數量變化教案教學設計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能認識和說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差異。了解人口基數對自然增長率和人口數量的影響。

 2.掌握人口增長三種模式的名稱和特點,能利用人口資料或圖表,判斷其所屬的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3.進壹步理解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4.培養良好的讀圖習慣,學會讀圖的 方法 和技巧,掌握讀圖的要領,提高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做好充分預習,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完成相關的練習題目。

 2.在充分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數據資料進行練習計算,進壹步明確人口的增長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關系。

 3.通過分析文字、數據資料及景觀圖片,理解人類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形勢,學會分析多種素材背景下的人口問題,逐步提高調查研究、 邏輯思維 能力和對地理問題深層次的探究能力,開放性思維能力及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4.利用比較法及數據圖表分析法,分析世界人口變化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同壹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不同國家的人口政策,並進行相應的讀圖思考練習,提高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2.進壹步培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3.通過學習進壹步加深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

 2.理解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和轉變原因及分布特點。

 教學難點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及其原因。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有關人口的圖片、數據、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根據教材的導學問題課前自主閱讀教材、分析思考相關的問題,同學間相互交流,***同探究整理相關問題的答案。課前搜集有關世界人口增長狀況及人口問題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導入新課:多媒體呈現世界人口景觀圖片,激趣導入,用壹系列的人口變化數字及多種人口景觀圖片激發學生對世界人口危機的重視,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激情。

 教師: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上的投影圖片,我們知道,世界人口於1999年10月12日就達到了60億,而且世界人口仍然在繼續增長,每年將新增人口7800萬。據預測, 2028年將達到80億,2054年將達到90億。盡管“人口爆炸”趨勢已經減緩,但人類仍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形勢,人口問題的警鐘在不斷地敲響。目前世界上存在著什麽樣的人口狀況,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有什麽特點?世界人口增長有什麽規律?這些問題就是這節課我們要解決的。今天就讓我們壹起來學習第壹節人口的數量變化。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圖1.2,思考課本“讀圖思考”的三個問題。先獨立思考然後再同學間相互討論,盡可能形成統壹完整的答案。

 學生回答預設:課前布置學生進行了預習,課堂上再給他們進壹步思考的時間,並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並給他們在課堂上充分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老師及時地鼓勵、點撥、啟發。

 大屏幕呈現問題答案:

 1.人口數量少,增長緩慢。

 2.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使勞動力數量增多,再加上該時期耕作和灌溉技術的發展,使生產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食物供應變得穩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3.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壯大著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

 教師:投影課本圖片“圖1.2”和地圖冊“世界人口增長折線圖”,引導學生進壹步思考:

 1.兩張圖有何異同?

 2.不同階段人口增長有何特點?哪個階段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為什麽?

 學生:學生舉手回答或自由發言,不斷完善補充。

 教師:再呈現課本圖片“圖1.3”。請同學們思考和交流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變化的特點和原因。

 學生:學生舉手回答或自由發言,不斷完善補充。

 教師 總結 :人口增長的總體趨勢:不斷增長。影響人口增長快慢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但最根本的是生產力水平的高低,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都促使了人口的增長。

 多媒體投影:生產力水平高低→生存環境、生活水平、醫療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長數量變化

 設計意圖:由書上的圖片入手,並加入壹些趣聞,有助於引起學生的註意,並讓學生清晰地意識到人口問題的嚴峻。設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生敢於發表見解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正確表述問題的方法,培養集體榮譽感與競爭意識,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基礎上規範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承轉:人口的數量是在不斷變化的,同學們知道是哪些因素影響了人口的自然增長,如何計算人口的自然增長?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三頁活動,完成活動1、2題。

 學生:自主或交流思考、計算活動題目。回答老師的提問。

 教師:先讓學生展示答題情況,然後點撥總結:

 這壹年增加的人口數 200000×2%=4000人

 十年後那壹年增加的人口數:200000×(1+2%) =243799 243799×1.7%=4145

 (講授)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人口自然增長率決定,而自然增長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同決定。

 出生率:指壹定時期內(通常為壹年)出生人數與同期人口總數之比。

 死亡率:指壹定時期內(通常為壹年)死亡人數與同期人口總數之比。

 自然增長率:指壹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數—死亡數)與人口總數之比。

 即自然增長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多媒體投影: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

 教師:繼續點撥:通過活動我們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長不僅與人 口自然增長率有關,而且還與人口基數有關:人口數量的增長=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於人口基數增大,雖然自然增長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長的數量還會上升。

 多媒體投影圖片:

 多媒體投影: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2)人口基數。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含義: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據P3“活動”,使學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長不僅與人口自然增長率有關,而且還與人口基數有關:人口數量的自然增長=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針對人口自然增長和自然增長率提出壹些相關問題,並通過實例和活動幫助學生對概念充分理解。

 承轉:世界人口的數量是在不斷變化的,是不是世界各地人口都在迅猛增長?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圖1.4,思考以下問題:

 大屏幕呈現:課本圖1.4。

 讀圖思考題:

 1.圖中哪3個大洲人口數量增長較多?

 2.人口數量增長最多的大洲就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大洲嗎?

 3.為什麽近50年來發達國家人口增長較慢?

 4.為什麽近50年來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飛快?

 學生:閱讀課本圖1.4“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區人口數量的增長”,依據課本內容及所了解的有關世界人口的知識分析上述四個問題,先自主思考,然後按照學習小組開展討論、交流。每個學習小組至少派壹名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補充。

 學生回答預設:

 1.人口增長較多的大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2.人口增長較快的大洲:非洲、拉丁美洲、亞洲。人口數量增長最多的大洲不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大洲。

 3.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慢的原因是基於社會經濟的變化,發達的經濟、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使人們老有所依,導致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改變,生育率下降。同時由於社會競爭激烈,父母為了使子女能夠順利地融入社會,所以在前期 教育 中的投入比較多,從而使發達國家的生育率進壹步降低,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出現了人口老齡化的現象。

 4.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政策的影響。這些因素都導致二戰後發展中國家生育率居高不下,而死亡率下降很快,人口增長很快。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小組討論交流,指導學生回答問題,並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點撥。

 通過以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亞非拉地區人口增長的速度較快,而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這些國家經濟水平相比情況如何?(相差甚遠)由此可見,目前世界上人口數量的增長主要來自哪些國家?(發展中國家),相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發達國家人口增長又具有什麽樣的特征呢?(增長較為緩慢)由此可見,世界人口增長在空間上是不平衡的。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壹下,這兩類國家當前人口數量增長的特點,請同學們結合教材第四頁、第五頁的文字以及第五頁的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體投影:

 ?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 原因分析 今後變化趨勢 典型國家舉例 發達國家 ? 發展中國家

 學生:討論交流回答。

 學生回答預設:

 ?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 原因分析 今後變化趨勢 典型國家舉例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緩慢 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觀念的轉變等 較穩定,壹些國家的人口還會逐漸減少 俄羅斯、德國和日本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人口增長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發展中國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長開始趨於緩慢 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 ?

 教師總結:通過同學們填寫表格內容,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的增長速度都趨於緩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的速度明顯減緩,但是相比較發達國家來說,其增長速度還是快得多。

 同學們再進壹步思考:人口增長很快是不是就很好呢?(學生答:不是,會出現勞動力過剩、就業困難、失業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交通、環境等各方面的壓力增大,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長緩慢是不是就很好呢?(學生答:不是。會出現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承轉:既然人口增長的速度過快不好、過慢也不好,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控制人口增長的速度呢?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教材第四頁的圖1.5,以及課前網絡搜集的資料,來說壹說不同國家分別采取了怎樣的 措施 來控制人口的發展。

 學生:開展活動,討論交流,積極發言。

高中地理人口的數量變化教案教學設計二

 壹、課標分析

 課標:(1)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2)舉例說明地域 文化 對人口的影響。

 本條“標準”的具體含義如下:

 讓學生知道什麽是人口增長模式

 讓學生學會將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進行比較

 讓學生會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樣分布的。

 讓學生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

 把這三點放在壹個“課標”中,是因為三者是密切聯系的。當學生在分析某壹個增長模式的特點時,必然涉及人口增長的影響因素,而這些影響因素的現狀不同,又壹定會與區域發展聯系起來,實際上不同增長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地區分布。

 本“課標”沒有要求學生記憶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特別強調“分析”,所以教師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可以先為學生提供壹些人口數據,引導學生通過圖表得出人口增長模式,再使用學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點,幫助學生理解每種人口增長模式的意義。

 在學習評價中,各種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應該是評價活動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為考核學生是否記住的內容。所以教師在設計評價習題時要註意這點。

 二、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問題是人與環境關系發展中的基本問題,是壹切人文地理學習內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壹章第壹節,對其他章節的學習起到鋪墊作用並將滲透到各個方面的內容. “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的課標要求部分教材沒有相應的單獨章節內容,都分散揉到第壹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三、學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問題的基本知識,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中的地理課及生物課中都已經學過。高中地理的學習是把義務教育階段的感受型為主的學習上升到理性層面.

 人口問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關註的問題. 高中學生具備壹定的調查研究、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對地理問題深層次的探究能力,開放性思維能力及解決地理實際問題能力。雖然在初中已有壹定的感性認識,但因不同學生的基礎知識差異較大,且還不能形成知識結構,需合作學習,並培養綜合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人口自然增長的決定因素、時間差異和空間差異。

 2、? 了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類型並能理解其轉變的原因及時空分布。

 3、? 理解地域文化對人口的影響。

 4、? 掌握地理曲線統計圖和柱狀統計圖的讀圖方法與繪圖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讀圖分析,讓學生歸納不同時期人口增長的特征和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圖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討論,並通過繪制圖表,讓學生歸納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及差異,引導學生對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地分析。

 3、結合調查分析,利用鄉土地理進壹步理解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

 2、?進壹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3、關註家鄉的人口問題,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

 1、? 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

 2、? 理解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和轉變原因及分布特點。

 六、教學難點 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及其原因。

 七、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比較法 調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

 八、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九、課時安排2課時

 十、教學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與備註 導入 播放視頻:世界人口的增長

 給出問題:材料中說明了世界人口的什麽特點? 帶者問題看視頻

 初步概括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 視頻內容豐富易激發學生興趣,帶者問題觀看其目的性強,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壹、人口的自然增長

 1、人口的數量在時間上的變化特點 引導讀圖:

 課文圖1.2“10萬年來人口增長”結合地圖冊“世界人口增長折線圖”,

 1、兩張圖有何異同?

 2、不同階段人口增長有何特點?哪個階段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3、圖1.3表示出第幾次科技革命人口最迅猛增長?

 4、對比農業革命前與工業革命後人口增長加快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什麽?

 獨立讀圖思考,並閱讀課文相關內容,以四大組為單位競爭回答或補充 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掌握讀圖方法

 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與自學能力,培養集體榮譽感與競爭意識

 2、人口數量在空間上的變化特點

 過渡:近100年來世界各地人口都在迅猛增長嗎?

 引導讀圖:圖1.4“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區人口數量的增長”

 1、圖中哪3個大洲人口數量增長較多?

 2、人口數量增長最多的大洲就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大洲?

 3、為什麽近50年來發達國家人口增長較慢?(以歐洲為例)

 4、為什麽近50年來中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飛快?(以亞洲為例)

 過渡: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狀況不同,人口政策也有所差別,引導讀圖1.5及閱讀部分並思考:

 5、表中有幾個發展中國家?對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自然增長率。

 6、假若把我國的人口政策與日本對調,將可能會出現什麽情況?

 讀圖思考並計算說明

 合作探究:分2大組各討論壹種地區,組內以4人為單位。

 討論分析,組間交流,得出結論

 歸納兩大洲人口增長的***同影響因素

 閱讀並分析圖表

 合作探究,表達交流 培養讀圖分析與挖掘信息的能力,明確人口基數對人口數量的影響。

 分攤任務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並突顯兩大洲的可比性。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學會分析與歸納人口增長區域差異的原因,並能理解區域文化對人口的影

 響

 假設具極端性,易激發學生興趣,能深刻理解不同地區人口問題,辨證地看待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形成正確的人口觀。 3、不同地區的人口政策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

 人口增長模式的基本特征

高中地理人口的數量變化教案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壹)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能據圖說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差異,了解人口基數對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絕對數量的影響。

 ?2、使學生掌握人口增長三種模式的名稱和特點,能利用人口資源或圖表,判斷其所屬的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教給學生讀圖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掌握讀圖的要領,提高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資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國公眾對目前已十分龐大,並且還在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的關註。

 ?2、利用相應的文字資料和練習替闡明人口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的關系及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

 3、利用圖表分析、比較法引導學生概括世界人口變化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同壹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讀圖思考。

 ?4、講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借助圖表、案例分析和討論,認識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差異,啟發引導學生對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闡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

 ?2、 進壹步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3、 通過學習進壹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教學重點: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空間上的差異及其成因;

 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及地區分布;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提高學生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人口增長模式的影響因素;

 人口增長模式的指標及其轉變。

 教學方法:問題引導法、討論法、比較法、因果聯系法、材料分析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教學

 課時安排:2課時

 板書設計:第壹章 人口的變化

 人口的數量變化

 壹、人口的自然增長

 人口的數量在時間上的變化

 世界人口增長在空間上的差異

 二、人口的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壹)人口增長模式

 (二)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教學過程及內容:

 第壹課時

 引入新課

 板書第壹章 人口的變化

 人口的數量變化

 提問請大家看世界60億人口日(圖1.1),從圖片中看到了什麽?為什麽這個小孩的出生,社會如此關註,甚至安南也親臨現場?

 講述這個小孩的出生,意義重大,據說他很榮幸地成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許多優惠的政策。從這個圖片,我們看到了世界的人口不斷增長,目前已經達到了相當龐大的數量,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000多萬的數量在繼續增大。

 提問請同學計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大概達到了多少?

 板書壹、人口的自然增長

 (壹)人口的數量在時間上的變化

 新課教學結合P3的活動,講授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基數以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含義;

 學生自主計算問題的結果;讓學生自主思考人口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人口基數的關系;

 學生討論從中得到的啟發。

 小結人口數量的自然增長=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

 讀圖根據圖1.2和圖1.3和P2讀圖思考10萬年以來的人口增長和100年來世界人口的增長。結合讀圖思考題,引導學生觀察人口數量的時間變化特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人口數量的時間變化的原因;

 講述10萬年以來的人口數量的時間變化特點:

 農業革命之前人口數量較少,人口增長緩慢;

 農業革命期間人口增長速度較快,人口數量增多;

 工業革命開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繼續較快;

 人口增長的總體趨勢是不斷增長。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最根本的是生產力水平的高低,繼而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生活水平、醫療水平等,從而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導致人口增長數量變化。

 100年來世界人口的增長

 對比100年以前的人口增長特點(在圖1.2中找到圖1.3的時段):

高中地理人口的數量變化教案教學設計相關 文章 :

  • 上一篇:新年手繪小插畫-如何制作手繪賀卡
  • 下一篇:開場答辯ppt模板——如何做開場答辯ppt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