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孤獨六講

孤獨六講

? 蔣勛先生的 《孤獨六講》,只能說

當高中作文素材蠻合適的

而在我的期待中,倘若這本書能對孤獨是什麽,孤獨的本質再探究壹二就更好了。

好了,這當然是 開玩笑 ,正經的推薦應該是這樣的:

01

情欲孤獨

蔣勛先生將最為看中的情欲孤獨放在了第壹章,談及我們的儒家文化,對於孤獨從來都是避而不談,所以今天的我們還學不會如何孤獨。

我們害怕孤獨,所以不斷追尋不孤獨的方法,從而造成更盛大的孤獨 ,因為我們還沒學會去享受它,接受它。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裏,講究的是群體文化,所以我們不允許孤獨

張愛玲寫道,清晨起來不把房門打開,就會被認為是在裏面幹壞事,我們似乎沒有給隱私什麽空間,而在歐洲,他們已經認識到孤獨,更加註重個人的隱私。

儒家文化避談死亡壹如避談孤獨,可是死亡是人壹生的命題,又怎麽能夠逃避,從某些方面來講,這個文化挺軟弱的。

我想到壹期《奇葩說》,那期的辯題是:痛苦的絕癥病人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該不該鼓勵他撐下去?平常伶牙俐齒的辯手們遇到這個涉及生死的辯題全都淚奔,從某些方面來講,是因為我們對生與死的話題討論得太少,還學不會如何面對這個終極命題。我印象最深的是馬東的壹段話,馬東的父親突然離世,給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他用了三年的時間才放下。

最後他說:“面對生死這件事是我們所有漢文化裏面的人缺的壹課。所有有宗教的民族,關於宗教的壹個出發點,都是死亡開始。它因死而告訴妳怎麽生活?或者說它試圖給妳解釋死亡。我們儒家文化裏面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所以別聊。六合之外存而不論。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回避這個事,不許聊甚至不許想。”所以我們學不會面對生死,孤獨亦是如此,避而不談並不能使孤獨消失,相反它是造成孤獨不好的原因。

莊子多有趣啊,抱著骷髏睡覺,與死亡對話。我想他是真正看透死亡本質的人。

02

語言孤獨

在語言孤獨裏,蔣勛先生講了壹個很有趣的現象,寧波老太太和法國老太太各自說著不同的語言聊了很久,全然沒有任何不愉快和誤會。相反的,有著相同語言的人們不停地說著話,相互謾罵,攻擊,傷害。

有著相同語言的每個人都在說,卻沒有人在聽,這是壹種怎樣的無奈,“好像自己變成在荒野上壹個喃喃自語的怪物。”我對這句話印象深刻,淋漓盡致地詮釋了語言孤獨的壹種狀態。

蔣勛先生還在裏面講了幾段很有趣的對話,比如《水滸傳》裏宋江借用語言來打破孤獨感,宋江問:“妳白天都在做什麽?”

閻惜姣回答:“我幹什麽?我左手拿了壹個蒜瓣,右手拿壹杯涼水,我咬壹口蒜瓣喝壹口涼水,咬壹口蒜瓣喝壹口涼水,從東邊走到西邊,從西邊走到東邊……”我第壹次見有人把“無聊”用這麽拐彎抹角充滿趣味的話來表達。

還有莊子的“魚之樂”邏輯辯證以及禪宗公案裏的對話,樸實中蘊含深刻的含義。這些對話讓人深感語言的魅力。

最後蔣勛先生告訴我們:語言需要顛覆性,當它不再是習慣的模式,不再具有溝通性,只是壹個聲音,承載著思想,才是語言的本質。

03

革命孤獨

革命二字對我們來說其實是相去甚遠的,我們無法感同深受,亦無法深有體會。但是妳讀來卻有壹份悸動,妳會對司馬遷《史記》裏的孤獨者失敗者而感動和遺憾,會對卓文君、秋瑾這些將生命活出自我,活出驚人的美的傳奇女子深深的佩服。這些我們都能從許多書中窺探壹二,但是在這裏我們看到他們生命最後的荒涼和孤獨,夢想無法完成、世人不解的孤獨感。

特別的年代和留學經歷賦予了蔣勛先生對革命獨特的見解,他說革命是壹種激情,是青春的壹種儀式,有時人們不是因為革命而革命,可能因為壹些不知名的小事而參加學生運動,它更像是壹場巨大的嘉年華會,正如蔣勛的同學問他的那樣:“我今天要去示威,妳覺得我穿哪件衣服比較好?”原來革命是可以重新註解的,這些是他在臺灣,是我們所看不到,以及想不到的,原來革命可以是這樣的。

在這章有壹句話:“革命者的孤獨是革命者迷戀自己年輕時的潔癖,並且深信不疑。”這句話乍看拗口且無法理解,如果看到裏面的事例可能就理解了。在某段年輕的時候,我們給自己營造了壹個烏托邦式的國度,妳單純地相信世上的美好,相信每個人的道德都是高尚的,容不下任何沙子。直到有天現實告訴妳不是那樣的,是我們夢醒的時分,也是我們務實的時刻。

有時我會想,在那樣的年代,我會參加革命嗎?妳們會嗎?

04

暴力孤獨

“暴力會因為被掩蓋而消失嗎?我不認為。”在沒看這章之前,我想很多人沒想過自己的內心深處會有暴力的潛藏,我們明明對它嗤之以鼻。可是我們深知蔣勛先生說得沒錯,他年少時看馬戲團,看到馴獸師將頭放進獅子口中,有壹瞬間希望獅子壹口咬下去。這就是我們內心的暴力,我們在某些時刻會有類似他這種恐怖性和暴力性的念頭,只是大家不敢去揭發,並隨著成長,慢慢視之不見了。

所以隱藏暴力避而不談並不能讓它消失,正如避而不談孤獨只會讓人們更孤獨,當我們學會去正視它、探討它,並上升到美學層次時,它反而不那麽危險了。

如果我們希望回到社會去觀察各種暴力形態時,能有更冷靜的省思能力,就必須去深入探討。

人性對“惡”有更充足的了解,才能有“善”的發揚。我們壹定要知道,性善論和性惡論單獨存在時都沒有意義,必須讓兩者互動,引導到思辨、思維,才能對人性有最更深層、更高層次的探討。

05

思維孤獨

學習新聞之後,我開始意識到思維的重要性,它至少能夠讓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自己的冷靜思考和想法,而不是被輿論牽著鼻子走。

年少的時候,我們會背很多的古詩和課文,但不求甚解,更大壹些的時候,老師會直接告訴我們意思和答案,在我們的教育裏,我們得到的都是結論式的答案,而缺乏對這個過程的探討和推理,這是很恐怖的壹件事。在柏拉圖的《饗宴篇》裏就針對壹個主題,以不同的角度進行討論,人們各自提出對這個議題的解釋。是否會有結論?柏拉圖反而不太關心。我覺得這是壹件很棒的事。

在我們的辯論賽中,正反雙方辯論到最後是沒有壹個準確的答案的,雙方的論點都沒有對錯之分,而在這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思維的碰撞。當我們學會靜下來思考、懷疑的時候,認識到孤獨的圓滿性時,思維就會慢慢發展。

06

倫理孤獨

倫理是最困擾社會的壹個議題,我們常常面臨兩難的倫理困境,難以抉擇。在這裏,蔣勛先生也沒有答案,只是他對“倫理”“亂倫”給了更為彈性的詮釋,而不是我們簡單粗暴的固定解釋。?

在這裏,他舉了古埃及皇室在不同的年代對婚姻的不同規範,說出自己的論點:從人類學的角度理解所謂的“倫理”和“亂倫”,其實是壹直在適應不同時代對道德的看法。道德對人類的行為,預設了壹個範圍,範圍內屬於倫理,範圍外就是亂倫。所以我們不知道,我們在這個時代所堅持的倫理,會不會在另壹個時代被當成亂倫。

蔣勛先生認為,倫理的本質就是孤獨,個體的孤獨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即使我們與最親密的人擁抱在壹起,我們還是孤獨的。只有個體更獨立的狀況下,他的愛才會更成熟,不會是陶醉,也不會是倚賴。我想,這才是最好的愛。

文章聲明:

書摘自《孤獨六講》

整理於? 密涅瓦的夜貓子

公眾號 : 密涅瓦的夜貓子,堅持每天讀壹本書,壹首詩,道壹聲晚安,盼在茫茫人海,遇見妳。

態度 : 春困秋乏,晨起讀書,尋找有緣的書友。

  • 上一篇: 孤獨與美學
  • 下一篇:寫作的五個要素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