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引導者反思:做什麽樣的引導者

引導者反思:做什麽樣的引導者

《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程的壹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開展,所以學生是當然的主人。教師要拓寬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空間,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角色,即從壹個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要從教室空間支配者的權威地位,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換。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決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壹個活的書櫥,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體現這些理念,做到既註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呢?

第壹位父親說:管那麽多幹嗎,只要讀好書就行了。

第二位父親說:因為蜜蜂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飛快,就發出了聲音。而蝴蝶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不那麽快,所以就發不出聲音。

第三位父親並沒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而是拿出壹張紙,先慢慢地抖動,紙並沒有發出聲音,然後逐漸加快,直到發出了嘩嘩的聲音,隨後讓孩子試壹試。孩子拿起紙做了同樣的試驗,又思考了壹會,終於高興地叫了起來:我知道了,並把答案告訴了父親。

壹、 引導學生收集和利用資源

數學課程資源,是指依據數學課程標準所開發的各種教學材料以及數學課程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工具和場所。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者,應該因地制宜,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到社會大環境中去學習,去探索。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素材作為學習內容和工具,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如教學壹年級《物體的形狀》後,我讓學生來個收集圖形的大行動,找出生活中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形和球的物體,再比較各種物體的異同點。這樣教學的好處是,迫使學生用書上所學的關於幾何圖形的知識,聯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進行有選擇地、有目的地收集,不僅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物體形狀的知識,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

記得筆者曾經上過整十數加、減整十數這壹節課。當中有這樣的壹個環節:當學生列出算式10+20後,教師問:為什麽用加法算?學生:因為是壹***,所以用加法算。教師連問了幾位學生答案還是壹樣,結果教師只好直接告訴學生:因為求紅花和黃花壹***多少朵?也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朵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算。課後評課的老師們都說這裏教師沒有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假如老師利用情境圖來引導學生理解因為求紅花和黃花壹***多少朵?也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朵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算。這就比空洞的陳述效果好得多,因為壹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實物理解抽象的數學意義。教師的引導很重要,特別是教師應該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思維難點,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考慮好,特別還要研究如何來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對數學的思維難點突破、引導的基本原則是,由簡單情形開始設計壹些思考的臺階讓學生慢慢上路,否則壹下就要學生爬多級臺階這就不是好的引導了。

三、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建構知識

主體教育論要求把教學活動看成是壹種培養學生主體性的創造活動,教師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所隱含的問題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就會充分發揮。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為把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的設置的。例如,在講授《圓的周長》壹課時,老師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於驕傲輸了,小白兔不服氣。今天小白兔不同烏龜賽跑了,它要同小狗賽跑,妳們猜猜看,誰會取得勝利?同學們壹致猜測應當是小狗跑第壹。這時播放課件:小狗和小白兔進行比賽,小狗沿著正方形的路線跑,小白兔沿著圓形的路線跑,結果小白兔得了第壹名,小狗看到小白兔獲勝,心裏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妳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學生被這壹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從而積極的對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選取。發現要看比賽公平不公平,實質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線是不是壹樣長,小狗跑的路線是正方形周長,小白兔跑的路線是圓的周長,這方面的知識以前沒有學過,出於對問題的好奇,學生深深的被問題所吸引,從而陷入積極的探索狀態之中。

四、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

作為壹名小學數學教師,我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那學生的學習行為呢,是否也要進行反思,以求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教育無痕,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成功和不足進行及時反思,教給學生壹些反思的方法,培養學生經常對學習情況進行反思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數學,掌握知識,並運用於實踐。如每當下課前可引導學生反思:今天這壹節課我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知識是我不明白的?我認真聽講了嗎?認真聽同學發言了嗎?我發言了嗎?我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如何?我有沒有提出壹些問題?還有當學生完成作業後,應引導學生不要急著把作業交給老師,引導學生反思?我的作業完成得怎樣?我的字寫得如何?我認真檢查了嗎?經常引導,長期訓練,直到學生能自覺反思,養成反思的習慣。這樣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會有很大改變,會更富於理性,學習數學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總之,註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並不是放棄教師引導,我們要擺正二者之間的關系,走出只要學生自主學習不要教師引導的誤區,重塑老師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和角色,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幫助學生提高,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 上一篇:誰有北大超級記憶學習法(迅雷)的地址?
  • 下一篇:寫作文案對淘寶衣服店鋪找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