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後現代繪本與元虛構

後現代繪本與元虛構

第三講:繪本:後現代繪本與元虛構

講師:萌爸

記錄:虛懷若谷

時間:8·22

壹、概念:

1.後現代繪本與元虛構

元虛構與文學後現代主義的相遇在於拒絕現實主義,也拒絕經典敘事的總體化和封閉性。它還與後現代主義在對等級制度(其中包括敘述者的權威、性別觀念以及高低文化的區別)、語言意識以及引起困惑的欲望的質疑中相遇。這種質疑的沖動違反了規範的經典故事,產生了不穩定,並使讀者成為作品建構的參與者。

2.元虛構

元虛構,也稱為“關於虛構的虛構”,指的是虛構文本反思自身作為人工制品、建構的本體論地位的能力。

定義:元虛構是壹個用來描述虛構作品寫作的術語,它有意識地、系統地將人們的註意力引向其作為人工制品的地位上,以便對虛構與現實之間的關系提出質疑。在批判它們自己的建構方法的同時,這些作品不僅考察了敘事虛構的基本結構,還探索了文學虛構文本之外世界的可能虛構性。

在表現的任意性上大做文章,導致後現代主義和元虛構結合起來。後現代文本對傳統的沖擊,閱讀時要參與敘事,否則讀不懂。

3.元虛構如何呈現?

繪本是最早受益的虛構作品。繪本也挑戰傳統,新的觀念最先在繪本實驗。繪本具有物質性。

文字與圖畫之間的差異性:是文字與圖像對話,是非線性方式。而文字作品是線性敘事。

4.超敘述層與敘事層次:多重性

繪本具有不連續性與同存在性。繪本水把兩件會更多故事同時發生,具有多重性。文字敘述是線性,無法實現,即便是幾個故事,但是每次只能講壹件。繪本可以實現多重性。

5.繪本的特質:

“實質性、對話性、不連續性、同時性和多重性敘事”是繪本傾向於元虛構策略的內在固有特征。

二、從繪本了解現代主義

1.1908年《洞書》特點:真實的洞(孔)貫穿整本書,試圖打破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限(模糊),後期關於“洞”的作品都來自於這本書。

例如:2006年《吃書的孩子》喜歡吃書,封底有牙印,出版時就有。

1955年出版的《熊孩子的故事》,與自己的繪畫互動,主人公面對狼畫小豬。

繪本與成人作品(文字類)在後現代主義上區別:

繪本具有遊戲性、娛樂性強,有趣。文字作品比較嚴肅。

2.後現代主義體現了“創作意圖的回歸”。

“文本”新的概念指創作過程。繪本自己的顯性自我意識,通過物質條件、繪畫實現,

《狼》作者意圖:在小兔子層面,沒有壹只兔子被吃掉,是它在看壹本書。

《河灣的糟糕日子》小女孩在讀繪本,又在創造繪本。矛盾、跳躍、遭遇在閱讀過程中是虛構的,讀者有不同體會。當讀者意識到元虛構,讀者便參與到虛構中。妳不要試圖了解創作意圖這壹觀點以前是批判的,後現代主義體現了創作意圖回歸。

3.後現代繪本的閱讀方法:

走出傳統框架,自己探索創作意圖,作者意圖以讀者感受融合。

4.怎麽創作後現代繪本

讀者讀到繪本的四種效應:

(1)短路。

它指的是當敘述的成分被違反時發生的重組。

《再看壹次》: 龍吐火產生洞。引發讀者對實質性的關註,現實與虛構的融合。

《有史以來最勇敢的熊》:熊對作者不滿意,自己重新創作角色。

常用策略:角色成為了可見的敘事者。壹般作品第三人稱的敘事者是隱性的。在這裏是顯性的。

《切斯特》:切斯特是壹只貓。這只貓幹擾敘事者的創作,原給作者打個叉,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圖像呈現了***同作者。

(2)不確定性

指元虛構有意和系統地產生歧義、模糊或矛盾的情況。

《黑與白》。

《公園裏的聲音》:男孩女孩相對,兩只狗重合。燈戴帽子、腳印由落葉組成、樹在燃燒。

《海洋裏的孩子》:成人想象優雅女士,小孩想的是狂野,兩個世界不同。讀者懷疑,因為經驗不同,建構畫面不同。

(3)***鳴

在這種情況下,在經典敘述中結合在壹起的敘述元素往往會溢出,因為它們與其他敘述或話語相關聯。

《臭烘烘的奶酪》:醜小鴨等圖像同時出現、

《萬不得已》:壹個人江郎才盡來到酒店,客人都是經典作品中的人物,美人魚等,甚至是作者。特征是:圓形。回收素材、人物、語言。

《三只小豬》體現出這壹點。

(4)遊戲

後現代作品將讀者變成玩家,因為他們需要他們參與創造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遊戲是幾乎所有後現代敘事的***同特征。

《?》排版布局引導讀者倒著看書,夫人找狗,倒著讀發現小狗壹直藏在圖片中。為讀者創造反思的位置。

表現出虛構的本體性地位和閱讀的復雜性。閱讀時包含不安元素,需要走出舒適的閱讀體驗,必須參與繪本創作。如果與後現代文化有關,閱讀會艱澀難懂!但是學習後、理解後就有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如何運用元虛構

案例:《三只小豬》

思考:實質性怎麽來的?

1.封面

封面沒特殊。看到封面會想到什麽?想到傳統經典童話。以經典童話開頭,文字與圖片匹配。

2.情節:

(1)讀繪本先梳理:起因 經過 結果

情節壹:狼來到壹只小豬,文本敘事與圖畫匹配。狼閉著眼使勁吹。與傳統繪本不同之處:豬被吹倒了圖畫框之外。狼睜開眼找小豬吹到哪裏去了,吃了?沒吃?(實質性是什麽)

(2)視覺敘事語法的核心術語:

繪本是“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的模式嗎?(不是)

語境設定——提供時空基本信息(O)

建構者——提供壹種狀態,建立壹個沒有作用的交互(E)

初始——引發敘事的張力(I)

解態——標誌著中間的延長狀態,通常是路徑的軌跡。(L)

高峰——標誌著敘事張力的高度和事件結構的最大點(P)

釋“放——釋放相互作用的張力(R)

舉例:繪本不同頁面的功能

時鐘顯示3:25,男人醒著躺到床上打電話,太陽升起。

兩種解讀:

(1)第壹個面板和最後壹個面板作為壹個事件進程連接,而時鐘的連續性嵌入關於人的進程中。

(2)人和鐘並置的壹對面板描繪了同壹個時空,在其中,事件同時發生。

情節二:

畫框外的小豬更真實,對真實性的過渡,不真實的是虛構層。課堂上可以這樣問:如果能把小豬吹到現實層,要用照片和視頻呈現。

情節三:框圖減少壹頁,圖畫與文字錯位,高潮為兩只小豬對話,敘事層與超敘事層對話,建構消失了。

情節四:沒法看到敘事情節了!哪壹頁是實質化?思維全部混亂了,讀者必須融入繪本中,與作者***同創作。(不確定性)

情節五:沒有邊框了,看豬耳朵,風大;豬眼睛。

情節六:留空間(空白)——延時(高峰)功能。

情節七:圖中的綠色光環是承上啟下。小豬說:等等,那是什麽?(竟然看到了讀者,我在看小豬,小豬在看我)

情節八:電腦畫很呆板,大衛反對電腦繪本時代。圖中的小貓都不喜歡,要跑出來。

情節九:(***鳴)黑白圖,王子殺掉龍,拯救出龍。王子在疑惑,龍去哪裏了?玫瑰、小貓都出來了。

情節十:與《瘋狂星期二》相似:充滿魔力的壹天。像繪本博物館,繪本很多,從很多元素中抽取其中壹種。

情節十壹:視角,小豬俯視自己的房子,表現了敘事層與超敘事層分開。前面是構建,現在是解構。原來的故事解構掉了,用散亂的文字表現。

結尾:他們快樂的生活中的“他們”包括小貓、龍、玫瑰花,不僅僅是三只小豬了。

  • 上一篇:遇見妳的文案素材視頻
  • 下一篇:關於建黨節的黑板報又簡單又漂亮 七壹建黨節黑板報報簡單好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