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鴻門宴的故事 簡短100字

鴻門宴的故事 簡短100字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各地雲起響應,其中有楚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有農民出身的劉邦。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梁扶楚懷王的孫子名叫羋心的人作了楚王,劉邦也投靠了項梁。

公元前207年,項梁戰死,懷王派項羽等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同時派劉邦領兵攻打函谷關。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入關,便封為關中王。

項羽大破秦軍後,聽說劉邦已出鹹陽,非常惱火,就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了,更加惱怒,決定第二天發兵攻打劉邦。

張良向劉邦分析,不宜和項羽硬拼,劉邦只得退出鹹陽,回師霸上,更知道自己軍力不及於項羽四十萬大軍,劉邦更把在鹹陽所得壹切,原封不動地送到項羽營中,更說願讓項羽稱關中王。

範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壹心誅除劉邦,但此事為項伯知悉,項伯竟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知道這鴻門宴是去不得的兇險之地,但張良卻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壹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得應約前往。

鴻門宴當日,範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壹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範增便再命項莊舞劍,壹心要在席中把劉邦刺死,可是還是被項伯和樊噲給劉邦解了圍,劉邦終於更借往如廁而逃遁而去。

《鴻門宴》體現了項羽和劉邦的性格特點:

《鴻門宴》故事情節首尾相應,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終,具有相對的完整性。文章情節按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波瀾橫生,矛盾叠出,扣人心弦。

《鴻門宴》主要塑造了項羽的形象,集中表現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他挾擊敗秦軍主力的勝利余威,帶兵進至函谷關,緊閉的關門嚴重損傷了他的自信心自尊心,因此他遣將擊關;入關後聽說劉邦“欲王關中”,刺痛了他唯我能霸王天下的自負自尊,於是立即決定進攻;而在獲悉劉邦“籍吏民,封府庫”,等待他來處理,便放棄了進攻的打算。

更由於自矜功伐,他不把劉邦視為主要對手,不想在席間殺死他,而劉邦又註意維護他的尊嚴,使他動了“不忍”之心,所以對範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應”,對項莊、項伯筵間舞劍也不表態。這種“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對樊噲采取了格外寬容的態度:樊噲沒有資格與會,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噲的心情,反而賜酒。

樊噲陳詞,雖有指責的話,但又把他看得比懷王更高,有“求賞”之意,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他內心有愧而“未有以應”,於是優禮有加,賜樊噲坐。自矜功伐而又“為人不忍”,雖壹時成功,最後終不免於失敗。

作者寫項羽聽了曹無傷告密之後的反應和聽了項伯勸解之後的反應,形成兩個極端,把項羽毫無主見,不辨忠奸,既易沖動又易受騙的性格勾畫得十分鮮明;寫項羽在鴻門宴上既不顧範增再三催促殺劉邦的暗示,又不制止項莊意在殺劉邦的舞劍,還把樊噲的憤激當作豪壯,對劉邦的逃席行為聽之任之,處處表現他的優柔寡斷。

司馬遷是把項羽當作悲劇英雄來描寫的,他曾這樣評論道:“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這篇文章雖只寫出人物的壹個側面,卻未嘗不能窺壹斑而知全豹。

  • 上一篇:父親節黑板報圖片欣賞
  • 下一篇:珍妮,悲傷而美麗的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