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第42周悲劇思維指南和大國政治知識筆記

第42周悲劇思維指南和大國政治知識筆記

米爾斯海默認為,大國會更加咄咄逼人。這不是因為大國更具侵略性,而是因為國際體系的三個基本特征:

第壹,缺乏壹個淩駕於國家之上,能夠互相保護不受侵犯的中央權威;

第二,國家始終擁有進攻的軍事能力;

第三,國家永遠不可能知道其他國家的意圖。

第壹個和第二個特征對我們來說很容易理解。第三個特點需要再解釋壹下。國家之間可以互相信任嗎?米爾斯海默說這是不可能的。大國之間總是用懷疑的眼光看待對方。

為什麽會這樣呢?首先,這是因為在其他國家看來,壹個國家內部的決策過程是壹個黑箱,這個國家會對對手隱藏底牌。

其次,即使假設每個國家的決策機制更加公開透明,也不可能消除相互猜疑。例如,我們住的房子被墻隔開了,所以妳看不到妳的鄰居在做什麽。假設我們現在把墻做成透明的,妳可以隨時看到妳的鄰居在做什麽。會增強鄰居之間的信任嗎?不,也許結果正好相反,因為妳看到他在做什麽,卻猜不到他的動機是什麽。

米爾斯海默說,任何大國都認為其他所有大國都是潛在的敵人。為了在國際體系中生存,大國肯定會試圖最大限度地擴大它們在世界權力中的份額。妳可能會問,保持自己比對手強就行了。為什麽我們要無休止地奪取世界權力?問題是妳永遠不知道比對手安全多少。所以,大國永遠不會覺得自己可以睡得安穩。大國肯定會認為自己的實力越強,生存的幾率就越高。

這樣,大國是不是就要把勢力擴張到全世界,成為控制全世界的霸主?事實上,沒有壹個國家能做到這壹點。這是因為陸地和陸地之間隔著壹片汪洋。統治整個世界的最大障礙就是漂洋過海,在另壹個大國對手的領土上謀權。英國統治世界200年,卻從未想過占領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的霸主,但它只能控制西半球,不可能同樣控制歐洲和亞洲。所以大國能做的極限就是成為某個地區獨壹無二的霸主。

那麽,如果每個大國都持有自己的領土,難道不會彼此和平相處嗎?不會,大國首先要穩住自己的領土,同時要防止別人在自己的領土上鬧事。如果大國的目標是在實力上壓倒對手,那麽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削弱對手的實力,包括在自己的領土上制造事端。

他們不用自己出去,因為海洋會阻止他們從很遠的地方投入軍隊。但是,他們可以支持對手,讓對手互相制衡,他們會坐以待斃。米爾斯海默將這種策略稱為“離岸平衡器”。

說完了大國的四個基本目標,我們再來看大國的九個生存策略。

第壹個策略是戰爭。這有些出乎意料。大多數人會認為發動戰爭得不償失。米爾斯海默認為可能並非如此。從歷史經驗來看,發動戰爭有贏家和輸家,但如果把戰爭當成壹場賭博,先下手的人贏的更多。1815到1980之間發生了63次戰爭,其中開戰的壹方贏了39次,有60%的勝算。所以戰爭對大國的誘惑還是很大的,不能完全排除大國發動戰爭的可能。

第二個策略是勒索。勒索就是假裝打妳,然後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大國勒索小國,成功的概率更大,但是大國勒索大國,除了少數例外(比如希特勒在蘇臺德事件中勒索英法),往往是不成功的。大國很可能在相互訛詐的過程中蒙混過關,真的開戰。

第三個策略是誘餌和流血,第四個策略是坐著看血腥的戰鬥。這兩種策略其實差不多。誘捕是指壹個大國可以設置陷阱,通過挑起對手之間曠日持久、代價高昂的戰爭,讓對手掉進去,削弱對手。這種策略也很難奏效,所有大國都極其精明,很容易識破真相。“坐看血戰”也是把對手卷入壹場曠日持久的殊死戰,但這場戰爭不是大國設下的陷阱,而是對手自己被抓的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美國人欣喜若狂,迅速帶著沙特向阿富汗提供金錢和軍火。就是這個原因。

第五個策略是建立權力平衡。這是大國比較常見的策略。換句話說,壹個大國會刻意維持壹個區域內幾個國家之間的平衡,讓這些國家互相牽制,互相消耗,誰也無法崛起壹個新的局部霸權。

第六個策略是推卸責任。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幾個大國聯手制衡另壹個大國的時候。每個國家都希望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責任,而自己卻躲在後面。米爾斯海默指出,大國之間經常互相推卸責任。第壹次世界大戰初期,英國試圖盡可能減少在西線作戰的英軍人數,讓其幫兇法國和俄羅斯肩負起殲滅德軍的重任。二戰期間,英美不願開辟第二戰場,希望蘇聯做出更多犧牲。到了1805年,歐洲各國已經意識到拿破侖指揮下的法軍處於壓倒性的狀態,只有歐洲各大國的集體努力才能牽制法國。但直到1813,這些國家依然沒能遏制住法國,部分原因是大家都在推卸責任。

第七個策略是綏靖。第八個策略是“bandwagoning”。米爾斯海默說,這兩種策略往往無效,甚至非常危險。“綏靖”的目的是通過交出權力來緩和侵略者的行為,希望這種姿態能讓侵略者感到更安全,從而減少或消除其侵略動機。事實上,這種策略只會鼓勵侵略者更加肆無忌憚。“追隨強者”和投降沒有太大區別。所謂“追隨強者”,就是受威脅的國家沒有辦法阻止入侵者,所以幹脆選擇與最危險的敵人結盟,希望至少能從戰爭中得到少量戰利品。這兩種策略都意味著將權力轉移到敵對國家,這表明在壹個無政府主義的系統中,大麻煩即將到來。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修昔底德曾說:“強者為所欲為,弱者任人宰割。”。這是“綏靖”和“追隨強者”的結果。

第九個策略是模仿敵對勢力。這是現實主義的另壹個代表人物肯尼斯·華爾茲提出的。他說:“安全競爭驅使大國模仿對手的成功做法。”在華爾茲看來,就像剛入學的孩子會模仿大孩子的行為壹樣,剛進入國際社會的大國也會模仿其他大國的行為。他認為,這種模仿將加強國際政治中的力量平衡,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

米爾斯海默認為,壹個國家不僅會模仿壹個成功大國遵守國際規範的行為,也會模仿壹個大國的冒犯行為。再者,大國不僅會效仿對方的成功做法,也會重視創新。當然,在國際政治中,壹旦出現新的出人意料的策略,總會讓其他國家更加不安,從而進壹步加劇國家間的緊張關系。

先說霸權穩定論。著名經濟史學家金德爾伯格是霸權穩定論的代表人物。所謂霸權穩定論,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壹個霸權國家需要提供公共產品。如果霸權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國際秩序就會穩定,如果霸權國家不願意提供公共產品,國際秩序就會混亂。

為什麽國際體系需要公共產品?這和壹個國家、壹個社區需要公共產品是壹個道理。然而,誰來提供這些公共產品呢?最合理的辦法就是大家都出壹份力。但是如何合理的計算每個人的貢獻呢?如何防止人們“搭便車”混日子?如果期望每個人都做出貢獻,公共產品很可能會短缺。

另壹個次優選擇是誰的實力最大,誰的貢獻多。舉個例子吧。比如村裏的路需要修。村裏的窮人和富人應該由誰出資?反正窮人也不會管,因為道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對窮人沒什麽影響。反正他不開車,光腳的人也不怕穿鞋。但是對富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富人修路,但是路修好之後,窮人也占便宜。

這其實就是所謂霸權穩定論的道理。想成為霸主?當然風景很美,但是要做的事情更多。維護世界和平,維護全球貿易金融,投資秩序,建立國際機構,推動國際規則,都是霸主應該做的事情。當然也有好處。美國是壹個霸權國家。不管它願不願意,它都得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肩負起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的責任。當然,美國也從中受益匪淺。例如,美元已經成為世界上唯壹的國際貨幣。全世界只要想印壹張票,就把資源給美國,就為了壹張叫美元的綠皮書。

1987年,喬治莫德爾出版了《世界政治中的長周期》壹書,提出了著名的長周期理論,也叫莫德爾定律。

莫德爾梳理了過去500年的世界政治史,發現曾經出現過五個霸權國家:第壹個霸權國家是葡萄牙,第二個霸權國家是荷蘭,第三第四個霸權國家是英國,第五個霸權國家是美國。

15末,世界第壹領頭羊葡萄牙逐漸崛起。葡萄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關鍵地帶,是地中海和北海貿易網絡的積極參與者,也是大航海運動的先驅。占領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大量島嶼,是遠洋貿易的唯壹。葡萄牙的霸權是通過壹場全球戰爭贏得的。在1494-1516的23年戰爭中,葡萄牙打敗了埃及和埃及的幕後使者威尼斯,控制了全球海洋。

葡萄牙的挑戰者是西班牙,西班牙跟隨葡萄牙積極參與海上探險,並幸運地在美洲發現了大量金銀。西班牙利用美國金銀帶來的財富迅速崛起,迫使葡萄牙放棄安特衛普(現比利時重要港口),葡萄牙的海上同盟日益松散,從此走下坡路。但在爭霸中,最終的贏家不是西班牙,而是荷蘭。

荷蘭可能是幾個霸主中最獨特的壹個。荷蘭尋求的地位不是稱霸世界,而是成為全球貿易市場的中心。荷蘭提供了更容易互利共贏的國際貿易模式,在金融領域做出了許多革命性的創新,引領了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當然,荷蘭的崛起不是無緣無故實現的。1580-1609年,荷蘭經歷了長達29年的獨立戰爭。

英國是荷蘭的盟友,繼荷蘭之後成功崛起,200年來壹直扮演著霸主的角色。第壹次比賽,英國的貢獻是在光榮革命後建立了君主立憲制,這是世界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第二次“連任”,英國領導了世界第壹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生產力的飛躍,深刻改變了全球經濟面貌。英國的挑戰者是法國,英法之間差不多有百年戰爭,先是路易十六戰爭,持續了26年,然後是拿破侖戰爭,持續了24年。

美國是第五霸主。美國的經濟實力在壹戰後超過了英國,但美國正式登上霸權寶座卻是在二戰之後。美國實行的工業流水線奠定了大規模工業生產的基礎,美國的教育和科研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從1903到1973的70年間,超過三分之壹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美國人。美國的軍費和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總結全球霸權500年的歷史,大致可以總結出幾個規律:

首先,全球體系需要壹個老板。國際體系對領導者的需求壹直存在,是為了避免世界陷入無序和混亂的狀態。

第二,所有挑戰者都失敗了。葡萄牙的挑戰者是西班牙。英國的挑戰者是法國和德國。美國的挑戰者是蘇聯,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算日本。無壹例外,這些挑戰者都失敗了。這是因為挑戰者會被國際社會視為潛在威脅,在國際上往往會被孤立和包圍,最終會失敗。

第三,新霸主往往是舊霸主的盟友。這也很好理解。當挑戰者和霸主都被打敗時,舊霸主的盟友可以從中收獲利益。

第四,霸權的更叠往往通過戰爭來解決。這些戰爭可以被稱為全球戰爭。根據莫德爾的統計,全球戰爭在規模、持續時間和傷亡人數方面與其他戰爭有顯著不同。迄今為止,全球五次戰爭的傷亡人數已達2550萬,占歷史上所有戰爭傷亡人數的80%。

第五,到目前為止,能坐上霸權位置的都是海權國家。

第六,國際政治的演變格局是周期性的,世界霸主主導國際體系的周期約為100 ~ 120。

——何帆老師推薦專業書籍:

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

我們剛剛讀的這本書是芝加哥大學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寫的《大國政治的悲劇》。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很簡單。米爾斯海默認為,大國之間天生互相猜疑,每個人看起來都像是敵人。

大國之間必然會發生沖突,尤其是霸權國家和新興大國之間。我們經常聽到“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其實也是同壹個故事。修昔底德是古希臘歷史學家。他寫了壹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描述了斯巴達和雅典之間的戰爭。有國際政治學者指出,當時斯巴達是霸權國家,雅典是新興國家。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是指新舊霸權國家之間的沖突。這種對歷史的解讀是非常簡單和膚淺的。

如果妳讀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妳會發現,直到戰爭前夕,仍然有可能避免戰爭。歷史上有很多意外。比如當時雅典有壹場瘟疫,雅典的執政官佩裏克萊斯就死於這場瘟疫。如果佩裏克萊斯還在位,他會更加謹慎,所以伯羅奔尼撒戰爭能不能打還不確定。

輔助書籍

我們在講《米爾斯海默》這本書的時候,也介紹了國際政治的主要流派。我們談到了自由主義和現實主義。如果妳想了解這些不同的學派,我建議妳看壹下康德的《論永久和平》,這其實是壹篇論文,但是影響了後來的很多學者。國際政治領域的幾部經典現實主義著作包括摩根索的《國家間政治》和肯尼斯·華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

我們也講過防守現實主義,代表人物是傑維斯。雖然我們說的是進攻性現實主義,但妳不要以為這是唯壹的觀點。也可以看看防守現實主義。我來推薦兩本傑維斯的書。壹個是國際政治中的感知與偽感知,壹個是信號與欺騙:國際政治中的形象邏輯。個人比較喜歡傑維斯的作品。

我不認同米爾斯海默的判斷,不是因為他說中美之間會有沖突,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而是因為米爾斯海默是典型的刺猬學者。他已經完全陷入了自己的分析框架的陷阱。他把所有的歷史都看成是進攻性的現實主義,但歷史更復雜,更混亂。想了解歷史,就要站在狐學者的角度去觀察。

  • 上一篇:作文《鐵流 1949》有感
  • 下一篇:堅持vs放棄物質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