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文藝復興的意義是什麽?

文藝復興的意義是什麽?

文藝復興

古典文明消亡後,野蠻的日耳曼人結合羅馬因素建立起來的中世紀西歐文明,呈現出早期文明的黑暗景象。是羅馬基督教會給野蠻的德意誌人施了洗禮,給歐洲帶來了文明之光。早期基督教會的主教和僧侶在中世紀的經濟復蘇中喊出了“工作即祈禱”的口號,帶領人們開墾荒地,發展生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經過幾百年的努力,歐洲的經濟很快恢復並超過了羅馬帝國的水平。13世紀以後,隨著經濟的增長,民族國家的出現,教育的進步,世俗文化的壯大,壹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逐漸掃除了長期以來籠罩在人們心中的悲觀絕望的陰霾。人們開始憧憬未來的生活。天主教原來的苦行僧式說教已經不能吸引人了。在新商品經濟中成長起來的新興資產階級,已經不滿足於當時的社會現實。他們要求改變和新的生活。至少,他們要求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滿足自己的欲望時,不再受到打擾和阻撓。他們對現有的文化不滿,但他們太年輕,無法創造壹種新的文化來取代他們討厭的舊的中世紀天主教文化。在猶豫的時候,他們偶然發現了壹些塵封已久的古希臘羅馬文化書籍。對人類現實生活充滿強烈關懷的希臘羅馬文化深深吸引著這些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願意從古典文化的思想寶庫中尋求自己的解放旗幟。於是,壹場形式上復興古典文化,實則鼓吹資產階級新文化的“文藝復興”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事實上,近代以來,西方文明的每壹次偉大進步,幾乎都得益於古典文明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教育理想是:“通過接觸希臘羅馬文獻來豐富和培養人的心靈。這種理想壹直流傳到19世紀,並沒有完全過時。或許,只要西方文明存在,這個理想就不會消亡。.....古代的經典作品是無與倫比的,更是無人能及的——這壹觀點幾乎無人質疑。”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曾寫道:“我們把西方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歸結於古典世界在西方,自我的每壹次巨大提高都是由於重新接觸古典世界而引起的。”這可能是這場思想解放運動以文藝復興的形式出現的主要原因之壹。

人文主義的內涵與人性的贊美

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指壹種態度,認為人及其價值是第壹位的,通常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文化的主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起源於14世紀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他精通並熱情倡導拉丁古典文學,這種文學從意大利影響到西歐各地。以後人們逐漸認為人文主義無非是教古典文學,但更恰當的說法是,壹切重視人神關系、人的自由意誌、人對自然的優越性的態度都是人文主義。從哲學上講,人文主義是以人為標準來衡量壹切。

文藝復興時期(14-17),人文主義的表現始於肯定人的欲望,贊美自然人性。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三大大師”——但丁(1265-1321年)、彼特拉克(1304-1374)和薄伽丘(1365438)薄伽丘的《十日談》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壹。《十日談》講述了10名青年男女在佛羅倫薩郊外的壹棟別墅裏住了14天的故事,其中10天每人每天輪流講壹個故事。這些故事涉及各種各樣的人物,如國王、貴族、僧侶、皇後、貴婦、仆人、羊毛梳女工、高利貸者、卒子等等。這些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發生過的故事也充滿了人情味。自中世紀以來,歐洲文學第壹次用現實主義的筆觸反映如此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壹位現代意大利文學評論家曾把《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稱為“仁曲”。在書中,薄伽丘用生動的故事謳歌人性,認為人性無處不在,不可抗拒,不可回避。第四天的故事開頭,他特意安排了這樣壹個小插曲,耐人尋味:壹個自小與世隔絕的年輕人跟著父親下山進城,途中遇到壹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年輕貌美的姑娘。年輕人問他的父親這些是什麽東西。信上帝的父親回答:都是災難,叫綠鵝。並叫兒子低下頭,眼睛看著地面,不要看。但是兒子說:“親愛的爸爸,讓我帶壹只綠鵝回家吧。”雖然這個年輕人是第壹次進城,但他本能地覺得,在他看到的許多新事物中,最美麗、最吸引人的是“綠鵝”。然後老人意識到自然的力量比他的教導要強大得多!接著,薄伽丘表達了他深刻的人文主義感嘆:“任何人要阻止人性,都必須好好掌握壹些技巧。”如果非要打,不僅浪費精力,最後還會被打得頭破血流。”薄伽丘還借書表達了人類平等的觀念:“我們人類的血肉都是同壹種物質構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上帝賜予的,具有同樣的功能,同樣的作用。我們人類生來平等,只有品德才是區分人類的標準,那麽起大作用的人,才配做壹個‘貴’的;否則只能算‘蹲’了。"

文藝復興這壹思想解放運動也有壹個從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十日談》雖然謳歌了人性,但大部分集中在人性的本能上,講的都是男女之間的愛情。人類作為生物種群中最高的動物,應該有更高的追求。隨著運動的發展,文藝復興也呈現出由俗到雅的雅化特征。莎士比亞(1564-1616)是英國偉大的劇作家,是文藝復興高潮時期的傑出代表。莎士比亞的作品以優雅流暢的語言,豐富細膩的情感,雋永深刻的哲理,描述、表達和刻畫了人類復雜的內心世界。贊美人類的善良和友誼,提升人性的高貴和尊嚴。他在《哈姆雷特》中寫道:“人類是多麽偉大的傑作啊!理性是多麽高尚!天賦是多麽無窮啊!多麽優雅的舉動!行為多麽像天使啊!多麽像智慧的神啊!宇宙的本質!萬物之靈!”

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進步。

文藝復興似乎再現了古代的“軸心時代”,那是壹個需要巨人,產生巨人的時代。這個偉大的時代不僅產生了現代西方人文主義,而且在繼承唯名論思想的基礎上誕生了許多科學巨人。這其中包括庫薩的尼古拉斯和被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燒死在羅馬花卉廣場捍衛真理的布魯諾。最吸引我們的是謎壹樣的達芬奇。達芬奇不僅是我們通常所知的藝術大師,還是壹位科學家!他有很多科學創造和發明:他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和水力學的概念,設計了很多我們習慣認為是當代文明的神器,比如紡織機、飛機、潛艇、降落傘等。他寫了5000多頁的筆記,記錄了自己的感受和研究成果,可惜這些筆記沒有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筆記的殘跡中領略到達芬奇豐富的哲學思想和震撼人心的科學想象力。

幾乎所有這些科學界的巨人都認為人類認識的對象是自然。經驗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橋梁。經驗是所有可靠知識之母。經驗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判斷。非來自經驗的知識,如上帝、靈魂等背離感官的東西,都是虛幻的,特別可疑。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經驗,而不是別人的話。這些對人類經驗的強調直接導致了16和17世紀的科學革命,進而導致了哲學領域的革命,為後來的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

啟蒙運動

1,啟蒙運動的思想基礎——從科學革命到哲學革命

對人類經驗的強調導致了壹系列新科學儀器的發明。1590年,第壹臺合成顯微鏡出現,1608年,望遠鏡發明。然後,氣壓計和氣泵出現了。伽利略(1564——1642)發現衛星圍繞木星旋轉,哈維(1578——1657)發現血液循環。更引人註目的是哥白尼(1473-1543)闡述了日心說,推翻了人們幾千年來信奉的托勒密地心說。科學革命最顯著的貢獻不僅在於新工具和新發現的出現,還在於新科學方法的發現。比較突出的是弗朗西斯科·培根(1561—1626),他主張經驗與理性的聯姻。他指出,狹隘的經驗主義者只是忙於收集材料,而沒有對材料進行加工和提煉,並且因為拒絕使用* * * *的概念而迷失在理解中。理性主義學派(這裏的理性主義學派指的是基於亞裏士多德的演繹邏輯體系從壹般演繹到個別的學派)容易陷入抽象的幻想,引入不切實際的教條和理論。為此,培根主張真正合法的婚姻必須始終建立在經驗能力和理性能力之間。因此,他發明了科學歸納法,強調觀察和歸納推理的重要性。當數學的新領域,尤其是微積分發展起來的時候,觀察和數學運算的方法成為現代科學最顯著的特征。科學方法的應用使那些思想家和科學家認識到,只要方法得當,人們就能獲得關於自然的真理。培根提出了那個鼓舞人心的口號:“知識就是力量”。與培根幾乎同時代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繼續用演繹來解釋他的全部哲學。他有壹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強調理性的獨立性和確定性,從而創立了理性主義哲學。後來荷蘭的斯賓諾莎(1632-1677)和德國的萊布尼茨(1646-1716)推廣了理性主義哲學。這些思想奠定了啟蒙運動的基礎。

2.啟蒙運動的內涵

啟蒙運動是17和18世紀歐洲知識分子廣泛支持的思想運動和信仰運動。它研究上帝、理性、自然和人類等各種相互關聯的概念。

.....在理論上,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首先討論了理性與情感的關系,最後談到了法律制度。啟蒙思想壹般包括人道主義、社會思想和歷史觀。在人道主義中,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發現人類具有相同的屬性,然後從人類社會的固有現象轉向人類社會應該具有的現象,從而批判、提倡改良,進而提倡改革。歐洲國家的嚴苛法律受到了抨擊。有色人種受到同情。瑞士法學家德·瓦特勒主張各國和平相處,遵守自然法的倫理原則。最後,在1795年,康德發出了“為了永久和平”的呼籲。在社會思想方面,啟蒙運動表現在政治思想、法律和經濟理論等各個領域。在政治思想方面,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提出了社會契約論。1762年,盧梭的《論民事契約論》在巴黎出版。啟蒙運動的法律思想最終體現在《普魯士法典》、《奧地利法典》和《拿破侖法典》中。在經濟理論上,法國經濟學家布阿吉爾貝爾反對國家幹預經濟生活,主張自由競爭。65438年至0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原始財富》,主張遵守自然規律,尊重個人自由,但也要求政府幫助弱者,約束強者。在歷史觀上,培根首先提出了解釋歷史的新方法。他反對歷史循環論,認為人類是不斷前進的。

3理性的提升

啟蒙運動源於西方民族對思想自由的新要求,是文藝復興思想解放運動進壹步發展的結果。壹方面源於西方民族的成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壹方面源於自然科學飛速發展帶來的自信和隨之而來的對人類理性的崇拜。啟蒙運動的理論表現是理性主義,它是人文主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深化和具體化。這時,人們已經從對人類的崇拜發展到對理性的崇拜,因為人類憑借理性可以完美地認識整個世界。啟蒙運動中的思想家遠比文藝復興早期的思想家幸運和自信。因為文藝復興初期的人文主義者對古典文化的輝煌成就相當自卑,甚至感到羞愧。但在過去的三百年裏,歐洲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國家的形成,新航路的開辟,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跨越式進步...所有這些成就,都不是靠上帝的指引或上帝意誌的啟示取得的,而是靠人類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不斷探索和創造的。他們非常樂觀地相信,今天遠比昨天好,明天會比今天更好!啟蒙運動起於英法,後傳至德國、荷蘭,湧現出許多思想家。他們都以理性主義為思想武器,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封建主義,從而直接為資產階級革命鋪平了道路。在啟蒙運動的指導下,歐洲發生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現代歐洲國家,甚至誕生了壹個新的國家——美國。

啟蒙思想家反對宗教迷信,崇尚科學。他們試圖將人類生活世俗化,開啟壹個世俗理性的時代。他們關註社會,希望用理性的光輝折射出壹個民主科學的光明時代。啟蒙運動廣泛宣傳並實踐了西方自然法理論的核心價值觀,如自然人權、自由平等,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浪漫主義的反叛

啟蒙運動給我們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它充滿了個性,貼近生活,別致而美麗的浪漫主義。浪漫主義始於18世紀中葉,止於19世紀中葉,但其影響直到今天也沒有消失。浪漫主義的創始人是出生於日內瓦的法國平民思想家盧梭(1712—1778)。盧梭是啟蒙運動中最激進的思想家,他的激進可能源於他坎坷的人生經歷和憤世嫉俗的叛逆性格。也許正因為如此,盧梭在高舉啟蒙運動理性大旗的時候,吹響了第壹個不和諧的音符。他認為,崇拜理性,把理性當作人類行為和真理的萬無壹失的指南,是不可靠的。理性有它的用處,但是關於生活中更多的問題,依靠情緒,讓本能和情緒去做事,更可靠,更頻繁。盧梭在他的獲獎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中,將原始人的自由和愚昧與文明社會的暴政和邪惡進行了對比,認為人類本來就是善良的,原始人是“高貴的野蠻人”,原始社會是最好的,知識的進步對人類的幸福是有害的。

盧梭的觀點和思想震驚和影響了整個歐洲思想界,他成為了浪漫主義之父。在盧梭之後的壹百多年裏,歐洲的哲學、文學、藝術、音樂、建築藝術都浸透著浪漫主義。

按照我的理解,浪漫主義應該是指這樣壹種傾向和態度,主張人的感情至上。其自身的特點是非理性的、人文的、個體的、想象的、感性的。它往往以歷史、民族鬥爭和壯麗的大自然為素材和背景,來描述和謳歌人們的感情和成就。壹些我們熟悉的詩人,如拜倫、雪萊、歌德等。,都是浪漫派詩人。

浪漫主義的積極意義在於,它指出了人類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學對於人類生活是壹把雙刃劍,這壹點我們現在才深刻體會到。浪漫主義對西方人文精神的貢獻和影響表現在:極大地豐富了人文精神的內涵,突出了人的情感和個性;它把人從冰冷的理性原則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使人徹底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它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加強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幫助我們重新樹立了對自然的尊重;它使人們能夠善於發現發展中國家和所謂落後民族的長處,教會人們包容不同的文明。浪漫主義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個人主義的膨脹,個性張揚帶來的混亂和無序;對現代科技的排斥和排斥,文學作品中的呻吟,生活中的情感泛濫等等。

啟蒙運動的真正含義

我認為啟蒙運動最顯著的價值和意義不在於它給歐洲帶來了政治、經濟和科技的巨大進步,而在於它倡導了歐洲人自身的徹底解放。人的解放包括個人解放和思想解放兩個方面,也就是說人要獲得個人自由和思想言論自由。啟蒙運動使誕生於古希臘羅馬,復興於14和15世紀的西方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而圓滿的體現。

法國的盧梭和德國的康德(1724-1804)對個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深刻探討做出了巨大的理論貢獻。盧梭認為:“人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契約形成的國家是“主權在民”,人民有權推翻侵害人民利益和自由的專制政權。

康德贊成盧梭人人生而自由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思想自由。啟蒙與人類自身相比算什麽?康德的定義道出了啟蒙運動的真諦:“啟蒙運動是人類脫離自身而強加於人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的狀態是指在沒有他人指導的情況下,妳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康德解釋說:不成熟的狀態並不意味著人缺乏理性,而是缺乏在沒有他人指導的情況下運用自己理性的勇氣和決心,所以這種不成熟的狀態是強加給自己的。薩佩爾·奧德!(拉丁文:勇敢思考。要有勇氣運用妳的理智!這是啟蒙運動的口號。在古希臘,只有蘇格拉底能夠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理性,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言論,但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可見,能否擁有獨立的意誌和自由的思想,能否用自己的理性做出判斷,是衡量壹個人、壹個民族是否已經開悟的重要標準。面對歷史和現實,康德尖銳地指出:以人民保護者自居的統治階級,總是阻撓人民運用自己的理性,推行愚昧無知的政策。“保護人首先使他們的動物變笨,要提防這些溫順的動物不敢從鎖著的大車上邁出壹步;然後向他們指出當他們試圖獨自行走時會威脅到他們的危險。”

“然而,哪些限制阻礙開悟,哪些不是,但足以促進開悟?——我回答:總要有公開使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只有它才能給人類帶來啟示。”

康德的這段話揭示了人的自由的內涵和啟蒙的標準,對我們中華民族很有啟發。

  • 上一篇:禁錮的造句禁錮的造句是什麽
  • 下一篇:文言文擴寫作文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