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妳認為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妳認為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首先,家長不要禁止孩子上網,禁止孩子上網是不對的,當然讓孩子迷戀網絡也是錯誤的,那就需要家長的科學管理。由於電腦或手機軟件的設計,本身就有利於用戶自學操作,孩子對信息技術軟件本身就非常熱愛。所以壹般不需要家長怎麽指導?相反倒是需要對孩子使用信息技術軟件進行管理。1.上網時間不要太長。2.要有選擇性的研究和使用軟件。3, 需要家長幫助的家長應該積極的予以配合。4.嚴格把握並杜絕迷戀不 健康 的 遊戲 軟件。

信息化 社會 ,孩子面臨著更多的電子產品誘惑,裏面好玩的 遊戲 ,熱鬧的社交軟件,有趣的闖關測試等等,壹不小心就偷走了孩子很多時間。而且很多 遊戲 或者視頻充斥著暴力,對孩子身心 健康 發展不太友好。所以,家長應該培養孩子正確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1、培養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養成合理使用,合理用眼的習慣。使用電子產品教育孩子,促使孩子模仿學習,向好的 健康 的方向發展。從另壹個角度來說,讓孩子家庭教育多了壹種方式。2、避免孩子玩 遊戲 上癮的方法,不是禁止孩子玩 遊戲 ,而是讓孩子理解 遊戲 編碼的原理。這就要求孩子在5-14歲之間,盡量去接觸編程學習,在孩子能夠自己設計壹款 遊戲 的同時,也鍛煉了邏輯思考能力。3、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電子產品使用,更需要培養孩子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了解基礎的編碼邏輯和數學算法。讓孩子真正實現功能型使用,而不是沈迷遊玩。以上,都需要家長的配合,也需要孩子盡量接觸少兒編程類學習。希望對妳有幫助,有興趣了解少兒編程,可戳鏈接:/mit61/?weixintiao

壹、著力培養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和意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開始就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在實施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應該把準學生的興奮點,因勢利導進行興趣的培養。 1、借助實用 遊戲 激發學生的興趣 遊戲 總能吸引人的眼球,總能給人帶來樂趣。在小學各課程中采用 遊戲 教學法的例子很多,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也不例外,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引入 遊戲 教學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正是基於這壹點,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是能大膽采用 遊戲 教學法。 例如:按傳統方法教學鍵盤的功能與指法訓練,對於剛剛接觸計算機的小學生來說,既困難而且又枯燥,我們不妨采用《金山打字通》,該軟件功能之壹就是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熟悉鍵盤上26個字母的鍵位結構以及相應功能鍵的作用。在指法訓練中,小學生看到屏幕上那些五顏六色的英文字母時,學習的興趣陡然提升,並飛速地在鍵盤上尋找對應的字母,壹旦輸入有錯,計算機就會立即發出警告聲。而每當操作者闖關成功,電腦同樣會出現鼓勵性的提示話語,並出現重新練習或進入下壹關的提示話語,學生從中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了能夠闖關成功,小學生們會竭盡全力提高自己的輸入速度和準確率,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告訴學生要使自己的輸入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就必須掌握正確的指法,學生也就產生了學好指法的願望。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通過 遊戲 闖關,激發了學生百練不厭的興趣。 2、運用合適的模式培養學生的興趣 小學信息技術課是壹門以操作為主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創新性,不能完全采用與其他學科壹樣的教學模式,應采取符合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特性的教學方法,以便於學生在模仿和創新中不知不覺、循序漸進地學習掌握信息技術有關的知識與技能。“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就是壹個能極好地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興趣的模式。 例如:在教學Word“插入圖片”時,先給學生呈現以前學生制作的精美作品,如:配有學生自己照片的年掛歷、生日賀卡等。看到這些作品,學生會想“我能制作出這樣的作品嗎?”,教師適時切入課題,“這些作品就是用Word做出來的,妳們壹定能做出來,而且壹定做得比這些作品更好”;接著教師就可以圍繞這些圖文並茂的作品,設計壹系列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任務,並引領他們分析這些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以及完成這些任務的方法,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行動起來。這樣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關聯的學習情景,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熱情,為逐步完成任務奠定良好的 情感 基礎,進而達到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標。 3、生活化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主要目的是要應用信息技術,這種應用可以是學習方面的、 娛樂 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2012年5月,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了《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2版)》,該標準提到的學生素養的外在表現之壹是“在熟悉並利用技術條件和環境的基礎上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與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時,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 例如:在“收發電子郵件”教學中,可以圍繞壹些節日大做文章。比如:圍繞六壹兒童,讓小學生給留守同學、或殘疾兒童寫壹封電子郵件;圍繞母親節,給自己的媽媽寫壹封電子郵件,跟媽媽說說悄悄話;圍繞教師節,讓小學生給老師寫壹封電子郵件,感謝老師多年來對自己的教育與培養,等等。讓小學生把信息技術與自己的日常生活聯系在壹起,學以致用,感受信息技術課帶給自己的樂趣,增強其學習興趣。

二、從教學方法入手,改“授魚”為“授漁”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變化是很快的,學生不可能壹直通過教師來掌握信息技術的新知識,因此教師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很關鍵的。從小學開始培養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引導他們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不斷更新信息技術知識結構,以適應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的需要,改“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小學生掌握壹些問題的思考方法,引領小學生從多角度、多渠道去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根據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理論知識少、操作實踐多的特點,廣大信息技術教師應認真做好啟發、引導,鼓勵通過獨立、協作等途徑完成任務。 1、自然融合,巧妙強化學科整合 開展跨學科的活動,找到融合點,實現信息技術學習與信息技術應用之間的有機融合,只要善於挖掘,語數外等學科都能與信息技術進行巧妙整合。 例如:我校機房中益智 遊戲 都是英文版的,學生為了玩這些 遊戲 ,遇到不懂的單詞,必須用在線翻譯工具翻譯英文菜單的含義;借助“單詞連連看”這樣的 遊戲 ,可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數學口算練習課,學生協助科任老師下載並安裝口算練習軟件,在班上進行口算訓練;語文學科中,學生將班上的優秀作文,制作成精美的電子小報,打印並張貼在班級櫥窗中……自覺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其它學科的學習,這無疑是學科整合的最高境界。 整合要體現信息技術和其他學科的自身特色,整合不是簡單的相加,更不是取代,而是與其他學科有機的融為壹體,是為了進行有效地教和高效地學。整合過程中要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體現課改精神,註重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2、虛擬任務,強化應用能力 網絡資源包羅萬象,學生今後的工作生活肯定離不開網絡,為了培養學生使用網絡資源的技能和意識,教學中可通過虛擬任務,讓學生查找、整合並表述獲取的資料,註重指導學生對網絡資源進行甄別篩選,將優秀資料為己所用,摒棄不良資源。 例如:《遨遊英特網》的第2課時,我設計了壹個虛擬任務——“ 旅遊 !請到南通來”,讓學生以小導遊的身份,向他人介紹南通的人文景觀,所用資料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獲取的,也可以上網通過百度來搜索,最後以“導遊”的身份,在全班介紹壹個自己認為最有特色的景點。 這樣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獲取、加工和傳輸信息的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 社會 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撰寫教程,培養操作表述能力 信息技術是壹個“技術味”很濃的學科,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加其“人文味”,我們不妨嘗試讓學生撰寫圖文並茂的軟件教程,將技術與寫作進行有機的結合,既讓學生掌握了技術,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述、漢字輸入、文本排版等能力。 例如:在壹次教學中,壹名學生在掌握了美圖秀秀修飾照片後,用自己的照片制作了新年日歷,獲得了滿堂喝彩。我抓住時機,指導她將制作方法壹步步寫出來,並教會她用Print鍵進行屏幕截圖,再粘貼到Word中作為插圖,最後裁剪並添加標註。完稿後我鼓勵她將文章通過Email發送到《中小學電腦報》的電子郵箱,半個月後文章就發表了,在師生中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這壹舉措不僅激發這名學生的創作熱情,同時也激發了其他同學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三、精心組織教學內容,註重能力的培養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不僅僅是要向學生傳授計算機知識,更應把計算機作為壹種學習、生活的工具,要大力培養廣大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1、註重“雙基”,註重基本能力的訓練 所謂“雙基”,實際就是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基本概念主要講解的是計算機系統的發展概況、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及防範、Windows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過程等,而基本操作主要講解的是基本的鼠標鍵盤操作、文字及圖片的簡單處理,並利用光盤、網絡資源進行輔助學習,能夠參與網絡交流活動等。因此在教學“雙基”時應使用規範的語言與術語進行講解,這對於學生今後學習信息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執教《操作計算機》和《認識“我的電腦”》時,對於鼠標的五種基本操作:指向、單擊、雙擊、右擊和拖動,就要嚴格規範學生的表述,“點壹下、點擊、鼠標不見了(其實是光標不見了)”之類的話語要及時糾正;對於“窗口”和“對話框”、“工具欄”和“任務欄”、“確定”和“應用”等易混淆的術語,教師要讓學生清楚它們的不同之處;不要混淆“選定”和“選擇”,“選定”是做標記,“選擇”是執行命令,文字操作時常有教師將“選定壹段文字”說成“選擇壹段文字”,“選擇‘編輯’菜單”說成“選定‘編輯’菜單”……這些隨意的言語要在課堂上絕跡。 2、善用修辭,加強實際的操作練習 目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加強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動手能力再次被提出。在信息技術課加強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非常有利於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 例如:講授“計算機的組成”時,可以讓學生用類比修辭把電腦比作人:人獲取外界信息可以通過眼、耳、口、鼻等;存儲信息可以通過大腦;處理信息通過大腦;而神經中樞則是核心;輸出信息可以通過口、臉神等;計算機的輸入設備(如鍵盤、話筒、掃描儀等)相當於人的眼、耳、口、鼻等;存儲器(如:內存、硬盤、優盤等)相當於人的大腦儲存信息;顯示器、打印機、音箱等輸出設備相當於人的、口、手等。學生對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有了壹定的了解之後,然後指導學生把內存、硬盤、CPU等部件硬件依次連接到主板上,再接上鍵盤、鼠標、音箱、顯示器。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腦能力、動手能力,又讓學生在愉悅中接受了“枯燥”的知識。 3、科學引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信息技術教材是實例化、簡易化的軟件幫助,軟件幫助文件其實是系統化的教材。通常軟件都會自帶詳細的幫助文檔,引導學生閱讀信息技術教材,引導他們主動進行思考,幫助他們學會查閱幫助文件,知道遇到難題尋求幫助,這樣能從細微處著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培養終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例如:《Word輸入符號》壹課中,可以讓學生輸入壹篇包含多種特殊符號的文檔,在遇到無法輸入的特殊符號後,有學生舉手提問,可不直接教給學生具體的方法,而是提醒學生按F1鍵打開幫助文件,輸入“特殊符號”搜索解決方法,再根據幫助中提供的方法輸入特殊符號。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特殊符號的輸入方法,更收獲了壹種解決問題的思路,認識到幫助文件的重要性,讓教學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當然,小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有很多的方法和形式,需要廣大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在研究中總結,在使用中提升。這種積累、總結和提升不是壹朝壹夕的事,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筆者堅信,只要我們在教學與實踐中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每壹個進步,改進教學模式,讓學生帶著激昂的熱情來學習信息技術,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必定會有大幅度提高,壹定會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學前教育的發展歷程中,教師信息素質的構建決定著教育的發展成效。學前教育專業作為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是職業人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重要性,調研了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掌握,並就增強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技能進行有效的措施。

信息技術指的是在信息科學的技術指導和實施方法下,所形成的信息擴張模式。在現代教育體系中,信息技術借助於電子計算機和網絡通信,能夠更好地傳遞信息,加強對不同知識體系的傳遞、存儲、分析和處理。這壹教育力量在學前教育專業中也得到了深入的體現。早在2011年12月,教育部頒發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指出學前教育教師應該具備相應的現代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即學前教師要學好信息技術進壹步應用好信息技術。以便於豐富學前教育的課堂內容,從線下教育延伸到線下教學,逐步整合教學資源,從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學前教育是我國終身教育的理論奠基。幼兒的生理、心理年齡尚未發育成熟,他們需要壹種更加直觀的教育方式,才能夠保持對知識的註意力和持久度。教師需要以視覺、聽覺綜合的模式,延伸多元化的教學途徑,從而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正好符合這壹要求,教學信息化可以以直觀形象地方式提高教學的靈活性,使幼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使幼兒更有效地掌握知識與技能。

1.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信息技術職業能力

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但要掌握各類專業知識,還應該熟練了解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各類信息加工處理方法,包括對計算機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方式、對“雲課”“翻轉課堂教育”等教學模式的了解程度。從根本上說,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應具備的信息素養包括:能充分意識到信息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知道怎樣的信息技術能夠促進教育教學活動並有利於幼兒接受和理解;能有效地將信息技術整合到教學中去,搭建壹個更加開放、和諧、融洽的學前教育發展體系。

2.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信息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如何培養具有信息技術能力,以適應“互聯網+學前教育”模式幼教人才,已成為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壹大挑戰。我們通過問卷及訪談發現,當前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弱,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信息技術應用意識不強

學習態度決定學習的效果,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教育作用意識淡薄,這種現象應當是制約學生信息技術應用的主要緣由,學前教育的學生感性思維大於理性思維,她們對於問題思考的邏輯性和系統性較差,她們認為學前專業只需要掌握五大領域的專業知識,而信息技術課對於她們而言就是上網、聊天、玩 遊戲 ,是學習過程中放松身心的壹門課,可有可無,這種錯誤的發展認知導致信息技術的教育融合存在困境,自主鉆研意識不強,學生懶於動腦動手,而是希望單純通過網絡搜集、“百度壹下”來解決問題。

2.2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參差不齊

在各地經濟水平參差不齊的大背景下,壹些生活水平高的城市,學生很早就接觸到信息技術課程,而對於壹些偏遠的農村,由於硬件條件的限制,學生根本就沒有機會接受系統的信息技術教育。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由於生源地的差別導致學生對於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

2.3資源的獲取及加工處理能力不夠

調查發現,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方便了幼兒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應用到圖像處理和動畫制作,以及聲音和視頻的剪輯合成等,而這些操作就需要準備相應的素材,但我們經常會遇到壹個問題,就是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加強教育資源的整合。

3.如何延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發展路徑

根據分析,可知當前我院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路徑較為狹窄,在推進現代化教育體系的建設上,存在著尷尬的境地。針對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現狀,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改革力度。

3.1幫助學生從思想上認識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教育意識指的是人們對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要想達到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塑造,教師要立足自身實際,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念。第壹,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感受到這壹專業中凝聚的價值和希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凝聚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融洽的教學課堂。第二,教師應該向學生普及 社會 上廣泛流傳的各類信息傳播技術和方法,讓學生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遷,以及這壹科學技術對當今教育領域的影響,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教育技術的神奇性,幫助他們進壹步調動學習熱情。第三,在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上,教師應該嘗試利用在線教學、遠程教育等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學生的專業素養。

3.2明確目標、合理調整課程內容

在總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降低理論知識在教學中的比重,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學生上機實踐與課外實踐,讓學生在“理論-實踐-再實踐”的循環往復中達到平衡,使學生能夠及時掌握先進的計算機操作知識,熟練了解當前被應用在學前教育行業中的尖端技能,開拓學生的知識眼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進壹步明確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合理選擇課程學習資源、編制較為合理的學前教育專業信息技術教材。

3.3針對不同學生群體設置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

眾所周知,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掌握並非壹蹴而就,而是壹個循序漸進的發展歷程。因此,教師應該杜絕壹刀切的方法,有針對性、有計劃性地開展各類課程整合,根據小組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將知識設置為基礎層、核心層、拓展層,這樣就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由於學生存在著壹定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應該針對這壹點,設置“難中易”各不相同的教育層次,結合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等特點,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拓展,使得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例如對於信息技術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生,設計循序漸進的基礎性教學;對於信息技術學習難度壹般的學生,進行拔高式教學;而對於學習難度較少的學生,則進行專業提升式教學,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3.4采用小組內幫扶的學習方法

在小組內部指定基礎相對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通過合作教學的模式,在學困生和學優生之間形成合作學習,鼓勵小組內部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積極的教學。充分發揮合作教學的獨特優勢,以組內扶持和組外交流,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所處的學習定位,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學生之間形成熱心幫扶的好學風,引導大家相互交流學習心得、達到***同成長、***同進步,從而養成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

3.5合理增加教學知識點

經過調研,了解到幼兒園希望教師應該要具備壹定的圖片、音樂、視頻的搜集與處理的能力以及課件開發的能力,可以說,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已經成為新時代幼兒教師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日常教學內容中,應該合理增加flash'Photoshop、格式工、Goldwave、Premiere、CamtasiaStudio、Auditon、QQ影音等軟件的使用,通過培養學生的軟件使用能力,是教學的知識點更加豐富,知識體系也更加完善。同時,在教學知識點的創設上,教師應該巧妙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通過制作簡短的flash動畫,增進課程的趣味性和有益性同時對於微課程、翻轉教學等模式的試用進行全面的 探索 ,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課程知識,構建融洽的教學關系。

3.6鼓勵學生參加信息技術競賽

比賽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通過參加比賽學生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能力,可以將培養方法從單壹性轉變為多元性,不僅可以激發前教育專業學生對 科技 活動的參與興趣,同時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新,提高他們的信息化綜合學習素養。為此,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參加信息技術競賽,通過參加“大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大賽”“網絡信息技術知識大比拼”等形式,使學生能夠對計算機保持 探索 熱度,擁有充足的學習興趣,能夠積極投身計算機課程之中,幫助他們在學前教育專業方向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實現學生職業素養的全方位構成。

3.7建立科學的評價和考核體制

要想使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的融入更加完善,教師應該立足當前的教學現狀,構架更加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在對學生專業知識的評價上,通過人性化的評價制度,來確保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能夠為教師及時掌握和了解。通常情況下,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技能是以“學分制”的形式體現,其構成模式往往是以“考試成績+平時成績+課堂表現”來進行,這種考核方式往往只針對學生的專業科目,而要想增加考評的科學性,教師也應該從中融入信息化教育測評的相關內容,從打分形式、評價標準、智能換算等角度,從不同的方面,克服評價單壹的弊端,使所得到的測評結果更加健全和完善。同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日常表現、實踐成績和理論認知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學分制評價制度。通過多方面的打分制度,不僅可以起到督促教學的目的,還可以客觀公正的衡量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掌握並非壹蹴而就,而是循序漸漸,不斷完善和發展的。為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本著與時俱進的教育方法,從理論認識、課程內容、學習方法和考核機制上入手,豐富信息技術教育的教育表達。同時,在教學知識體系的構建中,教師應該結合學前課程的具體分類,在不同教學階段設計不同的教育模式,加速融入信息技術的理論根基和教學脈絡,進壹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信息化技術素養,推動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等。教師建立用於學習交流的微信群,通過信息工具,教師在微信群裏可以上傳學習資料或布置作業或對學生進行答疑或分享計算機技能學習的圖書、網站和相關軟件;學生通過信息工具可以在微信群裏下載學習資料進行學習或提問或交流學習經驗或提交作業。此外,教師還應經常錄制課堂教學的微視頻上傳到微信群,來豐富學生課堂學習的輔助資料。信息網絡的應用,不僅讓學生在課中學習,也可以在課外學習;不僅在線上學習,也可在線下學習。拓展教學渠道,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計算機技能學習途徑,同時也為教師完善計算機技能教學方法提供了有效借鑒。

綜上所述,大學生對計算機專業技能發展需求,應當通過教師專業、科學的指導來滿足。因此,教師應當主動 探索 、提升自身計算機技能教學能力的方法,並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法來實現對學生技能發展的指導。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能教學方法運用經驗的積累、提煉、總結,實現計算機技能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如教師可通過豐富輔助教學資料、善用網絡資源、結合視頻資料、活用高效教法、完善評價體系等多種方式進行計算機技能教學方法的學習和實踐,並根據學生的技能學習特點來對計算機技能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

  • 上一篇:龍的輪廓材料
  • 下一篇:拳打LOL、腳踢王者榮耀,「無盡對決」究竟有多強?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