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70年代風靡全國的“的確良”,為何突然消失了?它換了個名字?

70年代風靡全國的“的確良”,為何突然消失了?它換了個名字?

服裝的流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人民的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態,當然也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現在的 時尚 界可謂“百家爭鳴”。妳可以看壹些七八十年代的影視作品,不難發現人們的審美確實發生了變化,但還是有壹種整體上難以表達的***性。其實叫“雀梁”。

那麽,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呢?因為它改了名字。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的確良”的開端

壹切,還要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說起。

新中國剛成立時,工業基礎普遍薄弱,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跟不上億萬人民改善生活的具體需求。

從壹些老照片和資料中可以看出,那次會議的人都穿著粗布,生活的重心就是“吃飯”和“養家糊口”。那時候都很好,紡織品極度匱乏。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1954年9月,全國啟動棉布定量供應計劃,各地開始按人頭分配布料。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任何布料,成衣,被褥等。這家人想買的東西需要憑票購買。

在舉行會議的國家,仍然缺乏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就在壹切似乎漸漸步入正軌的時候,1956年,我們國家遭遇了洪水,棉田也遭遇了減產,紡織品供應日益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國家不得不加強“憑票購布”的措施。

它將規定五英寸以下的兒童服裝和布料必須上繳。蚊帳的布兩斤壹疊,成品蚊帳的頂布、側布、衣服都是實打實的布。

那時候幾乎每個家庭都遇到同樣的問題:布不夠,錢不夠,穿衣服要小心。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而且棉布有壹個通病:容易破損。

“補丁”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獨特標記。壹般別人家的孩子壹年到頭都很難穿上新衣服。父母給孩子穿舊衣服,哥哥姐姐給弟弟妹妹穿舊衣服。

人們不得不依靠土地來種植衣服和食物。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毛主席曾對周總理說:“我們能不能搞點化纖?不要讓普通人穿衣服那麽辛苦。”

“滌綸”是壹種化學纖維,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在國際上流行。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這個名詞聽起來很奇怪,但確實有它自己的由來。

這種布料最早流行於廣東。按照廣東人的叫法,它有壹個很別致的名字:果然漂亮。

然後這個名字就傳到了北方,變成了“果然酷”。但是,人們被這個名字誤導了,因為穿上“的確很酷”之後並沒有覺得酷。後來人們稱之為“的確良”。

“的確良”穿在身上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不僅不吸汗不吸風,而且非常好洗,幹的很快。它比棉布結實。人們稱之為:易洗易幹,每件上面三件。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20世紀60年代,北京、天津、上海開始小批量生產“滌綸”。這些國家的人民還不具備從石油到化學纖維的生產能力,他們主要依靠進口。

北京產冰山牌漂白“的確良”,天壇牌襯衫等。、以及少量出口到大城市國內市場的“的確良”材料成衣都在排隊搶購。

有了市場和優勢,國家終於註意到了“的確良”。70年代,國家開始花大價錢引進石化設備,發展化纖行業全產業鏈。

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廠相繼建成後,曾經的高檔產品“滌綸”逐漸流行起來,正式走近老百姓。

1971年,毛主席視察南方。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在路上,他利用閑暇時間和幾個隨行人員聊了聊。工作人員說,他們參觀的時候,看到其中壹個紮辮子的服務員說:

“我們昨天休息的時候去了趟商店,排了壹個小時的長隊才買到我們喜歡的‘的確良’布料。那種布料特別適合做衣服或床墊。不僅質地輕薄,還有壹種青春氣息。可惜太緊了。”

毛主席很高興。他知道老百姓不僅有基本的著裝要求,還有審美控制力。他說,“如果人民喜歡,那我們就生產更多。”

這次回京後,毛主席壹直念念不忘人民的衣服。他對周總理說:“我從長沙回來,了解到群眾特別喜歡‘的確良’布,我們要多搞壹些。”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考慮到目前的情況,周總理對毛主席說:“主席,我們自己還不具備生產化纖滌綸布的技術能力。”

然後毛主席說:“我們自己做不了,就弄點外國的。”

總理說:“好的,主席說了,我們馬上招。”

1972年,壹套完整的化纖和化肥技術裝備經過層層審批,呈送給周總理,並贈送給毛主席。毛主席的指示很簡單:馬上辦。

最後各部門經過多次論證,建成了遼寧四大化纖中最大的化纖項目。遼寧馬上把它提上日程,最後把項目建在遼陽。

是的,當妳走進廖化的建築工地時,到處都能聽到緊張的廣播聲:只要骨頭不散,妳就必須盡力建設廖化。

這個口號是建築301部隊26分隊副排長黃提出的。

他所代表的也是壹種建設精神:1973年,黃的胃病已經發展到大出血的地步。隨著病情惡化,他連續做了三次手術。面對現實,他想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會怎樣,而是如何戰勝疾病,繼續工作。

時間到了1975年初,部隊的建設工作進入非常緊張的階段,他在醫院待不下去了。他向醫院做了申請報告,要求馬上歸隊。醫院很無奈,被他的堅持感動了。他在出院證明上寫了“充分休息治療”。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1975年國慶節,在工廠建設指揮部組織的“大型詩歌朗誦會”上,有同誌大聲朗誦:毛主席圈定了我的建設,建設廖化是多麽光榮啊!

1979年1月,這裏生產出第壹批“滌綸”纖維原料,1981年9月試車成功,歷時7年零4個月。中國最大的化纖基地就建在這裏。

廖化每年可生產7.4萬噸化纖原料,相當於430萬畝棉田的產量。

這太神奇了。如果這裏的化纖原料全部織成“滌綸”,可以保證全國人均“七尺布”。

這是毛主席英明決策和無數“黃”鬥爭的結果。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滌綸”下的視覺沖擊

“滌綸”的出現,真的在壹瞬間改變了中國人的審美。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還沒有“ 時尚 ”這個概念。顏色只有藍色、黑色和灰色,被外媒形容為“藍螞蟻”和“灰螞蟻”。

“的確良”的出現,也讓大家意識到,有壹種衣服,可以如此鮮艷,沒有“死褶”。

街道漸漸有了顏色。有壹段時間,年輕人如果想更洋氣,肯定會攢錢買“的確良”布。

70年代中後期,“的確良”逐漸流行起來。姑娘們穿上碎花裙,裙擺飛揚地走著。男人更喜歡滌綸襯衫,他們中的許多人把下擺紮進褲子裏。

那個時代的記憶,可以在《北京日報》找到。

1994年9月《北京日報》的《回望時代》壹文,有這樣壹段描述:壹條表姐的“的確良”褲子,壹件母親的“的確良”上衣,讓我整理了衣櫃,後來很多年,它們都是我炫耀和誇耀的資本。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在廣大農村,如果有人能得到壹件“的確良”,往往會珍藏起來,直到過節才會穿。

最流行的時候,“的確良”布也很受歡迎。很多店鋪剛備貨,消息壹出,馬上就被搶購壹空。為了買壹塊“的確良”布,人們常常要排幾個小時的隊。有些地方,櫃臺甚至被壓壞了。

然而,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還沒有市場經濟的概念。企業根據上級下達的計劃和任務進行生產,而不是根據需求。

20世紀80年代,壹切都開始呈現出新的面貌。

在此期間,棉花連年增產。與60年代末相比,滌綸混紡織物的產量增加了30多倍,紡織品已經能夠滿足普通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從1982年開始,國家陸續減免了部分紡織品的布票,並開放了貨源。

原本昂貴的布料現在“家家有余”,“的確良”變得經濟實惠。

1983年9月26日,《北京日報》也發表了《有必要用布票嗎?“的內部參考。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因為改革開放的不斷成就,市場經濟的背後也是生產水平的提高。當人們有了新的選擇,壹切都會不同。

然而“滌綸”的記憶卻留在了每個人的腦海裏。

人們都認為“的確良”衣服很耐磨。那個年代的人都記得,這種衣服很少穿破,到最後,只有領子後面磨破壹點。

但到了80年代中期,這種曾經流行過壹段時間的衣服逐漸沒落,成為壹種“短缺 時尚 ”中的獨特記憶。

原因不難理解。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作為壹種化纖面料,有其天然的劣勢。

與棉布相比,它最大的缺點是化學合成帶來的弊端。在日常穿著中,“滌綸”對人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壹旦遇到幹燥炎熱的天氣,這種面料就會產生靜電。另外它的透氣性也很差,不如棉質的衣服舒服。

於是,大家漸漸覺得“的確良”冬冷夏悶,不保暖,不透氣,不出汗,穿起來很不舒服。

下雨天或者炎熱的夏天,這種面料的衣服又會粘在身上,不舒服就容易“走出來”。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在“布衣”的發展過程中,“的確良”確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不可否認的。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服裝面料技術的不斷提高,更多的新型面料開始沖擊原有的面料市場,“滌綸”在生產力發展帶來的市場沖擊中逐漸淡化。

所以很多“90後”“00後”根本沒聽說過這個素材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他們壹定聽到了媽媽的叮囑:記得買衣服,壹定要買純棉的。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那麽,“的確良”消失了嗎?

“的確良”在市場上並沒有完全消失,他們只是換了個名字。人們自然會熟悉它的學名,叫做“聚酯纖維”,也叫“聚酯纖維”。

這樣很多人就會瞬間明白什麽是“的確良”。即使現在,仍然有許多企業使用這種面料制作工作服。

在百家爭鳴的21世紀,“的確良”真的被遺忘了,更搶手的“天然面料”在市場上,比如棉織物。

“純棉”對每個人都意味著安全和舒適。現在大部分人買衣服都會選擇“純棉”,但背後的邏輯卻大相徑庭。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此外,“合成面料”也成為大家選擇的類型之壹。既有純棉的透氣性,又有聚酯纖維不易染毛起皺的優點,還很實用。

“滌綸”在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獨特表現,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的國情,對 時尚 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在當今的服裝市場競爭中,“聚酯纖維”仍然是壹個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它已經成為許多服裝設計師廣泛使用的面料。

為什麽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滌綸會突然消失?它改名了。

涉及

不要趕時髦。《北京日報》的《文古》就是由這個寫作小組編撰的。文古

張玉敏。中國第壹件“滌綸”的誕生[J]。中石化

雀良——農民服裝從此成為 時尚 。留住鄉愁。

  • 上一篇:廣西防城港旅遊廣西防城港旅遊攻略
  • 下一篇:教師節特別企劃,我是媽媽也是老師 Teacher,Mother,Hero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