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小雪至,蘆花飛!

小雪至,蘆花飛!

小雪過後,又到了蘆花飄飛的季節了。

從後劉莊東大窪的臺子上割上幾根大葦,扒皮凈去根節,用細麻繩捆紮成六角型的“麻掛”(風箏),剪上幾個“毛花”(蘆花)用線拴在它的下面,約上幾個好夥伴,跑到生產隊的場苑裏,把“麻掛”搖搖晃晃的放飛起來,遠遠望去,高高在上的“麻掛”下邊飄著迎風搖擺的蘆花,煞是好看。

瘋了壹下午,囫圇吞棗的喝上幾碗地瓜黏粥倒頭便睡,少年不知愁滋味,那可真是個香。清晨推開屋門,不禁倒吸口冷氣打個寒顫,滿院子雪白的雪白的,大喊壹聲:下雪了!

戴上兩大扇帽子,穿上黑條絨大頭棉鞋去踏雪,腳下嘎吱嘎吱的響個不停,從院子裏到大道上再到大灣邊,會發現灣邊空曠的雪地上有幾行野物的爪印走向遠方。

看到四下無人,便朝著大橋上掛著古鐘的老楊樹上的老鴰窩來個有表情的朗誦:

啊!下雪了!

天上壹片白,

地上壹片白,

結果兩片白!

嚇的敲鐘上坡的老八路把鐘當當當的敲個不停。

棉鞋的底是不防水的,不壹會便濕透了,頭上冒著熱氣,忽插著回家挨上大人壹頓數落,腳後跟凍的通紅,烤烤火又癢了,到院子裏的葦子垛上剪幾個毛花墊在大頭棉鞋裏,也很暖和。

晚飯後來串門的社員們和當隊長的老父親拉家常,壹說就是半個通宵,老父親沒上過學,但博聞強記,可能從壹個念過私塾的壹個同族老學究那裏聽到過許多掌故。記得給社員們講過這樣壹個故事:

早年裏有個叫閔子騫的孔子高徒,為人極孝,少年喪母,父親娶了繼母,他落到後娘手裏。冬天,繼母用棉絮給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給閔子騫的棉衣填的是蘆花。寒冬臘月裏,閔子騫駕馬車送父親出行,因寒冷饑餓無法馭車,馬車滑入路旁溝內。他被父親喝斥鞭打,結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蘆花。父親醒悟,想休掉妻子,子騫長跪於父親面前為繼母求情:"母在壹子寒,母去三子單"。父親便不再休妻,繼母也痛改前非。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間"。這個單衣順母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被收入《二十四孝》並被改編成多劇種的《鞭打蘆花》。

十年前在濱州聽新人文畫派代表人物王春江老師在挖掘閔子騫的素材,又有緣從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科索得陳少梅所繪《廿十四孝》壹書,並找到了原文:

閔子騫為後母嫉,所生親子,衣加棉絮,子騫與蘆花絮衣。父密察之,知騫有寒色,父以手撫之,見衣甚薄,毀而觀之,始知非絮。父遂遣其妻。子騫雨淚,前白父曰:"母在,壹子寒,母去,三子單,願大人思之。"父慚而止。

剪毛花是冬季勤工儉學的壹項,積攢幾毛錢,壹是等放了寒假好到書店買幾分錢壹本的《漁島怒潮》《草原英雄小姐妹》《蜜蜂戰》之類的小畫書,二是年前買19頭壹支的烏河頭火鞭和雷子。蘆花很輕不墜稱,壹般論把賣,壹個生產隊的會計叔的丈人家莊上來收的,收了去做成毛花笘子蓋韭黃,頭刀四色韭黃年節很貴,條件稍好些的主家才舍得買上壹兩把,是大年初二招待老閨女少閨女女婿上乘的佳肴,家常做法是:煮熟的豬瘦肉切丁,炸豆腐葉切丁,四色韭黃切段,精鹽少許,幾滴老抽,噴點香醋,點上小磨香油,拌勻盛盤上桌。剛結婚第壹年上門的女婿們往往好強爭勝,幾杯黑炮彈下肚,大多招架不住這壯陽草的威力,傍晚用大金鹿自行車帶著媳婦回家蹬斷鏈子的比比皆是。

蘆花很輕不墜稱,但我覺得放到稱上去很沈很重,因為可以稱的出天地良心來。長長稱桿壹頭是輕搖霄九的蘆花,另壹頭是咱沈甸甸的老百姓。

蘆花易燃。分田到戶後家家屋山頭上都碼垛著壹垛垛葦子,放鞭炮盡量躲遠點。個別魚肉鄉裏的村幹部這個時候夜裏睡覺往往都不踏實,時常被人瞅摸準了點了,等到叫起人來壹桶壹桶的澆滅了時,也就剩下壹片黑乎乎的葦紮了。從這個層面上說,蘆花也是反腐利器的,在當下打虎拍蠅獵狐行動中也會派上用場的。

蘆花飄揚,思緒紛飛。終於迎來了小雪後的第壹個好天氣,禁不住用山寨手機試拍了幾張,晚上趁著好心情斷斷續續拼音上以上方塊,聊作對兒時的故鄉紀念。

2017年11月24日小雪後二日22:38劉秉均擱筆於大豐港臥塌上

  • 上一篇:作文素材:善用“當”字
  • 下一篇:光柵立體畫的基本信息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