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蘇軾的《水調歌頭》全文是什麽?

蘇軾的《水調歌頭》全文是什麽?

北宋蘇軾所作的《水調歌頭》全詩原文如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白話文釋義: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麽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禦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麽遺憾吧,為什麽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裏,也能***享這美好的月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為官。他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

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壹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壹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壹種皓月當空、美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壹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壹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詩的上闋寫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開頭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宮境界,發出問月問年的疑問,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反映了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

他寫這首詞時正處在政治失意的時候,這首詞正反映了他內心的激烈矛盾,因此萌生了乘風歸去、飄然高舉的奇想。“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壹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裏今晚是壹個什麽日子。

在詞中這僅僅是壹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壹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壹正壹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這壹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下闋寫對月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沈。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

由感傷離別轉而為對離人的祝福。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詞人以理遣情,希望從***賞明月中互致慰藉,離別之憾可以從兄弟友愛中獲得補償,全詞以美好的境界結束。結句與上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壹樣,是積極樂觀的。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世態度終於戰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全詞深沈婉曲,流轉自如,以美麗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創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 上一篇: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與感言
  • 下一篇:尋找萬能作文開頭和結尾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