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如何激活 和培養創造力

如何激活 和培養創造力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創造是現代人的本質特征。創造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顯著標誌之壹。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以學生發展為本,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美術教育者所不容忽視的問題。

壹、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究。

傳統的教學方法多以教師的講解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則處於被動接受的位置。這種非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實際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使其養成了依賴於他人的習慣。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主動探索是創造力發展的基礎。創造性的教學應鼓勵兒童對學習的主動參與,使教學成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收獲,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

如:在欣賞活動中,通過比較、討論、對話等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資料、體驗、思考、鑒別、判斷等學習方法,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又如在教學手工課時,對於難度較低的內容,教師教學時可只作簡單的引導,講解制作的基本原理,而後鼓勵學生通過互相討論等途徑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制作的方法,自主解決問題。在作業要求上也可分層處理,對於多數學生要求他們只完成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即可;對於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學生通過壹堂課的學習,不僅得到了壹個具體的結果——作品,更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索、創新的能力。平時的教學中,常見的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難得壹見的是學生對教師、對教材的評價。而這卻恰恰是引導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的壹種很好的方式。如課末,可以邀請學生對教師本堂課的教學提出他們喜歡的做法和不喜歡的做法等。在每壹學期的最後幾課,可請學生對整個學期進行評價——如,“我最喜歡的課”、“我最不喜歡的課”等。教學就是為學生服務,當教師的教學在逐步的積累中不斷完善,當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與尊重,教師的課又豈能不受學生歡迎,而這也正是體現了教學平等、教學的魅力。

二、創設生活情境,迸發創新火花。

有關統計表明,中國兒童的創造設想主要來自“學習”和“生活”兩方面,而源於日常生活的創造設想又居於首位。創設生活情境,就是讓學生在學中體驗生活角色的壹種教學方法,它使思維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其創造潛能也因此能夠得以充分地發揮。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來創設能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的相關性情境,以此來活躍氣氛,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如《各式各樣的帽子》壹課,壹位老師采用“xx帽業公司現招聘設計師若幹名,詳情見海報,請有意者前來應聘”這壹形式展開。別以為妳是來到了人才交流市場,事實上學生們正以現場應聘的形式創作“各式各樣的帽子”。課中,黑板上貼滿了前來應聘者的作品……“消費者”們——全班同學,正在選購產品,他們互相討論、欣賞,都給自己認為滿意的產品貼上“大拇指”……壹批小設計師們因受“消費者”青睞而受聘……用壹生活情境“現場招聘”來代替作業,用“選購產品”來代替作業評價,這樣的作業和評價設計,符合學生好動、易興奮、好探求的心理特征,使他們產生強烈的獲得知識、表現藝術情感的欲望。他們不再感到美術作業是無味的,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此外,恰當地把競爭引入課堂,不僅能培養學生進入未來社會的心理素質,也符合學生的求勝心理,更重要的是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到了自己的價值,也會為下次成功而努力。學生在創設的寬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主動充當角色,在玩中學,在玩中悟。在這種情境中,學生處於壹種自然發展的狀態,自由表達,自由創造,使各種新的想法、新的點子蜂擁而出,從而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來,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必然能迸發創造的火花,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使創造力得到自由伸展和盡情發揮。

三、樹立新的教材觀,使之更好地為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服務。

我們要樹立新的教材觀,更好地為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服務。要認識到教材既不是知識體系的濃縮與再現,也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引導學生發展認知、學習生活、構建人格的壹種範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因此,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合理使用教材。如《賀卡制作》壹課是十壹冊的教學內容,由於在壹——五年級時學生已在不同時間不同學科多次進行這個主題的學習,所以此時再教學,學生已沒有了創作熱情。於是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知識面廣、思維活躍、對電腦較為喜愛的實際情況,把美術教室搬到電腦房。對教材進行處理,將這壹課改成了《電子賀卡的制作》,結果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創造興致高昂,許多同學還把自己制作的電子賀卡發送給了自己的父母、長輩、老師和同學。又如,《神氣的大公雞》壹課,教師把傳統的作業內容“畫壹只神氣的大公雞”改為“公雞選美比賽”。學生把自己描繪的大公雞戴在頭上參加選美,有的公雞勤勞、勇敢,有的漂亮但驕傲,還有的……從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公雞的表現手法,還明白了什麽才是真正的“美”,興趣濃厚,教學有了新的延伸,學生思維質量高。

四、多角度地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樂於創造、勇於創造。

我國著名美術教育家關小蕾說:“沒有什麽與藝術有關的創作活動比自由地畫畫更輕松的了,在所謂‘自由’的含義裏,既包括了遊戲般的活潑,也包括了創造形式和選材上的靈活性。”也就是說我們要多角度地選材,適時地更換課堂組織形式、創作形式,讓它更好地為學生服務。1、註意課堂組織形式的靈活化。教材是死的,學生是活的,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組織時壹定要註意靈活性,不能總是采用老的教學模式,這樣會讓學生覺得美術學習沒意思,創造潛能的激發更無從談起。如經常開展作品評比、舉辦作品展覽、師生同學間互相贈送作品;創作形式也經常改變,如個人創作、小組集體創作、命題創作、半命題創作、自由創作等等。2、註意創造形式的多樣化。隨著社會的發展,新事物的不斷湧現,傳統的創造形式已不斷受到沖擊,而現在市場上出現的許多新穎的創作手段,深受學生歡迎,為學生所喜愛。因此,我們在教學時,除了教材中安排的內容外,也應適當地作些補充,使創造的形式更為多樣,更有新意,更能吸引學生。如砂紙作畫、吹塑紙版畫、廢舊物品制作服裝、汗衫畫、泥塑頭像、各類拼貼畫、各類紙工、熒光筆作畫、修正液作畫、線描畫、刮畫等。3、註意創作材料的生活化。美術教學來源於生活,其目的也是要更好地服務於生活。《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精選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又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並能開啟學生未來發展道路的學習內容。告訴孩子不要以為作畫只能用蠟筆和水彩筆,其實只要妳願意,各種各樣的實物材料,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各色包裝盒、廢棄的宣傳畫、五顏六色的報紙、吃剩的果核、弄啐了的蛋殼、樹葉樹皮、用舊的發夾、煮飯的米粒……都可能是組合成壹個個美麗畫面的最佳材料,都可以作為美術教學的活教材、好教材、新教具,他們會大大豐富美術課的教學內容,發散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於創造、勇於創造。

五、有效地進行學科整合,加強美術學習的綜合性,使學生的思維空間更開闊、創作途徑更多樣。

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壹個新特點,是美術課程應具有的特征,也是新課程改革需要突破的壹個難點。為此,新課程特別設置了“綜合探索”這壹新的學習領域。它是指在美術學習的各領域之間、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等方面相綜合的活動。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靈活地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其他學科中有益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如計算機、網絡、音樂、語文詩詞等,加強學習的綜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機器人》壹課,教師先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機器人的相關知識。於是學生各顯神通:有上網搜索的、有查閱書籍的、有參觀中學機器人制作小組的,還有請教常識老師、請教家長的……這些都為學生學好這壹課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又如,心理學研究發現,音樂可以促使人產生意境,有益於創作,有學者發現,在聆聽激昂的音樂時,創造者會使用較深沈的顏色,且創作快捷有力,在聆聽柔和的音樂時,創造者則使用明快的顏色,且速度較慢。在美術教學中學生能按不同的強弱、節奏的音樂改變所使用的顏色,例如,強烈的聲音用紅色,平緩的聲音用藍色,輕快的聲音用黃色,富於幻想的聲音用紫色等。因此,這種做法已為越來越多的美術教育者所接受,但在教學中我們也要註意因課而異,同時教師要適時地加以意象的引導,使音樂更好地為學生的創造服務,達到最佳的效果。

  • 上一篇:12個月,12首詩詞,12個不同的地方,跟著蘇軾,來壹場文學之旅-
  • 下一篇:如何讓C4D威士忌產生效果?C4D威士忌制作效果文本課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