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禮與社會和諧的關系

禮與社會和諧的關系

從休閑視看休閑、禮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馬惠娣

(中國藝術研究院休閑文化研究中心,100029

《自然辯證法研究》編輯部, 100081)

摘要:休閑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透過休閑,可以傳遞出壹個人的生命狀態和精神態度,可以展示壹個人的禮儀風度和人格修養。良好的休閑狀態,需要良好的“禮儀”、“禮節”、“禮教”、“禮法”的滋養與孕育;良好的“禮”需要休閑生活的培養。缺少“禮”人在行為中會失態、失禮、失風度、失氣節;而缺少“禮”的社會,則很難有秩序、有效率,很難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

關鍵詞:休閑、禮、秩序、和諧社會

引 言

休閑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重要內容,是提升個體品格教養、風度氣質、道德倫理的重要途徑。休閑尤其與“禮”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透過休閑,可以傳遞出壹個人的生命狀態和精神態度,可以展示壹個人的禮儀風度和人格修養。良好的休閑狀態,需要良好的“禮儀”、“禮節”、“禮教”、“禮法”的滋養與孕育;良好的“禮”需要休閑生活的培養,並經休閑生活的檢驗。缺乏“禮”人在行為中會失態、失禮、失風度、失氣節;而缺少“禮”的社會,則很難有秩序、有效率,社會很難和諧。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良好的社會秩序的形成、國民精神道德素養的提高,有賴於“禮制”的完善與健全。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在孔子看來,“不學禮”,便沒有立足於社會的依據,沒有做人的資格。因此,必須“立於禮”(《論語?泰伯》)。不僅如此,禮與樂、書、數、射、禦關系密切,為“六藝”之首。

休閑和“禮”有什麽關系?“禮”在和諧社會中有什麽樣的價值?現代社會的休閑生活需要什麽樣的“禮”?“禮”對當今思想道德建設有什麽益處?尤其值得學界深思。

1、 “禮”的起源與價值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禮”是“社會生活中由於風俗習慣而形成的為大家***同遵守的儀式”。 其他研究文獻(在搜集到的文獻範圍內)對此解釋基本上相同。

“禮”起於民間習俗和原始宗教活動,其涵蓋面很廣,從國家的典章制度,直至個人的行為準則,諸如:社會規範、文化制度、行為方式,涉及到:冠(成人儀式)、昏(婚)、喪、祭、射、禦、鄉(鄉飲酒),也有對自然神靈與祖先神靈的崇拜儀式等方方面面。禮,繁復、縝密、復雜,隨歷史的變遷而不斷發生變化,但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亙古未變。“禮”的制度與規範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由於中國人的“禮”充滿虔誠、仁愛、莊嚴、重義、情誼深厚、篤誠可信,所以有“禮儀之邦”的美稱。

中國是世界上關於“禮”的歷史記載和歷史典籍最豐富、最完整、最系統的國家之壹。“禮”,在周代發展得頗為繁雜,有所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之說(《禮記?禮器》)。但是,這些禮中的大部分內容與形式是後來發展起來的,而作為較原始的和基本的禮儀只有八類,即:“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鄉、射。此禮之大體也。”(《禮記?昏義》)。

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的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國的“禮”制建設的集大成者。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禮書,有《周禮》、《儀禮》和《禮記》。《周禮》是講周朝官制的;《儀禮》是講各種典禮節儀的(如冠、婚、喪、祭等具體儀式);《禮記》是孔子學生以及後人傳習《禮經》的記錄,內容有關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 “禮”,是儒家的經典內容之壹,把《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六經。孔子收徒講學時,選用這些典籍作為教材。《樂》教,可以使人“廣博易良”;《禮》教,可以使人“恭儉莊敬”(《禮記?經解》),因為,“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在孔子看來,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因此,必須“立於禮”(《論語?泰伯》)。

儒家的禮節都有其具體含義。冠禮在明成人之責;婚禮在成男女之別,立夫婦之義;喪禮在慎終追遠,明死生之義;祭禮使民誠信忠敬,其中祭天為報本返始,祭祖為追養繼孝,祭百神為崇德報功;朝覲之禮,在明君臣之義;聘問之禮,使諸侯相互尊敬;鄉飲酒之禮在聯絡感情以明長幼之序;射禮由體育活動可觀察德行。這些古禮綜合了民俗、宗教、倫理、藝術、美學的價值。儒家除了禮教還有樂教、詩教,這些都可以促使人向善,敦厚莊敬,相互和睦,克服人性中的負面東西;不僅對於穩定社會,陶冶人心,改善人際關系有著積極的意義,而且對人的休閑生活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在古代社會,雖然禮儀制度是壹種象征意義的體系,但是它又具有強烈的社會整合功能和政治功能。“禮”之中的秩序、節度、交往、和諧原理,可以確定社會結構、整齊風俗、節制財物之用,又對理順社會關系與人間秩序起作用。孔子說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靈公》)這也表明仁義在內, 禮儀在外,仁義是質實,禮文是形式。

以古代的“冠禮”為例,實際上是成年禮的壹種高級形式。《禮記?曲禮》雲:“二十曰弱冠”,“男子二十,冠而字。”為什麽要行冠禮呢?《禮記?冠義》作了這樣的解釋:“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而後禮義立。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冠禮者禮之始也。……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道者,將責成人之禮焉也。責成人之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責四者之行於人,其禮可不重與?”由這段話可知:第壹,冠禮,是“成人之道”,即成年禮。既成年矣,就必須擔負起“為人子”、“為人弟”、“為人少”、“為人臣”的社會責任。第二,作為這種責任感的外在表征,便是成年人的“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以別少兒時的無忌與放縱。

孔子強調“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表明克制自己,使行為合乎壹定的規範,有壹定的節制,這是以仁心為依據的。儒家提倡“富而好禮”、“克己復禮”,是主張通過修養的功夫來節制驕奢淫逸,依禮而行,有壹定的節度,人與人相處既不侮辱別人,也不與人親昵失敬。君子待人接物時態度恭敬,凡事有節制,謙遜禮讓。禮以內在的敬、讓為質實,在行為上以遵循壹定的儀節表現出來。但這不只是拘守禮文儀節,而是以禮讓為本質。

“禮”中還包含了相當的人道精神,體現著道德和良知的價值。“禮也者,貴者敬焉,老者孝焉,長者弟焉,幼者慈焉,賤者惠焉。”(《荀子?大略》)荀子推崇“禮”為“道德之極”、“治辨之極”、“人道之極”,因為“禮”的目的是使貴者受敬,老者受孝,長者受悌,幼者得到慈愛,賤者得到恩惠。在貴賤有等的禮制秩序中,含有敬、孝、悌、慈、惠諸德,以及對弱者、弱小勢力的保護。

“禮” 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精神遺產之壹,禮樂文化不僅了促進社會有序化,而且有“諧萬民”的目的,即促進社會的和諧化。壹個穩定和諧的人間秩序總是以壹定的禮儀規範作為調節手段。“禮”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記?樂記》)禮樂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與人、族與族、文與文相接相處的精神,是協和萬邦、民族***存、文化交流融合的“護身符”,是中華文化得以綿延數千年的基石。

2、《家訓》施禮於天下

中華民族不僅有著數千年來延續、積澱而成的重視“禮”教的優秀傳統,而且積累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的禮教典籍。這其中尤以《家訓》形式出現的經典,幾千年來給予中華民族以深深的滋養與哺育。有記載的《家訓》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的《誡伯禽》:“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險者,安;祿位尊勝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去矣,其毋以魯國驕士矣!” 中國禮教歷史之久遠由此可見壹斑。

發展到後來,最為流行的是《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經》、《千字文》等“家訓”名篇,對民間的道德倫理、禮規禮儀影響深刻、流傳廣泛。這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是我們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是經歷了世世代代檢驗了的做人、做事的常識,也是維護和諧的社會秩序和人倫關系的顛撲不破的真理。這些篇什往往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易銘記、易背誦、易實踐,且與人民大眾的休閑生活密切相連,成為端正門風、振作家聲、名垂後代的範例。

過去的人由於物質生活不發達,可供“休閑”的內容十分有限,育人的讀物也沒有現時代如此豐富多彩,因此,那些格言、經、文,因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親切質樸,人們喜歡吟誦,並作為壹種頤養精神的休閑生活。通過休閑,達到修賢的目的,慢慢地內化為壹種人的精神氣質,壹個民族的精神氣質、壹個國家的精神氣質。說這些《家訓》施禮於天下,為安邦固國、營造太平盛世,起到添薪加柴的作用並不誇大其辭。“禮”雖不象經濟、貿易、科技那樣看得見、摸得著,那樣轟轟烈烈,但“禮”是“細雨潤物落無聲,花入泥土釀芳香”。

《朱子治家格言》告訴我們:“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勢力而淩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誌老成,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遭暗想……

《三字經》讓我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千字文》明示天下: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 玉出昆岡 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鹹河淡 鱗潛羽翔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讓國 有虞陶唐 交友投分 切磨箴規 仁慈隱惻 造次弗離 節義廉退 顛沛匪虧 性靜情逸 心動神疲 守真誌滿 逐物意移 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

正是我們在吟誦這些篇章的時候,使人懂得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人是必須敬畏自然的,因為妳是它們中的壹員;妳傷害自然就如同傷害妳自己。妳是必須愛護壹切生靈的,因為,它與妳壹樣是壹個生命體,亦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我們也懂得了:“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治家與生活是個大學問,每個家庭幸福了,社會才能真正的和諧……這是大“禮”。

3、禮與休閑關系密切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莊子?外物》)在儒家傳統禮教中,“六藝”:禮、樂、書、數、禦、射,對規範社會、教化子民具有重要的影響。“六藝”是中華文化的基礎內容。它雖是高品位的文化創造,亦能在民間廣泛流行,形成了由文化精英引導,黎民百姓直接參與的歷史局面(需要說明的是:在封建社會中,由於勞動人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絕大多數人是目不識丁。為了適應這樣壹個狀況,這些“高雅”的文化形式不得不以世俗化的面貌和形式去擴展自己的影響,爭取更大的受眾面。這也是中國為什麽擁有大量的非物質及口頭文化遺產的壹個重要原因)。

“六藝”中有深奧的“禮學”思想。君子之學,“藏焉,修焉,息焉,遊焉。”(《禮記.學記》)鄭玄註:“遊謂閑暇無事之遊,然者遊者不迫遽之意,”《論語?述而》:“依於仁,遊於藝。”楊伯峻註:“依靠在仁,而遊憩於禮、樂、射、禦、書、數六藝之中。”

正是在充滿“禮”的文化背景中,古代中國人創造了至今仍熠熠生輝的休閑生活,在我們民族的文化寶庫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浩繁的傳統文化典籍中,輯錄有休閑內容的作品十分豐富,透過《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代閑適小品,既可以看到先祖們追求自由快樂的休閑生活,又可以看到古代聖賢們將休閑與“禮”有機地結合在壹起,創造了自然哲學、人格修養、審美情趣、文學藝術、養生延年融為壹體的獨特的文化體系。

在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許多精華的遊藝品類,如:趕集、廟會、放鷹、養鳥、觀魚、垂釣、猜謎、楹聯、詩社、書院、風箏、踢毽、打拳、舞劍、啜茗、嚼蟹、書市、園林、流觴、國畫、曲藝、管弦、戲曲、書法、金石……表達著我們民族的聰明與智慧、道德與倫理、勤勞與善良。既是休閑,又是藝術創造,也是“禮”對大眾生活的滋養和呵護。

最能將“禮”與休閑融合在壹起,莫過於千百年來在民間生長出的各種戲曲,特別是近幾百年發展成為我們的國粹藝術——京劇。其中的許多關於“禮”(各種禮節、禮儀、禮學、禮教、禮規)的藝術表現形式均取自民間的生活,諸如我們熟知的壹些劇目:《鎖鱗囊》、《趙氏孤兒》、《秦香蓮》、《舉案齊眉》、《武松》、《義責王魁》、《李逵探母》、《清風亭》、《詩文會》、《荒山淚》、《春草闖堂》等等,這些戲曲素材取自於普通人民大眾的生活,然後通過各種藝術形式把他們對待生活中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等現象的愛憎態度表達出來,這其中有做人的道理、有行事的“禮”。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進程中對塑造我們的民族個性,對人的仁愛、正義、尊禮睦融、揚善抑惡等品行給予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是十分深刻的影響。

休閑與“禮“的關聯還表現在中國人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方面的藝術創造中。

琴:古代,文人雅士以琴扶心,並在其中陶冶性情,培養了對美的欣賞情趣。美是“禮”的基礎,離開美也就無所謂“禮”了。棋:人的智慧的結晶。古人以為,壹副棋盤,就是壹個縮小了的宇宙,象征著人的生活空間。所以常常是“以棋觀人”,從弈棋就知道妳是不是禮賢下士、以理服人、尊禮守法之人。書:書法藝術“籠天地於形內,措萬物於筆端”。見字如人,字為其人,因此有“人品不高,用墨無法”的說法。畫:“神韻俱在,形則在自然之間,只有物我渾融,人與自然融為壹體,才能神形得兼。詩、詞、歌、賦,常常用來寫景敘事抒情,具有相當高的欣賞價值。詩言誌,詩為心聲。以文會友,用詩傳情。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賢哲誌士,留下壯美詩篇,千古傳唱。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吟唱,是他寧靜致遠、飄灑閑逸生活的寫照。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則表現了壹代豪傑不畏權貴、大義凜然的人格力量。毛澤東壹首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其氣勢磅礴,詩人浪漫主義的情懷,感染了幾代人的豪情壯誌。詩詞的巨大魅力、深沈的意境,為休閑生活又多增添幾許高貴與典雅。用藝術形式傳遞“禮”,使“禮”鮮活、豐富、親切,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當我們陶醉於休閑活動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的洗禮。此乃寓教於樂,受益無窮。當代有人作對子壹幅:“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可不要;琴棋書畫詩酒花,非要不可;橫批是:活得像人。”可見古風仍存。

4、和諧社會呼喚“禮”

我們正進入壹個新的歷史時代——壹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壹個多姿多彩的時代,壹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壹個人與自然的關系極不協調的時代,壹個人與人互相競爭的時代,壹個人與人的交往十分頻繁的時代,壹個人人充滿多種欲望的時代,壹個閑暇時間越來越多的時代。然而,我們常常被許多事情困擾著:為什麽物質財富越來越多,而“禮”卻越來越少?是“禮”過時了?非也!

中國雖然是壹個“禮儀之邦”,但近幾十年,無“禮”的現象卻比比皆是。可以回顧我們經歷的每壹個“旅遊黃金周”,人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大型集會活動,伴隨的是喧囂、吵鬧、擁擠、壹片狼藉的路面。大多數的旅遊景點人滿為患,有遊客經過的地方必是壹片狼藉:桌上、椅上留下餐巾紙、花生殼、瓜皮、果屑、殘湯剩飯等雜什堆積如山,地上也丟滿了煙頭和啤酒瓶。凡是有候機(車)、候場的地方必是熙熙攘攘、秩序混亂、爭吵毆鬥。即使是離開中國本土,客居他鄉此惡習也壹點不改。在美國洛杉磯和舊金山的國際機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辦理登機手續的地方從來都是秩序混亂,聲音嘈雜。而在高檔的休閑娛樂場所,那些所謂的“有錢階層”也常常缺少斯文儒雅,常常以炫耀性的消費打發他們的閑暇時間,而極其缺乏“準文化”、“準學術”、“準藝術”的休閑姿態。整體上這個階層並未體現出壹個文化先鋒的群體形象,大多數人在休閑生活中不能形成“禮”的制度與規範。

近些年飲食消費也是壹路走高,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每遇飯局必是山珍海味、飛禽走獸、美味珍饈;為顯闊、為排場,可以壹擲千金,甚至萬金。

再以我們的城市交通為例,各大城市交通極其擁堵,車與行人互不相讓,違規行駛(行走)司空見慣。因此我國成了交通肇事死亡率最高的國家,2003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數50萬人,中國占有10.4萬人。

在誠信服務方面,中國人更是每況愈下,層層騙、處處騙,稍不留意便入陷阱。產品上以次充好;服務上偷工減料;市場上壹錘子買賣;生產上的假煙、假酒、假藥、假肉,“阜陽劣質奶粉致多名嬰兒死亡案”,居然多行不義到嬰孩頭上,可謂天良喪盡。中央電視臺的《每周質檢報告》中每次披露的制假、販假的種種案例觸目驚心。現在我們社會中過高的交易成本和相當多的低效率勞動大多來自道德和信用的危機。當然,這種制假案不是“禮”的問題了,而是在犯罪。而如此下去,我們丟掉的就不僅是市場的前景、經濟的效益,而更重要地是丟掉了民族和國家的尊嚴、聲望和優秀的文化傳統。

是什麽原因使我們如此地失“禮”?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壹個很根本的問題是,近百年來,我們在大批特批封建主義的時候,也把那些世世代代滋養了我們的“禮規”、“禮法”壹同斷送掉了。文化思想史學家劉夢溪先生曾撰文指出:“晚清以來百年中國的文化處於艱難的解構與重建的過程之中。這其中的問題多到不知凡幾,但最為人所忽略也是最重要的,是代表壹個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禮儀問題。中華民族號稱禮儀之邦,但百年來西潮沖擊、傳統解體,我們越來越少了承繼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諸種禮儀,包括怎麽吃飯,怎麽睡覺,怎麽穿衣,怎麽走路,怎麽跟人談話,基本上都處於失序狀態。”

劉先生的看法可以說是壹語中的。百年來,我們打倒了“孔家店”,長期走階級鬥爭的路,革了壹切文化的命,禮崩樂壞——我們民族有了長時間的“禮樂真空”。近壹二十年,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的私利主義使我們與“禮”越來越遠。

社會進步的歷史表明:社會越是進步人們對“禮”的要求就越強烈。古代人言“倉廩實而知禮儀”。《禮記》第壹篇就開宗明義:“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不莊。”這就是儒家重視禮的主要原因。也是現代社會呼喚“禮”的道理。

有人可能會說,這完全是束縛人的舊禮教,根本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這種認識顯然是極端錯誤的。儒家思想文化之所以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裏,被炎黃子孫壹代又壹代人的認同與傳承,說明這是被社會生活實踐所證明了真理。 “仁義禮智信”是“禮”之根本,試想,無論什麽樣的國家體制、歷史階段、社會文化背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以及未來,誰能離開“禮”呢。實踐反復證明:壹個缺少“禮”的社會必定是壹個無秩序、無效率、無凝聚力、無公平性、無安全感的社會,最終將導致親情不親、夫妻不忠、友朋反目、社會離散、文化頹廢。

應該看到,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存在壹個外在強行的法律與內在自覺的道德之間很大的空間。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期形成的:歷史與現實的交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匯、舊禮與新規的交匯,對我們已有的休閑生活和“禮”的制度都產生極大的碰撞與沖擊。僅靠行政命令、法律制約、意識形態的束縛等等還是有其局限性,應該調動教育、道德自律、文化手段、禮儀禮規等途徑提高國民的文明程度,協調群體、社區的關系,促成社會健康、和諧、有序地發展,建立新時代的禮儀文化制度,以及與之相關的價值觀。

“禮讓為國, 安定社會, 消弭爭奪戰亂, 節制驕奢淫逸, 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的前提。以壹定的規矩制度來節制人們的行為, 調和各種沖突, 協調人際關系, 使人事處理恰到好處,是禮樂制度的正面價值。這裏有社會正義的意蘊, 即反對貧富過於懸殊。壹部分人富起來了,富了以後怎麽辦? 孔子講‘富而後教’, 講教化、教養, 反對鋪張浪費、誇財鬥富。目前我國的大眾消費文化無度的渲染,對社會風氣有極大的腐蝕作用,對青少年的成長十分不利,而文化批評的力量卻格外薄弱。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 這種反省是切中時弊的。

結 語

中國正進入壹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歷史階段,而小康社會的標誌,絕不僅僅是國民生產總值的快速發展壹個指標。

應該看到“禮”對推進小康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功能,因為,有禮的社會才能有秩序、有規矩,進而有效率、有質量、有誠信。那麽,“小康”社會應有什麽樣的“禮”?早在2000多年前《禮記》的《禮運篇》中就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在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智勇,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這些思想對我們今天的禮制建設和和諧社會氛圍的形成,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尤其對人們高質量、高品位的休閑生活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構件和諧社會有著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功效。

禮之用,和為貴

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

註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孔子的“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

(2)和:調和、和諧、協調。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這、此等意。這裏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評析

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壹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說,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壹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壹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系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 上一篇:高興時的肖像描寫作文200字
  • 下一篇:“鬼魂”是否存在?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