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為什麽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國文學史上裏程碑式的巨著?(五)

為什麽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國文學史上裏程碑式的巨著?(五)

羅曼·羅蘭在《回憶錄》中寫道:“壹切的生命都是信仰的行為。”羅曼·羅蘭壹生就是為了捍衛自己人道主義信仰奮鬥的壹生,他用自己的創作點亮了人類崇高的精神境界。

1866年1月29日羅曼·羅蘭出生於法國涅夫勒省克拉姆西鎮壹個小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是銀行職員,母親熱愛音樂,對年幼的羅蘭起到了很好的啟迪作用。1880年全家移居到巴黎,羅蘭於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學了壹年哲學之後改修歷史,為後來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畢業後,又通過考試取得了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1890年,他利用在羅馬研究史學課題的機會漫遊意大利,收集素材開始創作。《奧西諾》等幾個未曾發表的早期劇本是他的第壹批作品。1891年回到巴黎,第二年與巴黎名教授勃萊亞的女兒結婚。婚後和夫人壹起去了羅馬,寫了壹篇關於意大利歌劇起源史的論文。回國後獲得博士學位,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和巴黎大學講授藝術史,並從事文學創作,兼寫音樂評論。在這個時期,他寫了十多部劇本,主要有以《信仰悲劇》為總題的三個劇本:《聖路易》(1897年)、《艾爾特》(1898年)和《理性的勝利》(1911年),表達了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振興的願望;劇本《群狼》(1898年)影射了當時的德雷福斯事件。而在家庭生活方面,羅曼·羅蘭與熱衷上流社會社交生活的妻子思想隔閡越來越深,最終於1901年離婚。

1898至1903年間,羅曼·羅蘭參加了“人民戲劇”運動。1900年起,他為創建中的人民劇院寫了《丹東》(1900年)和《七月十四日》(1902年)等大革命題材劇本,並把撰寫的關於人民戲劇問題的論文結集為《人民戲劇》,於1903年出版。但是羅蘭的戲劇作品並沒有產生巨大的影響,他開始嘗試其他體裁的創作。1903年發表了《貝多芬傳》,受到關註。同時,從1904年至1912年,羅蘭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創作了10卷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壹舉成名。雖然它為作家帶來巨大聲譽,但是因為它抨擊了法德社會的頹廢文化界而引起資產階級腐朽文化衛道士的圍攻。

不久,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羅曼·羅蘭僑居中立國瑞士,他堅持人道主義,反對戰爭。1914年在《日內瓦日報》上發表反戰政論《超乎混戰之上》,在西方世界反響強烈。他的反戰立場激怒了法國民族沙文主義者,包括他過去的壹些朋友和知識界同行,他們把他說成是“民族公敵”。但羅蘭毫不退卻,他繼續堅持人道主義立場,呼籲和平。1916年,瑞典皇家學院把191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羅曼·羅蘭,羅曼·羅蘭把獎金全部贈給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和幾個救濟戰爭難民的民間組織。

從20世紀30年代起,羅曼·羅蘭不止壹次公開聲明支持蘇聯,並應高爾基的邀請於1936年訪問了蘇聯。20世紀30年代後期,他與法國進步作家壹道參加反對法西斯、反對侵略戰爭的國際性群眾運動。在文學創作上,有小說《克萊倫勃》(1920年)與《母與子》(1922年-1933年)問世。1938年,羅曼·羅蘭返回法國定居。二戰期間,他在淪陷的法國閉門著作,寫了回憶錄《貝璣》(1944年)、《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年-1934年)等,直到1944年12月30日在維茲萊小鎮的住所裏與世長辭。

小說《母與子》(又譯《欣悅的靈魂》)是羅曼·羅蘭小說的另壹部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安乃德是大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知識分子。20多歲時繼承了父母的遺產,生活富裕。後來她的全部家財被替她經管財產的公證人作為賭註輸得精光。於是安乃德成了赤貧之人,靠教家館勉強維持生活。她曾與同學洛瑞戀愛訂婚,後又取消婚約,過獨身生活,並撫養她的非婚生的兒子。小說的後半部以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法國為背景,反映了法西斯勢力猖獗和人民群眾的反法西斯鬥爭。安乃德的兒子那時已經是20多歲的青年,在反法西斯的鬥爭中被法西斯暴徒所暗殺。兩鬢斑白的安乃德踏著兒子的血跡,繼續前進,走上了反法西斯鬥爭的第壹線。

阿納托爾·法朗士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最負盛名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諸神渴了》真實再現了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社會的各個層面,尖銳地指出資產階級的醜惡和腐朽以及他們所宣揚的資產階級民主的虛偽。與此同時,小說還歌頌了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並塑造了主人公甘墨蘭這個愛國主義者的形象。1921年他以這部傑作所表現出的“高貴的風格、深厚的人類同情以及優雅和真正高盧人的氣質”而榮獲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篇:動態瓷磚材料
  • 下一篇:四年級下冊《用字母表示數》教學設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