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施耐庵》的作者是誰?

《施耐庵》的作者是誰?

作者:施耐庵

(1296 ~ 1371年)

子明安(名耳),又名趙睿,稱顏端,稱乃安。漢族。

籍貫:興化(今江蘇)白馬農場。原籍泰州海陵縣,居蘇州長門外石家巷,後遷居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

身份:中國,古代著名文學家,生於元末明初,小說《水滸傳》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茹《百川誌》載:“忠義水滸有100卷。錢塘本。羅貫中編輯。”嘉靖四十五年,郎英在《七種手抄本》中稱此書為“錢塘施耐庵之書”。萬歷年間,胡應麟在《邵氏山房筆集》中指出:“武林中史某編的《水滸》尤受歡迎。”今天,人們壹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

[編輯此段]人生故事

關於施耐庵生平事跡的材料很少,收集到的壹些記載也頗為矛盾。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江蘇省興化、大豐、等地陸續發現了壹些有關的資料,如施氏族譜、施族譜等。此外,《興化縣誌續》補13載有65,438+0篇施耐庵傳記,補14載有65,440篇明初王道生撰寫的施耐庵墓誌銘。

根據對這些材料的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之壹的史誌的後代。晚唐時石芝的後裔,以蘇州為家。他的父親叫袁德,母親是卞氏(卞氏的後代也遷到了江蘇省大豐市)。

施耐庵聰明好學,才華橫溢,孝順勇敢。

19歲為秀才,28歲為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為秀才。

他在錢塘(今浙江杭州)為官三年。因為不滿官場的黑暗,不願意與達官貴人見面,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張士誠起兵反元時,施耐庵參與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後,在他的庇護下參與策劃,並與其部將邊關系密切。後來的施耐庵、盧淵、劉良、陳濟等。大失所望,紛紛離開,因為張貪圖享樂和缺乏建議。在與陸、劉離別時,他作了套曲《新水別秋江》,以表達自己慷慨的哀思。不久,張士誠駕崩,國破家亡。石遊遍天下,漫遊山東、河南等地。他與交好,曾受鄆城縣教,後隨老師住在江陰徐氏家族早期。後來他又回到自己的老白小馬身邊,無法隱居,覺得時局在走下坡路。他以寫《水滸傳》為寄托,和弟子羅貫中壹起寫了《三國演義》和《三穗平遙傳》。他也擅長詩歌,但流傳甚少。除套曲《秋江送別》外,還有其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如顧體詩、劉良詩等。施耐庵躲在淮安躲避明朝征兵,病死,就地安葬,享年75歲。施耐庵死後幾十年,孫文煜家業興旺,其祖乃安葬於白苴西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石家橋村),並請王道生為撰寫墓誌銘。

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茹《百川錄》載:“忠義水滸100卷。錢塘本。羅貫中編輯。”嘉靖四十五年,郎英在《七稿》中說:“此書為《施耐庵錢塘書》。萬歷年間,胡應麟在《邵氏山房筆集》中指出:“武林中史某編的《水滸》特別流行。“今天,人們壹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的作者。也有人認為是弟子羅貫中合著或羅貫中續作。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施耐庵仍然存在,但史書中對其生平事跡的記載很少。即使有些材料有明確的記載,但材料本身的真實性和可信度至今沒有得到認可。我們認為他很可能是杭州人,而且至少在杭州住了很長時間。有人推測他可能是專門給說書人寫劇本的書友會人才,也可能是壹個很會寫字書法的說書人。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祖籍姑蘇,名子安,字乃安。他出生於沈冰(1296),元稹人。他是個年輕人,寫了壹篇好文章。後來是順治新維克(1331)的學者。他也在錢塘做過兩年官,但因為野心太大,沒有得到。有人說,他與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關系很好,卞向張士誠推薦當參謀長,但張士誠再三拒絕。據說有壹次張士誠親自去拜訪他,看到他正在書房寫壹本書《江湖豪客傳》,也就是《水滸傳》。後來張士誠戰敗,施耐庵舉家遷往淮安避禍,繼續寫作自娛。明初朱元璋也下過聖旨,要他出來做官,但他還是受不了做官,在當地積累了好名聲。他寫完《水滸傳》沒幾年就去世了。

[編輯此段]江蘇興化施耐庵紀念館施耐庵墓

施耐庵紀念館位於大豐市白苴鎮(曾隸屬興化市)西郊的花家堆上,據說是施耐庵著書的地方。四面環水,蘆葦茂密,有壹股濃濃的《水滸傳》味道。當遊客來到這裏,他們會懷疑自己真的來到了涼山水泊的廖二娃。紀念館位於花家多市中心,是壹座古民居建築,前後三個入口,東西兩廂小磚瓦。它被白色的墻圍著。第壹個入口是門廳,粉絲門上方是書法大師啟功題寫的“施耐庵紀念館”牌匾。

施耐庵出生在蘇州長門外的石家橋。據《師氏族譜》記載,字彥端,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壹師的後代。他的父親是壹名船夫。65,438+03歲,去滸墅關私塾讀書。65,438+09歲,秀才,娶姬。29歲,舉人。

為了躲避戰亂,施耐庵搬到這裏隱居,並寫了《水滸傳》。據民間傳說,張士誠起兵反袁,召吳王於平江(蘇州),聘為軍師。後來張士誠降元,屢不相勸,棄職到江陰祝塘東林寺坐閣。朱元璋派兵圍攻平江,戰火蔓延到江陰。施耐庵想起松江同知、嘉興道同知的朋友顧婷是興化人。有壹個偏僻的地方,四面環水,交通不便。壹直有“昭陽(興化別名)自古好避兵”的說法,所以我特地派人給顧婷送了壹封信,信中有壹句詩:

浪跡天涯,在陽山(指昭陽,即興)找到了壹個好歸宿。

願草能種多種樹,但不要教李子像瓜壹樣結果子。(當時民謠:“李生黃瓜,百姓無家可歸”)

顧婷看了信後,立即回信給施耐庵,歡迎他到興化避難。信中還答了壹首詩:

我從江南來求教,給老同事送去壹個微笑。

這不是天堂。桃源何處可避秦?

接到信後,施耐庵把大哥燕明留在蘇州,帶著二太太沈氏、二哥蔡妍和師傅羅貫中,冒著大風,過江北上,先在顧婷興化的家中住下,後在顧婷的幫助下,在興化以東人煙稀少的海邊白馬農場買了土地和房產,過著水經濟的隱居生活。他遇到了許多農民和鹽人。寫這本書時,施耐庵寫了兩首詩:

太平皇帝坐在中間,謹小慎微的官員分為四部分。

但見肥羊而不見長者,不聞馬動將軍。

我是家族企業,想發壹篇帶悼詞的快文。

不學東南,西北有雲。

總的來說,人生就是壹個土堆,壹百年也是如此。

犁安而敬戰車,暴奇溫而勝皮毛。

子是空老虎,莊生是牛。

夜冷薄醉柔,語不驚人死不休。

第壹個講的是懺悔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壹個英明的君主能統治天下,讓人民安居樂業,不再有戰爭。第二本講的是他隱居著書的平靜生活,在現世並不明顯,但也很安逸舒適。然而,事實並不是施耐庵所想的那樣。《水滸傳》寫好後傳入宮中,不脛而走。朱元璋說:“這本書也是主張亂的書,此人必有陰謀。”他下令將施耐庵監禁壹年多。被劉伯溫解救後,於明洪武三年獲釋,途中死於淮安。

在死後,他的第12個孫子石殿邦發起將他在白駒鎮的故居改建為石祠堂。後來幾經修繕擴建,成了三進,寺旁有禮堂。第壹個入口是門廳,裏面有壹個茶館;二是藝人說《水滸傳》的書店;第三個入口是尹福廳,供奉著千行始祖施耐庵及其後代的靈位,每年春秋兩季都在這裏祭祖。石祠不幸毀於抗日戰爭。20世紀90年代初,文化部和江蘇省吉大豐縣人民政府多方籌集資金,參照上海復旦大學俞衡教授繪制的《施氏宗祠復原圖》,在著名古建築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主持下,於8月20日1993設計了“施耐庵紀念館”。

壹進紀念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院內的壹尊漢白玉施耐庵雕塑,它仿照天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主任範曾教授創作的國畫設計,是南京市雕塑家、建築師協會副會長葉先生的傑作。施耐庵戴著方巾,穿著寬大的長袍,面容清瘦,目光深邃,左手拿著卷軸,右手留著胡須,就像壹個憤世嫉俗的學者形象。

在雕像後面,有壹個觀賞大廳。大門上方懸掛著女書法家肖嫻題寫的“國之光”,墻上陳列著48本介紹施耐庵生平的絲綢連環畫。鎮江書法家李宗海題寫了壹副對聯說:

舍己為人是俠義,但取材於魯達、宋武、李悝jy;

是晁蓋、宋江、吳用寫的。

再往後是展廳,展廳上方懸掛著書法家武中奇的題詞“文壹人”。館內陳列著施耐庵的文物史料,分為施耐庵家世、生平、著述軼事、社會影響四個部分。有石生平、出土獨子石公讓墓誌銘、石墓誌銘等數百件文物史料,解開了數百年未解的“施耐庵之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範寧在參觀這裏後,愉快地寫下了壹首詩:

白小馬人說白小馬人代代相傳是有原因的。

星星動了幾下,只留下孤獨而憤怒的墳墓。

在展廳裏,人們還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版本的《水滸傳》。據不完全統計,自嘉靖年間以來,中國有53個版本的《水滸傳》。在國外也廣為流傳。韓國、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意大利、法國、俄羅斯、匈牙利、捷克、羅馬尼亞等國都有《水滸傳》譯本。美國版本有《水滸傳》、《水滸傳文選》、《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水牌傳詞匯》、《野豬林》等。日本有20多個版本。施耐庵和他的作品《水滸傳》的影響很大。在中國,有中國水滸學會、浙江水滸學會、山東梁山水滸研究會、鹽城水滸學會、大豐施耐庵研究會等專門研究施耐庵和水滸的學術團體,舉辦研討會,出版刊物。大型電視劇《水滸傳》播出後,觀眾數以億計。正如日本漢學家嚴普文所說,“水滸是驚天動地的雜文,是中國小說之冠,是世界文壇優秀的古典小說”。來自倫敦大學的魯慶彬博士遠涉重洋,不遠萬裏來到大豐白菊探訪施耐庵。施耐庵不僅是中國的文學大師,也是世界文壇的名人。《水滸傳》不僅是中國文學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的精華。

施耐庵紀念館(今興化市新垛鄉石家橋村)往西十余裏就是施耐庵公墓。墓前立著壹座磚砌三門牌坊,中梁上掛著壹幅“乃安公坊”石雕。陵墓掩映在松柏之中,趙樸初題寫的“重修施耐庵墓”石碑立於墓前。附近還有壹座綠島,壹條小河繞島流過。人們從高處往下看,卻像獅子(世子)盤的繡球,所以俗稱“風水之地”。北京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惠仁說:

對岸,白色的小馬薄霧繚繞,拿著球的獅子沐浴著清晨的陽光。

奈安春從容臥,評論由人評判。

  • 上一篇:關於婺源的詩句
  • 下一篇:關於林海音的資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