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蔡元培所倡導的美育

蔡元培所倡導的美育

蔡元培在中國首倡“美育”,並壹生以此勸導國人,雖屢有挫折,但終身不渝。他對於美育的譯介和呼籲,包含著他對於國家危亡、文化沒落進行挽救的努力,有著深刻的創見和持久的影響力。陳望道先生在《美學綱要》壹書中對此總結道:“美學底歷史很短,不過才產生了壹百多年;中國之有美學,實以蔡元培先生提倡為最早。中國人素講智、德、體三育;近人更倡群育、美育,而並稱為五育。美育即蔡元培先生所主倡。”

蔡元培對自己首倡“美育”頗為得意。他寫道:“美育的名詞,是民國元年我從德文的?sthetische Erziehung譯出,為從前所未有。在古代說音樂的,說文學的,說書畫的,都說他們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就是美育的意義,不過範圍較小,教育家亦未曾作普及的計劃。最近二十五年,受歐洲美術教育的影響,始著手於各方面的建設,雖成績不甚昭著,而美育壹名詞,已與智育、德育、體育等,同為教育家所註意,這不能不算是二十五年的特色。”(《二十五年來中國之美育》)在“五四”激蕩的社會風潮中,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提醒人們“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在革命時代提倡壹種“超越利害的興趣,融合壹種畫分人我的僻見,保持壹種永久平和的心境”。(《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這種提法,在當時多少有些不合時宜,引起了壹些人的不解。

蔡元培對於美育的倡導,出於兩方面的基本考慮。其壹,蔡元培對西方文化有壹個基本判斷,即把近代西方文化概括為“科學”和“美術”(即“美學”)。比如,他在1917年1月1日發表的著名演說《我之歐戰觀》中,把歐洲諸強強盛之原因歸結為“科學”與“美術”之發達。他對於科學在當時世界中的統治地位有充分的認識,認為當今為“科學萬能時代”。他壹直把科學的推廣、教育作為重要的目標。同時,他也認識到了科學作用的局限性,指出為文化的健全發展,在提倡科學的同時,必須提倡“美術”。其二,源於蔡元培的教育救國理念。蔡元培認為:“我國輸入歐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繼而練軍,繼而變法,最後乃始知教育之必要。”蔡元培對於“美育”的倡導,並不只是從學科角度進行研究,他著眼的其實是更為根本的文化建設和道德拯救之道。在他看來,這是扭轉中國貧弱受欺現狀的道路之壹。

蔡元培對美育思想曾有詳盡的論述。受康德哲學的影響,他把世界分為現象界和實體界。在他看來,新教育方針中的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是屬於現象界的教育,目的是滿足於政治上的要求。但“人不能有生而無死。現世之幸福,臨死而消滅。人而僅僅以臨死消滅之幸福為鵠的,則所謂人生者有何等價值乎?”人不能僅僅去追求現象界的相對和短暫的價值,應該從現象界達及實體界,追求超越性的價值。他認為,從現象世界走向實體世界,是由教育來實現的。教育包含有多個部分,不可能每壹部分都有這種跨越現象和實體世界的能力(如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智育、體育等)。教育對兩個世界的連接,實依靠於美育。美育即美感教育。“美感者,合美麗與尊嚴而言之,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為津梁。”而美感何以有此功能呢?這是由美感的特點決定的。在這裏,蔡元培再壹次借用了康德的說法,認為美感有四個特點:超脫、普遍、有則、必然。他認為,人類***同之最高目的,不外乎人道主義,而人道主義的最大阻力,是人的專己性。而美感具有超脫和普遍的特性,實為專己性之良藥。“人既脫落壹切現象世界相對之感情,而為渾然之美感,則即所謂與造物為友,而已接觸於實體世界之觀念矣。”至此,蔡元培揭示出了美育的最終價值,我們也由此清楚了他大力提倡美育的良苦用心。

從思想來源上說,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也受到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在他看來,“吾國古代教育,用禮、樂、射、禦、書、數之六藝。樂為純粹美育;書以記實,亦尚美觀,射禦在技術之熟練,而亦態度之嫻雅;禮之本義在守規則,而其作用又在遠鄙俗;蓋自數之外,無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後若漢魏之文苑、晉之清談、南北朝以後之書畫與雕刻、唐之詩、五代以後之詞,元以後之小說與劇本,以及歷代著名之建築與各種美術工藝品,殆無不在於非正式教育中行其美育之作用。”(《美育》)蔡元培對西學深有造詣,又對傳統學術有精深理解,使得他的美育概念並非僅是西方術語的簡單譯介,他在完成這壹命題的同時,也在聯結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

方文化的嘗試中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美國漢學家列文森在《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中認為,中國近代以來的內憂外患造成了民族主義的興起,這壹思潮對中國思想家提出了兩項無法調和的要求:“它既應對中國的過去懷有特殊的同情,但同時又必須以壹種客觀的批判態度反省中國的過去。能滿足這兩項要求的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將西方和中國所能提供的精華結合起來。”蔡元培就是能夠“擇東西之精華而取之”的中國思想家的代表,他的美育思想就是這種結合的主要表現。

美育在1912年蔡元培的《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中,首次被定為基本教育方針。之後,雖然被1912年的臨時教育會議和1915年袁世凱的“特定教育綱要”所取消,但美育在人們思想和教育活動中的地位逐漸得以確立,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美育被確立為我國的教育方針之壹,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

  • 上一篇:12塊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含義是什麽啊急......
  • 下一篇:觀察日記200字左右10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