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讀書筆記怎麽寫?舉個例

讀書筆記怎麽寫?舉個例

《巴黎聖母院》心得體會

其實那個隱藏在黑暗角落裏的黑衣人是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弗羅拉。他孤僻刻薄,表面上是個對女人厭惡的忠誠的教徒,內心卻壹直燃燒著熊熊烈火,渴望得到美麗的埃斯米拉達,是他在看到埃斯米拉達和菲比斯約會時無法控制自己的嫉妒,刺傷了菲比斯。

在埃斯米拉達被送往絞刑架的路上,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將她救下帶入聖母院避難。卡西莫多外表醜陋無比,從小被弗羅拉神父收養。但他心地善良,並真心地愛著埃斯米拉達。在聖母院中,卡西莫多就是埃斯米拉達的守護神。

卡西莫多找到放置埃斯米拉達屍體的地方,緊緊地抱著自己心愛的姑娘。多年後,人們發現了兩具纏繞在壹起屍骨,當人們想要將他們分離時,這兩具屍骨頓時化作了灰塵消失得無影無蹤。(摘錄自原文)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寫的。雨果在搜索聖母院時,在壹座尖頂鐘樓的陰暗的角落裏發現墻上有幾個大寫的手寫的希臘字母——“‘AN’ARKH” ,因受雨水的侵蝕,字已經黑黝黝的,完全陷入石頭裏。這幾個字母形狀奇特,呈現峨特字體的特征,仿佛是為了體現這些字出自中世余某個人的手跡,這些難以名狀的符號,尤其是這幾個希臘字母所組成的詞蘊藏的宿命、悲慘的寓意深深地打動了雨果。

於是,雨果就以古老的聖母院為線索,挖掘下去,從而完成了《巴黎聖母院》這部舉世聞名的文學巨著。 這本書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在巴黎聖母院的鐘樓裏,神甫弗羅洛收養了壹個孤兒,他長得奇醜無比:獨眼、駝背、跛腿、斷牙,叫卡西莫多。他日復壹日地為人們敲著鐘樓上的大鐘。卡西莫多雖然外表醜陋,卻有著壹顆常人都不壹定會有的善良而向往美好的心靈。卡西莫多的醜與美正好與那外表風度翩翩,內心陰險狡詐的神甫弗羅洛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某種原因卡西莫多與養父鬧矛盾。本以為女主角愛斯梅哈達(譯)的出現能使他們關系緩和,然而卻沒想到就因為愛斯梅哈達使得他們的父子關系愈演愈烈,最後到愛斯梅哈達慘遭神甫毒手,卡西莫多從此便憎恨神甫而神秘失蹤。

大約是在壹年半或兩年後,人們在壹個隱秘的山洞裏意外地發現了壹對相擁的骷髏,姿勢十分奇怪。壹具是女的,身上還殘留著幾片白色衣袍的碎片,緊擁著這壹具骷髏的是男的。他脊椎歪斜,頭壓在肩骨裏,壹條腿比另壹條腿短。而且發現這具男的不是與女的同壹時間死亡,因此可以斷定,這具屍骨生前的那個人是自己獨自壹個人來到這裏,並且死在這兒的。而當人們要將他(她)們的骨骼分開時,他剎時化為了塵土……

這是壹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感人,它形象地講述了在舊社會人們的不平等與勞苦的奴隸制社會的黑暗,似乎作者要以這個題材牽引著人們的思緒往哪裏去。從這本書裏反映出了人世間各種各樣的人生,而壹個人壹生能夠體驗的多少種酸甜苦辣,雨果都把它詮釋在這壹本書中,而故事的來源僅僅是那幾個發黴的希臘字母。

我覺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點、個性鮮明,看後讓我真正體驗到人類非比尋常的善與惡。卡西莫多奇醜無比,本來可以講話,但因為不和人接觸,人們也不敢與他接觸,到後來就只能“哇—哇”地亂叫了。可他並沒有就此厭倦人世、憎恨所有人,他依舊為人們任勞任怨地服務,壹心為好人做好事。他壹次次把愛斯梅哈達從罪惡的手中救回,壹次次把爵士送回安全地帶,他甚至還在壹次事故中就了全鎮所有人……他圖什麽,他什麽也不圖,難道就為了讓人們不懼怕他嗎?不可能。人們永遠也不可能對這個醜陋的大怪物好。 故事的結尾是個悲劇,這個悲劇似乎想告訴人們:真理在人們面前永遠只能是悲劇!同時這個悲劇也在勸誡人們不要以貌取人,要學會在復雜與不安的世界中尋找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畢竟,真理往往掌握在明白事理的人手中!分享給妳的朋友吧:人人網新浪微博開心網MSN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高爾基名著<<童年>>讀書心得壹篇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壹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壹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壹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壹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壹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壹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壹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壹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壹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壹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麽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麽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壹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麽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麽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Z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壹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麽,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壹天。

讀書心得

暑假伊始,自小熱愛讀書的我便早早的制訂好了讀書計劃。

我按照計劃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同學·在人間》、魯迅的《吶喊》、謝婉瑩的《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劉洋的《綠野仙蹤》、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卡洛爾的《愛麗斯漫遊奇境記》等幾本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

這些書基本上都是我從各個書店中淘回來的。自己的積蓄不算太多,但又想買到自己喜歡的書籍,開始的時候,只能硬著頭皮攢錢去買那些昂貴的書籍,後來便有了經驗,從那些被人遺忘的書堆中找到許多好的書籍。其中有名著、有童話、有詩歌、有小說、有散文……無論中外,寫的都是那麽引人入勝,使我得到了許多課本上得不到的知識,也有了許多感想和心得,筆尖流露出壹時的感受。

在我讀過的這些書籍中,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魯迅的《吶喊》了。《吶喊》深刻地揭露了舊時封建社會的殘忍,從中我也讀到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殘忍景象。從《狂人日記》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傳》,從《風波》到《故鄉》再到《社戲》,沒有壹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筆鋒與封建社會的欺壓百姓的人們手中的尖刀、火槍做鬥爭,他犀利的筆鋒令國民黨反動派聞風喪膽,無論是他的文章還是他的愛國之心,都是那麽地令人肅然起敬。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新社會,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溫飽甚至小康,但是老壹輩的精神不能丟啊。

在我認為,讀書是人生中最好的娛樂、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給予人無窮無盡的知識,而且可以給予人無限的樂趣並且培養人為人處事的的能力。

在人們孤獨的時候,讀書變成了最大的樂趣。這時它既是人們豐富知識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娛樂品,當人們在這時看它時,會感到快樂、輕松;而在人們處理事務的時候,最能發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從讀書中獲得的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是無窮盡的,能力便是其中之壹,多讀壹些好書,對自己是有利無害的,如果能夠在實踐的時候不是單純的運用書本中的知識,而是在書中的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結合自己的實際,靈活運用,才是讀好書的最高境界。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爺爺的壹句名言,也同樣是對書籍贊美的壹句名言。從這句話中便可以看出書在世界的地位是多麽重要,它的價值有多麽珍貴。正如高爾基爺爺所說的,壹本壹本的書,就像壹個壹個的階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險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讀壹些不同的書籍就像是在爬階梯,對自己也是很有幫助的,但也要會選擇書籍。壹本好書就猶如是由鉆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無價之寶,其中所蘊含著的知識與智慧是那樣的珍貴,書籍真可謂是人類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啊!相反,如果我們去讀那些幾乎匯集了天下所有骯臟之物的不利於健康的書籍,那不是在掌握知識、尋找樂趣,而是在使自己墮落,會使自己變得庸俗、無知。

在壹本書中,又使它會讓妳傷心、同情的落淚;有時它會讓妳開懷大笑;有時它會讓妳覺得自己身臨其境;有時它會讓妳自己覺得離它根本就在兩個世界。

我想,書籍是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不好好讀書呢?

什麽是讀書心得? 其實,讀書心得並不難寫,把自己讀書的收獲和感想。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是壹篇“讀書心得”。當然,讀書心得比起摘抄、畫寫、讀書提要那三種讀書筆記確實復雜壹些,難度大壹點。壹本厚厚的書,壹篇長長的文章,那麽多內容,該從哪裏寫起呢?應當寫些什麽呢?妳不要怕,只要讀書真的有心得,就有的可寫,也壹定能寫好。

註意三個問題:

壹是要寫清楚壹本書或壹篇文章、壹首詩的哪些內容對妳有啟發,使妳受到教育。要讓人看了覺得這確實是讀了壹本書或壹篇文章、壹首詩的感想。如果不緊扣住所讀的書或文章,空泛地議論,那就不是壹篇讀後感,人家不知道妳的感想從何而發。但是,復述書本裏文章中的內容,要註意簡明,要引用能說明問題的

內容,不要大段大段地摘抄。二是要寫清楚讀了壹本書或者壹篇文章之後,妳有哪些感受?受到了什麽教育?要十分明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寫出來,不要含混模糊。也就是說,妳壹定要把心中所“得”寫出來。否則抄了大段大段的書,沒有體會,或體會不多,那還怎麽叫做讀書心得呢?

三是要有分析。有些同學常常把讀後感寫成兩大段:第壹殷是書上怎麽寫的,抄了壹大篇。第二段幾句簡單的套話,我學到了什麽精神,今後準備怎麽做。這樣寫,內容就顯得很單薄。壹篇讀後感壹定要有分析。壹本書、壹篇文章的某壹點寫得好,使妳受到啟發。那妳就該講講:好在哪兒,使妳受到什麽啟發,或是在寫作上很有特色,“特”在哪裏,“妙”在哪裏,把這些感受有分析地具體寫出來,這篇讀書心得的內容就豐富、充實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保爾 柯察金那頑強的品格多麽令人欽佩!如果妳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具有鋼鐵品質的人是“大寫”的人。

保爾壹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麽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巨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

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壹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初壹,家家戶戶沈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臥床不起。聽著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著床頭的書說:“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妳看完了嗎?”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閱,保爾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對,我該做壹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說:“妳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我指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是它教會我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壹塊真正的鋼鐵!

記得學過壹篇課文《傷仲永》,說的是方仲永由壹個天才變為普通人的事實,文中也著實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同上文相比,文章的主人公在前面的表現當然截然不同,但後面的結果卻更出人所料,壹個從天才降為凡人,另壹個由不爭氣的孩子變成了壹個無產階級的英雄,打造出這天差地異的結果的,應該就是後天教育與個人努力造成的吧!

只有在磨難中歷練過得人才能成才,這就是文章所告訴我們的深刻含義吧!而且本文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寫此書時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強忍著病痛,歷時三年才完成此書,也是想讓我們這壹代又壹代的青少年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擁有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班的意誌和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吧!

我想,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每壹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壹段悲慘遭遇,壹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壹代,因為高爾基 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壹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為自己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己沒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為我有壹段美好的童年。記得有壹次,我媽媽向別人買了二十幾張遊泳票,中午,媽媽騎自行車送我回去奶奶家吃飯,過了壹會兒,媽媽叫我把這十張遊泳票給姨媽,我到了姨媽家的時候,我就順手把遊泳票給了姨媽,轉眼就跑回奶奶家,忽然,姨媽打電話給媽媽,姨媽說:“怎麽這些遊泳票少了這麽多的?”媽媽問了問我,說:“不知道,我女兒說她沒有拿。”姨媽奇怪地問:“這麽現在才只有五張啊。”媽媽重復地問了我好多遍,媽媽說:“不知道。”媽媽用安慰的對我說:“妳有沒有拿到啊?怎麽姨媽說會不見了的?”我哭著說:“我反正沒有拿,妳不相信我就算咯。”後來,姨媽打電話對媽媽說是姨丈拿,媽媽後來向我說了對不起,我也說了不用了。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壹切。!

看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啟發,書中告訴我們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恒、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壹直深受著廣大學生的青睞,帶著對這本書的好奇,壹同隨著主人公走進了這本書中。

全篇著重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同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我最欣賞的不是魯濱遜的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壹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於最基本的,與壹個人簡簡單單地說會兒話都做不到。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壹片天地。

其實魯濱遜也是壹個常人,他沒有什麽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淒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紮。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壹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裏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當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太糟糕了。不要說像魯濱遜壹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壹些不順心的芝麻大小般的事情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其中的起因往往只是和父母吵了幾句、考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或者是老師批評嚴厲了些,有些人甚至還抱著“視死如歸”的氣勢,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是多麽的可笑並且可悲呀!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小學的時候,我有壹次因為壹件小事情而被老師批評,由於想到我出發的意圖是好的,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委屈,那幾天上課總是走神,恨不得逃離這個深淵般的學校,走得越遠越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因為當時的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才會冒出那麽多荒誕的念頭,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被老師批評也不是壹件壞事,雖然是被冤枉的,但是如果自己做事再小心謹慎壹點,也不至於被人誤會,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向好的壹方面去想,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快樂等著妳去收獲!

曾經聽過壹個名人說過:苦難對於弱者來說是萬丈深淵,而對於強者來說則只是壹塊不起眼的墊腳石。這句話鼓舞著我向人生的光明看齊。是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要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把所有的煩惱壹掃而光,把困難化為前進的動力。困難來臨時,我們要認真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產生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地加以排除和克服,而不是盲目地發泄和不切實際地空想,這樣做不但徒勞無獲,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對妳的傷害將會更深壹層。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將來的每個挑戰,並且出色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這是壹個可悲的故事,講述了北平老城裏活生生的壹幕。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後,立誌要買壹輛車自己拉,做壹個獨立的勞動者。他年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勤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達到這壹目的。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壹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虎妞對他的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的身心都帶來磨難。迎著這壹個又壹個的打擊,他作過掙紮,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但壹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壹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壹願望“像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與委屈”;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壹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是壹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許多優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壹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平常他好像能忍受壹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蘊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楊宅的發怒辭職,對車廠主人劉四的報復心情,都可以說明這壹點;他壹貫要強和奮鬥,也正是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的壹種表現。他不願聽從高媽的話放高利貸,不想貪圖劉四的六十輛車,不願聽虎妞的話去做小買賣,都說明他所認為的“有了自己的車就有了壹切”,並不是想借此往上爬,買車當車主剝削別人;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壹種獨立自主的生活。這是壹種個體勞動者雖然卑微、卻是正當的生活願望。作品描寫了他在曹宅被偵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攢來的積蓄以後,最關心的卻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為曹先生在他看來是壹個好人;還描寫了他對於老馬和小馬祖孫兩代的關切,表現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劇之所以能夠激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會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這些性格特點也起了無法磨滅的作用。象這樣勤儉和要強的人最後也終於變成了頭等的“刺兒頭”,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

這故事是壹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壹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壹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壹日和尚,敲壹日鐘,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壹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壹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壹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壹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壹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壹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系,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麽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壹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壹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壹過程會很復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作品本生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壹些公理。”又說:“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裏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壹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正是從這樣壹種認識出發,懷著對於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這就使這部作品具有激憤的控訴力量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讀者的心坎。

讀罷這本書,我對祥子的評價為:祥子是壹個經不住生活的考驗,而失去生活的人。俗話說:“路慢慢之遠兮,吾將上下之求索。”他為何不再尋求新的路,而成為社會的人渣,敗類?他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謀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為他是農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壹次次對他的打擊,他放棄了。所以釀成了書中的人物壹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後果啊!

明天會怎樣?我不得而知。而現在我們唯壹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

  • 上一篇:幼兒園德育工作計劃
  • 下一篇:綠色門材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