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懷恩家族概況

懷恩家族概況

本文編寫素材,前有高安市史誌辦退休老專家謝國平老師寫了高安尋古,有摘自高安地方誌、同治版瑞州府誌、舊唐書、太平廣記卷263、洛陽出土文物權毅碑銘、高安權氏家譜25篇序文等資料。特此註明。

從江西首府南昌往東南方向過去百多公裏,就到了高安。古稱筠陽縣,是瑞州府衙門的駐地。在唐朝的時候,瑞州也叫過米州,為什麽叫米州呢?因為高安的大米是貢品,很有名氣。尤其是米峯山下的稻田,至今仍然是國家級的優質米生產基地。因為壹座山下面的大米名聲在外,而借用山名來取壹個府治的名稱,全國也是僅此有之了。

米峯就像壹頭豹子趴在那裏!綿延數公裏!這是高安市與奉新縣的分界線。胡氏祖祠距離此地15裏路,胡德平多次前來祭掃,胡姓領導人也曾來過考證。風水寶地。附近的華林書院其實就是胡家書院,自古名揚天下。

米峯下,依山到處留下了千年來權氏先祖居住過的痕跡。米峯上,還有很多刻了權字的石墩,以前是用作分山界。歲月太長,物是人非,現在的老人沒有看到家譜前,也不知道祖宗在這壹帶住了1300多年!

自從幾年前找到家譜後,權氏後人知道了這塊土地上悠久的家族歷史。在2018年11月份,他們組隊開始了米峯權氏的考察。

按照家譜上標明的位置,經過詢問當地的老人,那些已經改名的村子,幸運都對上了。也許權氏在米峯周邊居住的歷史太悠久,沿著山脈壹側,盡是權氏祖墳山,更多的都已經沒入土中。面對這份沈甸甸的歷史,我們期待權懷恩壹脈的傳承世系日益明朗,期待他的後人能夠解開先祖更多的謎團。

始祖權懷恩,祖籍甘肅天水郡,雍州萬年人今西安,約生於公元640年。周荊州刺史、千金郡公權景宣玄孫也。其先自天水徙家焉。祖弘壽,大業末為臨汾郡司倉書佐。高祖鎮晉陽,引判留守事。以從義師之功,累轉秦王府長史,太宗遇之甚厚。又從平王世充,拜太仆卿。累封盧國公卒,謚曰恭。父知讓,襲爵,官至博州刺史。

懷恩初以蔭授太子洗馬。鹹亨初,累轉尚乘奉禦,襲爵盧國公。時有奉乘安畢羅善於調馬,甚為高宗所寵。懷恩奏事,遇畢羅在帝左右戲無禮,懷恩退而杖之四十。高宗知而嗟賞之,謂侍臣曰:“懷恩乃能不避強禦,真良吏也。”即日拜萬年令。為政清肅,令行禁止,前後京縣令無及之者。後歷慶、萊、衛、邢四州刺史,洛州長史。

懷恩姿狀雄毅,束帶之後,妻子不敢仰視。所歷皆以威名禦下,人吏重足而立。俄出為宋州刺史。時汴州刺史楊德幹亦以嚴肅與懷恩齊名。至是懷恩路由汴州,德幹送之出郊,懷恩見新橋中途立木以禁車過者,謂德幹曰:“壹言處分豈不得,何用此為?”德幹大慚,時議以為不如懷恩也。轉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尋卒。

權懷恩仕途還得從江西高安說起,高安是他的始遷之地。如今,權姓在高安只是小姓,僅百余人口。說高安權姓是小姓,是因為在《高安姓氏大觀》裏,其總人口在高安百家姓裏的排名僅位於“壹百人以下,五十人以上”的行列。即使在這壹行列的19個姓氏中,權姓也是落在倒數第3位。因而該書在對全市142個世居姓氏的介紹中,自然也沒有權姓的只言片語。

權姓在高安是小姓,在全國算不算小姓呢?查閱有關資料得知,權姓的總人口在全國的排名中也沒有列入前100位。哪怕是古代編著的《百家姓》,權姓的排位同樣靠後,被排在了第403位。

不過,權姓的總人口雖然不多,但權姓的歷史名人倒也不缺。例如,已見諸網絡的就有:漢代的輔佐都尉權忠;南北朝的重臣權冀、權會;唐代的宰相、文學家權德輿;唐代的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權懷恩;宋代的副宰相權邦彥;明代的通政司右參議權謹,等等。從百度網絡上搜索閱讀的點擊率排名來比較,其中以權懷恩的名氣最大。

唐鹹亨二年,太子李弘上書武則天,建議盡快為唐高宗的次女義陽公主蕭淑妃所生選駙馬,於是,武則天把義陽公主嫁給了貴族子弟權毅,未幾,權毅於公元681年被封為袁州刺史今宜春市,現轄高安。而權毅父親權知節就是權懷恩的叔伯堂兄弟。瑞州府與袁州府相距156公裏,權毅赴任前的12年,權懷恩剛從瑞州府筠陽縣令任上離去,留下了家小在筠陽縣現在高安市內仍保留了筠陽街道。

上網搜索“權懷恩”,壹下可見400多條相關信息。信息顯示,權懷恩是古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是唐太宗皇子吳王李恪的老師權萬紀的族孫。鹹亨初年(670年),權懷恩授尚乘奉禦,承襲爵位盧國公。他相貌威嚴,賞罰分明,見到奸惡就捉來責罰,因此受到唐高宗李治的贊賞,稱他是良吏,並升其為萬年縣縣令。當時朝野有諺語說:“寧吃三鬥塵,不見權懷恩。”繼萬年縣令後,他又歷任更慶、萊、衛、邢、宋五州刺史和洛州長史,最後在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任上去世。

往上追溯,權懷恩的祖輩同樣不是等閑之輩,父親權知讓,襲爵盧國公,官至博州刺史;祖父權弘壽,隋朝大業末年任臨汾司倉書佐,唐高祖李淵平定京城,升任太仆卿、盧國公,去世後,謚號恭;四世祖權景宣,北周荊州刺史、千金郡公。若再往上溯,權懷恩的祖先既為商朝第二十三帝武丁的直系後裔,也是中華五帝之壹的顓頊帝的子孫。據傳唐太宗即位,曾搜羅天下譜牒,對全國望族進行統計,發現有望族之稱的***有193姓,3610家,權姓位列其中。

讓人不可小視高安權姓的是,這位聲名顯赫的權懷恩,竟然還是高安權姓的始遷祖!據明宣德戊申年(1428年)《權氏重修族譜》(三修)序言,權懷恩在提調京城之前的唐乾豐(666-668)年間,曾在我們高安任過筠陽太守!因為德政惠民,當他被提升調往他處時,父老不忍其離去,全城人塞道挽留,遂安家於市北龍池(即古進龍池,今鳳凰湖)。後子孫藩盛,懷恩居址竟成街巷,名“權家巷”。

在此有必要澄清的是,在歷次《權氏重修族譜》(序)中,言及權懷恩來筠時無不措辭“筠州太守”或“筠陽太守”。其實,按照歷史真實,“筠州”早在唐武德八年(625年)被撤銷了,首任刺史(等同於太守)、高安華林人應智頊也調往袁州任職去了。但是,筠州撤銷的同時,高安縣城改設了“筠陽鎮”。如果權懷恩來過這裏任職,也應是高安縣令(轄區與筠州相同,西從萬載、東至高安,北起宜豐,南至臨江都是高安縣的地盤)。當然稱筠陽太守也未嘗不可,因為高安縣衙設在筠陽鎮,守筠陽,也就是守高安。不過,因為自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又恢復了筠州,直到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為避理宗趙昀名諱,才改名“瑞州”。所以古人習稱高安為“筠州”也是自然的。

據歷屆《權氏重修族譜(序)》言,由於權懷恩後裔秉持“耕讀傳家”“孝義為重”的訓誡,“父與父言慈,子與子言孝,惟躬耕樂道之外,非禮非義之事毫不敢為。”所以高安城的權家巷裏衣冠鼎盛,代不乏賢,有的還受朝廷旌表。故從北魏時期(386-534年)的高安權氏鼻祖權景宣開始,到唐德宗時期(780-805年)的權懷恩之後,權姓在高安壹直都以望族著稱,期間有不少元勛名宦遷於外省。

不過,在眾多遷往外省的元勛名宦中,也有致仕後又回歸故土的,例如,十三世祖權詢就是如此。據《權氏重修族譜》記載,權詢因文章孝義聞名鄉裏,被授湖南節度使,任滿後就沒有留居任職地,而是告老還鄉,回到了高安權家巷。不過,回鄉後的權詢見權家巷地隘人稠,當然也含亂世避禍的因素,便前往今汪家圩鄉的米嶺擇地而居,此後居址便名“權家嶺”。權詢即為高安權姓遷居鄉間第壹人,成為高安米峰權家嶺居地始祖。而第二十八世祖權萬盛蔭封為江西太和縣令,致仕後同樣回遷到高安的廬峯古稱三十七都權家溝居住。廬峯就在權家嶺下,兩裏路之遙。

繁衍數代,權詢的後裔也出人頭地。宋天禧壬戌年(1022年),其後人權有德喜中進士,被授翰林院編修,後升兵部侍郎;權有德***生三子:大成、大綱、大紀。其中長子大成因勇力過人而於北宋仁宗朝(1023-1064年間)被授予車騎校尉,後升為遊擊;權有德還有個孫子權元標,於南宋淳熙(1174-1190年間)任國子監右輔。

權有德的幼子權大紀生有四子:元金、元虎、元龍、元捷。其中元虎生國梓,國梓生時遇。此時權家嶺又見地隘人稠之象,於是到元朝初期,二十三世祖權時遇與族兄弟權時達壹起,搬遷到今汪家圩鄉浮橋村委會的爐峰定居,成為高安權姓爐峰始祖。

有二十七世祖權經權仕鏡於明朝宣德年間外任五品同知,其族弟權奇權仕德任南昌府教授。有二十八世祖權萬盛致仕遷居權家溝後,長子權耀祖遷回河南,次子權耀宗遷回高安權家巷,老三權耀邦遷回始祖出生之地西安;幼子權耀國則隨父居高安權家溝。之後,權耀國生長子權臨濟、次子權臨美。臨濟生權秀道、權秀德。權秀道生世安、世常。嘉靖20年1542年,三十二世祖權世安、權世常兄弟兩個分遷湖南省新寧縣鄧家塘今市郊曾家橋,1560年左右,世安公之子鳳字輩又有分遷湖北麻城,居住幾十年後,有後人再分遷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其中,壹支落址四川屏山。也有直接遷往雲南鎮雄,四川中江,湖北秭歸等地的,其後分支數不勝數。

有三十五世祖權貴善又從爐峰遷出,搬到今伍橋鎮白土村委會定居,成為高安權姓白土始祖;有三十世祖權誠臨秉文帶著兒子權正和正德年間1506年--公元1521年從爐峰搬到汪家圩鄉倉下村委會的雞埇定居,成為高安權姓雞埇始祖。也有二十九世祖權添祥、三十三世祖權鳳祥,先後從爐峰返遷到高安城的南街定居做生意的,後來人丁興旺,居地竟也發展成街巷,名南街權家巷。

從明嘉靖初年(1522年)開始,不僅三十二世祖權世安、權世常外遷湖南,還有權世富正和長子從雞埇搬出,遷到奉新定居,先落棋盤州,再搬桃花咀,歷經數十年後,其三代孫權邦賢最終定址下觀;有權鳳山從雞埇遷出,在附近的後溪(今伍橋鎮白土村委會的談權村)定居;有權國親從雞埇遷出,搬到上高縣的路口定居;有權鳳祥從雞埇遷出,搬到銅鼓縣定居。而更多的高安權氏後人隨著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等政府引導的大遷移運動,順勢遷往了南方各省,至今還沒有聯系上。

行文至此,我們發現,從權詢搬出高安城北龍池後,高安權姓不僅在高安城南新辟定居點南街權家巷外,還在高安北鄉開枝散葉,分衍出權家嶺、爐峰、雞埇、白土四個權姓村。不過,高安權姓的分衍並未就此打住,往下還有後溪村、權家村等新的權姓村出現。

如此看來,古時候的高安權姓並不是小姓。從族譜資料來看,不管當時的村莊人口多少,幾乎每個權姓新村的出現,都是因為原來的村址“地隘人稠”所致。鴉片戰爭後,作為歷次主戰場的高安,權姓人口受到很大損失,興旺之勢似乎已經衰退。現在的高安,除了目前在伍橋鎮白土村委會內有壹個談權村外,高安境內找不到第二個有權姓人居住的村莊。

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版《高安縣誌》的“鄉都裏居名冊”裏,別說現在沒有的“府城權家巷”“米峰權家嶺”“爐峰權家”“雞埇權家”等村莊名找不到,甚至連如今依然存在的“白土權家”“後溪權家”也沒記載了,因為當時的這些地方,都是先人自己開荒出來的,僅有自家居住,由於都是土磚和木頭結構的房子,壹旦沒人居住,也就倒塌的不見蹤跡了。

高安祖籍地的茫茫米峯上,至今還有很多權氏先人圈地占山的石碑,石柱上都刻著權字。當年繁盛的權氏聚居地,如今已荒野無跡,慢慢的雜入了外姓居住,而數萬子孫後人,已異省他鄉開花結果,繁衍茂盛。

2018年10月5日,由新寧世安公後人舉辦了首屆宗親認祖大會,懷恩系各個分支在分隔400來年後再次聚首,***謀發展。懷恩公九泉有知,也應感到欣慰!

高安家譜資料:

先祖修譜撥

清道光二年壬午年歲仲冬月權氏重修族新派曰吾族自景宣公徙居以後,分析各支派行令昭穆莫稽世次難憑殊非同宗***祖之所宜也但徙前者無可改正矣今四十二世起取同聲相應螽斯衍慶之義公定學各行派列於譜首務宜合族壹致毋得厘差以紊昭穆

計開學派:從明末的應字輩開始算是:應邦興盛朝

成章業煥星、道德振家聲、名映光輝顯、功勛萬代新。

又開盛字行: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高安權氏三修族譜序:

? 康熙五十五年中憲大夫瑞洲府正堂題序

予奉

聖天子簡命江右瑞洲郡伯,下車之後,歷任數載訓誨,瑞民栽養蠶桑,無非為筠陽生養之計耳,豈好勞哉!壹以盡忠孝,以厚風俗之故也。迄今,因高安米嶺權氏,曰謨士文人敬等,因譜缺略,甲午秋旬,奉其欲,修家譜敢以序請質壹帙,以為子孫綿遠之盛舉也。若眾山之蘇,吉水之歐,二氏之譜多膾炙人口。此何以故?大都昭穆世系,井井不紊,所以為後人修譜者之程式也。予權氏,襲封於景宣公,因生以為賜姓,其後支族繁衍,源流派別,各自以為氏,遂致姓氏遷居多方,族譜因此迷混,欲修其譜也,難言之矣。自周唐以來,世守壹姓,至於忠孝,可以傳友恭,可羨以及文章武列表著者,則又為之行狀,傳替以思慕,其為人歷千余歲而不更變,此譜之作所由起也!今權氏家譜,於是纂輯歐蘇二家譜碟,而後世得以宗而主之,上可以見其尊祖,敬宗之遺相;下可以見其子孫,繼述之嗣。緒俗尚敦樸人習聰讓,此譜之所輯也,有何可少哉!首世系,次世紀,則根本清矣;次家訓文約,則規模立矣;次居址塋葬,庶無遺矣;次事跡考證,則事存而有其實矣;次序傳誌銘遺跡則文已備矣。纖悉且載,班班可考,豈非權氏家族並重於古今也哉!權氏自東周朔四年間,始封江祈侯,迄今世傳三十有九,遺其遠者、疏者、以及近者、親者,譜弗能講也,倂譜其遠者近者五世六世而壹系為第願自,茲以往為忠臣、為孝子、為兄友、弟恭而且文可以黼(fu)黻(fu),武可以折沖,簪纓世胄代不乏賢。權氏之族將未有艾也,茍非江祈侯之遺澤,米嶺之鐘秀,亦為能若是乎,期間遷徙不壹,世代未詳第覓其原委,查其支流,或頂針而來,或魚貫而序,燦然列眾,並無假借牽合之獎,是亦可無愧於歐蘇二氏之譜矣,若夫祖宗之源流,支分之始末,譜載已詳,予固可略為之壹助雲,是為序!

康熙五十五年仲春月

? 中憲大夫瑞洲府正堂遼陽趙世錫題

? 下觀源流敘

導河自星宿,觀山始昆侖,然自星宿而下,忽起忽伏,奔騰澎湃數千萬裏,而為江、為河,實匯其流,自昆侖而下,忽起忽伏,逶迤綿亙數千萬裏,而為嶽為岱,實聚其勝,然則譜牒之修,其山水之明征乎,譜以序支派別昭穆,而溯祖源也,余先世景宣公以功封江祈侯,傳至懷恩公仕唐守筠陽郡,德政治民,父老扳留,遂於市北龍池因家焉。迨至詢公居權家嶺,時達、時遇公又徙廬峯,秉文、正和父子二公由廬峯徙雞埇,而予祖世富公由雞埇遷奉新之下觀。是正和公長子世富公為下觀之基祖也。夫高與奉為鄰,邑屬難分,而山川相接,常締姻盟,我世富公於嘉靖年間,因往來奉新塗氏,覽其山水秀異,土沃田肥,泉甘俗美,遂不惜舍雞埇而跋履山川以來茲土也。然地名下觀者何意也?奉邑原名海邑,邑可改而觀亦可改,歟是未可知也,觸是予下觀之遷,由於雞埇名與地同,原以示祖澤之靈長而況由雞埇而上,溯鼻祖景宣公、始祖懷恩公、支祖詢公,及徙雞埇之秉文公正和公,其源遠其流長,其相推相衍皆同出於壹祖也,願第弗深考,惟予權氏之譜自康熙丙申四修,距今六十七載。不起而修之,將支派不明,而昭穆不序,古通儒達士恒三致意焉,用是尋源溯流,追宗念祖,不獨乎,徙江海以逆遡乎,星宿徙,泰岱以逆遡乎。昆侖哉茲因雞埇、纂輯譜牒告成,予等與其事故,備述下觀源流及其人物風俗。俾子子孫孫,念先之孔長,思家聲之丕,振後山壹瓣香。予等所厚忘焉!

乾隆四十七年十壹月

三十九世孫盛華

盛松

雲南鎮雄權氏代表

後溪權氏源流敘

恭聞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觀山者,仰泰岱之崇嶐,恒略培塿為不足,數觀水者、羨四凟之汪洋遂薄溪澗,為不足道是亦未知,古人由後遡前之說也而況譜之為義,由小宗以溯大宗,由後世以追前世,木本水源不同出壹系哉!此余後溪之譜、所不得因式微而遺也。予權氏始祖景宣公以功封江祈侯,傳至懷恩公,任筠陽刺史,市北龍池又傳至詢公,任湖南節度使,清介上賜榮歸遂遷米峯權家嶺,遁及元紀時達、時遇二公遷居爐峯,越數傳而秉文、正和父子蔔居雞埇,正和生世富、世爵、世福、世祿、世榮。世福生鳳山、鳳彩,而鳳山公由雞埇而遷徙後溪,是權氏之有後溪。自鳳山公始也其累世赫然人望彪炳寰區者、不可殫述,唯予祖居後溪,當亦相地立基,諒非無說也!予想見夫觀其雲峯岧嶤奧水淵深,山青水秀、屋基宏厰、郊原曠濶且懨乎!有余裕焉由懸是似續相傳派衍八代,邇日椒瓞益蕃產業式廓第見農務稼穡土可詩書,壹時父老子弟型仁講讓循禮踴樂雍雍秩秩又豈無仰軆。聖天子作人之雅化幹以續前嶶而振家聲者,耶抑聞之!古曰:莫為之後雖盛勿傳,先儒曰:善觀人之案宗族者、即其譜牒之廣舉而其昌大興否亦槩可見茲因族譜。自本朝康熙丙申四修以來,距今六十七載未及重修,擇於十月初八設局雞埇纂修譜牒。予等在局興事固偹述其源流,使後之子若孫覽其譜者!得以鼓舞奮興思以上承先世弓求之緒下啟後代貽謀之福,又何不可預蔔之也夫!

吉旦

乾隆四十七年十壹月

三十九世孫盛旺字恒茂

? 盛策字在先

同熏沐謹撰

湖南新寧權氏分支邀請函:

江西高安,江西奉新,湖北秭歸,四川中江,四川屏山,

雲南鎮雄等各地的宗親們;妳們好!

現中秋節日即至,國慶節假也接踵而來,正可謂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現經新寧我全體族人鄭重商議,誠摯邀請妳們回家同享歡聚之喜,***話手足之情。相敘他年先祖別後軼事,以慰數載思念之心苦。但望各地親人能不辭辛勞百忙之中抽空回家探親尋祖,認宗歸祖壹事告成,自此,我等權氏族人便可逾越千山萬水緊密聯系在壹起,也足矣告慰先人。百年之憾事,今朝得以實現,實乃妳我輩宗親之大幸!

? 謹盼!

新寧權氏宗親會

2018年9月19日

湖南新寧鄧家塘權氏世系:

壹世:萬

權萬盛 明朝初年任職江西太和縣,致仕後回江西高安縣三十七都廬峯權家溝

二世:耀

權耀國、權耀邦、權耀祖、權耀宗

明英宗時,長房回遷河南,二房遷居高安南城權家巷,

三房回遷陜西西安,四房世居江西高安廬峯權家溝

三世:臨

權耀宗生權臨濟、權臨美

四世:秀

權臨濟生權秀德、權秀道

五世:世

權秀道生權世安、權世常

權世安、權世常二公於明朝嘉靖20年即1541年遷居湖南省新寧縣鄧家塘

新寧字輩:世鳳廷應中,有國文登其,可以光紹德,正大誌啟興,克立承先祖, ? 名揚必達幫,敦仁逢盛事,錦運際隆昌 世字輩生於1520年左右

  • 上一篇:練筆描寫作文
  • 下一篇:小怪物回家了。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