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1956年毛主席接見馬三立,被馬老逗得開懷大笑:國寶,妳是國寶

1956年毛主席接見馬三立,被馬老逗得開懷大笑:國寶,妳是國寶

講起郭德綱,大家總會笑口常開,他出演的相聲也總是被人津津樂道,壹手創立了德雲社,當代相聲壹哥的席位非他莫屬。

但是在此之前,同樣有壹位相聲界的大佬,名聲在外,還被毛主席當面誇獎過。

每每想起這些臺詞,總能回憶起馬大師那 搞笑 的動作與神態,神形具樂,而這些動人 搞笑 的故事又仿佛壹直存在我們身邊壹樣。用壹句話來講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

而馬三立名為大師,也有“小孩子”時候。 1956年1月份,毛主席前往天津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毛主席本人對藝術也十分感興趣,晚上在天津南部的小禮堂接見文藝界人士。

在輪到馬三立的時候,他立馬開口講到:“主席您好,我是馬三立,天津電視臺的馬三立。”

“馬三立,我記得妳,就是那個說買猴子、買猴子的那個馬三立。”毛主席不斷打量著馬三立,並誇獎道:“古書上說,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妳的名字就是三立,非常不錯,很有寓意。”

但是當毛主席看到馬老那“魁梧”(馬三立身高有壹米八)的“軀幹”時,又補充說道:“妳這身體太瘦了,太瘦了,要多多補充壹些,身體才會更好點。”

接見結束後,剩下的時間就到了演員登臺亮技,大顯神通的時候。

馬三立這時候就給毛主席講了壹個笑話,創作題材源於農夫的兒子與地主的兒子,旨在突出地主的兒子多麽的笨,而農夫的兒子多麽的聰明,三言兩語逗得毛主席開懷大笑,還稱贊他: “國寶,妳是國寶呀。” 隨後,毛主席便同馬三立握了手。

馬三立與毛主席握手時,縱然年齡已經老大不小,卻開心的像個孩子壹樣。

晚上演出結束後回到家裏,馬三立伸出那只手和家人壹壹握手,還不斷重復說這只手是剛剛和毛主席握過手的,非常的激動和喜悅。

那麽,相聲達人馬三立究竟是壹個怎樣的人?馬大師對於作品的雕琢程度十分在意,那麽這麽多“千奇百怪”的臺詞,這麽多膾炙人口的相聲究竟來源於哪裏呢?馬大師又是如何將其創作出來的呢?

馬三立1914年出生於北京,他的籍貫確是甘肅人,地地道道的回民,從他邁入相聲界的大門,以及後來在相聲界揚名立萬,成為壹代宗師,與其身邊人影響也是分不開的。

他有壹位祖父,叫做馬成芳,因擅長說書《水滸傳》而名震壹時,前清時期在北京城中都赫赫有名;其父親馬德祿也是鼎鼎有名的“相聲八德”(1930年左右活躍在京津地區的說相聲高人)之壹。

他的母親擅長京劇,他的哥哥擅長“文哏”。

馬三立身邊幾乎所有人都與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還各自都名震壹方,也正有這這樣的環境,馬三立從小耳濡目染,從小就開始進行了相聲方面的學習。

馬三立年少時在匯文中學就讀,業余時間便在校園裏練習相聲技巧,而由於當時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少有人能夠安心下來欣賞藝術。

這也就致使馬三立的父母盡管在藝術界頗有聲望,但是現實中卻勉強能解決溫飽問題,連馬三立上學的學費也湊不出來,無奈之下,馬三立只好早早輟學,離開了學堂。

學業雖然未竟,但是馬三立依舊不斷地在學習。他拜師周德山,在學習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相聲特色,以相聲技巧裏比較考驗人的“文哏”和“口活”作為表演的基調。

由於馬三立早早輟學,又身處特殊年代,對生活有了眾多體驗,於是他將這些作為創作題材,不斷融入到表演內容中,往往在表演過程中能讓觀眾有很多新奇而又熟悉的體驗。

新中國成立之前,說相聲這壹職業被人看做“下九流”行業,泛 娛樂 化性質,被人看不起。

即便在這種時候,馬三立依舊保持著屈原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誌,不為外界人們的看法所影響,更加秉持著前輩師傅們那種敬業的態度。

當問到馬大師時候,他回憶:每每想放棄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師兄之前對我的教誨,學習相聲技巧,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的 遊戲 ,既然進入了這個行當,就要熱愛這個行業,師父也只能帶妳入門,更多的修行還是在於妳自己本身。

多註重生活中的事情,不斷積累創作素材,琢磨打磨人物的技巧和方法,表演不能敷衍,自己講不好的就不要講,師父傳道受業的恩惠,這輩子都不要忘記。

或許由於馬三立的這種堅持與韌性,黑暗時刻終於過去,相聲迎來了屬於自己乃至整個行業的光明前景。

新中國成立後, 社會 呈現安穩,人們的思想逐步得到解放,對於文化與藝術的需求日益增多,這樣的背景下,對藝術表演者而言既是壹種機遇,同樣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1950年的時候,天津市新聲劇院邀請馬大師登臺表演,馬大師欣然接受,也是因為這壹次登臺出演,重新樹立了馬大師在行業中的翹楚地位,還壹度擔任了天津曲藝團副團長的職位。

在舞臺上,他表演的《逗妳玩》、《開會迷》等作品博得了觀眾經久不斷的掌聲。

馬大師名聲越來越響亮,甚至國外壹些人也想邀請他出演,還許諾給他高額的出場費。

據了解,曾經有人寄給馬大師1000元的出場費,希望他能夠坐飛機前來參演,馬大師拒絕了收款,沒有答應這件事情,還讓快遞員將錢返回去。

有壹次馬三立的兒子陪著他去外地參演,演出結束後主辦方給了壹筆勞務費,馬大師看也沒看就裝進了兜裏。等有些人問他主辦方給了多少酬勞的時候,馬大師才很不情願地拿出來,數了數說:五百。

有人為了挑起壹些事情,故意向馬大師說:有壹個模仿馬大師相聲的小夥,主辦方給了兩千元酬勞。

而馬大師卻異常的心平氣和,之後還稍微有壹些擔憂,而他擔心的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害怕模仿自己的人如果只知道模仿,那對其未來發展沒有好處。

馬老自始至終都沒有將錢財看得很重,因為他要求的壹直都是優良的作品,在金錢名利面前,依然守衛著自己的初心。

在1956-1966年的這段特殊時間裏,由於壹些誤解,導致馬三立只說了三年的相聲,其他時間就在做壹些勞役上的雜活。

1970年,馬三立為了遵從中央指示,遵守疏散城市人口的指令,他帶著壹家老小離開了天津,到農村落戶。

在這期間他也沒有閑著,仿若陶淵明壹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了幾年閑情逸致的生活,還學了壹手木工活計。

但是最讓他念念不忘的,還是每天早晨早早起來到湖邊,背上壹陣子臺詞,不忘自己的老本行。馬大師對於相聲的熱愛與追求可見壹般。

特殊時期過去之後,馬三立仿佛變得更加清澈,活的更加通透,他總是對表演帶給自己的光環和名譽保持著壹定的距離。

每當觀眾向他的表演發出喝彩的時候,他總會說:“我不是什麽相聲大師,也不是什麽藝術家,我只是壹個普普通通的藝術傳播者,我喜歡相聲,愛說相聲,那我就用相聲的形式將少有人問津的民族文化帶給喜歡的人。”

每年兒童節的時候,馬三立至少要到三個學校為小朋友們表演節目,而作為對自己回饋,就是能夠戴上紅領巾。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在馬三立的壹份思想工作匯報中,他曾經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真正獨白:這二十多年來,我見了別人都不敢主動跟人打招呼,避免不了打招呼的,我也不敢主動和人家握手,很多事情只是聽壹聽,很少發言,很少過問,因為內心總有壹種自卑的感覺。

他也不曾去親友家串門拜訪,也不和壹些朋友合影留念,心裏怕別人看不起,瞧不上。

這是壹段心酸的經歷,但是風雨總會過去,陽光也總會到來。在讓天津居民推薦十個名人的時候,他們將票數盡數投給了這位在相聲界不斷耕耘、推陳出新、講了壹輩子的相聲大師--馬三立。

改革開放後,馬大師重新回到了舞臺上,繼續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表演。也是在這個時期,馬三立實現了多年的夙願:成功加入了中國***產黨。

1983年,天津地區召開了政協會議,他前往參加。

在會議上,統戰部長親自問了馬三立為何還沒有加入中國***產黨,馬三立突然楞住了,過了壹陣子才回答說:“我這樣的人也可以加入中國***產黨嗎?現在我覺得已經夠好了……”

馬三立的話反而讓部長不知道從何講起,或許是出於理解,又或許是無奈,但不管怎樣,這樣的回答也是馬三立內心的真情流露吧。

於是他想了想說:“與妳之前的生活想比,已經顯得比較富足,但是生活上滿足的同時政治上也要滿足,人民還需要更多馬老這樣的人來發光發熱,傳播正能量呢。”

部長的話給了馬三立很大的鼓舞,沒過多久,馬三立就向天津黨支部提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申請加入中國***產黨。

在1985年的5月16日這壹天,他的夙願最終得以實現。

在常寶霆、李潤傑的介紹下,天津團支部召開了大會,全票通過了馬三立的入黨申請,馬三立成功加入中國***產黨。

在大會上,馬三立非常激動:“是黨組織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今天的壹切也都是黨給予的,我要緊緊跟隨黨的步伐,與黨壹同前進。”

隨後馬三立又將自己入黨的5月16日作為自己第二個生日來紀念,這壹天對於馬三立而言,意義同樣非凡。

入黨以後,馬三立仿佛重獲新生壹樣。他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還將自己收入所得捐獻給了國家,他曾經用自己演出收入所得,購買了大量相聲相聲錄影帶,贈送給了守衛在邊疆的戰士,願他們在邊疆也能夠感受到歡聲笑語。

隨著時間的漸漸流逝,馬老的身體也漸漸地疲靡,但是他在生活中的幽默詼諧程度依然不減當年。

有壹次馬老收到邀請,想讓他去給壹些失足青年講壹些相聲,幫助他們恢復,待他剛剛下車,兩位女警迅速來到他的身邊,壹左壹右來攙扶著他。

聽到這些,兩名女警官頓時笑的合不攏嘴。

在2000年的時候,年事已高的馬老被診斷出了膀胱癌,不得已告別了演出的舞臺,隨後他進行壹次手術之後,病情才稍微有所緩解。

手術開刀後傷口比較疼痛,醫生詢問馬三立:“要不要打止痛針?”

馬三立聽說打了止痛針之後容易上癮,堅決不打,還對醫生講:“我還是少打這樣的針吧,抗壹抗就過去了,別讓我這個病還沒好,就又轉入了戒毒所裏……”

馬老的言行,讓所有在場的醫務人員都被馬老的樂觀態度感染了。

2001年時候,在天津地區舉辦了馬老告別舞臺的晚會,這場晚會可以說群英薈萃。

有倪萍、趙忠祥等知名主持人,還有馮鞏、牛群等著名表演藝術家。

馬三立在舞臺上對臺下的觀眾說:“由於個人身體原因,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告別這個舞臺了,但是不等於我告別了相聲,我還是會繼續努力地進行創作,為妳們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出來。今天有壹些觀眾想聽我那壹段《買猴兒》,說實話現在的我已經說不了了,我自己都已經成壹只老猴了,耍不動了。”

在落幕儀式上,馬季把自己親手書寫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八個大字送給了馬三立,馬三立微笑著說:“馬季、馬玉濤和我都姓馬,都是壹家人,我們全都是馬大哈的後代。”

就這樣,原本沈重的晚會在馬老的調侃中,愉快地結束了。

2002年,馬三立的病情更加嚴重,連起床都比較困難,只能躺在床上輸液。

雖然家裏人沒有告訴過馬三立病情的嚴重性,但是他自己也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

春節前壹天,病重的馬三立詢問照看自己的兒女今天是什麽日子,他兒女回答道:“今天是臘月二十三。”

馬三立聽了之後用力搖了搖頭,讓自己更加清醒壹些:能讓自己走在年下,不然家人都過不了壹個好年。憑著這壹股強烈的信念,馬老中午撐過了這個新年。

到了2003年,馬老最終搶救無效,因病離世,享年87歲。

而在他生前的遺言中,要求自己後事辦理壹切從簡,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花圈、禮儀和金錢上的往來,他只想將歡聲笑語留給人民,他只希望國家昌盛繁榮,人民安居樂業。

馬老生而為民,離開後心系的依然是國家和人民,其愛國之心可昭日月!

馬三立壹生雖有不少子女,但是真正繼承他衣缽的只有長子馬誌明壹人而已。

據了解到,馬三立的三子馬誌良非常喜歡相聲,已經被文工團錄取。

而當馬三立知道這件事情後,勸說他馬誌良放棄這個選擇,原因是他的長相不討喜,如果他說不好相聲,小了說是砸了馬家在相聲界的招牌,往大了講那是對相聲藝術的壹種作踐。

馬誌良最終沒有進入文工團,還十分理解父親,並不埋怨他。

那馬誌良眼中的馬三立又是什麽樣子的呢?馬誌良回憶說:他是個不諳世事,做事情比較遵循傳統,循規守矩的壹個人,有時候還會有壹些固執。

1950年左右,當時領導班子要天津劇團表態壹年創作新品數量,這時候人們就開始吹牛起來,有人還喊出了壹年創作出15條新品相聲的口號。

馬老坐在壹旁,靜靜地聽他們講,但是臉上的表情十分凝重,眉頭微皺,沈默不

當壹圈人都發完言之後,領導看到了在壹旁沈默不語的馬三立,要求他進行發言表態。

馬三立從容的從凳子上站起來,慢悠悠地講到:“我決定每年要創作五十萬條新品相聲!”

在座的人都被馬老的話震驚了,壹時間說不出話來。

就算事後有同事勸說他通融點情面,但是馬老依舊堅定地說:“我沒錯!”

馬三立壹度貧窮,直到晚年時候家境才逐漸變好,但是依舊改不了他節儉的習慣。

有次他的兒子馬誌良給他買了壹雙300多元的皮鞋,馬三立穿上之後走路感覺十分舒服,當問到價格的時候,他當場楞住,還氣鼓鼓地將皮鞋退了。

在得知這種情況後,馬誌良之後再買什麽東西,總會把價格往低了講,這樣才能讓馬三立接受自己的贈禮。

  • 上一篇:幼兒拓印畫的教育意義
  • 下一篇: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職業觀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