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什麽叫形象思維,他和邏輯思維有什麽不同

什麽叫形象思維,他和邏輯思維有什麽不同

習慣視覺思維的人,在思維過程中只有成對出現的色彩關系。視覺思維完全排除符號,(註意,完全排隊符號!)沒有語音的參與,直接從壹種顏色、形狀和方位關系得出另外的關系。位置關系只是中性的空間關系,數學發展出幾何學來精確地解決和描述這種空間關系,所以需要借助表示量的固定符號來輔助;視覺思維是形象思維,看到的只有直接的關系,那種不用叫出名字的關系,視覺關系確定,目的就達到,不需要精確的位置關系,根本無用借助“上下左右”這些方位詞來確定這種關系,所受過訓練的人,可以既快又準,壹般籠統地說這人藝術感覺準確。 做個實驗,把測試圖和選項旋轉、傾斜壹定的角度再做這個練習,看看有沒有什麽不同。這和對錯無關,是個只能自己問自己的有趣問題:自己在做這個小練習的時候兩種思維占了多大比例,做這個練習花的時間是多少秒。不要因為自己用的方法是邏輯推導而沮喪,要註意的是養成視覺思維的習慣不要、也不可能用強求成,因為對於視覺而言,建立固定的神經末梢的聯系是依靠反復的刺激形成的,而不是來自大腦內部的“喝令”,要入這個門,就要依照這門裏的科學規律來辦事,用邏輯抽象思維的強是得不到形象思維的果的。 視覺直觀感受能力強的天才到底存不存在?有可能。視覺解剖心理學的試驗結論是這樣,人的天然視覺思維模式的形成,包括豐富性和協調感,取決於其10歲以前的幼年期;10歲以後,逐漸明確的社會關系開始作用,因為成本低、”庫藏豐富“,語言工具的作用逐漸取代視聽思維占主導地位,比如小孩子之間可以用從大人和傳媒那學來的語言斷令對方“妳打人是要被判刑的”而暫時中斷受到傷害的可能,而對方不是要等到感覺了毆鬥、流血、受傷、受到家長的體罰、面壁等處罰才終止行為。但與此同時,視聽思維判斷的敏感也淡化了。天才可能就是幼年的視覺經驗極其豐富恰當而後有又長期持續的訓練的那種吧。但大多數人幼兒期的經驗不會有太大的優劣之分,所以後來的努力顯得更加重要。接受專門的訓練的人對視覺信息也更敏感,而訓練的目的正是找回逐漸淡漠的形色關系和這種關系中所蘊含的表達力。 因為必須通過系統的學習,所以對於語言文字的準確使用和抽象思維判斷起主導作用的時間總是遠遠晚於視覺思維的學習和模式習慣的形成,因為壹出生人就能看到和聽到,就開始了。人的幼兒期所處的地理、物理環境的視覺形態起的作用很重要,因為這個時候不光是大腦神經元之間根據視覺信號建立基本聯系的決定性時期,也是眼球的桿狀細胞和錐狀細胞積極接受刺激和發育的歷史時期。胎兒的大腦神經元在子宮中就可以接受母體外的適當的光、聲的影響----滿六個月胎齡後,胎兒的聽覺、觸覺、視覺通道可產生脈沖傳遞的功能,這時適時地給予聲、光、觸摸的刺激,誘導脈沖走經的神經元的樹突增長,以便建立更多的突觸聯系,使孩子生下來大腦神經網絡就較豐富;而在胎兒大腦神經元的生長和數量劇增期,孕婦如果得到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有利於胎兒大腦神經元增長得更多,但,這僅僅是數量上的物質基礎存在而已,這時候還沒有思維能力。神經元本身並不聰明,但如果讓壹千億個(另外壹千億個在發育的過程中死掉了)神經元在腦顱這麽壹個小小的容器內發生相互聯系,可以產生巨大無比的思維能力!可見,視覺思維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因為神經元之間關於視覺信息的處理和建立的聯系是經驗性的,是在經歷光的世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遵循的是多積累多收益的原則。 在幼兒期,視覺對光/影、形/色、方/位和運動的敏感和準確判斷以及再現,是壹個動態的建立聯系、修正、再建立聯系、相對固定的神經元的復雜活動。人的基因給出的只是神經元可以物質地相互聯系,但總的來說,神經元聯系(即包括視覺心理活動在內的所有大腦活動的基礎)卻是由我們體外的周遭世界塑造的,環境在物質上改變著我們的大腦!幼兒在多次增強壹種視覺經驗的時候,大腦就會為此保留根據地,並由它們描繪出特定的神經聯絡圖。不過,大腦為這種描繪工作設定了最後期限,如果在這個發展的緊要階段幼兒沒有經驗任何視覺體驗,那些神經回路會被挪作他用,那麽,幼兒以後的視覺能力就永久的被局限在壹種小範圍內了,長大後其視覺思維就會很弱。當然,這是特例,壹般不會發生。但從特例突破進行研究是很有用的壹個方法,比如從錯覺(見本論壇”壹幅幻覺的圖片“)來研究視覺心理學,又比如從Alzheimer病來研究記憶(包括視覺記憶)。幼兒的塗鴉看起來簡單,但他們在紙上的塗抹可以幫助建立及其復雜的神經聯系,並塑造其今後壹生觀察世界的方式。幼兒的大腦可以迅速的轉變神經元的聯系或將其挪作他用,這種容易、快速的神經元聯系功能是十分令人羨慕,這種情形壹直到10歲。比如幼兒/兒童可以輕易學會第二種語言,學會壹種樂器等等,就是因為他們重新排列神經的速度是遠遠超過成人的。下面的圖片是小鼠和老鼠大腦神經元恢復聯系的速度比較: 種群的人的視覺思維模式在壹定時期內才是相對固定的,想壹想“大革文化命”前後人們對於“紅、光、亮”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就可以明白。幼兒喜歡“紅(或其他純色)、光、亮”,和他們視覺思維模式處於比較簡單的階段有關系,他們沒有真正的低落期,因為只要通過哭、鬧等簡單手段他們的各種欲望可以瞬間得到滿足,所以他們包括視覺思維在內的思維活動總是處於高能量狀態,相對而言低頻低能量的灰色系列引不起他們的興趣,不形成有意註意的記憶。成人就不同了,神經和內臟系統基本發育成形,他們常常在社會遊戲規則中競爭,心智也發育得全面,即使勝出者,也會經過許多由心理而生理的低潮(比如考試落榜,失戀,親人去世等復雜感受等),這種時候,是他們視覺往往對形色不敏感,而不是世界真的變得灰暗了。灰色的價值體現在這個時候,所以又有"會用灰色是成熟的標誌”的說法----梵高、趙無極等壹定不會同意,因為他們對成熟色彩的定義和前者不同。 這裏說到趙無極的畫,無名說看到的是大自然的風光,我不反對妳可以看到大自然的風光,但如果妳只看到大自然的風光的話,趙無極就會不同意了。在歐洲的中國人畫家中,趙無極是因為什麽而讓人感到驕傲的?趙無極的畫,妳可能只看到我上傳的這幾幅畫,但如果妳對趙無極和他的作品有壹個全面的研究,可能就會改變妳的壹些說法了。美術中形象和色彩從具象到抽象,在近代分別經歷過壹個大的思想運動,即使具象和抽象,也不是壹個簡單、固定的概念......以後繼續說。 妳是怎麽寫文章的,先用壹種不是文字的手段把稿子打好,然後再用文字把它寫出來?有病。 可是為什麽在拍壹個視聽作品時要先用非視聽媒介的形式把妳的構想寫下來。可以寫下來的東西是視聽的嗎?為什麽不學妳寫文章那樣。妳寫文章直接用文字來構思。現在搞視聽作品妳也可以直接用視聽語言來構思,用視聽手段來打稿子。 我就是這樣來訓練學生的。學生作業安排得再復雜也不許用文字紀錄。他把素材采集好了,然後在編輯機上把素材整理出來,這是他的構思的初稿。我問他為什麽要這樣拍,為什麽不哪樣拍。妳為什麽不抓住那個穿紅衣服的姑娘?妳的第二,三個鏡頭跟第壹個鏡頭在風格上不統壹,去掉!為什麽妳這個思路不往下發展?妳在這個方向再補些素材等等。就這樣,慢慢地壹稿,二稿,三稿,他的作品就開始成型了。我要訓練學生直接用視聽語言來思維。 形象思維如何來練現在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邏輯思維都已經成為習慣了,形象思維怎麽鍛煉呢? 妳要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因為妳現在還不熟悉各種視聽效應,不僅是不熟悉,而且是不會去發現各種不同的視聽效應。但這不是強求就可得到的。熟能生巧,這是竅門。試想想看,如果妳今天去學舞蹈,老師在第壹課就教給妳壹套舞蹈動作,妳壹定是手忙腳亂的。我只學過半年鋼琴,早就忘光了。我看到鋼琴家在演奏的時候,有時候把手擡得那麽高,他就能有把握手指頭落下來正好在中央C上?這麽壹排幾十個鍵,哪裏有個準啊。我要求學生外出拍作業時,最好不要從取景器中去取景,因為周圍的人不喜歡妳拍他。妳必須學會象神槍手那樣,不看準星就瞄準了。開始他們覺得這個要求有些可笑,可是現在他們都做到了。而且由於年輕,不僅學得快,而且學得好。比我準多了。今天小崔拍的練習裏無意拍到許多色彩。我註意到了,他沒有註意到,我叫他重剪,按色彩來剪。這就是壹對壹的好處。他自己也開始悟出道理來了。然後他問我為什麽他自己拍的,自己卻沒有看到,這是壹個訓練的問題。我就叫他重剪。再折騰他四五次,他就會培養起色彩的形象思維了。我相信他還多少悟到了,在電影裏用三維,僅僅會三維是遠遠不夠的。明白就行。 但是妳必須天天練,不能松懈。要不然怎樣才能養成形象思維的習慣呢。我看妳是慢慢入門了。聲音怎麽樣,我記得妳不是也想參加音樂編輯的訓練嗎?這很好,但是要做。 王壹,練習並不難,只要妳有毅力天天拿起DV拍,比如說,重慶下大雨,妳可從來沒有拍過大雨,那妳就拍雨,別把DV弄濕了就是了。拍完了拿給朋友們看,如果朋友們在看的時候就說,喲,好大的雨!妳成功了!信息傳達準確,因為妳沒有用文字,而看者的印象跟妳想說的是壹致的,那說明妳成功地運用了形象語言。而形象語言只能從形象思維中獲得。邏輯思維是搞不出形象來的。它只不過是把文字的思維翻譯成形象,除了妳以外,沒有人能懂,為了要人懂,妳只好加文字解說了。 "馬跑得漂亮"就得把跑得漂亮的馬漂亮地拍下來,僅僅拍了馬跑,那是不行的。

  • 上一篇:範仲淹的作文素材
  • 下一篇:高中語文必修《我有壹個夢想》教案設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