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康德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康德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的開山祖和奠基人。出生於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在大學學過哲學、神學、數學、物理學。1755年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教授邏輯學、哲學,以及數學、物理學、自然地理學、人類學、教育學等,***二十七年。早年致力於自然科學的研究,著有《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了著名的“星雲說”。1760年以後逐步轉到哲學方面,先後撰寫了《純粹理性批判》、 《實踐理性批判》、 《判斷力批判》、 《未來形而上學導言》、 《道德的形而上學》等,創立了德國古典哲學第壹個龐大而完整的唯心主義體系。

康德在哲學上極力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使二者妥協,結合在壹個體系中。他表面是個二元論者,而根底卻是主觀唯心主義者。正因為康德美學是康德哲學體系中的壹個構成部分,所以康德哲學上的這種深刻的矛盾和兩重性,也反映在他的美學體系中。康德的美學思想正如他的哲學思想壹樣,也經歷了壹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康德的思想發展演變,壹般分為“前批判期”和“批判期”,而以他的三大“批判”,特別是《純粹理性批判》為基本分界線。在“前批判期”,康德就對美學給予極大關註,寫了《對美感和崇高感的觀察》 (1764年)壹書,對美感和崇高感的產生基礎做了考察和描述。他指出美感和崇高感不在於對象屬性的 *** ,而在於每個人接受這種 *** 的固有的 *** 和不 *** 的能力。在這個前提下,他考察了引起美感和崇高感的各種自然現象,壹般人美感和崇高感的特征,以及它們在男女性別和民族上的差異;還考察了審美趣味的歷史變化。壹般說來,這些考察多限於經驗描述,還缺乏深刻的哲學分析,明顯地反映出所受的盧梭影響,具有啟蒙運動的顯著特色。

在“批判期”,康德在構造他的哲學體系過程中,先後寫了《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判斷力批判》作為美學和目的論,聯接另兩大“批判”而構成壹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康德的美學主要包括在這部獨具特色的著作中。在前兩大“批判”裏,康德探討了為自然必然定出規律的知性和為意誌自由定出規律的理性,但知性和理性、認識和倫理、自然和自由還是彼此對峙的。而在《判斷力批判》中,則提出判斷力作為結合、溝通、聯接這種對峙的中介環節。判斷力略帶知性的性質,又略帶理性的性質,介於知性和理性之間,是壹種從特殊去尋求普遍(主觀有效性)的能力, 也叫做“反思的判斷力”。 “反思的判斷力”由想象力和知性構成,也是先驗能力,它以自然合目的性作為反思判斷的先驗原理。所謂自然合目的性,並不是肯定對象確有目的,而是設想對象有目的。如說對象是合於目的的,是指對象與它的本質(內在目的)或它的用途(外在目的)壹致,那麽這是客觀合目的性。如說對象是合於目的的,是指對象形式符合主體心理功能(即符合判斷力),那麽這就是主觀合目的性,或形式合目的性。客觀合目的性和主觀合目的性,都是自然合目的性。 “反思的判斷力”及其形式合目的性(也是壹種自然合目的性),就是康德美學的理論基礎。這種形式合目的性要求對象形式符合主體心理功能即想象力和知性而生愉快,因此,按這種先驗原理進行的“反思的判斷力”,也就是審美判斷。

根據這種觀點,康德對美和崇高做了分析。在“美的分析”中,他依照知性判斷的範疇即質、量、關系、模態對美(審美) 作了規定: (1)美是不計任何利害的愉快,強調審美愉快與其他愉快的區別; (2))美是無須概念而普遍引起愉快,強調審美的主觀普遍性; (3)美是壹種沒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即形式完全符合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動,強調美是形式的合目的性; (4)美是不憑概念而必然產生愉快的對象,強調審美的必然有效性的基礎即“***通感”。對美的如上規定,實質強調美在形式,講的是“純粹美”。在“崇高的分析”中,他對崇高的審美經驗著重在量的考察和分析,認為崇高對象或是形式的“無限”,或是力量的“無比”,前者叫做數量的崇高,如大海、星空,後者叫做力量的崇高,如疾雷閃電,暴風驟雨。數量的崇高,基於自然對象的巨大形式超過想象力的把握而喚起心中的理性理念(倫理力量)予以整體把握從而產生愉快;力量的崇高,基於自然對象的無比威力使想象力無力適應而感到恐懼,便喚起理性理念予以掌握和戰勝從而產生愉快。總之,崇高是想象力在巨大而有威力的自然對象面前因無力把握而喚起理性理念與之抗爭,並在精神上戰而勝之,從而產生喜悅之情。對崇高的規定,實質強調美在內容,講的是“依存美”。

康德在美和崇高的分析中,都是從審美經驗的描述上對美和崇高作哲學規定的。他以美感代替美,以崇高感代替崇高,美和崇高都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規定。但是作為審美的心理學分析,由美到崇高卻顯示出由認識到倫理,由自然到自由的過渡,搭起認識論和倫理學的橋梁。

康德還從審美欣賞和創造方面提出了互有聯系的兩個審美範疇:美的理想和審美理念。所謂美的理想,乃是壹個趣味標準, 鑒賞標準。它不是抽象概念,也不是經驗性標準,而是符合壹個理性理念的具體形象(表象),是“依存美”的最高範本,鑒賞原型。康德提出美的理想,表明他已從對美的形式分析轉向對美的內容的重視,從感性自然通向理性自由, 於是斷定“美是道德的象征”。所謂審美理念(亦譯為審美觀念、 審美意象),乃是壹種創造原理。它以有限的形象展現無限的理性理念,因而它不與任何特定概念相切合,難以用語言表達、窮盡。這種審美理念是經由想象力自由創造的,壹方面要根據理性原則去創造,表現極大的自由,壹方面又根據自然提供的感性素材進行加工,從而創造出“另壹自然”,給理性理念以客觀現實性的外觀,使之感性具體化。在審美理念中,形象趨向於非確定性概念,理性理念趨向於感性具體,達到感性形象與理性理念的統壹。審美理念就是美的理想在審美創造中的實現。

“美的藝術”作為自由創造的藝術,屬於“另壹自然”,就是審美理念的表現。從創造看, “美的藝術”要有意圖,依據壹定概念,因而它必須是藝術而不是自然;從鑒賞看, “美的藝術”也要以目的判斷為前提,卻又必須表現為自然,象似無意圖,猶如天成。就是說,“美的藝術”的創造,須要客觀合目的性,鑒賞既要客觀合目的性又要主觀合目的性。康德認為“美的藝術”的合目的性就表現在這裏。

創造“美的藝術”的能力,即想象力,康德稱之為天才, 鑒賞“美的藝術”的能力, 即鑒賞力(判斷力)他稱之為趣味。天才給藝術制定法規,獨創性、典範性、自然性是天才的特征。趣味則對藝術進行評判。康德在天才與趣味的關系上更重視趣味,認為趣味比天才重要,判斷力比想象力重要。因為“美的藝術”顯示天才,只是才氣煥發,而表示鑒賞,才有資格被稱為“美的藝術”。就是說,藝術家(天才)在創造中單憑想象力只能產生無意義的東西,而靠判斷力去規範想象力,給以清晰、秩序、規律,才能使想象力在合目的的範圍內擴張自己。

康德的美學,揭露了審美活動中的種種矛盾,諸如純粹美與依存美,美與崇高,趣味與天才等等的矛盾。壹方面認為美在形式,是無利害計較的,無概念的,無目的的,是形式合目的性;另壹方面又認為美具有內容,是涉及目的、概念的。康德壹再強調美和鑒賞的“純粹”性質,卻又反復肯定美、崇高和天才的“依存”性質。從思想發展脈絡看,康德越來越趨向調和這種矛盾對立,逐漸由美在形式向著涉及內容轉變,逐漸實現由自然必然向精神自由過渡。 “美的理想”、 “審美理念”、 “美是道德的象征”等等的提出,就是企圖完成這壹轉變的集中表現。但是由於康德哲學體系造成自然與精神、現象與本體、形式與內容的割裂,雖然想借審美和目的論加以調和,最後依然落了空,沒有實現他的意圖。根本原因是康德沒有找到實現它們統壹的現實物質基礎即人類社會實踐。

康德美學的思想趨向,啟發了後來者,歌德、席勒、黑格爾都朝康德提出的方向去探索美學問題。康德美學中的錯誤東西,如主觀唯心主義先驗論、形式主義等等,也為不少西方美學家所發展,有的並推向了極端,如克羅齊。

  • 上一篇:FF13刷大烏龜的條件
  • 下一篇:跪求幾首經典死亡哥特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