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回憶魯迅先生》的時代背景

《回憶魯迅先生》的時代背景

時代背景:1936年,中國文壇上壹顆巨星殞落了,山河動容,舉國悲慟,在悼念魯迅逝世的日子裏,壹位電車工人在《壹面》中回憶了四年前和魯迅先生的壹面之緣,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的真摯而又深厚的感情。而這是蕭紅用女性化、情緒化的手法,去詮釋魯迅的信念與力量。

魯迅說過,“想看好花,壹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壹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為了培育蕭紅這朵中國三、四十年代中國女性文學園圃的奇葩,魯迅甘作春泥,甘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傾註了大量心血。

魯迅去世之後,蕭紅從悲痛中振奮起來,陸續出版和發表了《馬伯樂》、《回憶魯迅先生》、《蕭紅散文集》、《呼蘭河傳》等名篇佳作,這些作品又像春泥壹樣,繼續滋養著中國文壇的茂林佳卉。

魯迅和蕭紅之間的動人情誼已經成為文壇佳話,被千千萬萬的讀者傳誦……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壹枝獨秀。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可謂是中國現代懷人散文的楷範,是敬獻於魯迅靈前的壹個永不雕謝的花圈。?

蕭紅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現哈爾濱市呼蘭區)人,原名張乃瑩,“蕭紅”是她發表《生死場》時使用的筆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筆名。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壹本作品合集《跋涉》。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壹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壹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壹次次與命運的搏擊。

參考資料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壹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

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壹代又壹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壹。

參考資料:

魯迅-百度百科

  • 上一篇:用書法寫作文
  • 下一篇:中國十大名廚師都有誰呢?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