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寒夜漫漫星指路;長風蕩蕩月勾魂。什麽意思?

寒夜漫漫星指路;長風蕩蕩月勾魂。什麽意思?

希臘神話,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在各部落流傳了幾百年。它並不是壹部完整的作品,而是散見在荷馬史詩、赫希俄德的《神譜》以及奴隸制古典時期的文學、歷史和哲學等著作中。現在通常所見的希臘神話故事集都是後人根據古籍整理編寫的。

古希臘人處於低級的社會發展階段,知識不足,生產水平低下,生活艱難。有壹則神話說,國王坦塔羅斯受到神的懲罰,浸在齊勁的深水中,身旁有果樹。他低頭喝水,水即退去,伸手取果,樹即避開,他永遠受著饑渴的煎熬。這則富於哲理的故事描繪了在自然和社會中受到折磨並感到迷惘的古希臘人的形象。在這種條件下,他們只能借助於想象來認識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這樣,就產生了神話。

希臘神話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

神的故事主要是包括關於開天辟地、神的產生、神的譜系、天上的改朝換代、人類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動的故事。在古希臘人的想象中,山川林木,日月海陸,以至雨後的彩虹,河畔的水仙,都是神的身影;生死病死,禍福成敗,都取決於神的意誌,他們創造了龐大的神的家族。宙斯是眾神之首,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幽冥神,阿波羅是太陽神,阿耳忒彌斯是獵神,阿瑞斯是戰神,赫淮斯托斯是火神,赫爾墨斯是司商業的神,九個繆斯是文藝女神,三個摩伊拉是命運女神。眾神居住在希臘最高的奧林匹斯山上。希臘神話中的神和其他比較發達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們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多數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貴族,他們很任性,愛享樂,虛榮心、嫉妒心和復仇心都很強,好爭權奪利,還不時溜下山來和人間的美貌男女偷情。以宙斯為代表的大多數神都喜歡捉弄人類,甚至三番五次打算毀掉人類,古希臘人常在神話中潮笑神的邪惡,指責神的不公正。荷馬史詩中曾說,“神給可憐的人以恐懼和痛苦,神自己則幸福而無憂地生活著。”但是,也有像普羅米修斯這樣造福人類的偉大的神。普羅米修斯把天火盜到人間,使人類有了劃時代的進步,宙斯把他釘在高加索山上,每天放出惡鷹,來啄食他的肝臟。

英雄傳說是對於遠古的歷史、社會生活和人向自然作鬥爭等事件的回憶。英雄被當作神和人所生的後代,實際上是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的代表。英雄傳說以不同的家族為中心形成了許多系統,主要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忒修斯為民除害,伊阿宋取金羊毛和特洛伊戰爭等系統。赫拉克勒斯是有名的大力士,他在搖籃中就扼殺了壹條水蛇。幼年時,惡德女神來引誘他走享樂的道路,但他聽從了善德女神的勸告,決心不畏艱險,為眾人造福。傳說他在成人以後,殺死過有九個頭的毒龍和長著蛇頭發的女妖美杜薩,甚至還到下界打敗了冥王哈得斯,把被囚的忒修斯救回人間,使他們夫妻生活美滿。關於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充滿了英勇豪邁的氣概,體現了古代人民熱愛勞動、珍視集體的寶貴品質。

神話中還包括壹部分關於生產知識的傳說,例如普羅米修斯教人如何造屋、航海和治病的故事。也有壹大部分神話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歡樂和愁苦。有壹則神話說,司掌農耕的女神得墨忒耳的愛女被冥王搶到地府,她悲愴欲絕,以致大地上不再生長草木。由於宙斯的安排,她每年能和女兒相會壹次。她們在壹處時,大地溫暖和煦,萬物滋長繁茂,就有了春;女兒歸去以後,大地復歸於寒冷肅殺,就有了冬。這則解釋時序的神話反映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從許多神話還可以看出希臘人好客的風俗和對於音樂、舞蹈及競技等活動的愛好。

希臘神話是在長時間內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職責以及故事情節都有發展變化。在最早的神話中,神的自然屬性很強,往往具有圖騰崇拜的性質,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神的社會屬性逐漸居於主位。荷馬史詩中的神統反映了氏族社會的等級關系,例如宙斯,他在史詩中是滑稽可笑、性情乖張的氏族首領。在奴隸社會裏,神是奴隸主階級的象征,在某些悲劇中,宙斯成了壹意孤行的暴君——民主制度的敵人。到了公元前五世紀,詭辯派哲人曾經以理性的觀點來解釋神話產生的原因,否認神的存在。但是,貴族集團則盡力擴大神的權威,柏拉圖曾嚴厲指責古代詩人把神描寫得可憎可笑的瀆神行為。英雄傳說的歷史比較簡單,它始終保持著野蠻時期和氏族社會的烙印。

馬克思曾經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之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又說,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壹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希臘神話是古希臘人最初的意識活動的成果,它藝術地概括了他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表達了他們對社會不平現象的義憤,集中了他們的經驗和思想,充滿樂觀精神。在後世作家的描述中,希臘神話具有天真美麗的幻想和清新質樸的風格。

神話是古希臘文學的土壤,此後的詩歌、悲劇等都以神話和英雄傳說為題材,它對於後代作家也有重要的影響。

《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是歐洲文學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相傳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紀由壹個名叫荷馬的盲詩人根據在小亞細亞口頭流傳的史詩短歌綜合編成的,因而被稱為“荷馬史詩”。由於史詩形成的時間很長,詩中包括了不同時代的成分,在行吟詩人被迎入宮廷後,又有符合貴族利益的傾向。公元前六世紀,兩部史詩正式寫成文字,到公元前三至二世紀,又由亞歷山大城學者編訂,每部各分為二十四卷。

《伊利昂紀》描寫特洛伊戰爭的故事。這次戰爭已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特洛伊位於小亞細亞西北海岸,商業繁榮,史詩稱它為“富麗的伊利昂”,“有神話般的財富”。公元前十二世紀初期,希臘半島上的壹些部落聯合進攻特洛伊,毀滅了這座城市。《伊利昂紀》的原意是“伊利昂之歌”,它本身是壹部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

相傳阿喀琉斯的父母舉行婚禮時,沒有邀請不和女神厄裏斯,她來到席間扔下壹個“不和的金蘋果”,寫著“贈給最美的女子”。赫拉、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果然爭奪起這個萍果來。宙斯要她們找特洛伊王子帕裏斯評判。三位女神各許帕裏斯以最大的好處,赫拉許他成為最偉大的君主,雅典娜許他成為最勇敢的戰士,阿弗洛狄忒答應他娶壹個最美麗的女子。帕裏斯判定阿弗洛狄忒是最美的。他隨後到斯巴達做客,拐走了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麗的海倫,並劫走大批財富。希臘各部落公推阿伽門農為首領,聯合攻打特洛伊。戰爭進行了十年,眾神各助壹方。最後,奧德修設計把壹只內藏兵將的巨大木馬遺棄城外,假裝撤退。木馬被特洛伊人拖進城中。入夜,希臘人裏應外合,終於攻陷特洛伊。戰後,希臘人各攜財寶奴隸還鄉。

史詩集中描寫了戰爭結束前幾十天發生的事。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專橫地奪取了阿喀琉斯的女俘,並使他當眾受辱。阿喀琉斯是希臘軍中武藝最高強的將領,他拒絕參戰,並祈求宙斯降災給希臘人,希臘人因此屢遭敗績,阿伽門農賠禮謝罪,也遭拒絕。在危急的情勢下,阿喀琉斯的好友借他的甲胄上陣,被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殺死。阿喀琉斯悲痛欲狂,他宿怨頓消,上陣報仇,殺死了赫克托耳,把他的屍體拖在戰車後面泄恨。隨後,特洛伊老王跪求屍體,史詩寫到赫克托耳的葬禮為止。全詩***15693行。

在荷馬時代,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恩格斯在論及這個時代時指出:“古代部落對部落的戰爭,已經開始蛻變為在陸上和海上為攫奪家畜、奴隸和財寶而不斷進行的搶劫,變為壹種正常的營生。”《伊利昂紀》所描寫的戰爭就是壹次在神話的動人外衣掩蓋下的掠奪。當時,由於氏放部落內部發生了分化,貴族和平民對戰爭的態度已有所不同。以希臘方面為例,氏族貴族由於掠奪品瓜分不均而發生嚴重的內訌。他們把戰爭當作增加個人財富的重要手段。出於這種需要,他們把英勇作戰看成是至高無上的美德。他們熱中於戰爭,幾經挫折而堅持不懈。氏族平民已不像更原始的部落成員那樣能從戰爭中得到壹些好處;他們在懲罰的威脅下被迫作戰,犧牲最大。阿伽門農試驗希臘軍隊是否有歸心的場面,證明廣大希臘平民有厭戰情緒。但史詩按照戰爭既得利益集團的觀點,醜化了平民代表人物的形象。在這種條件下,史詩對戰爭和貴族的歌頌也是從貴族的利益出發的。在特洛伊方面,氏族平民由於城邦面臨毀滅而同仇敵愾地支持貴族,但他們也只是作為陪襯英雄的背景而出現的。

《伊利昂紀》是壹部英雄史詩,氏族的首領從各方面受到歌頌。首先是勇敢,例如,安德洛瑪刻勸赫克托耳不要上戰場,詩人這樣寫道:

赫克托耳回答說:“保衛特洛伊是我的職責,

有關戰爭的壹切,都是我分內的事。

如果我赫克托耳像懦夫壹樣逃離戰場,

豈不要被特洛伊的英勇的兒子們

和穿著長袍的特洛伊婦女所恥笑。

我從少年時候起就練習做勇敢的人,

在特洛伊人之中總是戰鬥在最前列,

替我父親和我自己贏得光榮

又如,阿喀琉斯的母親曾經預言,他可能有兩種命運,或是過和平生活而長壽,或是在戰爭中早死。他為了得到榮譽,選擇了第二種命運。當時戰爭的方式是很原始的,壹個人能否成為英雄,取決於他的膂力,史詩中的英雄大都體魄矯健,武藝高超。阿喀琉斯健步如飛,除了腳踵以外,他渾身刀槍不入,他壹出現,就使敵人喪膽。老壹輩的英雄涅斯托耳,由於年邁體衰,在詩中就比較遜色。史詩中的英雄都是部落首領,具有不可冒犯的威嚴,往往表現得專橫任性。此外,由於當時的社會分工不發達,英雄們都是壹身而兼有多種本領,奧德修既能造船,又能打仗,又能言善辯,長於出謀劃策。

但是,史詩中的英雄主要是為了掠奪和加強個人的權勢而戰鬥的。史詩中的英雄觀念也和氏族中的等級觀念相適應。這些英雄已和英雄傳說中的英雄不同,後者多是群眾的理想和經驗的化身,前者則是高踞於群眾之上的驕橫的貴族,仗勢欺壓本部落的平民。阿伽門農和阿喀琉斯等人就是這種英雄的代表。在氏族內部分化的情況下,他們是從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英雄。平民的代表忒耳西忒斯則被醜化為懦夫而受呵責。事實上,他敢於面斥聯軍統帥和氏族首領,號召希臘士兵不再為首領賣命,並毅然返回家園,他應是平民中的英雄。

《伊利昂紀》描寫的戰爭關系到壹個國家的存亡。全書以英雄的業績為中心,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戰鬥場面,人物的情緒都很激烈,全詩充滿了英雄主義的氣息。史詩中的性格描寫很出色。英雄形象都具有鮮明的個性。阿喀琉斯是壹個小部落的首領,在戰爭開始前就垂涎特洛伊的財富。他在史詩裏拒絕參戰,就是因為他個人在物質利益和權勢上受到了雙重損害,以和最高統帥決裂作為反擊。他暴躁如雷,兇猛可畏,是氏族首領中蠻勇的典型。

赫克托耳是壹個比較成熟的首領。他預感到特洛伊註定要毀滅,對妻兒所面臨的悲慘命運感到難過,心情沈重,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悲哀,毅然負起保衛家國的責任。他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悲劇色彩。史詩中其他主要人物的形象也很豐滿,言談舉止和內心活動都寫得活潑生動。他們的性格常通過戲劇方式在對話和行為中表現出來,但壹般是固定靜止的,缺少變化。

《伊利昂紀》還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宗教生活、生產貿易和體育競技等活動。其中比較有名的壹段,是描寫鐵匠神赫淮斯托斯為阿喀琉斯鍛造甲胄,心裏充滿勞動的喜悅。他刻在盾牌上的圖畫,反映了日常生產勞動的情景。

《奧德修紀》描寫希臘英雄奧德修在特洛伊戰後還鄉的故事。

奧德修在海上漂流了十年,沒有到家。在這期間,有許多青年貴族覬覦他的財產,住在他家喧賓奪主,盡情消耗他的資財,向他的妻子求婚。第十年,奧德修漂流到斯刻裏亞島上,受到國王的款待,他向國王追述他離開特洛伊以後的遭遇。他先在海上遇到風暴,部分夥伴被壹個獨眼巨人庫克羅普斯吞食;又到了食椰棗者的國土,這裏的人們以椰棗為食糧,過路客人吃了就都不願返回故土了。後來,風神送他壹袋禮物,當故鄉伊塔卡遙遙在望時,水手們以為袋中有財寶,把它打開,裏面裝著的各路大風飛了出來,又把他們吹走。他們到了把人變成豬的女巫的妖島,遊歷了冥土,經過先以歌聲迷人,再把人殺死的塞壬妖島,遇到了六個頭十二只腳的女妖斯庫拉和藏在大漩渦下面的女妖卡利布狄斯。奧德修和水手們壹壹克服了這些危險,後來,在太陽神的島上,水手們違反約束,宰食島上的神牛,宙斯用雷霆擊沈船只,只有奧德修壹人幸免於死,在壹個海島上被仙女卡呂普索挽留了七年。此後,宙斯命仙女放他還鄉,他才漂流到斯刻裏亞島。國王聽完故事後送他還家。奧德修為裝偽乞丐,殺死了求婚者,終於和妻子珀涅羅珀團圓。全詩***有12105行,故事的時間約有四十天。

史詩中荒誕不經的事物和故事,反映了經過幻想加工的自然現象和古代人類對自然的鬥爭。自然力的主要代表是大海。照史詩的說法,海洋有紫羅蘭壹般美麗的色澤,但隨時準備毀滅人類,和它比較起來,人類的力量本來是渺小脆弱的,可是,由於人們機智勇敢、剛毅沈著地和它鬥爭,人終於征服了大海,人的氣派顯得比海還偉大。這部英雄史詩的詩意,首先就表現在這裏。史詩中各段故事大都包含不少教益。例如,獨眼巨人的身體比人大幾十倍,幾乎是不可戰勝的,但奧德修毫不畏縮,設法用巨大的樹幹刺瞎他的眼睛,巧妙地擺脫巨人的報復,逃出了巨人的洞穴。這段故事歌頌了人的機智和勇敢。又如,水手們貪圖私利,違反約束,打開風袋,食用了神牛,終於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這次失敗含有深刻的教訓。

《奧德修紀》還廣泛地描寫了荷馬時代的社會鬥爭。它反映的社會生活比《比伊利昂紀》稍晚,集體生活的場面很少,奴隸主家庭生活的描寫很突出,奧德修便是壹個早期的奴隸主。社會鬥爭集中反映在他和求婚者的鬥爭中。史詩壹再提到,最使人痛恨的事是求婚者霸占奧德修的財產。這場鬥爭主要是壹場維護私有權的鬥爭。作者認為,侵奪別人的財產是可恥的,求婚者受到的懲罰是罪有應得的,奧德修代表了正義的力量。

這部史詩對於正在形成的奴隸制關系采取了歌頌的態度。詩中把奧德修這樣的奴隸主寫得慷慨仁慈,贊揚忠心耿耿為他服務的奴隸,反對求婚者那樣兇惡的奴隸主,痛恨背叛了奧德修的奴隸,使他們都受到嚴厲的懲罰。史詩強調對於奴隸主的忠誠,這壹點甚至體現在奧德修的老狗的故事中,這只狗衰老已極,無人理睬,它第壹個認出了歸來的主人,掙紮著向他表示親昵,隨即在他腳下死去,使奧德修也黯然淚下,另壹方面,史詩在某些地方也反映了奴隸的不幸命運。奧德修的養豬奴說,壹個人淪為奴隸,就失去了人的壹半尊嚴。史詩對於磨面女工等奴隸也寄以同情。

《奧德修紀》還生動地反映了從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期間的家庭關系和社會生活。當時,對於婦女來說,壹夫壹妻制顯然已經確立。史詩著重歌頌珀涅羅珀忠誠貞節的品德。從詩中又可以看出,當時奴隸主還參加壹部分勞動;手工業和商業已有相當發展;貴族武士輕視商人;社會上有殷勤好客和喜歡競技的風氣。史詩還描寫了行吟詩人在筵席上講述特洛伊戰爭故事的情景,反映了荷馬時代文化生活的風貌。

史詩的中心人物是奧德修。他非常機警,善於克制,會使用計謀。作為壹個早期奴隸主,他具有為了建立奴隸制而在奴隸主身上被理想化了的各種品德和才幹。他是聰明的領導者、勇敢的戰士、生產的能手、受人愛戴的奴隸主和好丈夫。他的性格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不怕困難,他在不可想象的困難中表現了英雄本色。他歷盡千辛萬苦,並不貪圖安逸,他雖然回到自己家中,但他聽從神的意誌,打算再度離家。史詩的這個收場,留下了奮勇不息的余音。

《奧德修紀》是壹部描寫航海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史詩,它的藝術特點和《伊利昂紀》很不相同。《伊利昂紀》的格調比較悲壯,節奏比較急促。《奧德修紀》雖然也寫了驚心動魄的鬥爭,但場景瑰麗,變化較多,總的格調是平靜的。詩中描敘海上經歷的部分富於浪漫的幻想,家庭生活的部分有寫實特點和抒情氣息,有些細節的描寫很成功。例如,當老乳母替陌生人洗腳時,她從腳上的疤痕認出了化裝為乞丐的奧德修,往事立即浮現出來,她悲喜交集,眼中充滿淚水,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奧德修紀》是歐洲文學中第壹部以個人遭遇為主要內容的作品,成為文藝復興和十八世紀流浪漢小說及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

荷馬時代所以能產生這樣燦爛輝煌的文學,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上文已經提到,馬克思認為古代希臘社會是發展得最完美的人類童年的社會,只有在生產落後、知識不足的人類童年,才能產生希臘人天真美麗的幻想,它具有永久的魅力。高爾基也說,荷馬時代的文學經過世世代代人的千錘百煉,是古希臘人民集體的創造天才的結晶,後世的個人著作很難和它媲美。

在荷馬史詩中,已經可以看出以人為本的思想。古希臘人也有關於冥府和樂土的觀念,但談得極少,他們不大考慮來生問題,他們的希望在人間。阿喀琉斯的鬼魂說,他寧願在人間為雇工,也不願在冥府為王。史詩贊美人的美麗和智慧,嘲笑神的邪惡。作者熱愛生活,歌頌勞動,面對自然中的兇險時,仍然相信人自己的力量。

史詩中已出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種最基本的創作方法的因素,在《奧德修記》中,現實主義方法有所加強。

荷馬時代的文學成就,還在於創造了完美的史詩形式。據亞理斯多德說,當年的史詩種類很多,有簡單史詩、復雜史詩、苦難史詩和性格史詩。這兩部荷馬史詩包括了這些史詩的特點,通常稱為英雄史詩。它以嚴肅重大的事件為題材,以英雄人物為中心,風格崇高,富於戲劇性。它采用第三人稱的敘事方法,規模宏大,插曲很多,語言富於裝飾,常以日常生活、勞動和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來做比喻,采用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詩體,通常稱為英雄格。

荷馬史詩在後來的城邦時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材料,它有如百科全書,古希臘人從中吸取了關於天文、地理、歷史、社會、哲學、藝術和神話等壹切知識。荷馬史詩是後代歐洲史詩的典範,歐洲有許多作家都從兩部史詩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中取得素材。它至今還給讀者以藝術享受,使人了解遠古氏族社會各方面的情況。

荷馬史詩以後,希臘出現了赫希俄德的教諭詩《農作與日子》。公元前八世紀,工商業和貨幣經濟發達,土地集中在貴族手裏,農民陷於貧困,起來反抗貴族。赫希俄德的弟弟珀耳塞斯企圖憑借當地貴族的勢力侵占他的財產,他寫這首詩來規勸珀耳塞斯。全詩***828行。詩中敘述人類生活的艱苦,提到人類的金時代、銀時代、銅時代、英雄時代和鐵時代。作者認為各個時代每況愈下,鐵時代講強權,不講公理,農民有如蒼鷹爪下的夜鶯。詩人勸他的弟弟做事要公正。詩中有壹部分描寫農民壹年的操作,講述如何經營農業,十分精彩。最後壹節記載每月的吉日和兇日。全詩譴責貴族的驕橫,歌頌辛勤勞動的農民,是古希臘流傳下來的第壹首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詩作,風格清新自然,平易簡潔。在赫希俄德的名義下還傳下《神譜》壹詩,大概不是他的作品。這首詩描寫宇宙的形成和諸神的世系與鬥爭,詩中關於宙斯和提坦神之間的鬥爭寫得比較生動。

公元前八至六世紀期間,氏族社會進壹步解體,奴隸制城邦逐漸形成。氏族社會解體之後,人們失去了氏族的庇護,不得不獨自謀生,面臨生存鬥爭的困難。這時候,集體的情感由於階級的分化和不平等的社會地位而沖淡了,個人的遭遇引起了種種復雜的情感,這些情感抒發為詩歌,因此,抒情詩在這個時期特別繁榮。抒情詩來源於民歌,分為雙管歌(或稱哀歌)、琴歌和諷刺詩。雙管歌的題材多樣,有軍事政治的、道德教誨的和愛情的,大都用雙管伴唱。琴歌分為獨唱琴歌和合唱歌,以豎琴伴唱。諷刺詩用短長格詩體寫成,可以用雙管或豎琴伴唱。雙管歌體比較安靜柔和,諷刺詩比較活潑、激昂、鋒利。雙管歌中最著名的是提耳泰俄斯(公元前7世紀末)為斯巴達人寫的戰歌,雅典立法家梭倫(公元前639?-559)為自己的政策辯護而寫的政治詩,以及西摩尼得斯(公元前556?- 468?)為溫泉關之役(公元前480)中殉國的三百名斯巴達健兒所寫的墓誌銘。諷刺詩用於諷刺或詛咒,最著名的作者是阿耳喀羅科斯(公元前714?- 676?),他的諷刺尖銳有力。

獨唱琴歌最著名的作者是薩福(公元前612?-?),她是列斯波斯島的貴族,在那裏組織了壹所音樂學校,寫情歌和婚歌,與女弟子唱和。她寫過九卷詩,只傳下兩首完整的詩和壹些殘句。她用簡潔自然的詩句寫出了自己復雜的心理變化,反映希臘奴隸主貴族的生活情趣。薩福死後,她的名聲傳遍了全希臘,柏拉圖稱她為 “第十位文藝女神”,她受到西歐歷代具有貴族傾向的詩人的推崇。琴歌的另壹個著名的作者是阿那克瑞翁(公元前550?-465?),他寫了五卷詩,歌頌醇酒和愛情,其中有獨唱琴歌、雙管歌和諷刺詩,只傳下壹些短詩和殘句。古代和後世有許多人模仿他的詩體,稱為“阿那克瑞翁體”。

獨唱琴歌抒寫個人的情感,只流行於狹隘的貴族圈子裏。合唱琴歌和舞蹈配合,結構復雜而謹嚴,抒寫多數人的情感,為廣大人民所喜愛。合唱琴歌的最著名的作者是職業詩人品達(公元前522?-442)。當時,希臘盛行體育競技,競技活動又和敬神的節日結合在壹起,品達在詩中歌頌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其他泛希臘運動會上的競技勝利者和他們的城邦。他寫過十七卷詩,只傳下四卷。他的詩裏有泛希臘愛國熱情和道德教誨;他歌頌希臘人在薩拉米之役(公元前480)中獲得勝利;他認為人死後的歸宿取決於他們在世時的行為。他的詩風格莊重,詞藻華麗,形式完美。品達的合唱歌對後世歐洲文學有很大影響,在十七世紀古典主義時期被認為是“崇高的頌歌”的典範。

和抒情詩同時,在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壹些散文故事。其中有許多是動物寓言,相傳是公元前六世紀的伊索所作。傳說中的伊索是壹個相貌醜陋而絕頂聰明的奴隸,後來獲得解放。公元壹世紀,巴布裏烏斯用格律詩改寫了120余則伊索寓言,編纂成集。伊索寓言中可能也有壹些來源於亞洲和非洲。

伊索寓言的內容和抒情詩很不相同。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情趣;伊索寓言則反映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許多故事表現了當時的階級對立關系,例如《狼和小羊》。壹只狼看見小羊在河邊飲水,想找借口把他吃掉。狼指責小羊把水弄臟了,小羊說,我在下遊,不可能弄臟上遊的水。狼又說,小羊去年罵過他,小羊回答說,我那時還沒有生下來。這只狼老羞成怒,便說:“即使妳辯護得好,我也不放過妳,”他就把小羊吞吃了。寓言的教訓是,“暴君是不缺少借口的。”這個故事是對奴隸社會的深刻寫照。伊索寓言把壓迫者比作獅子、豺狼、毒蛇、鱷魚和狐貍,譴責他們為非作歹、殘害人民的暴行。寓言中有許多故事總結了古代人民的鬥爭經驗和生活教訓,例如《農夫和蛇》教導人們不能對敵人仁慈;《貓和雞》要人們對敵人提高警惕,不要上當;《農夫的兒子們的爭吵》說明團結就是力量;《龜兔賽跑》勸誡人不要驕傲;《烏鴉和狐貍》諷刺虛榮心;《狐貍和葡萄》諷刺無能者的自我安慰。寓言中也有壹些反映了被壓迫者安於現狀的消極意識,例如《兩只公雞和鷹》宣傳人必須謙卑,才能得到恩惠。伊索寓言的思想性很強,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後來歐洲寓言作家影響很大,常被後人模仿和引用。

  • 上一篇:評價蘇軾 王安石 王羲之 陶淵明 的作文
  • 下一篇:海報設計用什麽app?可以做海報的手機軟件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