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1999年,北約轟炸中犧牲的記者邵雲環,今丈夫未娶,兒子繼承遺誌

1999年,北約轟炸中犧牲的記者邵雲環,今丈夫未娶,兒子繼承遺誌

1999年5月8日晚11點,貝爾格萊德市,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隨著壹陣轟鳴,數架戰機呼嘯而過。

突然間,三枚導彈落下,連續爆破三聲。

“轟”!

南斯拉夫大使館辦公樓頃刻間倒塌,激起灰塵朦朧壹片,直嗆心肺,到處都是呼喊聲,場面混亂。彌留之間,她便永遠離開了我們!

1951年6月19日,邵雲環出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壹聲啼哭,邵父大喜。就這樣,在眾人的欣喜與忙亂中,她開始了自己早已註定不平凡的壹生。

在貧苦的五十年代,邵雲環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們家境壹般,卻也可以溫飽。夫妻二人對女兒的教育事業非常看重,從小便教她識文斷字,這便算是啟蒙了。

七歲那年,邵雲環進入佳木斯紡織廠子弟小學上學,主要學習國文、算數、繪畫等課程。

據老師後來回憶,在同齡人貪玩的年紀,她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力,對文學課程有著深厚的興趣,時常會來問問題,或者讀壹些學校裏的老式兒童繪本。

老師還說,邵雲環為人十分善良。當時有壹個同學家境非常貧寒,沒有壹雙可穿的鞋子。邵雲環小小年紀,毅然從家裏拿來壹雙自己的鞋子送給她。

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家家戶戶貧苦不堪,她的善良猶如寒夜的暖燈,雪中送炭之情遠勝於壹切錦上添花。

時間壹轉眼來到1968年,只上了四個月高中的邵雲環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作為青年人上山下鄉,勞苦鍛煉。她不曾猶豫半分,直接報名去了條件最差、氣候最冷的大興安嶺加格達奇。

加格達奇屬於高寒地區,常年冰雪覆蓋,冬季氣溫最低可達零下四、五十度,條件異常艱苦。

然而大興安嶺的寒風擋不住少年青春翻騰的熱血,年僅高中的邵雲環背著自己簡陋的行李駐紮在加格達奇,她憑借堅毅的奮鬥精神鍛煉著自己吃苦耐勞的意誌。

當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時,新華通訊社毫不猶豫將其納入麾下。

該組主要負責對東歐各個國家的調研、參考、報道等,組內每個人都要負責選報、翻譯、編稿等工作,難度系數比較大。

在這其中,邵雲環主要負責對南斯拉夫的跟進和報道。

由於南斯拉夫的國情較為特殊,選報難度極大,加之她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每壹項工作都力求完美,所以同事們總能看到邵雲環坐在桌邊忙碌的身影。

風吹過窗外的樹葉,揮出殘影,桌子上的報紙壹沓又壹沓整齊的擺著,旁邊是臺式電腦傳來的最新外文報道,邵雲環日復壹日坐在窗邊,進行選報、翻譯等工作。

古往今來,上天總會眷戀壹些努力而又頑強的生命。經過新華社幾年的沈澱,邵雲環已經完全可堪重任,新華社領導將其派往壹線。

當年,蘇聯解體,給世界 社會 主義國家帶來沈重壹擊,南斯拉夫多黨制的局勢變得風雲詭譎。圍繞著分裂和統壹的矛盾,國際多方勢力都在此橫插壹腳。

1991年3月,克羅地亞戰爭爆發,南斯拉夫的分裂勢力進壹步升級,多民族矛盾壹觸即發,原本的國家內部矛盾也逐漸轉變為種族戰爭,直至不可調解。

就在南斯拉夫國內亂如壹鍋粥的時候,趁蘇聯無暇顧及,北約介入其內戰。他們不顧國際公約,選擇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人作為傀儡,對其進行扶持,以占領全國。

於是,南斯拉夫國內兩大勢力,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打得不可開交,內亂愈演愈烈。整個國家民眾苦不堪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然而邵雲環明知刀劍無眼,卻還是秉持著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將生死置之度外,多次前往前南進行調研,用最真實的筆觸記錄下她所能收集到的第壹手資料並及時發回總社。

三年後,由於戰事吃緊,為了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從事南斯拉夫和巴爾幹問題研究的邵雲環被總社調回中國,擔任東歐組編輯部副主任。

國內非常安全,她不用每天穿梭在戰區和新聞部,也不用深入戰地去調研南斯拉夫戰事的進展。此時的她,工作穩定,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然而作為壹個資深的新聞報道者,看著外部傳來的南斯拉夫戰事外文報道,每天在不知真假的新聞中進行篩選和翻譯,這讓她感到不安。

全世界對南斯拉夫戰事的報道不盡相同,媒體的偏向性讓新聞失去了原有的真實感,千差萬別的信息中不乏壹些具有政治導向的抹黑和曲解。

所以在回國後不久,邵雲環不顧周圍人的勸阻,毅然申請前往南斯拉夫壹線進行新聞報道。

然而在當時,自己決定前往戰區進行報道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對戰事的掌握壹般都是通過別國報道而來。

考慮安全問題,申請報告提交上去,領導並未批復。他親自找到邵雲環,並告訴她目前南斯拉夫戰事的嚴峻性,讓她待在國內,生命安全永遠都必須要放在第壹位。

然而邵雲環主意已定,她多次提交申請,視死如歸。

1999年3月,邵雲環前往南斯拉夫前線,在炮火紛飛的戰爭中為國內采訪第壹手資料,並傳回總社。

北京的三月還有壹絲冷意,風輕輕吹過,柳條開始吐綠,顯然是萬物復蘇的跡象。機場轟鳴聲壹陣壹陣,看著前來送別的友人,邵雲環壹壹擁抱作別。

這讓人不禁深思,經歷了戰爭摧殘的國家變得面目全非,是否還能再壹次站起來呢?鳳凰涅槃的灰燼中,到底還有沒有未燃盡的火花?

壹下飛機,她就已經在構思怎樣展開工作。相比於每天在辦公室整理和翻譯手稿,她更加喜歡站在真實的土地上對現場進行報道,並自己整理手稿傳回國內。

我們想要知道的真相,我們可以不靠別人,自己挖掘!

來到南斯拉夫的第八天,邵雲環約到了南聯盟副總理進行訪談。

頭頂戰機不時飛過,剛壹出門就遇到不遠處炸彈落下,頃刻間灰塵壹片,看不清方向。面臨著這樣的生命威脅,有些人已經開始退縮。

然而邵雲環早已見識到北約對南斯拉夫的轟炸,她心裏想,轟炸每天都有,自己小心壹些就是。

但是跟副總理約到的采訪機會絕不能放過,這次采訪成功,會對南聯盟目前的處境和北約態度有壹個比較重要的認知。

所以她不顧安危,冒著被炮彈襲擊的危險及時趕到了南聯盟政府大廈。當她看著這幢宏偉的建築時,心有余悸,在平復心情後擡腳邁了進去。

南聯盟副總理為人謙和,在看到她架起采訪機器的時候,開玩笑說:“邵女士,不知道我們坐在這裏采訪,會不會有壹顆炸彈落下來”。

這壹語出,她原本的擔憂和緊張壹掃而空,氣氛活躍起來,取而代之的是鎮靜自若和有條不紊。

這壹次的采訪對南聯盟政府的態度進行了官方表達,這權威的壹手資料傳到世界各國媒體上,屬於獨家報道,讓人不禁對中國新聞有了壹些期待。

此時的南斯拉夫戰爭維持時日已久,當圍繞科索沃的談判失敗以後,北約失去耐力,和塞爾維亞人撕破臉皮,並開始動用戰機對南斯拉夫進行多番空襲。

北約眼見南斯拉夫受不到已解體的蘇聯的保護,便有對 社會 主義國家殺雞儆猴的想法,對其攻勢極為猛烈。

他們從地中海的軍艦上發射巡航導彈,主要對南斯拉夫的軍事力量進行打壓,相比於之前的戰爭有過之而無不及。

北約對南斯拉夫軍事基地的轟炸引起了南斯拉夫國內軍隊的強烈反擊,他們多次組織力量將其戰機擊落,視死如歸的軍人們讓整個國家有壹種強弩之末的感覺。

然而北約勢力過於強大,眼見軍事摧毀不足,便開始對南斯拉夫國內民用設施、房屋、工業設施等進行輪番轟炸,無數百姓都流離失所,死於這場政治陰謀。

他們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將南斯拉夫整個國家百姓的存亡置之度外,以他們的血肉之軀來換取對南斯拉夫軍隊的心理摧毀,這是徹頭徹尾的人道主義災難。

任誰也想不到,二戰過去多年,在南斯拉夫焦黃的土地上,北約會做出如此極端又滅絕人性的行為。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無數百姓,為了讓炮彈下的靈魂得到安息,戰地壹線的邵雲環將這壹切的真實素材全部記錄了下來,並宣告給全世界。

作為南斯拉夫戰地最真實的影像,她有力地駁斥了北約的彌天大謊,為全世界的人們帶來了真相。

南斯拉夫在北約夜以繼日的轟炸下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模樣,滿目瘡痍中沒有壹寸完整的土地,可他們也從未投降。這個民族像極了當年的華夏,山河破碎,卻仍然不缺前仆後繼的愛國兒女。

邵雲環說過,她不懼死,只是沒想到報復者來得那麽快。北約記住了她的名字,查到了她的資料,並將死亡帶到了她的上方。

1999年5月7日晚上8點,貝爾格萊德上空傳來令人驚恐的防空警報。

晚上11點45分,外面漆黑的夜空中傳來轟鳴聲壹片,炸彈落下,在所有人驚恐的眼神中,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辦公樓轟然倒塌。

壹瞬間,玻璃炸碎,天花板掉落下來,資料撕裂成碎片,灰塵彌漫了四周,驚慌聲陣陣而起,到處都是捂著腦袋尋找逃生之所的人。

暗夜仿若深淵,壹眼吞噬人心,看不到底,壹顆流星閃耀而過,朝向東方,消逝不見。

經過壹夜的救援和搜查,北京時間早上五點,邵雲環同誌在其個人宿舍被找到,滿目鮮血,面容祥和,身體卻早已冰冷。旁邊不遠處,是沾滿灰塵的南斯拉夫戰地報告手稿。

邵雲環同誌,於1999年5月7日晚逝世,年僅48歲。

在貝爾格萊德回北京的專機上,邵雲環的兒子曹磊抱著壹個骨灰盒,骨灰盒上方覆蓋著壹塊紅色的絨布,周圍轟隆隆的,他沈靜的卻不像壹個十幾歲的孩子。

艙門打開,熱氣撲面而來,六月的北京甚是悶熱,讓人不免心中煩躁。曹磊抱著手中的盒子,壹步壹步走下階梯,周遭人滿為患。

他回國了,卻又好像把什麽永遠留在了國外。

其丈夫曹榮飛得知消息後,悲痛不已。他將妻子的遺物整理好,壹個獨居,多年後,亦再未續弦。

曹磊從那日回國便立誌,這壹生要完成母親的遺願,追隨著母親的步伐,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他選擇了塞爾維亞文專業,並成為了壹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 上一篇:古風霸氣畢業贈言
  • 下一篇:ps雙眼皮怎麽修出來-什麽p圖軟件可以把單眼皮變雙眼皮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