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吳作人池趣圖的簡介

吳作人池趣圖的簡介

紙本,設色,縱48.5厘米,橫41.5厘米。

中國畫向來講究筆墨趣味,崇尚筆情墨韻,這是它獨有的審美體驗方式。中國畫的筆和墨本身具有強大的表現力和特殊的韻味。尤其是墨的使用,自張躁、王維之後更是為文人所重。中國畫“墨分五色”,畫家對於水和墨的關系的細微掌控能力,加之宣紙的自然滲化作用,可以使墨色產生無窮的變化,表現豐富的色彩效果和質感,這是西方理性精神倡導的“如實再現”的傳統繪畫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畫中所繪的金魚的腹、鰭和尾部以較淡的墨摻以適量的水簡單而概括地畫出,墨色自然滲化,形成微妙而動人的層次,讓人感受到其柔軟通透的真實質感。然後再用濃墨畫出金魚的背部和頭部,幾只造型準確、墨色酣暢誘人的水墨金魚便躍然紙上。畫面左邊那只紅色的金魚與上方的幾朵簡筆蓮花形成呼應,與其他三只金魚和蓮葉形成動態上的牽制,使畫面得到平衡。畫家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嫻熟的筆墨技巧呈現給我們壹幅墨彩淋漓、自得天真的水墨佳作。

吳作人是壹位學貫中西、大膽革新的中國水墨畫大家。他既有紮實的中國傳統藝術根基,又能夠借鑒、融合西方藝術的觀念和技巧,與中國傳統的筆墨趣味自然結合,使作品呈現出獨具壹格的嶄新面貌。他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水墨畫中極少出現的金魚、駱駝、牦牛、熊貓等題材作為畫面的主體,筆墨靈動,自得天趣。吳先生在1957年談至藝術風格時曾說:“風格是畫家自己的面貌,既不故弄虛玄,忽此忽彼;也不取泥古不化,套襲仿效。”吳先生的畫,風格正如其人,儒雅敦厚,簡樸端莊。他的畫有文人氣而又不完全是傳統的文人畫,他尊重、學習傳統卻能從傳統的文人畫的窠臼中脫身出來,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趣味,正所謂“師古人之意”而不是—味地“師古人之跡”。

吳作人年輕時受業於徐悲鴻,並於1930年赴歐洲學習,先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後考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王家美術學院白思天院長畫室學習。入學第二年,他即在全院暑期油畫大會考中獲金獎和桂冠生榮譽。白思天院長稱贊“他既不是弗拉曼畫派,又不是中國傳統,乃是充滿個性的作者”。這充分表明他對於中西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對於中國傳統繪畫的思考以及倉慚精神。

吳作人十分註重寫生。他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戰期間隨校西遷重慶。1938年,他率“戰地寫生團”赴前方作畫。1943年至1944年,他赴陜、甘、青地區寫生,臨摹敦煌壁畫;1944年至1945年初赴西部高原,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寫各色風貌,作大量寫生畫,為日後的國畫革新準備了素材。

從近百年繪畫史來看,凡有成就的畫家,無壹不是力圖跟上時代、以發展中國文化為己任的,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與側重點,探索中國近現代繪畫的發展道路。吳作人正是這樣—位畫家。他以全面而紮實的中西藝術修養、敏銳的藝術感受力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使得中國傳統繪畫在他的手中面貌為之壹變。

吳作人(1908--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祖籍安徽省涇縣。1927年考入上海藝術大學,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在徐悲鴻工作室學畫。1929年出國學習。1935年回國,任南京中央大學美術系講師、教授。1949年後,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務長、副院長、院長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出版有《吳作人水墨畫選》、《吳作人畫集》、《吳作人速寫集》、《吳作人文選》等。

  • 上一篇:描寫湖的作文200字
  • 下一篇:excel kill material package 5.1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