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如何做好高壹物理的銜接

如何做好高壹物理的銜接

我們知道,由於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現行初中教材內容的難度、深度和廣度都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階段經常會用到的初中知識,都集中到高壹階段補充學習,這就造成了初高中知識的斷層。另外,初中教材中新知識大多通過實際例子引入,比較形象化,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對而言,高中課程的特點是:教材體系嚴謹、規範,概念、定理抽象,邏輯性強,註重抽象思維,知識難度加大。而且,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所.學內容明顯增多,所以教學進度明顯加快,從而增加了教與學的難度。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許多學生不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

初中和高中的學習屬於兩個不同的學段,兩者之間雖然有知識的斷層,但並非不可逾越,其中還是有銜接的規律可循。高中壹年級是初高中結合的平臺,高壹的起步關系到整個高中階段的成敗。研究和實踐表明,在高中入學前後的這段時間內,通過復習高中學習階段必備的初中知識,並預學部分高中知識,提前熟悉和掌握高中的學習方法,學生就可以紮實地邁好從初中到高中的第壹步。

有鑒於此,我們課題研究小組,精心編寫了這套初高中銜接教材,旨在幫助學生、教師和家長清楚地分析高壹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從知識、學習方法、認知等方面為學生架設“階梯”,使學生都能順利越過知識的“臺階”,實現學習方法的轉變,從而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

壹、什麽是物理學:

通過初中的學習,大家知道,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結構和運動基本規律的學科。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等都需要物理學,並形成了壹些交叉學科,如化學物理和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地球物理等等。當前科學中最活躍、最引人註意的課題,如生命科學、宇宙起源、材料科學等等,都與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密切相關。

物理學是現代技術的重要基礎,許多高新技術如空間技術、現代通信技術、激光技術、現代醫療技術等的發展都與物理學密不可分。

物理學對推動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物理學作為科學技術的基礎,對人類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歷史上許多與物理學直接有關的重要技術發明,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物理學可以用十六個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謎、粒子之微、萬物之動、日用之繁。宇宙之謎是研究宇宙的過去、現狀、未來以及人類如何利用宇宙資源,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是我們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粒子之微就是我們不緊緊要在宏觀尺度上研究物質的運動,還要在我們看不到的微觀世界研究物質的運動,比如現在提出的納米技術,是在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質運動。萬物之動說的是萬事萬物都在運動,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回顧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的主要內容:

1. 機械運動:重點學習了勻速直線運動。

2. 力: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條件,同壹直線二力合成,牛頓第壹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

3. 密度

4. 壓強,包括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

5. 浮力

6. 簡單機械:包括杠桿、滑輪、功、功率。

7. 光: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鏡成像規律

8. 熱學:包括溫度、內能

9. 電路的串聯並聯、電能、電功

10. 磁場、磁場中的力、感應電流

11. 能量和能

三、高中物理知識結構:

高中物理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力學、熱學、電學、光學、原子物理五個部分。

1. 力學主要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重點學習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比如說我們要研究遊樂場中的“翻滾過山車”是什麽原理。再如,我們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壹個物體拋出地球去,能成為壹顆人造衛星?

2. 熱學 主要研究分子動理論和氣體的熱學性質。

3. 電學 主要研究電場、電路、磁場和電磁感應。重點學習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電磁感應定律。初中電學假定電源兩極電壓是不變的;高中電學認為電源電極電壓是變化的。這說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內容加深加寬,由定性分析變為更多的定量分析,學習邁上壹個新的臺階,同學們要有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

4. 光學 主要研究光的傳播規律和光的本性。

5. 原子物理 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組成與變化。

四、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梯度

1.初、高中教材銜接有明顯的臺階。具體表現有三個“突變”:

(1)從定性到定量,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突變,由形式到辯證,由壹維到兩維;

(2)從“依賴型”、“記憶型”被動獲取知識到“獨立型”、“理解型”主動探求方式獲取知識的突變;

(3)從“經驗式”、“簡答式”到“理論式”、“綜合式”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能力要求提高的突變。

2.初中物理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培養學生。從這壹方面來看,高中學生學習物理面臨著五個方面困難。

(1)模型運用的困難

初中教材很少涉及使用物理模型,而壹到高中學生面臨著使用大量的物理模型的問題。如質點、輕繩、輕桿、光滑面、分子模型、理想氣體、絕熱材料、點電荷、電場線、等勢面、理想伏特表、理想安培表、磁感線、分子電流、光子、薄透鏡、盧瑟福模型等。

(2)矢量運算的困難

進入高中物理教材的第壹章是力,第五、六節分別是力的合成、分解,面對矢量的表達與運算,我們的很多學生明顯感覺到不適應。例如:初中定義速度為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而高中定義為位移和時間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初中學習的速度實際上是平均速率,運算過程要考慮方向問題。

(3)圖像運用的困難

初中教材人教版教材上只出現過溫度——時間圖像(物態變化),滬科版增加了壹個電壓——電流圖像。而高中在研究物理規律,處理物理實驗數據時出現了大量的圖像:如位移——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加速度——時間圖像、力——時間圖像、力——位移圖像、振動圖像、波動圖像、壓強——體積圖像、壓強——溫度圖像、分子速率分布圖像、分子力——距離圖像、電壓——電流圖像、電流——電壓圖像、電磁振蕩圖像、交流電圖像、電磁波圖像、磁感強度——時間圖像、電場強度——時間圖像、磁通量——時間圖像、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入射光頻率圖像、平均結合能——核子數圖像、能級圖像等。

(4)不確定性廣泛存在的困難

在高中物理中很多的情況如:彈力的計算、靜磨擦的計算、恒定電流實驗中儀器量程選擇、大量物理過程多種可能的分析、精確與近似等的不確定性。地球、乒乓球能否當成質點;分子電流、磁單極;元電荷、誇克;用伏特表、安培表測電阻誤差分析;g的取值。不少學生解那種已知什麽,求什麽的題覺得很順手,但高中物理中很難找到這種題型了。

(5)語言、數學工具的困難

理解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是高考考察的兩個重點,如現在高考中出現的信息題,有時題幹長達二三百個字,考生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獨立的從很多信息中提煉有價值的信息,迅速正確的建立物理模型,立即將其運用到分析解答中。這是對語言工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物理教材的特點,初中教材難度小,重在定性研究方面,知識涉及面雖然較寬,但深度較淺,做的題目大多為壹些淺顯的定性簡答題或只用代數法進行簡單計算的題。而高中物理不僅要對物理現象作定量分析,而且對物理過程要求運用復雜的代數、幾何、三角函數等知識進行矢量運算和綜合性的論證及推理,對數學運算能力要求較高。由定性到定量的突變過程造成試題難度的顯著增大。

高中學生學習物理面臨的這些困難其實最核心的問題是他們的分析綜合能力不夠,而分析綜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科學探究的訓練來提高。這在新的物理課程標準中已明顯進行了改善,新的課程內容標準(壹級主題)是:①科學探究;②物質;③運動和相互作用;④能量。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已經擺到了首位,並且從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論證;交流合作;評估等七個方面逐壹得到了落實。

五、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同學們應該怎樣學好高中物理呢?

要重視觀察和實驗 物理知識來源於實踐,特別是來源於觀察和實驗,要認真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要認真做好學生實驗,學會使用儀器和處理數據,了解用實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要通過觀察和實驗,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要重在理解 學好物理,應該對所學知識有確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識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或者是經過推理得來的。獲得知識,要有壹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這個過程,頭腦裏剩下壹些幹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思維也得不到訓練。要重在理解,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要學會運用知識 學到知識,要善於運用到實際中去。運用的範圍很廣,包括解釋現象、討論問題、設計實驗、吸取新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等等。不註意知識的運用,妳得來的知識還是死的不豐滿的,而且不能在運用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要在不斷的運用中,擴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識,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做好練習 做練習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壹個環節,是運用知識的壹個方面,每做壹題,務求真正弄懂,務求有所收獲。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說:做習題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煉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壹道習“題做不出來,說明妳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習題都做出來了,也不壹定說明妳全懂了,因為妳做習題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麽地方,不懂又在什麽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了。”

六、高中物理教學建議

教學過程是體現課程理念、實現課程目標的壹種創造過程。根據《標準》的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結合中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教學建議。提出建議不追求全面,而是有針對性地強調教學中值得註意的幾個問題。

1.從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來設計教學過程

本《標準》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課程的具體目標。在教學中,課程目標的這三個維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們都融於同壹個教學過程之中。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需要從三個維度來構思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安排。例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實驗方案來驗證對自由落體運動快慢的猜想,提高他們制定科學探究計劃的能力;可以用打點計時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對實驗數據的處理能力;可以討論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方法,體會科學研究方法對科學發展的意義;可以展示人類在月球上所進行的有關實驗照片,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熱情,領略自然規律的普適性;還可以通過對打樁機的重錘下落和高臺跳水運動員等自由落體運動實例的討論,增強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的意識。

應該對學生在高中階段的物理課如何實現課程目標有壹個總的思考。與初中相比較,高中物理課程無論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學習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要增強學生學好物理學的自信心,讓學生有壹個逐步適應和學會學習的過程。教師應幫助學生,使他們在獨立獲取物理知識、探究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等方面獲得具體的成果;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習的熱情和責任感。

2.提高科學探究的質量,關註科學探究學習目標的達成

通過初中課程的學習,學生對科學探究的過程有了壹定的體驗,並具有了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高中階段的物理課,應該在這個基礎上更加關註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學習質量,進壹步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科學探究的課題有的是與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相吻合的。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探究的物理問題是由教師和教科書直接提出,雖然其中不乏關於問題背景的介紹,但很少有讓學生主動發現和構思問題的機會。在高中階段,教師有必要對壹些探究的物理問題創設壹些情境,讓學生在觀察和體驗後有所發現、有所聯想,萌發出科學問題;或者創設壹些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運用科學思維,自己提煉出應探究的科學問題。

要提高學生制定探究計劃的能力,就要使學生學會把探究的課題分解為幾個相對獨立的小問題,會思考解決每個問題的不同方法,根據現實條件選擇、優化有關方法,從而形成探究的方案;學會從原理、器材、信息收集技術、信息處理方法、操作程序等不同方面來構思探究的計劃;學會在制定探究計劃時查詢相關資料;學會在相互交流中完善探究計劃。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盡量為學生提供學習制定探究計劃的機會。 在指導學生收集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時,教師不要預先設定表格,讓學生“照方抓藥”。在收集信息時,要註意培養學生客觀的思維品質,不要只把註意力集中在與探究假設相符的物理事實上,同樣需要觀察和收集那些與預期結果相矛盾的信息。在通過壹定的科學探究之後,應該讓學生學會依照物理事實運用邏輯判斷來確立物理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樹立把物理事實作為證據的觀念,形成根據證據、邏輯和現有知識進行科學解釋的思維方法。

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對科學解釋的評估。為此,可以讓學生提出並比較不同的解釋,看看所收集的證據究竟更支持哪種解釋。學生之間的公開討論、評議是提高評估能力的有效方法。關於科學探究的交流和表達,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關註自己表達能力的提高:壹是交流內容的組織,包括課題的提出、探究計劃框架、信息收集過程和數據整理、基本論點和對論點的解釋、存在的問題和新發現等,應學會根據課題特點有所側重;二是陳述的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圖像、公式、插圖等,學會根據內容選擇恰當的形式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學中要提供學生當眾交流的機會,讓學生準備有條理的講稿,並進行準確和富有邏輯的發言。

學生在科學探究的各個環節所發展的能力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學生在某些環節的探究行為中自主性較強,與這些環節相對應的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而在另外壹些環節中,教師需要作必要的引導或指導,讓學生在這些方面得到鍛煉。因此,教師在設計、實施科學探究教案時,應該對不同案例的具體教學目標進行認真分析,以便了解學生在探究經歷中的薄弱環節,及時采取改進措施。

3.使物理貼近學生生活、聯系社會實際

家庭、學校、社會都有大量學生感興趣的物理問題:如家庭中新型電器、炊具中的物理原理;公***交通設施、交通工具中某些新裝置的物理原理;新型通信工具;等等。教師應選擇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素材用於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可樂瓶、易拉罐、飲料吸管、膠帶紙等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來做物理實驗。學生的課後作業也應該因地制宜地引導學生關註周圍的生活,例如:遊樂場中的物理;車站、碼頭上的物理;超級市場中的物理等。把這些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引入物理課,就會增加學生對物理課的親切感。

物理學與社會的聯系可以分別從資源(能源)、人口、環境和生態、交通、居住等方面,結合本地的社會現象進行討論。恰當地采用照片、圖表、模型、幻燈、電影、錄像、光盤等視聽媒體,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通過自己收集信息所形成的有關見解。

開展跨學科的研究活動,鼓勵學生把物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結合起來研究周圍的生活和社會現象。例如:進行小型水電站調查,學生從能量轉化的估算、發電和配電設備、發電功率跟當地用電需求的關系等物理知識;從水電站建設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等生物知識;從水電站周圍的地質結構、水電站對周邊地區的經濟影響等地理知識來綜合思考研究主題。在研究中提高學生科學與經濟、社會互動作用的認識,增強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4.突出物理學科特點,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同必修模塊中的物理實驗,是《標準》對高中學生最基本的實驗要求。在必修和選修模塊中,都程度不同地體現了對物理實驗的進壹步要求。可以指導對物理實驗有興趣的學生在校本課程中,選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實驗專題。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理解。在觀察演示實驗時,不僅要學生關註所觀察的現象,同時要讓學生理解該物理現象是用來說明什麽問題和怎樣說明問題的。應該盡量讓學生了解實驗裝置的工作原理。在進行學生實驗時,應該讓學生在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的前提下獨立操作實驗。

重視學生實驗技能的提高,使學生能正確使用高中物理實驗項目中的儀器和工具,獲得較準確的實驗信息,但要避免進行刻板的技能訓練,因為隨著科技進步,對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斷地變化。實驗是了解、研究自然規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只是為了獲取信息。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實驗操作是在相關原理的指引下進行的,學會把實驗獲得的信息演繹、歸納成結論,只動腦不動手和只動手不動腦都是不正確的。

學生實驗是學生探究並獲取知識與應用知識過程中的壹個有機組成部分,應該在合理的環節和預定的計劃中去完成。教師應該積極開發適合教學的實驗項目,充分利用實驗資源做實驗。鼓勵教師將電子計算機等多媒體技術應用在物理實驗中,同時提倡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物理實驗。

實驗室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場所,教師應培養學生對實驗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如實記錄實驗數據。並把實事求是的作風帶到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 上一篇:馬修·連恩的主要作品
  • 下一篇:讀書與行路的寫作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