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從《文化苦旅》中看敦煌莫高窟!

從《文化苦旅》中看敦煌莫高窟!

從高中的時候,我就買過壹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當時這本書已經很火,奈何那麽多年過去了,我仍然沒有讀完。為什麽沒有讀完呢?也許是還沒有深刻感受到那種文化的博發,沒有那種深刻的感覺,多年以後,越發喜歡這本書,只要看到,便會徒手翻上幾頁,每次出行,第壹個想到的便是此書,行程前後便會讀讀。在讀了《道士塔》、《莫高窟》、《沙源隱泉》這三篇後,很想寫壹下心目中的莫高窟。

從西寧出發,已經有直達莫高窟的高鐵了,票價在260左右,從蘭州出發,8個小時即可到達敦煌,途徑西寧,恰好高鐵是今年七月份開通的。如果想旅行,可以從蘭州出發,經青海西寧,轉車到嘉峪關,進而前往莫高窟。可惜,此行的目標中沒有莫高窟,我想總有壹天我會到來,即便還未到達,但我想從書中去探尋壹下莫高窟。

《文化苦旅》這本書前三篇都像在寫小說,介紹了作者的文化心理來源,從第五到第八篇,作者開始系統的寫敦煌。《道士塔》大家都學過,當時的感覺是悲痛難言的,愚昧的中國人在近代歷史上留下的恥辱永遠成為了歷史。《莫高窟》壹篇中,余秋雨開始介紹洞窟中的文化。

莫高窟位於敦煌東南方的鳴沙山上,北魏之前已經初現端倪,歷代僧眾在此雕刻、繪畫、藏經,終成輝煌的莫高窟。當年王道士看守這裏,覺得壁畫看著不爽,於是經常請人拿石灰,把墻壁粉刷壹下,繪制出《西遊記》的故事,如今來看,每壹個壁畫都為當今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這不得不讓人心痛。王道士的貢獻在於發現了藏經洞,洞窟裏數之不盡的文化典籍又讓文學、歷史、宗教學家們震撼,盡管如此,還是被外國人掠去了大半。如今我們看到的石窟已經不復當年模樣了。

莫高窟最經典的要數雕塑,佛教起源於印度,後受希臘雕塑家的影響,開始有了雕刻佛像,到達中國後,中國人又將佛像內容故事化,如果妳如果中國大部分博物館,妳會看到中國的佛像大都姿態萬千,壹個個表情豐富的可以做成表情包,尤其在西北這壹帶,尤其如此。余秋雨寫道:“壹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裏深刻而又通俗地端莊著,微笑著,快樂著,行動著,苦澀著,犧牲著。”敦煌就是歷代佛像的容身之所。

幾乎從魏晉開始,歷代的王朝都對莫高窟心存善意,北魏的貴族修建了莫高窟、唐代出現了大量精美壁畫、反唐的吐蕃修護了它、元朝起碼沒有傷害它、後來的人們高明的隱藏了它,即使歷史上出現了幾次“滅佛運動”,它受到的影響依然不大。所以,我們隔著千年的時空,能看到這些文物,心中是充滿敬畏的。莫高窟能保存這麽久的壹個原因,我想是因為它遠離內陸,以至於很多人把它遺忘,只需要對比壹下同時代的洛陽龍門石窟,那殘缺的佛頭,就可知道兩者所經歷的有何不同。

余秋雨來到洞中,計算著每個文物的大致年代,然後結合自己的學識進行無邊的背景想象,那種心潮澎湃我可以感受得到。最初的雕像立體感強,線條較粗,更具印度風采;魏晉的青褐色帶有壹種瀟灑之氣,與中原名士遙相呼應;隋朝時,維摩詰在壁畫裏很出名;唐代時壁畫變得繁華細致,能夠感受到大唐的吳帶當風;安史之亂後,壁畫內容大都帶有復國回鄉之意;宋元時,壁畫出現了勾欄瓦肆、尋常巷陌,很有時代之風,大宋沒有讓壁畫內容更豐富,實屬遺憾,大概與儒學太盛有關;明清時期逐漸沒落,直到被王道士偶然發現更深的內涵,才引得世界關註。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壹些白俄羅斯的士兵滯留在莫高窟,他們在此生活做飯,濃濃的煙灰把精美的壁畫壹層層覆蓋,後來美國學者來了,大罵這些人不懂得藝術,於是悄悄帶著高科技揭走了很多壁畫,他們將壁畫帶回去展覽,引起了轟動,這時學者們發現,當時揭的有點少,於是第二次來到中國,欲圖帶走更多珍品,這個時候,中國人終於團結了起來,其中壹個叫陳萬裏的中國翻譯功不可沒。他悄悄的來到莫高窟附近,把美國人的陰謀告訴了當地人,人們開始時刻防衛著老外,十分有底氣的告訴他們,這是屬於中國人的遺產,於是,這壹次,美國學者壹張壁畫都沒有帶走,於是我們有幸,在今天還能看到這些藝術品。在這裏,我們不得不感激那些在歷史危急觀頭挺身而出的中國人。

盡管如此,我們失去的太多。陳寅恪老先生曾痛心的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如今,我們想去研究敦煌文化,不得不飛往全球各地。還好,敦煌文化的中心依然在中國。

余秋雨先生到達沙漠後,曾親自爬到了沙漠頂峰,很有幸這次在西寧,我也平生第壹次見到沙漠,爬行很艱難,常常是氣喘籲籲的上去,艱難的行走,細細的沙子充滿了身體的每壹部分,下去卻很容易,坐上滑沙板,如同滑雪,順流而下,眼中、耳朵中卻被飄揚的沙子覆蓋著。在沙漠行走,壹定要有很大的毅力。月牙泉在沙漠中顯得遺世獨立,從高處看去讓人心生感動,是什麽樣的天地造就了這樣水與沙***存的局面,難道是佛的靈光嗎?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余秋雨在讀了無數的書,並且功成名就後毅然褪去所有的榮譽投身到山河大地上。很多人問過他:“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兩者關系如何?”他的回答是:“沒有兩者。路就是書。”我開始對自己之前的論斷產生懷疑,書與路,仍舊是路更重要,在路途中的聽聞,比得上在書本中的識見,以書為動力上路,才不愧於讀書。壹生要經過多遠的路程,才能改變未來?這個還沒有答案。

  • 上一篇:寫作文經常詞不達意
  • 下一篇:幽默誇張角色插畫-插畫風格有哪幾種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