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西方現代美術的野獸主義

西方現代美術的野獸主義

20世紀初西方現代藝術開始形成,最初的前衛美術運動是“野獸主義”。“野獸”壹詞在這裏是用來形容他們的繪畫作品中那令人驚愕的顏色,扭曲的形態,明顯地與自然界的形狀全然相悖。 在法國1905年的秋季沙龍展覽會展出了以馬蒂斯為首的九名青年畫家的作品,由於畫風令人驚愕,以致輿論嘩然。評論家路易·沃克賽勒看到在壹片色彩狂野的繪畫作品中間有壹件馬爾古所作的模仿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雕塑家多那泰羅風格的作品,便隨口說了壹句:“多那泰羅置身於壹群野獸的包圍之中。”從此,這個畫家群體就被稱為“野獸主義者”。

以馬蒂斯為首的這群青年畫家不滿足於象征主義的神秘色彩,主張色彩的徹底純化,以便更加清晰地表現畫家的感情。表現感情是野獸主義畫家的宗旨。野獸主義畫家弗裏茨給野獸主義下的定義是:“通過顏色的交響技巧,達到日光的同樣效果。狂熱的移寫(出發點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動)在火熱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論。”

野獸主義的主要原則是通過顏色起到光的作用達到空間經營的效果,全部采用既無造型,也無幻覺明暗的平塗,手段要凈化和簡化,運用構圖,在表達與裝飾之間,即動人的暗示與內部秩序之間,達到絕對的壹致。馬蒂斯說過:“構圖,就是以裝飾方法對畫家用以表達自己感情的各種不同素材進行安排的藝術。”野獸主義畫家們廣泛利用粗獷的題材,強烈的設色,來頌揚氣質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結構上的原則,不顧體積、對象和明暗,用純單色來代替透視。馬蒂斯的老師莫羅曾對他說過:“妳必須使繪畫單純化。”所以作為野獸主義始終的代表馬蒂斯頑強地使色彩恢復它本來具備的力量,單純和表現的意義。

野獸主義自1905年發端到1908年已趨消沈,爾後由立體主義所取代。 馬蒂斯 (1869-1954年)

亨利·馬蒂斯出生在法國北部小鎮卡托,逝於尼斯的西米亞茲。他是20世紀初最前衛的美術流派——野獸主義的領袖。

馬蒂斯早年從事法律事務,23歲改學繪畫,曾入朱利安美術學院師從布格羅,爾後進象征主義畫家莫羅的畫室。莫羅對色彩的主觀見解對馬蒂斯影響很大,莫羅認為“美的色調不可能從抄襲自然中獲得,繪畫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像和夢幻才能獲得”。在他離開學校後又受西涅克的點彩派影響,同時吸收凡·高和高更所長,借鑒黑人雕塑和東方裝飾藝術,表現出對傳統藝術的徹底決裂。作品中體現了野獸派的美學觀念:即大膽的色彩、簡練的造型、和諧壹致的構圖以及強烈的裝飾性,形成了他獨特的畫風——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畫面簡潔、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細節,以單純的線條和色彩構成畫面藝術形象。

1908年馬蒂斯公開表明了自己的藝術觀念,他說:奴隸式的再現自然,對於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來解釋自然,並使它服從我的畫面的精神。色彩的選擇不是基於科學,我沒有先入之見的運用顏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湧來。他還說過:我所夢想的藝術,充滿著平衡、純潔、靜穆,沒有令人不安、引人註目的題材。壹種藝術對每個精神勞動者是壹種平息的手段,壹種精神慰藉手段熨平他的心靈;對於他們意味著從日常辛勞和工作裏獲得寧靜。他稱這種藝術為安樂椅式的藝術。

在野獸派銷聲匿跡以後,馬蒂斯仍繼續他的藝術探索。他為了研究人體借助於雕塑,他壹生創作了大約70件雕塑作品。在20年代之前曾采用各種自由手法創造壹種新的繪畫空間,還經歷了短暫的立體主義時期,但他從未出現支離破碎的物象,他通過研究如何將物體幾何化、簡化。他在不改變觀點的前提下,將大塊的鮮明色彩作抽象的安排,達到既富有裝飾性又具有空間深度的效果。

晚年的馬蒂斯通過彩色剪紙來試驗色彩關系。他的藝術達到極其簡練,帶有平面裝飾性。然而他的偉大之處正在於超越狹小的裝飾天地,從而創造了“大裝飾藝術”的概念。

《舞(第2號)》

馬蒂斯的藝術風格是單純、簡潔、清晰,以線和色塊構成藝術形象。

在這幅畫中僅用三種色彩,即紅色人體、綠色地面和藍色天空。整個畫面便是由這三種在量感和分布上平衡、和諧的色彩,與構成人物的富有節奏、韻律的線條渾成壹體,從而生發出動人的藝術魅力。

馬蒂斯的色彩和線條既各自獨立又彼此和諧、同時並進,構成壹個有機的藝術整體。盡管馬蒂斯聲稱他作畫並不關心形象的含義,只關註色彩、線條和構圖的美學意義,但在這幅舞蹈中通過對人體動勢的描繪,仍然表達出對人生歡樂的贊頌。

《金魚》

這幅畫作於1912年,在畫面結構和色彩的運用上明顯地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他致力於追求富有力度的線條與鮮明色彩的協調。

畫面以俯視角度布滿構圖,物象的配置、安排,線條的變化,色塊的分布既強烈對比又和諧統壹。畫家不是在抄襲自然而是在表現自己對自然的感受,仍然可見他對自然的細節觀察和表現入微。他畫出了魚缸中紅色金魚漂遊的感覺,透明的玻璃魚缸由於光線的折射,從水面觀察時與透過玻璃缸所見到的魚畫法是迥然不同的。

《國王的悲傷》

畫題與作品本身對馬蒂斯來說並無什麽聯系,它只是壹種符號而已,人們不必去顧名思義,應著意於畫面色彩與線條的配置所顯示的審美意義。

畫面上有三個不同色塊構成的抽象的類似人的形象,中間黑色塊是個懷抱提琴的人物,是否是聖經中的大衛王在彈琴呢?不得而知。可見畫家的目的是通過黑、白、綠、黃和紅、藍色塊及線條的並置與對比,表達出自己愉快歡樂的心情。

  • 上一篇:魯迅的資料 誰有
  • 下一篇:細談諸葛亮對三國時期社會的影響,及他對於曹操相比是不是阻礙社會的進步!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