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

作文教學和基礎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準》註重 " 以人為本 " 的原則,倡導新的教學理念,明確要求我們的作文教學不是要把學生個個都培養成語言學家或文學家,而是要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使他們樂於敢於“標新立異”,甚至是“異想天開”。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創造是每個人能夠做到又必須做到的事情。創新是人對生活的壹種渴望,因為生命只有在創新中才有意義。由此可見,創造力人人皆有,只是需要開采和發展。寫作是綜合應用語文知識和技能作書面表達的創造性活動。寫作是壹個漫長的過程,要動用觀察、分析、概括、推理、聯想、想像等等能力才能完成。因此,教師不能對學生求全責備應該鼓勵學生勇於突破陳規,擺脫原有知識範圍和思維定勢的禁錮,滿足學生求知、參與、交流、成功、自尊的需要,從而產生富於創造性的新發現、新設想。 壹、培養小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要註重奠基工程。 作文是壹項綜合性、創造性的書面語言表達訓練。古人曰:“文貴於新。”學生的作文是否有創新意識,取決於他們知識面的寬窄,生活經歷是否豐富。由於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視野狹窄,或者是寫作需要運用他塵封的記憶材料,所以小學生在寫作是時常常 " 無話可說 " 或是沒有寫作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實施培養小學生作文創新意識的基礎工程。 1 、多看。 新修訂的《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生作文是 " 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 " 這說明 " 生活是學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學生生活的鏡子。 " 所以,多看,目的是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壹是引導小學生多看適合於他們閱讀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普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閱讀的內容和範圍越廣泛越好。讓他們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語言素材。二是提醒學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教他們學會評價、鑒賞。三是盡可能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會,多接觸大自然,多參觀遊覽,為學生提供創造性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培養學生形成創造性的人格特質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同時,也使書本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這樣,確立學生觀察、認識事物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觀察、體驗生活和表現生活的人,使我們的學生不但會學習能分析,而且見多識廣,具有壹定的文化素養。 2 、多動手操作 “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而作文是壹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可現在學生最大的弱點就是動手能力差,與現代人才的素質要求相距較大。因此,小學生寫作教學要強調情境化。通過設計各種寫作情境,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在真切、具體的事物刺激下,營造學生原來未有的經驗,或者激活學生原有的經驗,如布置學生時期做小制作,進行小發明小創造;指導學生出手抄報等等。為了調動學生動手的積極性,每月可進行壹次手抄報評比,學校進行學期優秀手抄報、學年優秀小制作、小發明展評等活動。 出手抄報,要寫文章,查找資料,設計版面、畫插圖,最後還要工工整整地抄寫。這是壹項既有趣又艱苦,既能擴展知識,又能培養多種能力的創造性勞動。小制作、小發明則要經歷構思、準備材料、動手制作等過程,其間要了解壹些材料的性能,要學會使用壹些工具甚至還要經歷多次失敗的考驗。這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創造能力,還為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奠定了基礎。此外,我還利用作文興趣小組活動時間教學生疊衣服、削水果、釘鈕扣、擦皮鞋等。學生先學後寫,再實踐,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自我服務,為家人服務。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他們要思索,會碰到困難,遇到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有失敗的煩惱。他們通過活動營造出壹種體驗生活的情境,在情境體驗中營造學生原來未有的經驗,或者激活學生原有的經驗,並且完全調動了學生的情境經驗和寫作動機,在師生的互動中達到寫作目的,並且在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潛能的發揮離不開獨立思考和積極探索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凡是學生發現的知識,教師不要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暗示,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思考問題,培養創新意識。這樣,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內涵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才有了牢固的根基。 二、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要在命題上做文章。 好的作文題目,學生感到新穎別致,壹見就興趣盎然,就會激動起來,思維就會活躍起來,就會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有利於開展聯想和想象。 在作文興趣小組活動的時候,我為學生制定這樣壹些命題、半命題作文。 1 、鑒賞評價類。如《向妳介紹我》、《我喜歡這樣的(同學、老師、父母、鄰居、售貨員》、《我認為他這樣做_》、《評(某節目表演》等等。再如《 ______ ,我 ___ 妳》, 要求在前面的橫線上補充 " 誰 " 或 " 什麽 " , 在後面的橫線上補充表示感情的詞,如:愛、恨、感謝、想、原諒……通過具體事例反映真情實感。學生年齡雖然小,但當今的社會環境促使他們已經具備壹定的分析和評價能力。寫寫這樣的題目,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生的情趣,讓他們敞開心胸,傾吐自己的真心話,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愛與恨和盤托出,自然,他們所寫的作文就會聲情並茂,有趣而情真。這樣,不但能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觀察、分析、明辨是非的能力,還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生活中,同學、老師、家長的壹些說話和做法有的令他們感動、贊賞,有的則令他們不滿、傷心,甚至氣憤。他們不但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也需要傾訴、發泄。 2 、啟發想象類的。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培養人的創造能力的壹個重要方面,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壹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我讓學生寫這樣壹些命題、半命題的作文:《假如我是××》、《 二十年後的我》,學生對自己將來的設想都是美好的,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幫助學生點燃希望之火,增強學習動力,達到“練文育人”目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周圍的環境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因而可以進行《未來的××》、《啟東的明天》等壹類習作的訓練。這類的題目趣味性強,想象空間大,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和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以及熱愛科學、立誌獻身科學的熱情常言說: " 題好壹半文 " , 壹個合適的作文題目,不僅能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構思、立意、選材,更能幫助小學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厚積薄發,以題激趣,以題促思。因此,作文命題壹定要慎重,反復推敲,力求使小學生對文題 " 壹見鐘情”。 三、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要強調寫作的成就感。 學生寫作越寫越覺得沒話可說,越寫越怕寫。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復雜,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學生沒能通過寫作活動獲得適當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現代心理學揭示,當人在重復壹件沒能給他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的事情時,其活動的動機呈下降趨勢。心理學家蓋茲說:沒有什麽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基於這種認識,小學寫作教學設計就應重視滿足學生的寫作成就感和滿足感,以此激勵學生繼續寫作,繼續參與教師可通過朗讀和講評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發掘自己習作的可取之處,或者請學生說說個人寫作構思的過程,這不但是對學生能力的壹次肯定,也使學生獲得了壹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教師也可以更改學生的作品(壹般水平較低的)以作示範,這樣既使學生得到了指點的機會,同時也維護了學生的自尊,使學生得到了壹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我還和學生壹起,根據學生作文的內容,從網絡上下載相應的圖片,制成各種各樣圖文並茂的幻燈片,拿到教室裏展示。學生對這壹形式很感興趣。在交流中學生之間可以互相欣賞,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在交流中,學生感到自己的智慧,體驗到創造的歡樂,從內心深處感到自己是壹個成功者。例如有的學校搞了“小小作家上網計劃”這類的設計,教師把學生的習作(允許學生匿名)在網上發表,通過網絡的聯接,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學生的作品,使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而與此同時,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習作會因為質量不高興而面子上過不去,因為允許匿名,並且學生的習作還可得到網上有心人士的指名。學生在這樣良好寬松的寫作環境中只會越寫越愛寫,越寫水平越高學生在寫作中,學會思考,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創新意識,這正是素質教育所必需的。 四、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註重寫作實用性。 葉聖陶 先生說過:“人在生活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學作文。”作文教學要從現代化社會實踐要求出發,從生活需要出發,註重向社會開放,為言語交際服務。心理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日趨增強,溝通信息,交流思想的情感需要也日趨強烈。教師可順應學生的情感需要在作文實用性上做文章,多設計壹些實用性強的小練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作文實用性所帶來的成就感。班級可設“教師信箱”,讓學生給老師寫信,在同學間提倡“紙上談心”,增進彼此的交流;也可以鼓勵學生廣交筆友,增加交流的渠道,還可給親友寫壹封信(寫後立即寄出),播送壹個通知(寫後立即廣播)寫壹封倡議書(寫後立即張貼)等。 經常參與日常生活中的語文實踐活動,有助於形成學生的自主性寫作。這是因為生活中與別人的交往,是“我”要寫。比如,學生寫信邀請外地的親戚來家裏做客,而這個親戚又從來沒有到過他家,他在信中就會盡可能寫明白他家的地址,以及如何乘公交車、下了車向哪個方向走、他家門前有什麽標誌,等等。這是實實在在的言語交際活動,在這樣的過程中不但實現了跟別人的交往,而且動了筆,歷練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有句話說得好,“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綜合性學習和綜合性實踐活動中有許多動筆機會,我們要指導學生處處留心,抓住機會,自覺地歷練自己的寫作能力。 創新是新時代的主旋律,是知識社會的靈魂。被動、封閉、接受性的學習方式不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必須實現主體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

  • 上一篇:神醫喜來樂的幕後制作
  • 下一篇:構造的意思是什麽?構造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