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如何打造高效的文言文課堂

如何打造高效的文言文課堂

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著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古代社會以及更好的掌握現代漢語的作用。2000年秋季開始使用的人教版中學語文新教材加大了古詩詞和文言文的閱讀量,新大綱提出了“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壹定數量的名篇”的要求。較之以往,出現了兩大特色:壹是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閱讀量增大了,二是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降低了,只註重朗讀、背誦及對基本內容的理解,而對虛詞含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已不再做具體要求。但是如果不把其中的字詞、句式弄懂並掌握,又何談理解與運用呢?我認為這是壹對教學矛盾。如何突破初中生文言文學習難關,切實解決“量多求寬”與“粗讀低標”之間的矛盾,將成為我們教學探究的壹大重點。基於上述考慮,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壹 吃透教材,確立目標

對文言文中的詞、句的字面意思理解正確,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和重要目標之壹,但這並非是唯壹目標。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對文章進行適當的鑒賞評析。選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態度、理想追求、思想感情對形成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情趣等都有影響。如《愚公移山》、《陋室銘》、《愛蓮說》,他們的文學價值不言而喻。所以,在教學中,要先確定教學目標,在指導學生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對作品做出適當的鑒賞、評析。體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領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是文言文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 巧施計策,激發興趣

初壹學生,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習難度較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有動力,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在新課導入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特別重要,生動活潑的新課導入促使學生進入積極、愉悅的學習狀態,緩解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畏難心理,促進學生對學習文言文詞句和內容的理解與積累。根據文言文的特點,可試用以下幾種方法:

1.成語警句導入法

有許多成語出自初中文言文課文中,對這類文言文教學,如果采用相應的成語來導入,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文言文中,有不少篇目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導入,如刮目相看——《孫權勸學》,世外桃源——《桃花源記》。另外,初中文言文中還有不少名言警句,用它們來導入,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加強了語言的積累。

2.故事導入法

用生動的故事、美麗的傳說導入,同樣也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來導入的故事可以是課文本身所敘述的故事,也可以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其他故事。如:講授《狼》、《口技》、《為學》等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時,教師可先給學生講故事,然後再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文言文,繼而落實字詞句篇的教學。再如講授《嶽陽樓記》可用滕子京修建嶽陽樓的故事導入,講授《出師表》可用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的故事導入,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利用圖片、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

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知識儲備來引入課文,溫故知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用地理知識中的長江三峽導入《三峽》;可從網上下載與課文有關的圖片,利用多媒體手段為文章配上古典音樂朗讀,或采用多媒體手段直接展示與課文有關的音像、圖畫內容,創設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預習時利用網絡資源和相關書籍,查找與課文有關的信息。

三 突出重點,強化朗讀

生動活潑的新課導入,也只能是個開頭,在具體的指導閱讀階段,務必強化誦讀,突出學習重點,切忌求全求細,面面俱到。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徹底摒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應多讓學生思考、討論、發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強化學生的誦讀訓練,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讓學生朗讀、吟誦。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意思是說反復閱讀能領會文章的旨意,閱讀仍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註重課堂閱讀,也要註重課外閱讀。課堂閱讀可以分三步走:首先是教師範讀。教師聲情並茂地範讀課文,不但能讓學生記住生難字、詞讀音;句子的停頓;節奏的快慢,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準確傳神的範讀,再借助重音、語調、停頓、語速、音量等不同的變化,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帶進文章美好的境界中,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其次是學生朗讀。在教師範讀的基礎上,學生反復誦讀,朗讀時壹方面可要求學生邊讀邊勾畫出課文中關鍵的詞語及名言警句,重點記誦;另壹方面可具體感知課文內容,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思想傾向。再次是學生誦讀。誦讀是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礎上,反復朗讀,以求熟讀成誦。對學生的誦讀要進行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指導,避免毫無目的機械重復的讀。誦讀必須貫穿於文言文教學的始終通過範讀、默讀、分角色讀、誦讀等方式,最終達到當堂基本成誦,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閱讀課外文言文,還要有計劃地找壹些符合學生閱讀心理的、與課文深淺程度相當的、有註釋的文言作品作為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教師可在關鍵的地方予以點撥,使學生把在課堂上學過的文言詞語運用到閱讀實踐中,並且在運用中鞏固、加深、熟練,使精讀和泛讀相結合。這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能逐漸提高。

四 鼓勵質疑,發散思維

“學需問也,非問無以成學”,有疑問才會引發學生思考,進而去探究和解決問題。問題意識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讓學生真正走進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我的做法是,抓住課文中能引發學生積極討論的問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教讀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後,我引導學生討論:對作者的觀點妳有何看法?經過幾分鐘的思考,學生們踴躍發言。有的完全贊成作者的觀點,認為逆境可以磨煉人的意誌,使人有所作為,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學會吃苦。有的則認為作者的觀點帶有片面性——逆境固然可以造就人才,但順境更能助人成才。很多學生能結合古今中外的壹些史實和身邊的實例加以引申發揮,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課堂氣氛活躍。初中文言文中能引發學生發散思維的材料很多,只要我們善於結合課文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壹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宗旨之壹。在文言文教學中滲入適當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訓練,無疑有助於開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

五 註重積累,貴在實踐

新課程教學大綱指出,教學中要“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我認為加強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訓練,認真組織多種語文課內外活動,並通過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如字詞積累比賽、警語收集比賽以及其他競賽等,以達到學生文言文語感強烈、知識視野開闊、輕松自如地學好文言文的目的。

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是“字詞積累”,可要求學生在學完每篇文言文之後將重要的字詞或文中出現的成語含義抄在筆記本上,以

追問:

便隨時翻閱復習;“警語收集”就是要求學生將文言文中出現的或與課文內容有壹定聯系的名言警句收集起來,記在筆記本上或制作成卡片。如學完《十則》後可收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警語,學完《陳涉世家》後可收集“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學完《孫權勸學》可聯想到與讀書有關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警語。此外,還可進行相關的知識競賽。如教完《嶽陽樓記》與《醉翁亭記》之後,可問學生“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與“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這兩副對聯分別描寫哪處名勝?凡此種種,都可作為文言文教學的課外實踐活動,以加強學生的語文積累,開闊學生的知識眼界。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註重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領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才能使文言文教學教得新、教得好、教出靈性,真正發揮其作用。

  • 上一篇:什麽是溫濕度記錄儀?
  • 下一篇:天涯明月刀江洋大盜怎麽打世界BOSS新手指引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