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遊戲軟體 - 俄羅斯詩歌中的白樺

俄羅斯詩歌中的白樺

《白樺》是俄國著名詩人葉賽寧的抒情詩。詩歌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裏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表現出壹種高潔之美。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的美感。白樺那麽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讀這首詩,除了感受詩歌意境的美之外,還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詩人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白 樺 (葉賽寧)

有壹株白樺,

立在我窗旁,

覆蓋著積雪,

像披著銀霜。

毛茸茸的枝上

冰淩兒掛滿。

像雪做的衣邊——

流蘇閃閃。

白樺籠罩著

夢似的寂靜,

金色的火星

在雪花上躍動。

朝霞懶懶地

照在它四周,

將更多的銀屑

灑遍枝頭。

《伏爾加格勒的白樺》

瑪?阿伽希娜 詞

格?波諾瑪倫珂曲

1、

妳也在這俄羅斯長大,

那裏,田野森林如畫。

我們每支歌裏有白樺,

白樺,家家戶戶窗下。

每年春來綻放出新芽,

它們迎風舞動枝椏。

但在伏爾加格勒的白樺,

壹見它就心如刀剮。

2、

是從遠處運來的白樺,

種下,靜聽羽草喧嘩。

白樺度過怎樣的歲月,

在那伏爾加格勒炮火下,

它在久久惦記俄羅斯,

它在懷念林區老家。

躺在白樺樹下的人們,

妳不妨問問它們吧。

3、

樹下,草地沒有被踐踏,

地下,沒有人來回答。

但是士兵他多麽盼望,

有人常常哀悼著他!

就像妻兒來為他哭泣,

妳也生來是壹名戰士,

妳怎能會不理解他!

4、

妳也在這俄羅斯長大,

這裏,也是白樺的家...

如今無論妳身在哪裏,

妳會記得我的白樺,

妳看,堅忍挺拔的樹幹,

妳看,默默舞動枝椏。

長在伏爾加格勒的白樺,

妳永遠也忘不了他。

(1967年)

謝爾蓋·亞歷山大羅維奇·葉賽寧(1895——1925),生於梁贊省壹個農民家庭,由富農成分的外祖父養育。1912年畢業於師範學校,之後只身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廠當校對員,同時參加蘇裏科夫文學音樂小組,兼修沙尼亞夫斯基平民大學課程。1914年發表抒情詩《白樺》,1915年結識勃洛克、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人,並出版第壹部詩集《亡靈節》。1916年春應征入伍,退伍後與賴伊赫結婚。1919年參與發表意象派《宣言》,後來又寫了《生活與藝術》(1921)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現實生活的回歸。1921年與鄧肯結婚,第二年出遊歐美各國,1923年返回蘇聯,並發表文章批判美國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與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托爾斯塔婭結婚,11月住院治療精神病。12月26日用血寫了絕命詩:“再見吧,我的朋友,再見,/親愛的,妳永遠銘記我心間。/命中註定的分離,/預示著來世的重逢。//再見吧,我的朋友,不必話別無須握手,/別難過,莫悲戚——/這世間,死去並不新鮮/活下去,當然更不希罕。”28日拂曉前自縊於列寧格勒壹家旅館,時年三十歲,正是孔子所說的而立之年。 壹年之後的冬天,他的墳頭壹聲槍響,對他無限鐘情而又被他壹再錯過的別妮斯拉夫斯卡婭為他殉情而死,據說葉賽寧絕命詩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

十月革命使他的創作發生了根本轉變,他歌頌革命,贊揚工人階級,但從根本上他並不理解革命和蘇維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葉賽寧氣質”,這方面的代表作是組詩《莫斯科酒館之音》(1921——1923)。“葉賽寧氣質”很容易讓人想起浪漫主義時代包孕兩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別是“拜倫式英雄”,它們大致可以看作同壹個詩人在不同時代的表現。“葉賽寧氣質”其實是“鄉村最後壹個詩人”在時代變遷中發現自己站在時代發展的對立面的獨特表現。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認為:“葉賽寧對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對待壹個童話,他像王子伊萬騎著灰狼漂洋過海,壹把抓住了伊莎多拉·鄧肯,如同抓住了火鳥的尾巴。他的詩也是用童話的手法寫成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擺開文字陣,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記錄下來。他詩中最珍貴的東西是家鄉的風光,那是俄羅斯中部地帶,梁贊省,處處是森林,他像兒時那樣,用使人眩暈的清新把它描繪了出來。” 葉夫圖申科(1933—— )則把他稱為“壹個最純粹的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詩歌是壹種土生土長的現象。葉賽寧的音韻放射著俄羅斯土地結構中所特有的那種礦物的神奇光彩。葉賽寧的詩歌是俄羅斯大自然,俄羅斯語言(包括童話、歌謠、鄉村民歌、諺語和俗語、遠古時代部分流傳下來的咒語、哀歌、儀式歌曲)所獨有的產兒。” 他們對葉賽寧的把握無疑是極其精到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擺開文字陣,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記錄下來”正是“葉賽寧氣質”在其詩歌創作的兩種不同表現。而他之所以被稱為“壹個最純粹的俄羅斯詩人”正是由於葉夫圖申科從深層次上把握住了導致“葉賽寧氣質”的成因:出於對俄羅斯鄉村的執著眷戀而不能認同現代文明的強大推進及其對鄉村的破壞。如果說普希金是壹個走在時代前列、為爭取民族自由鼓與呼的詩人,那麽葉賽寧無疑在有意無意之中充當了壹個時代的“反面角色”,他強烈渴望保留的是特定時代的地域文化,高爾基在分析他的死因時就認為他死於城鄉文明的沖突,這個判斷是相當深刻的。葉賽寧與白銀時代的其他詩人不同的壹點是,在十月革命之後他沒有流亡國外,象吉皮烏斯等人那樣發誓與十月革命勢不兩立。除了與鄧肯出遊的那兩年,他壹直固守在俄羅斯土地上。然而,現實的發展越來越讓他感到痛心:“在蔚藍色田野的小徑上,/很快就會出現鋼鐵的客人。/朝霞浸染的燕麥,/只剩下壹些幹癟的籽粒。//陌生的死氣沈沈的打谷場,/給妳唱的歌不會使妳獲得生命!/只有那些馬匹和燕麥/將為年老的主人憂傷。”在《四旬祭》中,他直接用“鐵馬”(即火車)與活馬競賽的典型場景來體現這種沖突。和他生活在同時代並有交往的帕斯捷爾納克對葉賽寧充滿了理解的同情:“葉賽寧的風景詩的地位,在他的作品為現代大都市的迷宮取代了。壹個當代人的孤獨的靈魂在這個迷宮裏迷失了方向,破壞了道德,他描繪的正是這種靈魂的激動的,非人的悲慘狀態。”

當然,如果把葉賽寧之死僅僅歸結於城鄉沖突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他的三次婚姻引人註目。第壹次婚姻的破裂令詩人懊悔不已,如果說他以前的放蕩是由於翻轉了天地的風暴使他“不明白不祥的事變要把我引向哪裏”造成的,那麽,賴依赫和他分手後,他“繼續往下墮落”就不能不說與婚姻破裂無關了。在他自殺的前壹年,他還寫了《給壹個女人的信》向賴依赫傾訴衷腸。歌德說:永恒的女性,引領我們上升!那麽,失去引領之後會怎麽樣呢?不能否認葉賽寧的墮落身死不是其中的壹種結局。他與美國舞蹈家鄧肯的那段閃電戀情不無浪漫又充滿酸辛,他們以閃電般的速度走到壹起,又以閃電般的速度各自走開。在眾人羨慕而又不解的目光裏撫摸愛情的創傷。他的第三次婚姻還不到半年,詩人就告別了塵世。

這裏撇開作品來談詩人之死似乎有些言不及義。而我以為葉賽寧之死正是困擾現代人的根本難題,不管他是壹個天生的文明人,還是壹個經過轉換之後而形成的文明人,也不管他是與時俱進還是夢回唐朝,他已經不可能躲過葉賽寧遇到的這些問題。葉賽寧之死是種種因素作用於詩人心靈以至郁結為精神危機的必然結果。在他之前,也有詩人自殺的情況,但是詩人自殺現象卻是從他這兒開始的。時間永是流駛,歲月依舊循環,而自從葉賽寧宣稱“我是鄉村最後壹個詩人”之後,純粹的抒情詩已經達到了它的顛峰,同時也走到了它的盡頭。

另壹個簡介

謝爾蓋?亞歷山大羅維奇?葉賽寧:(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羅斯田園派詩人。生於梁贊省壹個農民家庭,由富農外祖父養育。1912年畢業於師範學校,之後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廠當壹名校對員,同時參加蘇裏科夫文學音樂小組,兼修沙尼亞夫斯基平民大學課程。1914年發表抒情詩《白樺》,1915年結識勃洛克、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人,並出版第壹部詩集《亡靈節》。1916年春入伍,退伍後與賴伊赫結婚。1919年參與發表意象派《宣言》,後來又寫了《生活與藝術》。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現實生活的回歸。1921年與鄧肯結婚,第二年出遊歐美各國,1923年返回蘇聯,並發表文章批判美國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與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托爾斯塔婭結婚,11月住院治療精神病。12月26日用血寫了絕命詩:“再見吧,我的朋友,再見,/親愛的,妳永遠銘記我心間。/命中註定的分離,/預示著來世的重逢。//再見吧,我的朋友,不必話別無須握手,/別難過,莫悲戚——/這世間,死去並不新鮮/活下去,當然更不希罕。”28日拂曉前自縊於列寧格勒壹家旅館,時年三十歲,正是孔子所說的而立之年。 壹年之後的冬天,他的墳頭壹聲槍響,對他無限鐘情而又被他壹再錯過的別妮斯拉夫斯卡婭為他殉情而死,據說葉賽寧絕命詩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

在俄羅斯廣袤的國土上,生長著壹種平凡得極不平凡的樹。它是如此的平凡:田野裏山林中.隨處可見,觸目盡是I它又是如此的不平凡:既有楊柳的嬌柔與婀娜多姿,也有青松的秀直與剛勁挺拔.陰柔美與陽剛美是如此罕見地和諧完美地統壹於它壹身!它那秀勁挺拔的樹幹上,詩意般地圍裹著壹層厚厚的、白光閃閃的銀色。多麽純潔的銀色!它使妳聯想到純真的愛、聖潔的愛、晶瑩的詩、神聖的理想……它的根須深深地紮入腳下的土地,在這喧鬧的塵世,它盡情地默默地蓬勃著自己那蔥蘢的綠意。它的枝椏節節向上,戲掬流雲,似乎溝通了另壹個靈的世界!它植根於這壹世界,卻又像神遊於另壹個世界。它似乎屬於另壹世界,這更使它閃爍著壹種神秘又迷人的光芒!這種平凡而神奇的樹,它的名字叫壹壹白樺!

就像中國人喜歡松竹梅、日本人熱戀梗花、加拿大人鐘情紅楓,俄羅斯人酷愛自樺。俄羅斯人熱愛腳下的土地,熱愛現實生活,但又有壹種強烈的超越意識,他們關註未來,冥思彼岸,熱心地探索人類的命運之謎;他們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集陽剛美和陰柔美於壹身。這,只要看看眾所周知的俄羅斯文化的著名代表人物列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葉賽寧、艾特瑪托夫就知道白樺是俄羅斯人的精神家園的寄托。

白樺為何總在俄羅斯的詩歌中出現?

每壹個國家、每壹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花草樹木。牡丹是中國的國花,梅、蘭、竹、菊深得中國文人墨客的喜愛而被稱為"花中君子"。

俄羅斯人也有自己鐘愛的花木。人們通過文學創作傾註對花木的情感、表達自己的願望,隨著文化和歷史的積澱,這些花木便被打上了鮮明的民族文化烙印。比如菊花在東西方人眼裏所象征的意義截然不同。中日兩國對菊花抱有相似的東方式的美學欣賞目光。中國人用菊花象征不畏嚴寒、晚節高標的品格。唐朝有壹首詠菊抒懷的詩,詩中寫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日本人將菊花視為太陽的化身,十六瓣的菊花是皇室的徽號和國徽的圖案。但是西歐和俄羅斯人卻用菊花來象征人生苦短和死亡。菊花以黃色居多,黃色在俄羅斯人看來是背叛、分手的象征,出於這些觀念,人們很少用菊花裝飾美化居室或饋贈親朋好友,只在喪禮或祭悼亡靈時使用。

按照俄羅斯古老的傳說,每壹種花木都蘊含著神奇的力量。在俄羅斯民俗中,花木常常被視為同人類壹樣的活物,它們也有感覺,也會呼吸,彼此之間也可以交流。它們不受鞭撻、不受砍伐、不受淩辱,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同草木花卉相關的習俗和信仰。當代俄羅斯作家И .Ракша 認為俄語здравствуй(妳好)壹詞與樹木有關:此詞的第壹個字母з是前置詞с(和……在壹起)的變體,詞根драв ,來自де -рево(樹木),因此,俄語“妳好”的意思是只要和樹木在壹起,就會身體健康,就會壹切順利。這種說法雖為壹家直言,卻從壹個側面反映出樹木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地位。

那麽,俄羅斯人到底喜歡哪些花草樹木呢?

白樺(берёза )最能激發俄羅斯民族美好的感情,是他們熱愛的壹種神聖的樹(священное дерево )。

其壹,白樺樹是吉祥幸福的化身。人們習慣在民間悼亡節(復活節後第七個星期四)這壹天將發芽的白樺樹種在房前屋後,插在田間地頭,姑娘們頭戴白樺樹枝編的樹冠,舉行壹系列的悼念活動來消災避邪,祈求幸福安康、豐收興旺。

其二,白樺在俄羅斯人的眼中是春天和愛情的信使,是純潔、苗條的少女的化身,它也可以喻指少婦或年輕的母親。如Вчера была  червонная калина ,а теперь стала белая берёза .(昨天還是壹位紅顏少女,如今卻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婦。)

其三,由於白樺有著美麗、純潔、執著的品格,它又成為俄羅斯的象征,是祖國和故鄉的化身,它常常出現在遠方遊子的思鄉夢中,它每每勾起遊子的懷鄉之情。當人們從遠途歸來,看見白樺就會想到溫馨的家。從古至今白樺和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古時人們在白樺樹皮上書寫記事,這使俄羅斯璀璨的古代文化得以保存;洗蒸汽浴時白樺樹條帚是俄羅斯人最喜愛的洗澡工具;在春天,人們喜歡到森林去采集白樺樹汁作飲料喝;白樺樹下是戀人們約會的地方,是他們愛情的見證。

補充材料

壹、歷史原因

1.白樺和蒼鷹的城市

1703年4月14日,年輕的沙皇彼得壹世為了建造壹座新的要塞,巡視了涅瓦河口的所有島嶼,最後他看中了壹個叫"兔子島"(也叫歡樂島)的島嶼。16日,彼得親自主持了奠基儀式。人們將壹只裝有聖徒安德烈·彼爾沃茲萬內伊遺骸的石匣子埋在土裏,石匣子的蓋上鐫刻著壹行字:"1703年5月16日,按照耶穌基督聖諭,偉大的沙皇和偉大的公爵、全俄羅斯的君主彼得·阿列克塞耶維奇為帝都聖彼得堡奠基。"彼得命令砍伐下兩顆小白樺,埋在兩個坑裏,作為未來城門的標誌。正在這時,壹只翺翔在島上空的蒼鷹突然疾速而下,落在了白樺樹幹上。彼得高興極了,認為這是上天示慶的意思,因為他知道,當年也是壹只飛鷹向拜占廷皇帝指示建都君士坦丁堡的。從此,白樺、蒼鷹和沙皇就成了俄羅斯最神聖的三位壹體了。

聖彼得堡要塞在四個月內就建成了,因為彼得壹世除了擔心強大的瑞典人入侵外,他還渴望通過聖彼得堡這個窗口,讓俄國面對世界。1703年11月,第壹艘外國商船——滿載鹽和葡萄酒的荷蘭船進入聖彼得堡港灣。

聖彼得堡要塞最初是土壘起的,1706年改建為石頭的,城高9米,寬20米左右,四面環水。在要塞裏首先建起了紀念聖徒彼得和保羅的木教堂(1712年改建為石建築),即現在聞名於世的彼得保羅教堂。它和俄羅斯傳統的教堂不壹樣,鐘樓上有壹高高的尖頂。這是根據彼得壹世的意願建造的,他要模仿歐洲的教堂尖頂,又要讓這尖頂高出他在歐洲所看到的壹切教堂尖頂。在建造時,彼得壹世就曾多次帶領外國使節登臨高塔,眺望未來城市的全景。教堂建成後,歷代沙皇(除去在莫斯科死去的保羅二世和在十月革命後被槍殺於葉卡捷林堡的尼古拉二世)全都被安葬於此教堂內。前幾年,尼古拉二世的遺骸也被遷葬在教堂裏,為此還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

經過20多年的建造,聖彼得堡終於在沼澤、灌木叢和兔子出沒的河灣港汊地區聳立了起來。盡管這裏水災頻繁、氣候潮濕、冬季漫長,但它在彼得壹世的眼裏卻是"天堂",因為從這裏可以看到世界,可以面對世界,可以與世界交往。彼得壹世深知建造這個新首都的艱辛,於是就給這座新城起了個意味深長的名字——聖彼得堡。"聖"源於拉丁文,是神聖的意思;"彼得"源於希臘文,是石頭的意思;"堡"者源於德文和荷蘭文,是城堡的意思。因此,這個由數種文字組成的"聖彼得堡"的本意就是"神聖的石頭城市"。以石頭代替木材來建造房舍在當時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也是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標誌,彼得顯然是期望這"神聖的石頭城市"能使封閉的、落後的俄國"推門達五湖,開戶納四海"。

就在新冬宮成為皇家宮廷時,俄國歷史也進入了壹個新的鼎盛時期,葉卡捷林娜二世於1762年7月6日開始執政。女皇向歐洲學習和仿效之風超過了她的先人,於是法國、意大利風格的建築藝術和各種石雕遍布聖彼得堡。由法國著名雕塑家法爾孔等人設計的"彼得大帝像"於1782年8月7日聳立在涅瓦河畔的參政院廣場上。由於普希金的詩句,這尊"青銅騎士"像就成了不朽聖彼得堡的永恒象征。

二、地理原因和生物本身功能的優勢

1.地理原因

樺木族可能發生於白堊紀,第三紀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溫帶與寒帶。中國山東山旺及遼寧撫順均有化石發現。花粉化石最早見於晚白堊世。其後,在歐亞大陸也大量發現。

2.生物原因

白樺學名:Betula platyphylla Suk,屬樺木科樺木屬,分布於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及華北高山地區;垂直分布東北在海拔1000m以下,華北為1300-2700m。蘇聯西伯利亞東部、朝鮮及日本北部亦有分布。

觀賞特性和園林用途:白樺枝葉扶疏,姿態優美,尤其是樹幹修直,潔白雅致,十分引人註目。孤植、叢植於庭園、公園之草坪、池畔、湖濱或列植於道旁均頗美觀。若在山地或丘陵坡地成片栽植,可組成美麗的風景林。

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我認為白樺樹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 上一篇:湖南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 下一篇:漢庭酒店使用的客房管理預訂系統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